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花兒朵朵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幼兒園花兒朵朵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幼兒園花兒朵朵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1、幼兒園花兒朵朵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理解、尊重每一個幼兒的興趣及需求,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幼兒自由選擇與集體交流相結合的形式,提供了豐富的、適合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在幼兒制作之前,教師讓幼兒自由結伴,觀察各種桃花的制作方法及材料,并通過集體交流,及教師的總結,讓孩子提升了相關經(jīng)驗,了解了各種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同時,在教師隱性的指導下,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這給孩子們提供了自由發(fā)展、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孩子在與師幼互動、與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從而促進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讓每個孩子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注重教師的親和力,促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我們以崇明水鄉(xiāng)、森林公園、鄉(xiāng)村景色等作為桃花制作的背景,從視覺上,給孩子美的體驗;并用優(yōu)美舒緩的桃花古箏音樂,創(chuàng)設優(yōu)美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讓孩子與整個活動環(huán)境融為一體。

  從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時愉快的情緒體驗及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看,幼兒對此活動有濃厚的感興趣,雖然是同一創(chuàng)作內(nèi)容但教師變換創(chuàng)作的形式,采用手指點畫、棉簽畫、團紙粘貼等不同的方法,讓幼兒了解了‘桃花’還可用不同的美術形式來表現(xiàn),拓寬了幼兒的美術創(chuàng)作思維?;顒又杏變耗苓w移以往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舉一反三,同時,同伴的影響也促進了幼兒合作的萌芽。在活動延伸中,以肢體動作的形式表現(xiàn)桃花,讓幼兒體驗表現(xiàn)桃花的形式原來還有更多,他們的多種經(jīng)驗得到了充分而又靈活的運用。

  不足:活動中教師還缺乏一定的教學隨機性,離成為一個機智型的好老師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一定要不斷向同行學習,并不斷改進自己對孩子的回應策略。

2、幼兒園社會課教案《孝敬父母》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充分感受、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

  2、我們應該如何孝敬父母,愛父母。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教學重點、難點:

  充分感受、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及我們?nèi)绾涡⒕锤改浮?/p>

  教學準備:

  掛圖、課件、電子琴。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導入主題

  1、彈唱歌曲《爸爸媽媽一樣好》

  2、師: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唱的歌曲有誰?(爸爸媽媽)他們對小寶寶怎樣?(愛小寶寶)爸爸媽媽的小寶寶誰呢?(我)。

  二、暢談父母對自己的愛。

  1、師以自己為范例講解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

  對了,任何一個人在爸爸媽媽的眼里都是寶貝。老師也一樣,記得老師在生小寶寶時,老師的媽媽守在老師的身邊兩天兩夜沒合眼,當我和我的小寶寶平安無事了,老師的媽媽卻生病了。每當想到這里老師就特別的感動,也特別愛自己的媽媽。那下面請小朋友們說說爸爸媽媽讓你感動的事情。

  2 、幼兒訴說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如:我病時爸爸媽媽怎樣……爸爸媽媽每天為我怎樣…… )幼兒暢所欲言爸爸媽媽對自己的好,對自己的愛.

  3、師:是的,父母的愛是天底下最偉大、最無私的愛。那么我們小朋友長大了,我們應該如何報答,孝敬我們的父母呢?

  三、觀看課件《恣蚊飽血》的孝敬故事

  師:俗話說的好“百善孝為先”從古至今就有很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今天老師就給小朋友帶來一個《恣蚊飽血》的故事,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閔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

  1、播放課件《恣蚊飽血》

  2、幼兒說說觀后感。(主要說說閔損是怎樣孝敬父母的,如:父親回來主動打招呼,幫父親洗碗,關心父親,為了讓父親睡好覺脫衣引蚊子等)。

  四、討論暢談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

  1、幼兒互相討論

  2、回報討論結果。

  在幼兒回答時,教師加以引導,主要歸納以下幾點:關心父母,尊敬父母,對父母有禮貌、好好學習,不做壞事、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

  3、總結:小朋友說的真好,通過這節(jié)課小朋友知道了父母對我們付出辛勞與愛,也知道了我們該如何回報孝敬我們的父母老師感到很高興。老師希望小朋友說到做到,從現(xiàn)在起做個孝敬的人有心人也就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五、課后延伸

  師:下面老師布置兩個作業(yè)給小朋友;

  1、回家對爸爸媽媽說句“我愛你”

  2、幫爸爸媽媽洗一次腳。

  六、區(qū)域活動

  語言區(qū):投放有關孝敬的故事書或故事磁帶。

  音樂區(qū):投放有關孝敬的歌曲。

  娃娃家:讓幼兒分角色進行表演。

  課后反思:

  我本節(jié)課的目標定為兩個:1、充分感受、體驗、父母對我們的愛。通過課前的作業(yè)(了解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的非常棒,每個幼兒爭先恐后的說出自己父母對自己的愛。所以課的一開始幼兒就深深被自己和同伴之間所說的父愛母愛所感動,課堂效果非常好。我認為第一個目標在活動中充分的得到了落實。

  我的目標2、我們應該如何孝敬父母,愛父母。愛這個字對于6、7歲的孩子來說太深奧了。所以在這部分活動中開始幼兒對父母愛只停留在為父母做事。所以當時我靈機一動,我反著問,讓幼兒回答。孩子們在回答體驗到了對父母的愛除了為父母做事,還有聽父母的話,不做壞事,好好學習等。所以我覺的我的第二目標在活動中也得到了落實。

3、幼兒園小班社會教學設計:糖果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孩子總是對圓形和方形分辨不清楚,最近發(fā)現(xiàn)孩子每天來幼兒園都要帶糖到幼兒園,各種各樣的,于是就決定抓住這個機會,再次鞏固孩子對形狀的認知,同時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多吃糖對牙齒不好。

  活動目標

  1、觀察糖果,知道糖果是多種多樣的,進一步感知圓形,方形。

  2、能夠正確說出糖果的形狀特征。

  3、知道糖果吃多對牙齒不好,少吃糖。

  4、了解主要癥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7、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教學重點、難點

  糖果的形狀 的正確感知

  活動準備

  1。每四名幼兒一盤各種形狀的糖果

  2。圓形方形卡片

  活動過程

  1,出示卡片,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老師這里有個漂亮的卡片,哎,快看,我這個卡片是什么 樣的,誰來說說看?”

  “好,孩子們太聰明了,這是個圓形的卡片,我們一起用手指先做個圓形(雙手拇指食指對一個圓形)”

  2,變魔術,展示糖果。

  “孩子們,我會用圓形變魔術,趕快閉上雙眼”

  “圓形變變變,變出大糖果,誰來說說這些糖果是什樣的? ”

  3,分發(fā)糖果觀察討論。

  請個別孩子說出糖果的顏色特征。

  請孩子從糖果中找出像圓形一樣的糖果。

  “誰能說一說,這個不是圓形的糖果是什么形狀的?”

  “對了,是方形,誰會用小手做出來?”

  雙手拇指食指對起來做個方形。 請孩子找出盤子里的方形糖果。

  4,糖果按標記分類

  “孩子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秘密,你們的盤子里有一個圓形和方形的卡片,把它找出來認一認。'

  “小手動起來,給糖果寶寶分分類。圓形的放在圓形卡片那里,方形的糖果放在方形卡片那里”

  “大家一起檢查放得對不對。"

  5, 活動延伸

  請孩子找出一顆自己喜歡的糖果剝開吃一吃,說說自己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告訴孩子糖果很好吃,但不能多吃,要不牙齒會疼的

  6,結束上課。

  教學反思

  在組織這節(jié)課時候,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更快地分辨清楚圓形和方形,于是我選擇了孩子比較感興趣的糖果作為活動的內(nèi)容。在活動時候, 大多孩子一直比較積極,而且通過活動在對糖果進行分類時候分辨得比較清楚, 總體來說目標完成的不錯。不過也有個別幼兒,可能是糖果的吸引力太強, 在分發(fā)糖果之后,就不太注意聽講,于是我就將孩子在用手指對圓形和方形時候,邊做邊唱。另外我感覺,對這一節(jié)活動的目標定的有些低,應該加上對顏色的區(qū)分,還可以讓幼兒說一說糖果的味道,以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延伸的那一塊,感覺孩子能夠接受老師的忠告,在活動之后,來園帶糖的孩少了很多。

4、幼兒園音樂活動課:山谷回音真好聽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活動目標

  1.嘗試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xiàn)山谷回音的美。

  2.感受音樂強弱力度的對比,唱準音程。

  3.體驗參與唱歌活動的樂趣。

  4.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樂曲的旋律、節(jié)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二、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鋼琴、音樂《山谷回音真好聽》

  2.經(jīng)驗準備:課前了解山谷有回音的自然現(xiàn)象

  三、活動重難點

  1.重點:嘗試用優(yōu)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xiàn)山谷回音的美。

  2.難點:能跟隨音樂唱準音程,比較“啊”發(fā)音的強、弱力度。

  四、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幼兒隨音樂做爬山的律動。

  2.練聲游戲:好玩的回聲(“大山真美,我們跟對面的大山大聲招呼吧”)

  3.欣賞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感受歌曲旋律。

  (1)你聽到了什么?為什么說山谷回音真稀奇?

  (2)完整聽歌曲。(引導幼兒感受歌曲的優(yōu)美及聲音強弱力度的變化,并隨音樂做肢體動作如拍手、拍腿來感應歌曲)

  (3)再次完整聽音樂,理解歌詞內(nèi)容。

  4.學唱歌曲《山谷回音真好聽.》

  (1)教師帶領幼兒用“啦”字哼唱歌曲旋律。

  (2)播放音樂,幼兒有節(jié)奏地念歌詞。

  (3)教師清唱,幼兒跟唱。

  (4)跟著鋼琴學唱跳動較大的音

  (5)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鋼琴旋律演唱。

  (6)集體演唱。(生生互評,師生互評,進行演唱情緒與技巧的提升糾正。)

  5.自然結束

  課后反思:

  在本活動我遵循新課標的理念,特別是以審美體驗為核心,面向全體幼兒,努力為幼兒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創(chuàng)造音樂提供機會。精心組織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在這節(jié)課中,我首先解決歌曲的重難點部分,把情感體驗貫穿始終,尊重幼兒的情感與創(chuàng)造體驗。這種教學改變了以往刻板、機械的教學,只要教師遵循音樂作品的意境,積極引導幼兒進行情感體驗,幼兒便會饒有趣味地學習音樂,在心靈體驗中獲得全面的發(fā)展。但在處理歌曲重點時,沒有很好的引導幼兒,有少數(shù)幼兒要把第一句唱錯,在唱回音的時候很多幼兒不會聽范唱,不理解回音的演唱方式,經(jīng)過多次教授才得以解決,還有在最后幼兒上臺展示時,幼兒不夠大方,我應該更加的鼓勵幼兒,培養(yǎng)他們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

5、幼兒園美術案例:《小雪花》教學設計與反思教案

  美術:《小雪花》教學設計與反思教案

  該活動是建構教材學前班的《雪花飄飄》主題中的一個美術活動,活動過程極為簡單,活動開始教師變魔術:出示事先用白色蠟筆畫好雪花的畫紙,教師用水彩顏料在紙上涂色,即呈現(xiàn)雪花的圖樣。 “你們知道我是怎樣變出雪花的嗎?”我沒有馬上告訴幼兒魔術的秘密(蠟筆和水彩顏料不相溶合的特性),而是問:“你們誰也想來變一變?”于是許多幼兒都紛紛舉手,由各組選出代表,幼兒開始學著老師的模樣,用毛筆蘸上水彩顏料,在白紙上煞有介事地涂畫,可是沒有任何一張紙上呈現(xiàn)出雪花,為什么呢?讓大家暢所欲言,然后我將紙翻一面,又請幾個善于畫雪花的幼兒帶上白色的油畫棒到前面來幫忙,先用油畫棒畫出不同的雪花,然后再用水彩上色,幼兒這回終于看到了心儀已久的雪花,幼兒頓時興奮起來,這時趁勢引導觀察幼兒繪畫的不同雪花,并鼓勵幼兒說:“我們的小魔術師們,快快行動起來吧,一起來下雪吧。小朋友作畫時,大家可以互相幫忙,有困難的小朋友可以請教師幫助,在畫面中還可以豐富冬景背景。” 幼兒作畫,教師進行指導,最后幼兒欣賞同伴作品,評選出最美麗的雪花。

