您的位置: 首頁 > 小學教師資源大全 > 小學教育案例 > 小學教育案例

小學教育案例

  • 《掌聲》教學案例:捕捉教學細節(jié),構建和諧課堂

    2008-11-26

    楊再隋先生說過:“忽視細節(jié)的教育實踐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實踐。”這里,胡老師的敏銳發(fā)現(xiàn),善于捕捉細節(jié),是這一新環(huán)節(jié)生成的關鍵;胡老師又能珍視這一教學細節(jié),有效地觸動學生的心靈是這一新生成環(huán)節(jié)成功的保證。課堂教學細節(jié),不僅是一種過程,更是師生生命活動的狀態(tài)。學生、老師的一句話、一個表情、一個手勢、一種動作都有可能傳達出豐富的內涵。細節(jié)是文化,只要我們敏銳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也許就會給我們以深刻的啟迪,成為打動人心的魅力所在,成為構建和諧課堂的基點。

  • 《楓橋夜泊》教學案例解讀:把握文本,讓對話更具活力

    2008-11-26

    :(豎起大拇指)你分析得有道理,我欣賞你豐富的課外知識和生活經驗,更欣賞你的求真精神。說到月亮,我給大家提供一點這方面的知識,月有上弦月和下弦月之分。有一句俗話是這么說的:十七更前十八更后。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是天將曉,但是“天將曉”和“清晨”這兩個時間是有區(qū)別的,兩者相差一兩個時辰,一個早,一個晚。

  • 小學教師經驗分享:語文課堂的“場”意識

    2008-11-26

    也許將優(yōu)質的教學設計落實到課堂教學中,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還需要一種媒介、一座橋梁。這就是課堂教學中“場”的營造、創(chuàng)設。我覺得這“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課堂文化,它彌漫于課堂中間,需要靠心靈去體會。課堂上,只有建構起這樣的“場”,帶學生進入“場”中,他們才會愉悅地感受,美妙地聯(lián)想,從而獲得知識,獲得審美體驗,才會出現(xiàn)“小眼發(fā)光,小臉通紅,小手直舉,小口常開”這樣的教師夢寐以求的理想課堂狀態(tài)。

  • 《狐貍與烏鴉》教學反思:這是只“聰明”的狐貍嗎?

    2008-11-26

    這個教學案例使我反思一個問題:在新課程下,要求尊重學生的主體思維,鼓勵學生的想法多樣化。但由于小學生正處于世界觀、道德觀、價值觀的發(fā)展、形成階段,還不成熟。有時候學生的想法可能會偏離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的軌道,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并給予正確引導。這就給教師的教學在增添互動的、生成的精彩的同時也增加了把握的難度。我們在傾心于學生多元化、多角度思維表現(xiàn)的同時,不能忽視了對學生道德觀、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要發(fā)揮好教師評價的激勵和導向的雙重作用

  • 小學教師反思:由兩例詞語教學案例引發(fā)的反思

    2008-11-26

    針對這兩篇文章的內容,以及三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說,我認為這樣的字詞教學沒有達到應有的目的?!〉谝?,學生知道“脊椎骨的寫法”以及“脊椎骨在哪”不是最終目的,而讓學生知道“對于一個人來說,如果脊椎骨骨折將帶來什么影響”這才是該詞語教學的重點。因為,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明白文中桑蘭面對脊椎骨骨折的痛苦;才能明白為什么桑蘭在完成“刷牙”、“穿衣”、“吃飯”等常人看來簡單的動作時卻“大汗淋漓”、“氣喘吁吁”;才能讀懂文中下面這一重點段:“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桑蘭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飯了。但有誰知道,在這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動作背后,桑蘭是怎樣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另外,如果學生能夠明白脊椎骨骨折將帶來什么后果,學生就會對課文中二類生詞“癱瘓”、“固定套”等有更加透徹的理解,否則只能是教師“紙上談兵”、學生“望文生義”罷了。因此,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這一詞語時不僅要讓學生明白“脊椎骨”在什么位置。更要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讓學生明白,一個人如果脊椎骨骨折將帶來什么后果。這樣,不僅幫助學生理解了詞語。而且也為學生學習全文掃清了閱讀障礙,為學生體會桑蘭脊椎骨骨折后面

  • 揚起“探究”的風帆

    2008-11-26

    全國的小朋友們:我是甘肅電視臺的少兒節(jié)目主持人——豆豆。聽說合水縣馬蓮河的農民發(fā)現(xiàn)了象的化石,我連夜趕到這兒,還沒有來得及喘一口氣呢!我們可以看到當地政府官員和古生物專家正緊張地指揮著挖掘工作。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炜?,快看!象化石挖掘出來了!它非常完整。不可思議的是它竟然是站的姿勢,一腳還踩著一塊大石頭。據考古生物專家介紹,這么完整的象化石,是非常罕見的,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有趣嗎?如果你們還想了解更具體的情況,請繼續(xù)關注我們以后的追蹤報道)

