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丹頂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美麗的丹頂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美麗的丹頂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之二

  教學要求:
   1、通過朗讀體會丹頂鶴的美麗,懂得要保護丹頂鶴。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感受丹頂鶴的美麗。
  教學準備:
    多媒體、錄音、頭飾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目標。
    昨天我們已經初步讀了課文《美麗的丹頂鶴》,通過昨天的學習,你們知道些什么?今天這堂語文課,你們還想學些什么呢?
   ?。ǖろ旡Q到底美在哪兒呢?丹頂鶴在黃海之濱是這樣生活的?我想把課文讀得很好聽;我還先把課文背下來……)
    教師相機揭示本課時教學目標。
  二、一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要求:輕輕地把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讀一讀,邊讀邊想: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丹頂鶴很美麗?用“――”畫出來。
   2、學生讀后回答。
  三、二讀課文,讀中感悟。
   1、學生組成四人小組練習朗讀二、三自然段,要求人人讀,人人品,讀出丹頂鶴的美麗,讀后派代表讀給大家聽。
   2、指名讀句子,讀中感悟。
   ?。?)“羽毛美”部分。
      A、指名讀,品讀。
      B、你覺得這一段話寫出了丹頂鶴的什么美麗?板書:羽毛美
      C、師板貼“丹頂鶴”圖,誰能上臺來指著圖把丹頂鶴美麗的羽毛說一說?(丹頂鶴穿著一件潔白的連衣裙,脖子和翅膀邊上還鑲著一道道黑邊,頭上戴著一頂小紅帽,真美呀!)
        多媒體顯示比喻句,齊讀。
      D、學到這里你知道丹頂鶴的“丹”是什么意思了嗎?我們丹陽的“丹”是什么意思?
        有感情地齊讀第二自然段一、二兩句。
   ?。?)“體形美”部分。
       指名讀、加動作朗讀突出“三長”,齊讀。板書:體形美
    (3)“姿態(tài)美”部分。
      A、指名讀、品讀、齊讀。板書:姿態(tài)美
      B、請學生上臺,看圖說說哪只丹頂鶴在引吭高歌?哪只在展翅飛翔?并動作演示。
        指圖引說:你看,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
      C、想象說話練習:丹頂鶴會飛向哪里?會唱些什么呢?
      D、學生練習動作朗讀。
   ?。?)“傳說美”部分。
       師:丹頂鶴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
      A、齊讀,板書:傳說美
      B、學生說說所見所聞中丹頂鶴和神仙在一起的情景。
       師:你們看,丹頂鶴圍繞在神仙的周圍……所以它又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丹頂鶴”。
  四、多種形式,指導背誦
   1、學生借助圖和動作先自己練習背誦。
   2、指名背誦,(看圖背誦,動作背誦)
   3、生戴頭飾齊背誦。
  五、觀看錄像,練習說話。
   1、師:丹頂鶴除了羽毛美、姿態(tài)美、體形美、傳說美外,它們的生活也很美。播放丹頂鶴生活情景的錄像資料。
   2、學生看完錄像后練習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真是――――”說話。
  六、故事激情,總結延伸。
    師:學到這里老師不禁想起了這樣一個故事。有這樣一個可敬的女大學生,她為了挽救一只受傷的丹頂鶴,自己卻掉進沼澤地里獻出了年僅二十幾歲是生命,人們懷念她,敬愛她,就連一群群美麗的丹頂鶴也常常在她的墓碑前縈繞、鳴唱……
   ?。ǘ嗝襟w播放錄像:丹頂鶴在墓碑前自由飛翔的情景并配唱歌曲《丹頂鶴的故事》)
    師:這么美的丹頂鶴,這么美的課文,還有這么美的故事,你們想不想回家說給你們的爸爸、媽媽聽?這就是老師留給你們的作業(yè)。

  [自我評價]
    本課時我采用了讀中感悟的辦法來進行教學,效果較好。
   1、自讀。新授開始我就讓學生自由地進行朗讀,使學生邊讀邊想,在讀中感受丹頂鶴的美麗。
   2、小組交流讀。這是課堂教學中較活躍的語感實踐活動,也是重要的信息傳遞形式。學生通過交流,把自己讀思過程中對課文內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表達出來,并在交流中相互啟發(fā)、補充,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使他們在主動感知、愉快獲取中體味到成功的愉悅。
   3、品讀。就是鼓勵學生感受語言文字,讓學生讀出滋味,讀出情趣來,并以思促讀、讀思結合,使學生在讀中悟、悟中品、品中讀的環(huán)節(jié)中受益。這節(jié)課中大致有兩中品讀方法:一是四人小組讀中品,二是指名學生讀時品。
    在整個讀的過程中我都注意引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來讀、來感悟。每一個讀的環(huán)節(jié)都是先啟發(fā)學生自讀匯報,教師點撥激勵后再讀,個別讀后再引導齊讀,并注意調動全體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從自讀體會,到齊讀感悟、從感知到理解到內化,指導學生由讀懂到讀出感情,一步一步實施目標,學生主題、教師主導作用在訓練過程中都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