  在活動中幼兒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通過在嘗試中體會蠟筆和水彩顏料不相溶合的特性,逐步掌握脫色的繪畫技能?;顒尤^程讓幼兒自己去 “嘗試”,去動手,沖破了“先教后學”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構建了在 “試中學”、“做中學”、“想中學”

  的新型教學模式,繪畫中不只是單純的教幼兒學習繪畫技能,而是注重讓幼兒了解科學和技能的關系,通過感知、操作來回答“是什么”、“怎么樣”、“為什么”,幼兒既能親身參與感知、探索,又能動手操作、嘗試,看到自己的成果,體現(xiàn)科學與技能的結合。

  本次活動體現(xiàn)了分層遞進、分步落實的教學特點,先讓幼兒自己嘗試,然后再討論分析,再嘗試直至成功,每個環(huán)節(jié)緊緊相扣、步驟分明,進行獨立的操作,從個體自己的發(fā)展水平出發(fā),都是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圍內(nèi)有所發(fā)現(xiàn)獲得成功,同時還強調(diào)了幼兒間的團結協(xié)作,培養(yǎng)了合作意識。

  本次活動自始自終以 “嘗試”兩字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在互相表達、交流信息時態(tài)度積極,以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嘗試結果,幼兒由“要我說”,發(fā)展為“我要說”的積極狀態(tài),輕松愉快的獲得了脫色繪畫的技能,孩子的情感也一直處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

  本次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是:個體間差異存在明顯,操作時幼兒安靜作業(yè)的習慣還未養(yǎng)成,相互間不會通過協(xié)商合理分配材料,造成顏料粘到同伴的衣服上、作品上等等,這些都將在今后的活動中積極去調(diào)整改革,以上是筆者的一些粗淺的見解,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評指出。

  附:

  美術:《小雪花》教案

  活動名稱---美術:小雪花

  活動目標:

  學習用蠟筆與水彩結合作畫的技能。

  加深對雪花各種形狀的認識。

  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愿意動手創(chuàng)作,體驗欣賞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已有觀察雪花的經(jīng)驗,知道雪花是六瓣的。

  蠟筆、毛筆及顏料。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18頁。

  活動過程:

  變雪花 --- 下雪天

  1.變雪花。

  教師變魔術:出示事先用白色蠟筆畫好雪花的畫紙,教師用水彩顏料在紙上涂色,即呈現(xiàn)雪花的圖樣。

  你們知道我是怎樣變出雪花的嗎?讓幼兒知道蠟筆和水彩顏料不相溶合的特性。

  觀察教師范畫上的雪花,觀察雪花的幾種表現(xiàn)方法。

  2.下雪天。

  冬天到了,我們的小魔術師們快來下雪吧。

  幼兒作畫,教師進行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在畫面中可豐富冬景背景。

  幼兒欣賞同伴作品,評選出最美麗的雪花。

6、幼兒園語言活動《好朋友》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nèi)容,學習兒歌。

  2.感受好朋友見面時的快樂心情,嘗試用合適的方式進行表達。

  3.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4.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掛圖;小朋友的書。

  2.小狗、小鴨的頭飾若干。

  過程:

  1.談話,引發(fā)幼兒回憶與好朋友見面的情景。

  你有好朋友嗎?見到好朋友時,你的心里的感覺是什么樣的?

  好朋友見面時都會有不同的問好方式,有的握握手、有的抱一抱、有的會鞠躬說“你好!”

  你見到好朋友時,會怎么問好?

  2.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

  出示掛圖,告訴幼兒小動物見到好朋友時也很高興和它們是怎么問好的。

  教師朗誦兒歌兩遍,告訴幼兒兒歌名稱。

  教師再次朗誦兒歌,提問:

  兩只小狗見了面,怎樣問好?為什么它們要互相親親鼻子尖?

  兩只小鴨見了面,怎樣問好?為什么它們要搖搖尾巴點點頭?

  兩個娃娃見了面,怎樣問好?

  在幼兒回答后可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幼兒學念兒歌數(shù)遍。

  3.聽兒歌錄音,引導幼兒邊說兒歌邊表演相應的動作。

  4.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兒歌,說說什么動物見面了,再根據(jù)動物的特征創(chuàng)編互相問好的方式。(如:兩只小象見了面,伸出鼻子勾一勾)

  5.請幼兒戴上頭飾邊說兒歌邊表演找朋友。

  課后反思:

  1.這個活動很切合幼兒入園時開展,現(xiàn)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可是到了幼兒園,孩子要學會與同伴友好交往,針對這一現(xiàn)象,我選擇《好朋友》對孩子進行教育。

  2.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盡量減少對他們的限制,多給他們表現(xiàn)自己,展現(xiàn)自己的機會。幼兒對本活動很感興趣,活動游戲化激發(fā)了幼兒學習的熱情。

  3.在創(chuàng)編兒歌的環(huán)節(jié)中,由于幼兒年齡偏小,想象還不夠豐富。

7、幼兒園大班音樂課歌曲教案:《幼兒園里好事多》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活動名稱:幼兒園里好事多

  二、設計意圖:

  現(xiàn)在的孩子在家大多是獨生子女,是家里的小太陽,要什么有什么,家里人對孩子是千依百順,養(yǎng)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感恩更不會主動去幫助別人,因此我設計了這次的活動,旨在讓幼兒通過活動能感知到幫助他的人快樂,加深他們對好事的理解。

  三、活動目標:

  1、通過讓幼兒親自參與講評自己周圍的好事,加深他們對“好事”的理解。

  2、讓幼兒知道幫助別人做事,會使別人快樂的道理。

  3、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nèi)容。

  4、學唱歌曲,掌握斷頓、歡快和連貫、舒緩的不同演唱方法。

  四、活動準備:

  1、將小朋友中典型的好事繪制成若干張圖片(內(nèi)容為:掃地、擦墻、大姐姐幫小弟弟系鞋帶、關水龍頭等)。

  2、用紙盒自制“電視屏幕”。

  3、歌曲《幼兒園里好事多》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4、木偶小猴子一只。

  五、活動過程:

  (一)、播放歌曲《幼兒園里好事多》,師生一起進行即興的歌表演,誘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情緒。

  (二)、出示木偶小猴子,告訴幼兒,小猴今天帶來了一盤錄像帶,錄像帶中說的是小朋友們的事情,請大家評論一下:這些小朋友做了什么事,是不是好事。

  1、觀看錄像,引導幼兒用評價的方法識別好事。(1)片中小朋友做的是什么事情?(2)他(她)做得是好事嗎?(3)為什么說是好事?(好事是給別人帶來快樂、使人滿意的事情)。

  2、播放幼兒的父母反映自己孩子在家做好事情況的錄音,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好事的理解。

  (三)、教師以小猴子的口吻說:小朋友在家里和幼兒園里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我很高興。我們一起演唱《幼兒園里好事多》這首歌吧。

  表揚做好事的孩子,使幼兒再次體驗到做好事的愉悅,初步體驗到別人快樂我才快樂的美好情感。

  (四)、鼓勵小朋友多做使別人快樂的好事。說說我們可以做哪些好事。

  活動反思:

  幼兒對這次的活動內(nèi)容很感興趣,學這首歌曲也比其它歌曲快多了,因為歌曲內(nèi)容貼近生活,這些桌椅天天陪伴幼兒身邊,小朋友做的這些好事也常常能看到,他們有自己的真切體會,因而歌曲的演唱激發(fā)了幼兒的內(nèi)在激情,在演唱結束后的講述中,積極發(fā)言,對平時自己身的好人好事進行講述,幼兒語言表達清晰,表述的積極性也高了許多,對于平時的好人好事,小朋友們提出可以每周評選一次好人好事之星,做為小朋友們的學習榜樣。

8、幼兒園綜合活動桃花朵朵開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育目標:

  1、 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桃花,萌發(fā)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 養(yǎng)成保持畫面整潔干凈的良好習慣。

  3、 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4、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

  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表現(xiàn)桃花。

  活動難點:

  五個圓點圍成一圈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桃樹背景、水粉顏料、棉簽、皺紙、樹枝等,每張背景上做好一個桃花的范例。

  活動過程:

  一、回憶講述,說說觀察桃花的快樂心情

  1、 春天來了,桃花開了,前幾天我們一起去看桃花開心嗎?老師把開心的情景拍下來啦!想看嗎?(看課件)

  2、 問:你和桃花姐姐說了什么悄悄話,做了什么游戲?

  3、 教師:我們小二班的朋友小嘴真甜,都和桃花姐姐成了好朋友,說悄悄話,做游戲,桃花姐姐心里可開心了???,桃花姐姐來看你們了!

  二、欣賞與示范

  1、(看課件)仔細觀察桃花長得什么樣?五個花瓣,粉紅色,象五角星,中間有一根根的花心,這朵桃花在干什么?(笑瞇瞇)那這朵呢?(很害羞)這朵花象什么?想蛋,它是一個花苞苞,就象寶寶在睡覺。師小結:桃花有五個花瓣,中間有一根根的花心,桃花有的笑開了臉,有的很害羞,有的還是花苞苞。

  2、這么漂亮的桃花怎么請到我們教室里來?(幼兒討論)教師出示范例,讓幼兒仔細觀察:請你們找出喜歡的桃花,仔細看看是用什么東西做的,怎么做的?(提供:手指點、棉簽畫、紙揉、貼花瓣)

  3、說說你喜歡的桃花是用什么做的,用什么辦法做的?

  4、師小結提煉:有的是用顏料手指點畫的;有的是棉簽畫的,有的是用皺紙揉成的,還有的是把花瓣貼在樹枝上做成的。

  三、教師介紹材料,幼兒選擇操作。

  我們選一種喜歡的辦法請出桃花姐姐。

  四、交流互動,欣賞拍照

  1、向朋友介紹自己制作的桃花,說說用了什么材料,用什么辦法做成的。

  2、擺個好看的動作,和自己的桃花一起留個影。

  五、結束:

  我們一起聽音樂,用動作把桃花姐姐請出來吧!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內(nèi)容來源于幼兒所熟悉的、有著積極的情感體驗的現(xiàn)實生活,教師嘗試做有心人,將孩子們與桃花做朋友的情境抓拍成一個個片段,并制作成生動有趣的課件,讓孩子們通過欣賞回憶,講述和桃花姐姐說了什么悄悄話,做了什么游戲,并在欣賞中了解桃花的外形特征,以俏皮的語言表達桃花的不同形態(tài),豐富了孩子對桃花色彩、形態(tài)美的感受,其形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從而引發(fā)幼兒主動去探索表現(xiàn)桃花美的各種方式。

  2、在活動中,教師充分理解、尊重每一個幼兒的興趣及需求,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幼兒自由選擇與集體交流相結合的形式,提供了豐富的、適合不同層次的操作材料,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在幼兒制作之前,教師讓幼兒自由結伴,觀察各種桃花的制作方法及材料,并通過集體交流,及教師的總結,讓孩子提升了相關經(jīng)驗,了解了各種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同時,在教師隱性的指導下,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進行選擇,這給孩子們提供了自由發(fā)展、自由表現(xiàn)的機會,使孩子在與師幼互動、與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中,按照自己的學習方式,主動探索、發(fā)現(xiàn),從而促進幼兒的個性發(fā)展,讓每個孩子都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3、注重教師的親和力,促進幼兒與教師之間的情感交流,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我們以崇明水鄉(xiāng)、森林公園、鄉(xiāng)村景色等作為桃花制作的背景,從視覺上,給孩子美的體驗;并用優(yōu)美舒緩的桃花古箏音樂,創(chuàng)設優(yōu)美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讓孩子與整個活動環(huán)境融為一體。

  從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作時愉快的情緒體驗及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看,幼兒對此活動有濃厚的感興趣,雖然是同一創(chuàng)作內(nèi)容但教師變換創(chuàng)作的形式,采用手指點畫、棉簽畫、團紙粘貼等不同的方法,讓幼兒了解了‘桃花’還可用不同的美術形式來表現(xiàn),拓寬了幼兒的美術創(chuàng)作思維?;顒又杏變耗苓w移以往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舉一反三,同時,同伴的影響也促進了幼兒合作的萌芽。在活動延伸中,以肢體動作的形式表現(xiàn)桃花,讓幼兒體驗表現(xiàn)桃花的形式原來還有更多,他們的多種經(jīng)驗得到了充分而又靈活的運用。