  •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008-11-26

      執(zhí)教:高 明   【內容提要】   本文用典型的課堂案例,對課堂教學的片段進行了剖析,闡述了現(xiàn)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以及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

  • 小學教師反思感悟《丑小鴨》一課

    2008-11-26

    以上教例,教師通過課件展示、想象說話、角色扮演等多種手段,來展現(xiàn)丑小鴨當時的不幸。教師這樣設計,目的是為了學生體會到丑小鴨雖身處逆境,卻毫不氣餒,能勇敢面對的信心。對待同伴與親人,應以誠相待,這是做人最起碼的準則。但在孩子表演如何“嘲笑、譏笑、欺侮”丑小鴨時.老師卻只字不提這樣做與道德標準不相符合之類的話。如此“感悟”,真不知學生“悟”出來的是如何欺侮人,還是如何面對挫折。如此的教學不但缺乏關感,而且充滿了殘缺的意象。語文教育,還應承載著人文教育與道德教育,我們教育者在教育時也不能顧此失彼,因小失大呀!

  • 《菜園里》教學案例:預約美麗 生成精彩

    2008-11-26

    根據目標的設定,我覺得這一段的重點就是要讓學生知道“花開了”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所以就單線條預設了一種方法。課堂上,通過設定的表格,特別希望學生能回答出來。但偏偏不是,出現(xiàn)了其他的答案,于是便指著表格的最后一格,說“看看這里有什么不同”……終于有一位學生回答了“寫花開的方法不同”。我如獲至寶,引導學生一起學習這種寫法。課后進行反思,覺得對很多學生來說,這種寫法并不是他們自己生成的,而是老師給予的。如果備課時能更多地考慮不同學生的不同想法,考慮生成過程中學生各種狀態(tài)的出現(xiàn),我想課堂會變成生成性的課堂。

  • 小學教學經驗分享:珍視“意外” 收獲精彩

    2008-11-26

    如一位教師教學《田忌賽馬》第二課時,先引導學生簡要回顧第一次賽馬的經過,接著播放精心設計的課件,要求學生邊看課件,邊結合課文內容思考田忌齊威王第二次賽馬的經過。可是,課件播放結束,學生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而這時.有人報告說:有兩個學生在桌底下玩“比點數大小”的紙牌游戲。老師并沒有發(fā)作,而是從學生手中接過紙牌抽出六張,分為兩副,一副紅牌:10、8、5,另一副黑牌:9、6、3。

  • 語文教學反思:還需要營造一個“靜靜思考”的場

    2008-11-26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大多是文學大家的經典,是優(yōu)秀的范作。其中必有一處或幾處精要之處,或一詞或一句,啟之,則牽一發(fā)而動全身;思之,則發(fā)人深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抓住這樣的精要之處,引發(fā)學生深思,領悟其深藏的含義。如:《鸕鶿》一課中“漁人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一句,“一抹”用得很妙。金明東老師在參加浙江省第四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比武中的處理就很好地帶領學生一步步深思,挖掘了“一抹”背后的豐富含義。

  • 精彩的案例教學:兩次鏈接,兩種觀念

    2008-11-26

     在《讓世界充滿愛》的音樂聲中,教師用輕柔的聲音描述:“生命是美麗的,也是脆弱的。當我們在校園里漫步,當我們在陽光中嬉戲,我們享受到了生命給我們的幸福。然而,對于因腫瘤而不能自如上學的蘇珊來說,生命又是多么脆弱。讓我們一起去關愛這個可愛而又可憐的孩子吧!請大家懷著一顆愛心朗讀課文《蘇珊的帽子》。

  • 《金子》觀摩教學:精彩就在這里綻放

    2008-11-26

    教師先指名學生逐一讀詞語,再讓全班學生齊讀這些詞語。復習鞏固了字詞后,教師提出了如下的要求:“《金子》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提供的詞語說一說嗎?”聽了學生的發(fā)言,教師耐心地指名學生補充說。直到學生把這件事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概括地講清楚。在學生概括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教師相機板書:“淘金、種花、成功?!苯又處熀茏匀坏剡^渡到新課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下面我們繼續(xù)課文,看看彼得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p>

  • 學好數學課的方法:游戲卡片帶來的“快樂數學”