  不足:活動中教師還缺乏一定的教學隨機性,離成為一個機智型的好老師還有很大的差距,在以后一定要不斷向同行學習,并不斷改進自己對孩子的回應策略

9、幼兒園分享閱讀《我們愛運動》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本書介紹了一個愛運動的家庭中的成員各自的愛好。

  2、理解圖畫中小老鼠的功能:展示某類運動的具體項目。

  3、了解一些運動項目的名稱和簡單的分類。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從報紙和雜志上剪下關于運動項目的圖片,向家長詢問這些運動項目的名稱。

  2、材料準備:(1)、各種運動項目的圖片,運動服裝和裝備、器械圖片。(2)、運動員進行曲。(3)、制作圖片所需的材料。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播放運動員進行曲,請幼兒跟著樂曲做動作,讓幼兒體會進行曲的節(jié)奏。請幼兒坐到自己的位子上,問問幼兒這是什么曲子,在哪里聽過?聽著這首曲子,想做什么?告訴幼兒這是運動員進行曲,今天要看的圖書和運動有關。

  2、閱讀圖畫(初次)

  閱讀圖書封面、第1頁和偶數(shù)頁。

  (1) 封面:封面上的這三個人是誰?他們拿著什么東西?他們準備去做什么?讓我們一起到書中找找答案。

  (2) 第1頁:爸爸媽媽和小姐姐都非常喜歡運動,看他們拿著一個大大的手提包,里面裝了很多的東西,要為我們介紹他們喜歡的運動。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都喜歡什么運動。

  (3) 第2頁:爸爸拿著的是什么,爸爸最喜歡的是什么運動?踢足球的動作是什么樣子的?除了足球還有哪些球類運動?(隨著幼兒的回答,出示相關圖片,盡量選擇孩子接觸過的球類運動,幫助幼兒聯(lián)結經(jīng)驗。)

  (4) 第4頁:媽媽拿著什么?穿的是什么樣的衣服?媽媽最喜歡的是什么運動?(請小朋友表演游泳的動作。)

  (5) 第6頁:小姐姐在做什么?她在倒立,這是體操動作。我們小朋友平時怎么做操?做操和體操一樣嗎?(考慮到幼兒對此項目的相關經(jīng)驗較少,建議老師直接出示相關圖片,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也可以播放相關影音材料。)

  (6) 第8頁:他們一家人在干什么?請小朋友表演跑步。(教師示范競走、跳遠等動作,請小朋友模仿,并告訴小朋友這些也是比賽運動項目。)

  3、圖畫閱讀(再次)閱讀封面和第1頁之外的奇數(shù)頁。

  (1)、封面:其實,喜歡運動的可不止小姐姐這一家人,在這本書里,還有一家也特別喜歡運動,我們一起來看看。封面上除了一家三口之外,還有誰?(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小老鼠。)這本書里還藏著小老鼠一家,它們也非常喜歡運動,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喜歡什么運動項目。

  (2)、第3頁:這些小老鼠在做什么運動呢?這些運動具有什么共同特點呢?都有球,我們稱這些運動為球類運動。

  (3)、第5頁:這些小老鼠做了哪些運動,誰能給這些運動起一個共同的名字?

  (4)、第7頁:這幾只小老鼠做的是什么運動?這些運動都叫做體操運動。

  (5)、第9頁:這一頁上有哪些運動?這些運動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田徑”運動。

  4、總結分享

  完整地按順序展示一遍大書,然后請幼兒討論,小老鼠一家和人類一家,他們都喜歡什么運動?第2頁和第3頁、第4頁和第5頁、第6頁和第7頁、第8頁和第9頁分別是什么關系呢?(只要幼兒發(fā)現(xiàn)每組說的是同一類運動或者后面的是對面的具體舉例說明即可。)

  完整閱讀后,請幼兒說說,他們除了知道這些運動項目外,還知道哪些別的運動,并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10、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課奇妙的0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學習目標

  通過圖片讓幼兒理解“0”含意;在學習“0”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能辯證地看問題的思想。

  培養(yǎng)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準備

  1、彩圖一、二

  2、溫度計

  3、數(shù)學卡0~9.

  三、活動過程

  1. 教師展示下圖:(彩圖一)

  教師問:“從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么?”

  小朋友說:“有四只小猴跑來摘桃,第一只高興地摘走3個,用‘3’表示,第二只小猴摘走2個,用‘2’表示,第三只小猴摘了1個,用‘1’表示,第四只跑到樹下,它急切地說,‘一個桃也沒有了!’”

  教師說:“一個都沒有了應該用什么表示?”

  小朋友也許會說:“一個都沒有用‘0’表示?!苯處熆隙ǖ卣f:“對!在這里‘0’表示沒有。”并接著說:“其實,0不僅表示沒有,還有其他含義?!?/p>

  2. 請看第二幅圖,“0”在這里表示什么?

  小朋友說:“真冷,今天最高氣溫才0攝氏度。”是什么意思?

  教師要告訴小朋友這并不是說“沒有溫度”,它表示的是攝氏溫度表上的冰點。教師可讓小朋友看看溫度計上的0刻度。

  3. 小朋友,你在生活中還在哪見過“0”?這時“0”又表示什么呢?

  從第三幅圖中說嗎0在這里起了占位的作用。例如:40、100……

  在運用尺子時,發(fā)現(xiàn)計量的起點也用0表示,等等。

  小朋友會舉出兵乓球比賽3比0;電話機上數(shù)碼有0等例子。

  小結時可給小朋友補充實例,如發(fā)射火箭時,用倒計時發(fā)令:準備發(fā)射……5—4—3—2—1—0.這里的“0”表示發(fā)射的口令;我家住在新民街2003號,這里“0”表示代碼等等?!?”的含義是很豐富的。

  4.請小朋友從學具盒中取出數(shù)學“0”,舉起來給大家看看。

  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圖文并茂的彩圖,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自然地進入包含著數(shù)學知識的情景中,能讓幼兒在感受數(shù)學的時候,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躍躍欲試,同時,我為幼兒準備了多種操作實物,提供了一定的活動空間,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于0的知識。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與發(fā)現(xiàn),重視幼兒的智力發(fā)展,尤其是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并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性和教法的開放性。

11、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學設計10的分解與組成教案反思

  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教學設計10的分解與組成教案

  一、設計意圖

  數(shù)的組成和分解是數(shù)概念教育內(nèi)容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新《綱要》要求幼兒“從生活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解決和合作的能力。本學期大班幼兒已經(jīng)學過了《6—9以內(nèi)各數(shù)分解與組成》,對于數(shù)的組成他們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經(jīng)驗。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然后記錄結果,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guī)律,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yōu)化的結合。

  二、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組成,掌握10的9種分法。

  2、在感知數(shù)的分解組成的基礎上,掌握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和互相交換的規(guī)律。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培養(yǎng)幼兒邏輯思維能力和對數(shù)學的興趣。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體驗數(shù)學集體游戲的快樂。

  三、活動重點

  感知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學習并記錄10的9種分法。

  四、活動難點

  總結歸納10以內(nèi)數(shù)的分解和組成規(guī)律。

  五、活動準備

  教具學具:礦泉水瓶若干個,廢報紙球10個,鉛筆,記錄單,黑板,粉筆,學習教科書,數(shù)字卡片。

  六?活動形式:集體?小組和個別相結合

  七、活動過程

  一、復習9的組成,玩碰球游戲,出示數(shù)卡。如

  師:這是數(shù)字寶寶幾?(9)今天我們來玩碰球游戲,小朋友與老師的數(shù)合起來是9

  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2?3?4?5?????)

  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體小組和個別)

  二、學習10 的組成和分解。

  (一)、創(chuàng)設情境,手指歌導入。

  1?手指頭呢,可重要了我們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頭還可以變成小動物和我們一起玩,看他們來了????

  2?手指頭除了跟我們玩,還可以幫我們數(shù)數(shù)呢!今天我們就用手指頭數(shù)數(shù),大家快來試一試吧!

  (二)?手指動起來

  1?小小手指有幾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數(shù)來做好朋友。

  2?教師引導幼兒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雙手(和老師一起伸手指數(shù)數(shù))

  3?小朋友可真棒,來一邊說一邊做吧,相信你們能行!

  4?數(shù)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適時鼓勵)我們還可以這樣說: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戲:打保齡球

  1?幼兒動手操作,把10個礦泉水瓶擺成一排,用廢報紙球去打水瓶,讓幼兒觀察打到了幾個?還有幾個沒打到?這樣和起來有幾個?(記一記,思考10 的多種分法)

  〈1〉把幼兒分成10組,每五人一組。

  〈2〉每組請一名幼兒做記錄,其余幼兒動手操作。

  〈3〉教師總結10的九種分法引導幼兒觀察10的分解式,發(fā)現(xiàn)總結10以內(nèi)數(shù)分解組成規(guī)律:除1以外,每個數(shù)分法的種類都比本身少1;把一個數(shù)分解成兩個較小的數(shù),所分成的兩個數(shù)合起來就是原來的數(shù),即整體大于部分;把一個數(shù)分成兩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減少個1,即遞增遞減規(guī)律;交換規(guī)律。

  (四)?趣味兒練習,《十只青蛙》

  10 10 10 10 10

  ∧∧∧∧∧

  1 9 2 8 3 7 4 6 5 5

  9 1 8 2 7 3 6 4

  (五)結束活動:

  學生齊讀兒歌《十只青蛙》,分組到室外組織打球比賽,鞏固對10的分解和組成?;丶野呀裉鞂W習10的組成說給爸爸媽媽聽,比比誰的辦法更好。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從幼兒已有知識出發(fā),結合幼兒的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故事情境,讓幼兒通過擺一擺、記一記、說一說等生動有趣的活動,自主嘗試探索,學習并掌握了10的9種分法,幼兒能用較為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此基礎上,還發(fā)現(xiàn)和總結出10以內(nèi)數(shù)的分解和組成規(guī)律?;顒又校變罕憩F(xiàn)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戲環(huán)節(jié)里,忙亂中忘了讓幼兒自己去找“好朋友”;個別幼兒動手能力和參與意識較差,不愿與同伴交流,還需加強訓練。

12、幼兒園數(shù)學活動教案《4的分解與組成》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名稱:4的組成與分解

  設計意圖:通過以往對數(shù)學的教學活動中看出幼兒對數(shù)學興趣還比較高,但由于數(shù)學活動邏輯思維性很強,很抽象幼兒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此次教學中,我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參與其中,自己去探索發(fā)現(xiàn)一個數(shù)原來有多種分法,了解4的分解與組成,以此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掌握4的組成,知道4的分合關系;

  2、培養(yǎng)幼兒的分析、觀察、操作能力,以及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進行排序會有不同的結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動準備:猴子2只、桃子4個、數(shù)字牌7個、操作表每人一張、sticker、黑板

  活動重難點:能通過觀察、分析一個數(shù)多種分法,掌握4的組成。

  活動過程:

  1、手指游戲組織活動;

  2、情境導入:“今天呀,我們教室里來了好多老師,小朋友們跟老師客人打招呼問好呀。咦,怎么還少了兩位呢?咚咚,哦,他們來了,小朋友們把眼睛閉上我們數(shù)123再睜開眼睛看看到底是誰?(出示2只猴子),哇,原來是小猴子(貼在黑板上)”

  “小猴子呀,你們兩個怎么遲到了呢?”“唉,果園里的叔叔給了我倆4個桃子,可是我們倆不會分,所以才遲到了,怎么辦嘛?!薄芭?,原來是這樣呀,不用著急,你看,我這里有這么多聰明的小朋友,或許他們可以幫你們喲?!薄靶∨笥褌儯銈冊覆辉敢鈳椭『镒友?哦,這里有4個桃子,你們想一想到底有哪些方法分配給這2只猴子呢?(幼兒講出一種方法就將這種方法記錄在黑板上,鼓勵幼兒多想辦法)”

  “哇,原來可以有這么多的分配方法,跟著林老師一起念一下(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1和3,2和2合起來是4,3和1合起來是4,1和3合起來也是4)”

  3、游戲互動:《找朋友》

  請6位小朋友上臺,分法數(shù)字牌,請他們兩兩找朋友,(其他小朋友唱歌拍手),然后再看看找到朋友的兩個人手里的數(shù)字牌加起來是否等于4。(請2-3組)

  4、操作環(huán)節(jié):小手動一動

  出示操作表貼在黑板上,示范應該怎樣動手操作。

  分發(fā)操作表以及鉛筆,請幼兒根據(jù)表上的圖案對應畫畫,然后講操作表放于畫夾內(nèi)。

  5、總結;

  教學反思:

  因為大多數(shù)幼兒覺得數(shù)學課上起來很枯燥,不敢興趣,所以我設計的課程主要是用游戲的方式來體現(xiàn),整堂課下來幼兒的積極性與興趣蠻高的,課后都還在回味上課時的內(nèi)容。我覺得我做的比較好的就是在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上處理的比較好,過渡語也用的比較恰當,整個游戲也比較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但是在一些細節(jié)處理上有一定失誤,比如說把“合起來是”說成了“合起來等于”,在游戲的時候由于沒有說清楚要求以及規(guī)則導致幼兒游戲時比較模糊,以后上課時一定要注意細節(jié)的處理以及語言的準確性,這些方面都有待提高。

13、幼兒園游戲《小花狗》的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名稱:小花狗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跑的能力,體驗游戲的樂趣;

  2、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在游戲中懂得保護自己;

  3、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jīng)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豬、袋鼠頭飾若干、小狗頭飾三個、凳子若干、寬敞的場地、安全教育、兒歌

  活動過程:

  1、先將凳子抬到操場圍成兩個月牙形的圓圈,將頭飾放于凳子后面;

  2、請幼兒坐在凳子上,讓后請他們拿出凳子后面的頭飾戴在頭上。

  3、引入:大家都知道小狗是忠誠的動物,它會看守家門,這里呀就是小狗的家,這兩個半圓是小動物你們的家,可是你看,那只小花狗在偷懶,它還在睡懶覺呢(請一名老師扮演小花狗),我們過去念兒歌,念完三遍以后你們要趕緊跑回自己的家坐著,可不要跑錯了,如果被小花狗抓到了那就取消你的游戲了,現(xiàn)在我們過去把它叫醒好不好?帶領幼兒走到小花狗旁邊,念三遍兒歌,念完三遍以后,小花狗就醒了,然后去抓小動物。(玩兩遍,提醒幼兒比動作)

  4、角色轉(zhuǎn)換:分別請兩名幼兒扮演小花狗,讓他們?nèi)プバ游铩?/p>

  5、結束游戲;

  教學反思:我是以游戲的形式鍛煉幼兒的大肌肉,整堂課下來氛圍很輕松,幼兒玩得很高興,跑的很帶勁,被抓住了的小朋友臉上一臉無辜,回到教室以后 大家都還在念兒歌呢。我覺得好的方面就是我抓到了幼兒的興趣點,利用兒歌與運動相結合來玩這個游戲,帶動了整場的氣氛,不足的就是語言不夠準確凝練,在幼兒的組織方面有點散,規(guī)則沒講清楚有些幼兒害怕被抓住干脆就在凳子上坐著,在這些方面有待加強,有待提高。

14、幼兒園科學教案《我和我的影子》教學設計與反思

  《我和我的影子》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的:

  1、初步感知影子與光的關系,發(fā)現(xiàn)有光的地方才有影子。

  2、對探索影子產(chǎn)生興趣,提高幼兒觀察和運用較完整語言講述自己發(fā)現(xiàn)的能力。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活動準備:

  1、選擇有陽光的日子。

  2、能站立的布娃娃一個,記錄紙,筆。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引出探究問題。

  (1)找一找、猜一猜這是誰的影子。

  (2)在陽光下觀察自己的影子是怎樣的。

 ?、?幼兒在陽光下不斷變換動作,觀察影子的形狀、顏色。

  幼兒:我跳舞,影子也跳舞;我走,影子也走;我插腰,影子也插腰、、、、、、

 ?、?幼兒在陽光下站立不動,觀察影子。

  幼兒:我不動,影子也不動。

  老師:影子是跟著我們的,我們做什么動作,它們也做什么動作。

  老師:咱們到大樹下去休息一下,看看地上有什么?

  幼兒:咦?影子哪兒去了?

  老師:有光的地方才會有影子。

  2、借助布娃娃,比較布娃娃和影子的不同。

  老師:這是誰?

  幼兒:布娃娃。

  老師:娃娃漂亮嗎?哪兒漂亮?

  幼兒:黃黃的彎彎的長發(fā)漂亮,大大的眼睛漂亮。

  老師:娃娃的影子漂亮嗎?

  幼兒:不漂亮,黑黑的,沒有眼睛,也沒有漂亮的衣服。

  老師:娃娃和它自己的影子有什么不一樣?

  幼兒:娃娃的頭發(fā)是黃黃的彎彎的,影子的頭發(fā)是黑黑的;娃娃的眼睛大大的,影子沒有眼睛、、、、、、

  3、觀察比較自己和影子的不同。

  老師:娃娃和它的影子不同,那小朋友的影子有什么不同?

  幼兒:我衣服上有花,影子上沒有;我脖子上有項鏈,影子上沒有、、、、、、

  老師:影子是黑色的,我們有好多東西在影子上看不到,影子只是我們的一個輪廓。

  4、實驗記錄:畫自己和自己的影子。

  老師:請你們做一個喜歡的動作,認真觀察后把自己和影子畫下來。

  5、交流實驗過程與結果。

  老師:誰愿意說說自己的記錄中哪個是自己,哪個是自己的影子?

  幼兒 :漂亮的是我,黑黑的是影子、、、、、、

  教學反思:

  此次活動是我在一次戶外游戲時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地上的影子十分的好奇而引發(fā)的一次教學。活動開始孩子在陽光下不斷變換動作,觀察影子的形狀、顏色,并與同伴交流;再借助布娃娃讓幼兒更具體形象,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實物與影子的區(qū)別;然后是對實驗過程進行記錄,幼兒能畫出不同形式下的自己和影子?;顒雍?,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對影子有了一定的認識,而有的孩子卻幾乎達不到教學目的,問題可能是在活動前,我沒有全面把握好孩子對影子的最初經(jīng)驗,來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水平不一設計層次不同的活動,讓孩子得到不同層次的發(fā)展;另外由于是在戶外進行的活動,我擔心孩子們玩的過于興奮收不攏不敢放手讓幼兒大膽探索,作各種嘗試,并及時介入,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但總的看來這次教學還是成功的,如果考慮更周到效果會更好。

15、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優(yōu)質(zhì)課教學設計與反思《認識圓形》

  設計目的: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緒的支配。無意記憶占優(yōu)勢,常常在無意中記住一些事物。游戲、操作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如果單純讓幼兒認識圓形,幼兒會感到很枯燥,興趣往往不高,而且效果也會不好。因此,在設計這個教學活動時,讓幼兒在游戲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見的圓形物品與特點,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觀察探究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觀察和想象能力。

  活動目標:

  1、能在認知、操作和游戲活動中掌握圓形的特征。

  2、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圓形的物體,感知圓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一些圓形的物品。

  2、圓形紙一張,圓形物品若干(如鏡子、瓶蓋、鈴鼓、盤子)。

  3、幻燈片,每桌一只箱子,箱子里有各種不同的圓形物品,操作紙若干、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圓形物品。

  師:(用神秘的口氣加眼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箱子的玩具,請你們每人拿一件在桌上玩一下,說說它是什么?

  幼:我拿的鏡子,

  幼:我拿的鈴鼓,

  幼:我拿的盤子……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他們都是圓圓的。(引出圓形這一話題。)

  師:(出示一張圓形的紙)提問:它像什么?

  幼:它像盤子,

  幼:它像太陽,

  幼:它像……

  自評:活動一開始就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幼兒的情趣,引發(fā)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這里不僅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

  二、感知圓形的特征

  師:請小朋友自選圓形物品,沿著物品的表面和邊緣觸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平平的,

  幼:圓圓的,

  幼:邊緣是光滑的,

  幼:沒有棱角……(幼兒交流,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說一說,你還見過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鼓勵幼兒說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見到的圓形物品)

  幼:碗、盆,球、掉燈……

  三、觀察幻燈片《雜技表演》

  師:說一說,畫面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幼 :奇奇、樂樂、歡歡、小熊。

  幼:他們在玩雜技。

  師:想一想,圓圈能翻跟頭,為什么方圈不能呢?

  幼:方圈不光,它有角翻不過去。(引導幼兒說)

  師:看一看,獨輪車的輪子是什么形狀的?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

  幼:圓形的,(幼兒一起說)

  幼:還有球,呼啦圈,滾圈,盤子

  四、做圓形標記

  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四周打好圓形的小孔),指導幼兒沿小孔撕成圓形,然后請幼兒在圓形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東西或作一個標記,做完后把它貼到自己的物品上作為標志。

  五、尋找圓形物品

  引導幼兒尋找活動室里的圓形物品,要求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我發(fā)現(xiàn),xx 是圓形的”。并把他們有規(guī)律的擺放到數(shù)學活動區(qū)。

  活動延伸:

  為幼兒準備一些畫有圓形的紙,啟發(fā)孩子在圓形上面添加幾筆后變成另一個圖案(如太陽,蘋果),鼓勵他畫的越多越好。

  教學反思:豐富的視覺和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多種形式進行探索提供了活動的條件。老師是引導者,讓孩子們互相學習,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能力。

16、幼兒園優(yōu)秀美術教案排水畫《詠鵝》教學設計與反思

  排水畫《詠鵝》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體驗排水畫的樂趣。

  2、復習朗誦古詩《詠鵝》。

  3、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活動準備:

  范畫、幼兒畫紙、排筆、藍色水粉顏料、盤子、魔術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激發(fā)幼兒參與興趣。

  1、小朋友知道的我是誰嗎?(我是魔術師)

  2、魔術師給小朋友表演魔術,小朋友看紙上有什么?(一個紅點)

  二、基本部分:

  1、教師操作排水畫。

  A、講解示范排水畫的基本操作方法。(用排筆蘸上水粉顏料在畫紙上從左到右一排一排地刷上顏色,注意刷的時候一定要按一個方向刷。)

  B、提問:看魔術師變出什么來了?(鵝)一只漂亮的大白鵝。

  2、多種形式復習古詩《詠鵝》。

  A、集體朗誦《詠鵝》。

  B、集體通過動作表演朗誦《詠鵝》。

  C、分組比賽表演朗誦《詠鵝》。

  3、幼兒操作排水畫。

  A、你們能變出什么來?