    2008-11-26

    讓游戲成為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最感興趣的活動。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人們對數學產生枯燥無味、神秘難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脫離實際?!币虼?,在教學中,教師應盡力為學生提供感興趣的事物,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學生參與游戲活動的過程便是他們知識、能力全面發(fā)展的過程。他們在游戲活動中親身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從中體驗探索數學知識的樂趣,從而感悟到學數學的意義和價值。在上例中,學生猜卡片→數卡片→分卡片→買卡片,在喜聞樂見的數學活動中逐步獲得新知,這些都來源于學生的興趣及由此而產生的求知欲望。

  • 《四季》教學案例:從兩位教師的《四季》教學談學科整合

    2008-11-26

     師:(在精讀感悟詩文的基礎上)同學們,現(xiàn)在你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詩句景象的,可以跟同伴說一說,議一議,也可以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xiàn);喜歡閱讀資料的同學可以把課前收集的實物、文字、圖片拿出來交流;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詩中的景物。

  • 草船借箭教學案例:尊重學情 創(chuàng)生精彩

    2008-11-26

     當學生鼓足勇氣向教材、向諸葛亮“挑戰(zhàn)”的時候,教師既不立即肯定,也不立即否定,而是贊賞學生的勇氣和膽識,表示大家都愿聞其詳。然后,引領全體同學圍繞該生的話題展開讀文、思考、討論、爭辯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動。只要細品爭辯過程,我們就不難感受到學生在老師營造的以尊重為旨趣的特定情境中,生命被喚醒、激活。學生的智慧、情感、人格從各種束縛、禁錮、定勢和依附中解放出來,得到最佳的凸現(xiàn)和弘揚。學生在爭辯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感悟與理解的整合,人心與文心的融通,觀點與精神的共享。同時,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智者形象也在爭辯中逐漸清晰起來,豐滿起來,然后深刻而鮮活地定格在學生記憶的深處。我們不妨假想,當學生鼓足勇氣向教材、向諸葛亮“挑戰(zhàn)”的時候,如果教師對學生的閱讀感受置若罔聞或肆意“斬殺”,試問,還會出現(xiàn)如此生動、如此精彩的教學情景嗎?事實告訴我們,教師只有關注學情,尊重學情,敢于暴露矛盾,善于巧妙引導,才能引發(fā)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各種精彩生成,將閱讀教學推向全新的境界。

  • 小學優(yōu)秀 教育案例:細微之中見“合作”,互動合作中顯“真情”

    2008-11-26

    師:貧者是如何憑這一瓶一缽走了一個來回?你想像一下。討論之前,你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師幫助生解決力所能及的問題,如出示地圖,直觀地讓學生知道兩地之間的距離。)

  • 《生命的掌聲》教學案例與分析

    2008-11-26

    英子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終于一搖一擺地走上了講臺。就在英子剛剛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誰的帶動下,驟然間響起了一陣掌聲,那掌聲熱烈、持久。在掌聲里,我們看到,英子的淚水流了下來。掌聲漸漸平息,英子也鎮(zhèn)定了情緒,開始講述她童年的一個小故事。她的普通話說得很好,聲音也十分動聽。當她結束演講的時候,班里隨即又響起了一陣掌聲。英子很禮貌地向老師深鞠一躬,然后,在掌聲里一搖一擺地走下了講臺。

  • 小學教育案例:對生成性教育現(xiàn)象的審視與反思

    2008-11-26

    “動態(tài)生成”是新課程在教學方面的核心理念之一,它要求我們從以教師為中心走向師生互動的“學習共同體”,從機械、僵化的線性教學走向開放、真實、靈活的板塊式教學,從單純使用教材轉變?yōu)檎n程資源的開發(fā)者、創(chuàng)造者,使學生的生命得到尊重,教師的價值得以體現(xiàn),使課堂教學活動充滿精彩的動態(tài)變化。本文力圖對當前生成教學的現(xiàn)象進行剖析、反思,并尋找相應的策略,使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成為學生、老師盡展才華的課堂,充滿激情與挑戰(zhàn)的課堂。

  • 教師教育反思:淺談語文教學改革

    2008-11-26

    在學習和分析矛盾普遍存在法則時,我們常說,一種矛盾有時會掩蓋另一種矛盾。有一個時期的語文教學也存在著有意無意地以“次”蓋“主”的現(xiàn)象:有時“時髦”掩蓋了“質樸”;“熱鬧”掩蓋了“寧靜”;“功利”掩蓋了“純粹”;“技術”掩蓋了“理性”。從表現(xiàn)形式看,虛假的探究代替了自主學習;單純追求快樂的課堂環(huán)境背后隱藏著功利主義的毒癰。

我要投稿|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05-2022 haopo.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