  B、根據(jù)自已變出的圖案朗誦古詩《靜夜思》、《詠鵝》、《憫農(nóng)》。

  三、結束部分:

  選幾副畫得好的作品,集體復習朗誦古詩《詠》、《靜夜思》、《憫農(nóng)》。

  反思:

  本活動設計是在幼兒學習簡短易懂古詩后進行的,幼兒是第一次接觸排水畫,興趣突然大增,每個幼兒都想嘗試這奇妙的畫,想當小小魔術師變魔術。幼兒在一邊涂色一邊動腦筋想,我能變出什么來,每變出一步幼兒就非常興奮,七嘴八舌的說我變出什么了,我又變出什么了,我終于變出什么了。拍著小手說:“大家快來看,我變出大白鵝?!薄拔易兂鋈撕驮铝亮恕!薄拔易兂鲛r(nóng)民伯伯在種地了?!边@樣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感受了排水畫的樂趣,學習了排水畫。不足的是幼兒第一次使用排筆涂色,不能很好的掌握蘸顏料的多少,有的蘸得太多,有的蘸得太少。應需要多幾次的嘗試排水畫。

17、幼兒園小班語言聽說游戲:捉蜻蜓教學設計與反思

  幼兒園小班語言聽說游戲:捉蜻蜓

  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正確發(fā)出“天、靈、捉、蜻蜓”等字音。

  2、學說“××,××飛呀飛”的短句,進行簡單的句式模仿。

  3、培養(yǎng)幼兒動作的敏捷性和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良好習慣。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飛舞的蜻蜓教具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邊念游戲兒歌,邊抖動飛舞的蜻蜓教具,引起幼兒的興趣。接著教師帶領幼兒學念游戲兒歌,重點練習發(fā)準“天、靈、捉、蜻蜓”等字音,讓幼兒基本了解游戲的內(nèi)容。

  2、教師提出“怎樣捉蜻蜓,用什么捉蜻蜓”等問題,啟發(fā)幼兒采用用手掌做網(wǎng),手指做蜻蜓的方式開展游戲活動。

  3、向幼兒介紹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

  (1)扮網(wǎng)的幼兒將手掌伸平,掌心向下。扮蜻蜓的幼兒必須將食指碰到漁網(wǎng)(即手掌)。游戲時,大家要一起念兒歌。

  (2)兒歌念完后,扮蜻蜓的幼兒要迅速縮回食指,扮網(wǎng)的幼兒捉蜻蜓。

  (3)被捉住的幼兒必須說“××,××飛呀飛”的短句,若回答正確,扮網(wǎng)的幼兒與此幼兒交換角色,大家一起玩“捉××”的游戲。若同時抓住幾位幼兒,可請一幼兒作為代表;若一位幼兒也捉住,游戲繼續(xù)進行。

  4、組織幼兒討論,豐富有關游戲的知識和經(jīng)驗。

  (1)師“還有哪些動物或蟲子是在天上飛的?”(引導幼兒說鴿子、野鴨、天鵝、大雁,以及蚊子、蒼蠅、蝴蝶、蝙蝠等。)要求幼兒用“××,××飛呀飛”的短句來表達。

  (2)接著教師扮網(wǎng),請幾位幼兒扮蜻蜓與教師玩游戲2~3遍。

  5、幼兒游戲,體驗快樂情緒。

  (1)組織幼兒與旁邊幼兒兩兩結對玩游戲,讓幼兒熟悉游戲的玩法。

  (2)請一對幼兒上來表演一遍,教師針對游戲的情況給予簡單的評價。

  (3)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教師先指定一幼兒扮網(wǎng)。游戲活動前,教師提醒幼兒遵守規(guī)則,與同伴友好協(xié)商及交往,使游戲活動開展的更加快樂。

  設計反思:幼兒在活動中對游戲規(guī)則還不是很能遵守。游戲的熱情還是有得,在游戲中,小朋友很快樂。

18、幼兒園教案藝術活動《小馬車》教學設計與反思

  藝術活動《小馬車》教學設計與反思

  這個活動的環(huán)節(jié)是我結合以前開展的音樂活動和看師傅的音樂活動進行正和設計出來的。這個活動的重難點放在了用象聲詞唱準歌曲中的附點音符上,因此我思考著怎么將這個重難點更好地解決在活動中,后決定將重難點前置,在活動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直接引出。本來設計是引導孩子們著重聽這一句帶有附點音符的樂段,但是經(jīng)過師傅的指導,后改為讓孩子們自己傾聽,在整段音樂中有什么特別的地方。當孩子們聽不出時,再將這句樂段唱出,再進行引導。這樣便能將這個重難點很好地把握住,并能有效地解決。

  之后的環(huán)節(jié)中,結合師傅的指導,我將原有的環(huán)節(jié)進行了修改,但是開展下來,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如學唱形式比較單一,容易讓孩子們產(chǎn)生疲勞;引導孩子們唱了兩三遍,但還是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歌詞并不是很理解,導致歌唱時不流暢……其實這樣的問題已經(jīng)是屢見不鮮了,雖然時常反思,但是總是不能避免,這方面還需再思考?;顒雍?,師傅和來調(diào)研的老師給我的建議是:

  1.結合歌曲,我可以添加一些動作或者是圖片,幫助孩子們更快更好地理解這首歌曲。

  2.在我的伴奏上,我還需視情況適當?shù)卣{(diào)整伴奏和范唱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性,如果孩子們不能很好地進行歌唱,那么我的伴奏就應該輕一點,突出范唱,有時候也可以只彈奏主旋律,并用嘴型幫助孩子們記憶歌詞。

  3.在我第一次范唱唱出時,我不需要直接就用“你聽到了什么”,而是直接讓孩子用說的方式將歌詞填進去,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孩子學習,提高孩子的興趣。

  有反思就會有進步,在每一次的藝術活動之后,在每一次的師傅的專項活動展示之后,我總是能學到點什么。這次活動后,師傅也對我有小小的表揚,說我在活動中也注意到了孩子的音色問題,并有意識地進行引導。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是我前進的動力。我相信在專項活動上,我的教學水平一定會有提升的。

19、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學設計和反思公開課《認識圓形》

  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學設計《認識圓形》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在認知過程中,容易受外界事物和情緒的支配。無意記憶占優(yōu)勢,常常在無意中記住一些事物。游戲、操作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如果單純讓幼兒認識圓形,幼兒會感到很枯燥,興趣往往不高,而且效果也會不好。因此,在設計這個教學活動時,讓幼兒在游戲操作中了解一些常見的圓形物品與特點,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觀察探究的興趣,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觀察和想象能力。

  活動目標:

  1、能在認知、操作和游戲活動中掌握圓形的特征。

  2、能在周圍環(huán)境中尋找圓形的物體,感知圓形在生活中的應用。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發(fā)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了解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shù)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活動室布置一些圓形的物品。

  2、圓形紙一張,圓形物品若干(如鏡子、瓶蓋、鈴鼓、盤子)。

  3、幻燈片,每桌一只箱子,箱子里有各種不同的圓形物品,操作紙若干、彩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認識圓形物品。

  師:(用神秘的口氣加眼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箱子的玩具,請你們每人拿一件在桌上玩一下,說說它是什么?

  幼:我拿的鏡子,

  幼:我拿的鈴鼓,

  幼:我拿的盤子……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些物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幼:他們都是圓圓的。(引出圓形這一話題。)

  師:(出示一張圓形的紙)提問:它像什么?

  幼:它像盤子,

  幼:它像太陽,

  幼:它像……

  二、感知圓形的特征

  師:請小朋友自選圓形物品,沿著物品的表面和邊緣觸摸,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幼:平平的,

  幼:圓圓的,

  幼:邊緣是光滑的,

  幼:沒有棱角……(幼兒交流,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

  師:說一說,你還見過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鼓勵幼兒說出在家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見到的圓形物品)

  幼:碗、盆,球、掉燈……

  三、觀察幻燈片《雜技表演》

  師:說一說,畫面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幼 :奇奇、樂樂、歡歡、小熊。

  幼:他們在玩雜技。

  師:想一想,圓圈能翻跟頭,為什么方圈不能呢?

  幼:方圈不光,它有角翻不過去。(引導幼兒說)

  師:看一看,獨輪車的輪子是什么形狀的?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的?

  幼:圓形的,(幼兒一起說)

  幼:還有球,呼啦圈,滾圈,盤子

  四、做圓形標記

  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四周打好圓形的小孔),指導幼兒沿小孔撕成圓形,然后請幼兒在圓形紙上畫出自己喜歡的東西或作一個標記,做完后把它貼到自己的物品上作為標志。

  五、尋找圓形物品

  引導幼兒尋找活動室里的圓形物品,要求幼兒用語言表達出來如“我發(fā)現(xiàn): 是圓形的”。并把他們有規(guī)律的擺放到數(shù)學活動區(qū)。

  活動延伸:

  為幼兒準備一些畫有圓形的紙,啟發(fā)孩子在圓形上面添加幾筆后變成另一個圖案(如太陽,蘋果),鼓勵他畫的越多越好。

  教學反思:

  豐富的視覺和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多種形式進行探索提供了活動的條件。老師是引導者,讓孩子們互相學習,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能力。

20、幼兒園語言優(yōu)秀教案欣賞《手指歌》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教學內(nèi)容方面

  《手指歌》是一節(jié)的語言活動課,根據(jù)最近發(fā)現(xiàn)我們班有些孩子愛啃手指頭,我趁著這節(jié)課給孩子加了一個教學目標,制定的教學目標如下:

  1.感知每只手有五個手指,喜歡用手指做游戲。

  2.能一邊念兒歌一邊作相應的手指動作。

  3.知道我們的小手很能干,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的小手。

  4.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5.樂于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fā)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這節(jié)課的重點是讓孩子知道小手對我們很重要,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小手,并知道一些保護小手的方法。難點是教會小朋友手指歌,能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

  在上課內(nèi)容上,我設計了情境導入:認識自己的小手,教授孩子小手的重要性及保護好自己的小手,手指游戲:《手指歌》三個環(huán)節(jié),三個環(huán)節(jié)緊密相連環(huán)環(huán)相扣。

  二、教學過程方面

  首先讓寶寶唱以前學過的兒歌《小手拍拍》,這樣讓孩子知道手上有五個手指頭,教孩子認識五個手指頭,告訴孩子小手重要性及如何保護好自己的小手。教兒歌《手指歌》時先教會小朋友歌詞,再教小朋友學唱兒歌,最后加上動作來邊做動作邊唱。最后多加練習,活動結束!

  以上就是這節(jié)課的活動流程,教授環(huán)節(jié)上自認為沒有大的疏漏,教學目標也大體完成。在教學過程中,有幾處設計不合理的地方,在進行完《拍拍小手》的兒歌后,小手都藏起來了,接著又讓孩子拿出手來數(shù)一下自己的手指頭有幾個,感覺有點不合理,可以將《拍拍小手》略作修改,最后一句改為,把我的小手放腿上。這樣在進行下面的活動感覺更合理一些。在認識五個手指頭的時候,小朋友對五個手指名字一點也不了解,在課前就應該做些鋪墊工作。

  三、教學策略方面

  這節(jié)課完成了教學目標,經(jīng)過一段時間堅持寫反思,也總結了一些課堂應該注意的地方,在這節(jié)課當中有所應用,我在課前設置了重難點,講時間主要集中于此處,做到重點多講,難點仔細講。各個環(huán)節(jié)時間分配還算可以!所以以后上課教案一定要寫好重難點,將時間多用于此!孩子自己探索的環(huán)節(jié)不是很多,我應該加入一些孩子探索的地方,我們的小手真能干!這個地方就可以讓孩子自己說說我們的小手有多么能干,都會干什么。最后活動結束時,過渡也不是很自然,以后應該多看優(yōu)秀教師的教案,多學習。

21、幼兒園環(huán)保教育教案《垃圾入桶》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實物展示,引入話題

  1.講桌上擺放著用各種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藝品、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如玻璃制品小花貓、鐵器花架、塑料文具盒、布娃娃、筆記本等),初步感知垃圾經(jīng)過回收加工生產(chǎn)還能再利用。

  師:你們看看講桌上擺放的這些工藝品和學習用品漂亮不漂亮?想知道它們是用什么做成的嗎?它們是用各種回收的垃圾生產(chǎn)制作出來的。

  (通過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藝品、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實物展示,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出示食品袋和飲料罐,引導學生認識食品袋、飲料罐上的“環(huán)保標志”。

  師:大家再看看,我們用過的食品袋和飲料罐上都印有一個明顯的圖案,知道它是什么標志嗎?

  (引導觀察平時生活中忽視的食品袋和飲料罐上的“環(huán)保標志”, 學會關注生活細節(jié)。)

  3.認識“環(huán)保標志”和設立“世界環(huán)境日”的意義。

  師:對了,你們知道食品袋和飲料罐上印的是“環(huán)保標志”,為什么要印“環(huán)保標志”呢?

  質(zhì)量的不斷提高,環(huán)保工作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為了讓全世界人民都來保護好我們共同生活的美麗家園,聯(lián)合國把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huán)境日。

  4.引入話題

  師:我們生活中的垃圾處理與環(huán)保工作有著直接的關系,要做好環(huán)保工作,就應該從垃圾入桶開始。

  二:情境感知,認識垃圾

  1.說一說——讓說說家里需要處理的垃圾。

  師:你們家里平常扔掉的有哪些垃圾呢?

  (引導說說自己家里要處理的生活垃圾——茶渣、煤渣、廢紙、香蕉皮、塑料瓶、啤酒瓶、易拉罐、舊衣服、牙膏皮……)

  2.看一看——觀看廢品回收站的阿姨收購廢品的實況錄像,認識垃圾分類。

  師:平時家里要扔掉的垃圾可真不少,你們知道嗎,這些垃圾有的可以回收利用,有的卻沒有回收的價值,必須直接處理掉。那怎樣來分類處理呢?

  (播放收廢品阿姨收購廢品的實況錄像,引導學生觀察哪些垃圾要收購,哪些不收購。)

  師:剛才觀看了錄像,看到了她都收購了哪些廢品。課前,老師請查資料,了解哪些垃圾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看了錄像又作了調(diào)查,下面來說說有哪幾類垃圾可回收。

  (結合匯報交流,課件分別展示五大類可回收垃圾:

  廢紙類:舊報紙、紙盒、舊練習本……

  塑料類:礦泉水瓶、塑料玩具、塑料臉盆、塑料桶……

  玻璃類:啤酒瓶、玻璃杯……

  金屬類:鍋、易拉罐、蓋子……

  布料類:舊書包、舊毛巾、舊衣服……

  認識五大類可回收垃圾,初步學會分類,并了解哪些垃圾不可回收。)

  3.展一展——課件展示一些廢品回收再生產(chǎn)利用的片斷資料,認識垃圾分類回收的益處。

  4.師小結:現(xiàn)在你們已經(jīng)知道垃圾回收后有什么用處了吧!看來,垃圾并不都是廢品,請不要隨便亂扔!要變廢為寶,重要的是將垃圾分類處理。

  三:游戲體驗,學會分類

  1.游戲內(nèi)容:給垃圾找個合適的“家”

  2.多媒體出示游戲規(guī)則:首先請同學們在各組小組長的帶領下給垃圾分類,然后派出代表來介紹小組分類的結果。哪一個小組能幫垃圾找對家就獲勝,每人獲得一張小貼圖;如果找錯了家,其他組的同學能幫垃圾找到合適的家,也可獲得一張小貼圖。

  3.小組合作給垃圾分類,并派代表介紹垃圾分類的結果。(每組都有兩個桶:一個桶裝可回收的垃圾,另一個裝不可回收的垃圾。)

  4.共同評議。

  (對獲勝的小組每人送一張“中國環(huán)境保護標志”的小貼圖。)

  5.齊讀兒歌《垃圾也能變成寶》:

  “我是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垃圾分類并不難,

  碎玻璃、爛金屬,廢紙、塑料和布塊,

  可回收,再利用,垃圾也能變成寶。

  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6.師總結:在今天的學習活動中,我們已經(jīng)初步學會了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方法。希望我們都能從正確投放垃圾開始做起,人人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學習活動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層面:

  1.呈現(xiàn)生活情境,引導孩子關注生活。教育要回歸生活,重視生活的教育價值,特別關注兒童正在進行中的現(xiàn)實生活。情境教學體現(xiàn)了品德與生活課程生活性的特點。在教學活動中,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生活情境和氣氛,以拉近生活中的人和事,回憶生活經(jīng)歷,激發(fā)參與欲望。。本節(jié)課教學中,通過回收垃圾制作的工藝品、學習用品和生活用品的實物展示和觀察平時生活中容易忽視的食品袋和飲料罐上的“環(huán)保標志”,借助實物展示和生活細節(jié)引發(fā)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借此引入話題。還通過讓學生觀看生活中收廢品阿姨收購廢品過程中的錄像,初步了解哪些垃圾可回收,哪些垃圾不可回收,知道垃圾并不都是廢品,有好多可以回收利用而繼續(xù)為我們的生活服務。這樣的教學活動既貼近生活,又回歸生活。

  2.圍繞相關問題,指導孩子采擷信息。通過各種途徑去搜集資料。在采訪、搜集、記錄與分析的過程中,學會調(diào)查的方法,學會信息資源的搜集、整合與利用。課堂上,通過交流與分享,懂得我們每天扔掉的垃圾中有很多東西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再利用可以節(jié)省新資源的開采,從根本上減少垃圾。所以,要將垃圾分類回收,變廢為寶。

  3.結合游戲活動體驗感悟。意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了“實踐是最好的老師”的教育思想,她形象地解釋說:一件事,我聽到了,隨后就忘了;看到了,也就記得了;做了,很自然地理解了。對孩子來說,聽到的容易忘記,看到的記憶不深,只有親身實踐和體驗到的才刻骨銘心,終身難忘。在本課活動中,為保護周圍環(huán)境和節(jié)省生活資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共同提高社會大家庭的生活質(zhì)量。

22、幼兒園大班美術教學設計與課后反思:美麗的影子造型

  大班美術教學設計與反思:美麗的影子造型

  影子天天伴隨于我們的身邊,它蘊涵著豐富的教育價值。本節(jié)活動,就是以影子為表現(xiàn)載體的美術活動。希望通過此活動,讓幼兒深切地感受影子造型的美與趣,提高幼兒的審美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和表演影子造型,感知影子造型變化的美與趣;

  2.能大膽使用顏料,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各種影子的造型;

  3.充分體驗活動的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布置場景:在活動室里懸掛一塊大白布,

  將液晶投影燈投射在白色大布上;

  2.黑色顏料,兩張長條繪畫紙,排筆若干;

  3.音樂《梁?!贰?/p>

  活動過程

  1.賞析影子造型舞。

  (1)激趣導人。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表演,你們想看嗎?

  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2)觀看影子造型舞。(教師在白布后隨音樂翩翩起舞,并展示著各種美麗的造型,白布上婀娜多姿的身影不斷呈現(xiàn)在幼兒的眼前)

  (3)組織幼兒交流。(此時,白布上的影子造型定格不動)

  師:你們剛才看到的表演和平時看到的表演有什么不一樣?

  幼1:今天看到的表演,我們看不到人的鼻子、眼睛……

  幼2:今天看到的表演是人的影子在跳舞……

  師:今天我們欣賞的是影子造型表演??囱輪T做了不同的動作,就有了不同的影子造型。(教師一邊說一邊手指白布上的影子,表演者在布后隨著教師的話語擺出幾個不同的造型,讓幼兒感受影子的變化)

  ●點評:教師運用激趣性的語言引出了獨特、美麗的影子舞,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將幼兒帶人了一個美的世界。讓幼兒在影子舞的欣賞中,不僅感知到了影子造型的美,還激發(fā)了他們參與表演的熱情和興趣。

  2.表演影子造型舞。

  (1)第一排幼兒表演,第二排幼兒觀看。(音樂結束,幼兒將自己的造型擺好)

  師:你們想表演嗎?

  幼:想。

  師:我們分成兩組,一組小朋友做小演員,一組小朋友做小觀眾。小演員要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擺出各種漂亮的造型,小觀眾要仔細欣賞,看一看哪些造型漂亮?你最喜歡哪個影子造型?第一排的小朋友先上臺,好嗎?

  (2)組織交流。

  師:你最喜歡哪個造型,為什么?

  幼1:我喜歡這個造型,因為我覺得這個造型很美。

  幼2:我喜歡這個像奧特曼的造型,因為我喜歡奧特曼。

  幼3:我喜歡這個像蝴蝶一樣的造型,因為我覺得蝴蝶很漂亮,這個造型也很漂亮……

  (3)請觀看的幼兒學一學自己喜歡的造型。

  (4)第二排幼兒表演,第一排幼兒觀看。

  (5)組織幼兒交流,并問幼兒:你們喜歡哪個造型?

  (6)請觀看的幼兒學一學自己喜歡的造型。

  點評:幼兒間的分組表演,滿足了幼兒想表演的欲望。在相互觀看表演中,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幼兒在表演和觀看活動中,充分感受到影子造型變化的美與趣,為下面的創(chuàng)作影子造型畫的活動做好鋪墊。

  3.創(chuàng)作影子造型畫。

  (1)教師示范作畫。

  師:小朋友表演得真好!你們都有自己喜歡的影子造型,老師也有自己喜歡的影子造型呢!我現(xiàn)在就把它畫下來給你們看。

  教師在繪畫紙上快速地畫影子的輪廓,一邊畫一邊說:先畫出影子的輪廓,然后將輪廓里用顏料刷滿。畫的時候,注意不要讓顏料流淌下來,要保持畫面的干凈。

  ◇點評:教師的快速作畫不僅激發(fā)了幼兒強烈的作畫愿望,還為幼兒提供了恰當?shù)淖鳟嫹椒ā?/p>

  (2)幼兒作畫。

  師:小朋友!你們想把自己喜歡的影子造型畫下來嗎?(想)讓我們一起動手吧!(幼兒開始自由作畫)

  點評:由于前面的欣賞和表演給了幼兒創(chuàng)作的源泉,所以幼兒在創(chuàng)作時,能紛紛揮筆畫出千姿百態(tài)的影子造型。

  4.評價影子造型畫。

  師:影子造型畫畫好了,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你最喜歡畫中的哪個影子造型?為什么?

  幼1:我喜歡這個影子造型畫,因為我覺得畫得很美:

  幼2:我喜歡這個影子造型畫,因為我覺得這個影子造型是我擺的……

  師:小朋友們畫得真美!真是個小畫家,讓我們把這些畫張貼到墻上,讓爸爸媽媽來欣賞吧!

  ●點評:這是一幅長長的、非常不同于以往的作品。評價中,教師充分尊重幼兒個人的想法.讓幼兒在自由、輕松的評價中感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反思:

  該活動來源于幼兒的生活,體現(xiàn)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倡導的“審美感受與創(chuàng)造并重”的藝術教育觀?;顒右婚_始,教師就用優(yōu)美、獨特的影子造型舞伴隨著動聽的音樂將幼兒引入了一個美的世界。接著,教師滿足了幼兒好表演、想表演的欲望,請幼兒分組表演、欣賞,使幼兒沉浸于自我表現(xiàn)、自我感受、自我陶醉中。在幼兒充分感受的基礎上,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進入了創(chuàng)作的天地,他們創(chuàng)作了生動、有趣、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作品。教師在本節(jié)活動中緊緊地將音樂、舞蹈、美術有機融合在一起。

23、幼兒園小班體育優(yōu)秀教學設計附反思:能干的袋鼠寶寶

  小班幼兒的基本動作練習中“雙腳自然行進跳”這一動作,在平時幼兒的練習中,我觀察到他們對于動作本身有了一定的認知和體驗,可由于幼兒腿部力量較薄弱,動作控制意識不夠主動,缺乏動作自我監(jiān)控,常常出現(xiàn):兩腳不能同時起跳、落地;連續(xù)跳幾下就會放棄或者動作僵硬不自然。對于小班下學期即將深入中班的幼兒來說,今天所練習的動作是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和實際意義的。

  活動目標

  1.繼續(xù)學習雙腳連續(xù)行進跳,鍛煉下肢彈跳力和動作協(xié)調(diào)性。

  2.嘗試選擇不同的道路,感受雙腳同時向前行進跳的節(jié)奏,保持身體平衡。

  3.有初步的任務意識,堅持完成任務。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游戲,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廢報紙若干、海綿墊8個、平衡木4個、圈4個、泡沫墊6個、障礙物3個、迷你玩2個、筐子4個,夾子若干個,袋鼠胸飾,音樂磁帶(熱身操、游戲背景兒歌、袋鼠媽媽歌曲+輕音樂)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

  1.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游戲的興趣。

  2.熱身活動:身體運動操(重點活動下肢)+好玩的紙球

  (二)基本活動

  1.幼兒自主嘗試練習,感受夾物行進跳的要領。

  教師:袋鼠寶寶長大了,一蹦一跳真能干。你會用腿夾著報紙球往前跳嗎?要求:把紙球夾在兩腿中間,小手松開,跳著前進,紙球掉了撿起來夾住再跳。

  幼兒嘗試練習,教師注意觀察幼兒夾物情況,鼓勵幼兒試著夾在自己最方便的位置,大膽行進跳。

  2.幼兒分享經(jīng)驗:夾物位置根據(jù)自己感受,只要不掉就行。

  3.請個別幼兒示范,重點引導幼兒觀察其起跳、落地以及身體各部位的輔助動作(放松自然),感受整體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節(jié)奏感。

  4.幼兒再次練習,感受動作連貫性和節(jié)奏感。要求:夾物跳到對面劃線處(距離5米)。

  5.教師小結動作要領(把球夾在合適的位置,兩手自然的擺動,兩腳輕松有節(jié)奏的向前跳,腳下要輕輕的)。(根據(jù)幼兒掌握情況可安排再練習1——2遍)。

  6.游戲“能干的袋鼠寶寶”

  要求:

  1.玩法:分別爬過草地、走過小橋、拿一張報紙搓成紙球夾在兩腿間跳過各種障礙后,站在線處將紙球向遠處“獅子”(老虎)擲過去,從右邊返回后根據(jù)自己的喜好自主選擇其他路線玩游戲。(教師講解每條路線玩法、請一位幼兒示范)。

  2.師生共同擺放游戲場地。

  3.幼兒游戲,教師提醒幼兒堅持完成任務。

  (三)放松活動

  1.師生共同收拾器械。

  2.韻律游戲“袋鼠媽媽”+下肢拉伸放松運動、離場。

  教學反思

  器材選擇:

  采用“夾物”跳其目的在于讓幼兒在自覺不自覺中堅持練習雙腳一致的跳。采用“報紙”:是在對各種材料試驗中,發(fā)現(xiàn)球類材料過于圓滑膨脹、薄片類材料過于扁平光滑等等都不太適宜幼兒兩腿輕松夾物,對幼兒彈跳有影響,容易分散幼兒注意力,是動作變形。而報紙柔韌、可隨意塑形、輕巧,不僅方便幼兒夾物,對“跳”不產(chǎn)生負重,而且環(huán)保、獲取便捷,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圖:

  熱身活動:很重要!對于整節(jié)活動來說,運動負荷較大且大多集中在下肢,能否充分地、有針對性地進行熱身活動是尤為重要的。在三分鐘的熱身活動中有1分50秒的熱身操,對身體各部位做了基本活動的同時還加上了對腳踝、膝關節(jié)、彈跳等專門下肢活動。另安排了1分鐘左右的小游戲“好玩的紙球”:既引出了“器械”,讓孩子熟悉、喜歡“報紙球”,也是讓孩子心理上有所調(diào)節(jié),逐漸有了一定的興奮度,提高對參與游戲的熱情。

  自我嘗試:設計不同層次要求的嘗試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通過自我嘗試逐漸體會“夾物的方法”——“起跳、落地要領”——“身體協(xié)調(diào)和節(jié)奏感”。同時運用音樂的暗示作用,讓幼兒體會行進跳中的節(jié)奏感,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散游戲:為了充分體現(xiàn)幼兒的自主性,設計了四條不同內(nèi)容的練習道路,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主選擇不同難度的游戲情景進行練習,不僅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同時也是很好的分層教學,滿足了不同層次幼兒練習的要求,使得教師可以在對幼兒進行觀察的基礎上,給與幼兒更為具體、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每一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

  收放玩具:充分相信幼兒的自理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讓孩子參與到場地布置、收拾的活動,是他們感受到自己是活動的主人。

  放松活動:三分鐘的放松活動中有收拾場地、放松游戲、身體拉伸放松,讓幼兒從激烈的練習游戲中逐漸的緩和的平靜下來,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注意不流于形式,而是真正的帶領幼兒重點就下肢進行拉伸和放松,防止幼兒肌體不適。

  整體活動反思

  1、利用袋鼠的角色,引出“雙腳向前行進跳”基本動作,讓幼兒在故事情境中自然而然的進行基本動作練習,活動流暢,自然。

  2、利用報紙的多變性,給小班幼兒帶來了新奇感。讓幼兒對體育活動充滿了好奇,首先激發(fā)了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

  3、紙球的軟度,非常適合幼兒雙腳夾住,幫助幼兒雙腳同時抬起向前跳,紙球在幼兒基本動作練習中的輔助作用非常凸顯,運用的非常巧妙。

  4、整節(jié)教學活動,下肢練習的密度比較大。教師能夠充分考慮到幼兒全身動作的發(fā)展,在分散游戲中設計了有趣的“小路”,分散了下肢的練習強度,綜合了全身運動,具有科學性。

  5、在合著音樂練習行進跳時可以“袋鼠寶寶夾著紙球來跳舞”來激發(fā)孩子運動,這樣比“要輕松的自然的跳”更易于幼兒理解接受

24、幼兒園中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小熊過橋》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

  2、體會小熊過橋時的心情,并嘗試用語言、表情或動作表現(xiàn)出來。

  3、有自信、勇敢、不怕困難的精神。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激發(fā)幼兒主動復述故事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高自控性和高興奮性。

  活動準備:

  1、有走獨木橋的經(jīng)驗

  2、課件

  3、小熊和熊媽媽圖片、小木橋等。

  活動過程:

  一、觀看課件,與幼兒談話,理解、感知兒歌的內(nèi)容。

  二、學習朗誦兒歌的內(nèi)容,進一步體驗兒歌的情感。

  1、教師有表情的完整朗誦兒歌,幼兒欣賞。

  2、根據(jù)圖片學習兒歌。

  A教師根據(jù)幼兒的講述出示相應的圖片。

  B學習兒歌中的對話:媽媽,媽媽快來呀!快把小熊抱過橋;好孩子,別害怕,眼睛向著前面瞧,一步步向前走,一定能夠走過橋。

  三、朗誦兒歌,創(chuàng)編動作。

  1、集體朗誦兒歌。2、加上動作和表情。

  四、分角色表演。

  五、鼓勵孩子們做勇敢的好孩子。

  教師:你們喜歡小熊嗎?為什么?

  六、:唱一唱歌曲《小熊過橋》

  因為有很多人都喜歡這首好聽的兒歌,有人把它編出了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跟著音樂唱一唱,表演表演吧。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屏棄了以往傳統(tǒng)的“老師教,幼兒學”的方法,采用了引導幼兒主動的探索學習的方法。真正的尊重了幼兒的主導地位。活動時把幼兒理解兒歌的內(nèi)容放在了前面,通過幼兒自己的觀察、表達來得出兒歌中詩句,既充分理解了兒歌的內(nèi)容,又幫助孩子們對兒歌有了一定的記憶,為后面的學習和表演做了很好的鋪墊。

  2、在活動的準備中,教師做了充分的準備,除了恰倒好處的運用課件以外,還制作了實物的小木橋,使孩子們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小木橋的特性,加上可插圖片的教具演示,使得孩子們的眼球深深的被吸引。

  3、在活動中,教師設計的提問始終是開放式的,例如在問到怎樣能夠幫助小熊過橋時,幼兒的回答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說拿繩子綁著過去,有的說爬過去,還有的說問小鳥借個翅膀飛過去等等。正是因為提問的開放,孩子們的思維不受任何限制,可以大膽的想象。

  4、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始終是主體的地位。在活動中教師遵循幼兒的意見和建議,聽從孩子們最真實的想法,讓孩子們自主的選擇表演的角色,使孩子們活動的更加自由,更加開心。

  5、本次活動的設計比較完整,教師對整個教學過程掌握得也非常熟練。顯得不足的地方就是在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nèi)容時對于幼兒的回答可以讓孩子們充分的用動作和表情表演出來。為了怕后面的學習時間不夠,教師對此方面的內(nèi)容有所忽略,如果在這部分能夠放手大

25、幼兒園識字活動《秋》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的:

  1、學習生字詞:樹葉、落、果實、香、地、黃、秋等

  2、引導孩子朗讀兒歌,理解兒歌所表示的自然界景色。

  3、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4、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孩子課前去戶外觀賞秋天的景色,秋天的掛圖,字卡等

  活動過程:

  1、孩子回憶自己看到的秋天的景色,說說秋天里葉子是什么顏色的,什么顏色的葉子落下來了。

  2、結合背景圖逐步展示字卡,帶孩子認讀,教師講解字卡的意思。

  4、引導幼兒朗誦兒歌,感受兒歌里自然界的景色。

  5、識字游戲:看誰舉的快。教師出示圖片或做動作,請幼兒根據(jù)圖片或動作出示相應的字卡。

  活動反思:

  結合背景識字幼兒更容易記住字,通過多次游戲幼兒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水平都會有相應提高,而且我們還可以看出幼兒感興趣的內(nèi)容,熟悉的故事情節(jié)仍然是他們主動識字的前提與契機。

26、幼兒園小班美工優(yōu)秀教學設計與反思:小小形象設計師

  活動目標:

  1.復習眼睛,鼻子,嘴巴的基本作用

  2.掌握眼睛,鼻子,嘴巴在臉上的具體位置

  3.掌握粘貼的基本技巧

  4.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及審美能力

  5.嘗試將觀察對象基本部分歸納為圖形的方法,大膽表現(xiàn)它們各不相同的特征

  6.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有序擺放工具、材料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

  2.幼兒每人一張沒有五官的畫好的臉

  3,剪好的各種眼睛,鼻子,嘴

  活動流程:

  一.演示課件

  1.教師通過課件,為幼兒演示眼睛,鼻子,嘴在人臉上的具體位置

  2.復習眼睛,鼻子,嘴的基本作用

  二.教師利用畫好的人物臉龐,為幼兒具體講解:如何為人物臉龐進行形象設計

  1.演示粘貼技巧

  2.再次鞏固眼睛,鼻子,嘴在人臉上的具體位置

  3.幼兒進行粘貼,教師指導

  三.幼兒作品展評

  四.引出課件中的主人公“丫丫”,帶領幼兒隨音樂一起舞蹈,來慶祝自己成為一名“小小形象設計師”

  活動反思:

  此次教學活動的設計,難易程度非常適中,幼兒掌握的非常好,課堂氣氛也不錯,究其原因,一是課件設計的非常新穎,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二是該活動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有充足的材料可以選擇;三是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幼兒在使用膠棒進行粘貼的時候,動作不太熟練,有點笨拙,就是平時動手機會太少,以后要在動手方面多給幼兒設計點活動,以加強幼兒的動手能力.

  通過這次的教學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所有的教學活動,一定要堅持開放性的原則,讓幼兒充分感知和操作,同時活動的題材必須來源于生活,這樣的活動才有價值.

27、幼兒園大班體育公開課教案《小布袋》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活動背景

  在每天的早鍛煉中,我們大班的小朋友總是喜歡在很高的地方往下跳,我問他們“害怕嗎?”有的說:“這有什么好害怕的,又不高”;有的說:“我一開始害怕的,但看見他們都能跳,我也跟著一起跳,就不害怕了!”。

  捕捉到這個興趣點后,我翻閱了許多幼教雜志。綱要中指出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活動內(nèi)容必須與幼兒興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 ,引導幼兒向最近目標發(fā)展區(qū)發(fā)展。根據(jù)以上的情況便生成了這個活動。

  二、過程實錄

  (一)活動目標:

  1、學習雙腳行進跳,兩人前后合作跳,鍛煉腿部肌肉,掌握協(xié)調(diào)能力。

  2、有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并能勇敢的嘗試各種挑戰(zhàn)。

  3、發(fā)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xié)調(diào)性。

  4、培養(yǎng)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并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只布袋

  2、準備活動的音樂,小紅旗四面,四枝小樹枝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小朋友,今天天氣真好,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做運動吧!”

  聽音樂跟老師做準備活動。

  2、導入:探索布袋

  “小朋友,這是什么?”(布袋)

  “你們以前和布袋玩過游戲嗎?現(xiàn)在我們就和布袋來玩游戲吧!”

  老師的要求:“請你開動的小腦筋,玩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花樣來!”

  幼兒探索,老師輔導。(捕捉跳得像只袋鼠的孩子)

  (評析:在活動的開始讓幼兒自由探索,考慮到大班幼兒有自己的想法,讓他們自己想到小袋鼠進入主題,充分發(fā)揮了孩子的想像空間,調(diào)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3、學習雙腳并攏跳

  “小朋友們,快來看呀,她跳得真像只袋鼠,好棒!”

  “我們請她為我們表演一下,好嗎?”

  請這位小朋友演示,其余的坐下休息。

  “還有誰有不同的玩法?”

  請出那位跳的像袋鼠寶寶的幼兒來演示,其他幼兒觀察:她是怎么跳的?

  演示后請她介紹是怎么想到的以及這樣跳的方法。(介紹布袋)

  小結:雙腳并攏,起跳時膝蓋稍彎,雙臂自然放于胸口,前腳掌用力往上蹬,落地時輕輕著地。

  “那我們也來學她的樣子,做袋鼠寶寶跳,好嗎?”

  提醒幼兒穿布袋可與同伴互相幫助

  “袋鼠寶寶們,用力跳,跳的高又遠,跳到老師這里來?!?/p>

  幼兒朝著老師的方向向前跳。

  (評析:這部分是重點,在活動中,利用布袋來束縛孩子們活動,讓他們嘗試探索怎樣跳得又穩(wěn),又輕,又快,又高;根據(jù)幼兒的不同情況加以引導鼓勵:能力弱的可以多跳幾次,直到戰(zhàn)勝自己,克服恐懼心理;能力強的為他們加油鼓勵,體現(xiàn)同伴間的相互關心。)

  4、游戲:挑戰(zhàn)自我《過獨木橋》

  (1)、選擇一條獨木橋(一高一矮)勇敢的跳過去。

  師:“大家看,前面有兩條獨木橋,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嗎?”

  幼兒說一說。(一高一矮)

  “小袋鼠,你們敢跳過獨木橋嗎?”

  “真勇敢!那你愿意過哪座橋,又該怎么過呢?我們來試一試?!?/p>

  師提出要求:請孩子們在想試跳的那座橋前面排隊,一個一個按次序跳,要注意安全?!?/p>

  (過獨木橋時,教師引導幼兒互相鼓勵,勇敢的跳過橋。)

  “孩子們真勇敢,都跳過去了,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誰來說說你是怎么跳過去的?”

  (請試跳時遇到困難又得到別人幫助的幼兒介紹,烘托同伴間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評析:為了豐富幼兒的經(jīng)驗,讓幼兒自己來跳高的獨木橋,挑戰(zhàn)自我,增強自信心。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嘗試,在練習過程中自己尋找方法。)

  (2)練習與同伴合作跳。

  “大家真厲害,都能勇敢的通過獨木橋,剛才我們是一個人跳的,那能不能與同伴一起合作跳呢?”

  先討論,然后請小袋鼠們找自己的好朋友來跳跳看。

  幼兒探索,師巡視指導,引導多人跳,把他們吸引過來,提出要求:要跟著口令協(xié)調(diào)跳。

  (評析:這部分是難點,要求是合作跳,可以是兩個,三個,甚至更多,讓孩子們自由探索,教師通過引導讓孩子們協(xié)調(diào)好動作,一起喊“一二、一二”,使大家跳得又快又穩(wěn),并一起分享勝利帶來的歡樂。)

  5、小游戲:搶紅旗

  “那我們來個比賽,搶紅旗!”

  師介紹游戲方法:五人一組,分成四組,每組的小手搭住前面的肩膀一起向前跳,注意要喊口令。哪組先拔起小紅旗就獲勝。

  (評析:以游戲的形式來突破難點,舉行比賽,運用競爭、鼓勵、表揚的手法來進一步練習,更激發(fā)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及練習的興趣。)

  6、結束部分

  (1)放松練習《雪人融化了》

  “唉呀!我好累啊!大家累嗎?那把布袋脫下來放邊上,跟我一起放松一下吧!”

  “啊呀呀!我的腰融化了,不行不行,我的左腿也融化了,我的右腿也開始融化了,我的手,我的臉,我的身體都融化了!”

  (2)整理布袋

  “嗯,游戲結束了,小朋友們,我們把布袋整理好,下課后再用別的方法來玩布袋吧!”

  反思:

  本次內(nèi)容是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來落實到幼兒身上。根據(jù)新綱要中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fā)展打好基礎,注重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自主的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fā)展。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 幼兒同時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fā)展的。因此,本次活動準備能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

  這次活動設計,來源于幼兒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并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于自主積極的狀態(tài),在相互的鼓勵,幫助中學會了雙腳并攏跳,探索到了一些有關跳的玩法。

  大班的孩子探索欲望很強,能相互合作,也有競爭意識,經(jīng)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對自己有了重新認識,感覺自己厲害、勇敢了,增強了自信心。在接觸中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喜歡探索,敢于嘗試,對于跳,合作跳非常感興趣。

28、幼兒園數(shù)學教案《有趣的圖形娃娃》教學設計與反思

  一、 活動目標:

  1、 通過拼擺圖形,鞏固對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夠區(qū)分三種幾何圖形。

  2、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識。

  3、 通過創(chuàng)設愉悅的游戲情節(jié),來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4、 激發(fā)幼兒探索的欲望。

  5、 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6、 引發(fā)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二、 活動準備:

  場地準備:用塑料繩在地面上圍一個大圓、一個大三角形、一個大正方形。

  物質(zhì)準備:

  1、半圓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種不同的大型組合積木若干。

  3、幾何圖形拼組成的一幅畫。

  三、活動過程:

  1、 游戲:找朋友。[講一講三種圖形的基本特征]

  教師出示用幾何圖形拼組的畫,引起幼兒興趣。請幼兒找一找畫面中有哪些幾何圖形娃娃?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逐一觀察、比較、講述,加深認識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

  2、 游戲:作客。

  教師以圖形娃娃的身份與幼兒做游戲。邀請幼兒去各個圖形娃娃家作客。教師:“現(xiàn)在我們一起到圖形娃娃家去作客吧!來,先讓我們一起學袋鼠跳到圓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跳到已劃好的圓形中去)再讓我們一起學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兒一起爬到已劃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們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誰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兒一起跑到正方形)

  3、 游戲:娃娃請客[培養(yǎng)幼兒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

  教師創(chuàng)設游戲情節(jié):圖形娃娃邀請小朋友吃飯,把幼兒帶到有半圓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長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圖形娃娃家吃飯的桌子有哪些形狀呀?(幼兒回答)對。圖形娃娃說,一下子來了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經(jīng)坐不下了,它們要把小桌子變成大桌子,你們有辦法嗎?(幼兒分組合作拼擺桌子,培養(yǎng)幼兒互助的能力。)[兩個半圓形的桌子可拼組成一個大圓形的桌子、一張長方形的桌子和兩張正方形的桌子拼組成一張大正方形的桌子、4張小正方形的桌子可拼組成一張大正方形桌子]

  教師:“桌子有了,椅子還沒有,我們就用積木來拼做椅子吧!不過,圓形的桌子旁要放圓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讓我們一起來動手吧!(幼兒動手來擺放積木,把它們進行拼組成三角形、正方形、圓形,分別放在所對應的桌子四周。)

  4、 游戲:送禮物

  教師:“圖形娃娃邀請我們來做客,我們可以做些什么?我們先送一個大蛋糕給它們,不過,圓形娃娃喜歡吃圓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歡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歡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錯了,娃娃會不高興的。 [用兩個半圓形的積木拼成一個圓形、用兩塊三角形的積木拼成一個正方形,用兩個小三角形積木拼成一個大三角形。]幼兒在“生日快樂”的樂曲中將積木一層層的進行拼搭,體驗歡快的情緒。

  5、和圖形娃娃告別,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豐富的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輕松的認識了各種圖形,達到了教學目標。不過,在幼兒互動環(huán)節(jié)還需多加引導,鼓勵幼兒主動找朋友配合一起做游戲。

29、幼兒園科學教案《奇妙的聲音》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設計思想:

  聲音無所不在,無所不有,對于幼兒來說,聲音是熟悉的,又是奇妙的。為了培養(yǎng)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tài)度和思維的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在輕輕松松的過程中得到發(fā)展和提高,成為活動中的真正的主人,我們設計了這個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都比較強的科學學習活動。

  活動目標:

  一、過探索活動,讓幼兒了解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fā)出不同的聲音。

  二、用完整的語言講述發(fā)現(xiàn)的結果。

  三、發(fā)展幼兒的聽覺分辨能力,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世界的探索興趣。

  四、發(fā)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五、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xiàn)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fā)現(xiàn)的結果。

  活動技術支持:

  一、心理準備:

  請家長在家引導幼兒注意聽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如鐘聲、電鈴聲、喇叭聲等。

  二、物質(zhì)準備:

  1、每組桌面上分別放置小鼓、三角鐵、木魚、小鈴、圓舞板、鈴鼓等各種樂器以及瓶蓋等。

  2、和幼兒一起收集紙盒、紙杯、線、牛皮筋、牛奶瓶等物品。

  3、錄有各種悅耳及刺耳聲音的磁帶和《大自然的聲音》的磁帶各一盤;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與方法:

  活動一、感知聲音

  (一)過玩桌面上的樂器讓幼兒了解樂器發(fā)出聲音的方法。幼兒自由玩樂器知道有敲、搖、碰、拍、彈、晃等方法。

  (二)過操作,讓幼兒了解聲音產(chǎn)生的原因。

  1、實驗:將瓶蓋放在小鼓上,邊做實驗邊讓幼兒理解物體因振動而發(fā)出聲音。2、幼兒自由地再次玩樂器,讓幼兒進一步感受物體因振動而發(fā)出聲音。

  活動二、探索聲音

  (一)幼兒嘗試讓活動室里的物品發(fā)出聲音。

  (二)引導幼兒交流自己的操作及發(fā)現(xiàn)。

  (三)教師小結。

  活動三、聽辨聲音

  (一)教師播放兩段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有什么不同的感覺?

  (二)教師小結:有好聽的聲音,有不好聽的聲音,多聽了不好的聲音,有害人的健康。從中教育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說悄悄話,避免產(chǎn)生噪音。活動四、自制聲音的玩具通過以上的活動,指導幼兒利用收集回來的物品來自制玩具,如紙盒琴、紙電話、七音瓶等。

  活動創(chuàng)新之處:

  在本次活動中,老師是根據(jù)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的興趣設計了這個嘗試性、操作性和探索性都比較強的科學學習活動。整個活動內(nèi)容都比較有新穎,有創(chuàng)意,組織的形式也能很靈活,能隨機應變,而且在活動中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與組織者,沒有過多的示范和講解,使幼兒在活動中成為真正的主人。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的內(nèi)容是引發(fā)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索聲音的一節(jié)科學活動,活動中主要是以幼兒為主,教師為輔。通過這次的活動提高了幼兒的思維靈活性、動手操作能力,也同時培養(yǎng)了幼兒大膽探索、積極嘗試的學習態(tài)度。

30、幼兒園戲說臉譜活動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欣賞京劇臉譜鮮艷的色彩和夸張的形象,認識不同的臉譜代表的角色,并通過京劇臉譜熟悉歌詞內(nèi)容。

  2.初步了解京劇的特點,知道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在熟悉樂曲旋律的基礎上,學唱京劇《戲說臉譜》。

  3.激發(fā)幼兒對京劇藝術的興趣及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臉譜圖片,小標記

  2、錄音磁帶

  3、京劇表演片段

  活動過程:

  一、欣賞京劇視頻:《戲說臉譜》。

  師:“我們剛才欣賞的是什么戲曲?”“京劇和我們平時唱的歌一樣嗎?京劇給你什么感覺?”( 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聽了京劇的感受,鼓勵幼兒大膽描述)

  教師小結:京劇是只有我們中國才有的戲曲,所以稱為我們中國的國粹,它唱起來很有精神,很有韻味。而且在京劇中,演員們的化妝也非常有特色!”

  二、了解京劇臉譜

  師:“京劇中,演員們喜歡用不同顏色的油彩在臉上畫畫,叫做臉譜,而且不同的臉譜代表著不同的人物,老師這兒有幾張京劇中的臉譜,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認一認他們是誰!”

  (1)、出示臉譜,小朋友們認識不同臉譜的代表人物。

  藍臉的竇爾敦,紅臉的關公,花臉的孫猴,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

  (2)、師:“這些臉譜代表的人物你們都認識了嗎?讓我來考考你們!”(教師指臉譜,幼兒說出所代表的人物)

  三、了解歌詞

  (1)、師:“藍臉的竇爾敦,紅臉的關公,花臉的孫猴,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他們做了什么事情呢?請你來聽一聽!(教師分配幼兒聽清竇爾敦、關公、張飛的部分)

  (2)、師:“藍臉的竇爾敦做了什么?”(出示圖片)師:“藍臉的竇爾敦是一位很勇敢、很大膽的人,他在深夜悄悄地偷走了皇帝的御馬”

  (3)、師:“紅臉的關公做了什么?”(出示圖片)師:“紅臉的關公是一位武將,他在戰(zhàn)場上殺敵人英勇無比?!?/p>

  (4)、師:“黑臉的張飛,你們聽到了什么?”(出示圖片)師:“黑臉的張飛脾氣暴躁,生氣發(fā)脾氣時喳喳亂叫,很遠的地方都能聽到!” (重點練習“啊”的唱法)

  (5)、師生一起戲說臉譜,說一說這些事情?!?/p>

  四、學唱京歌

  (1)、教師表演范唱,小朋友欣賞,當老師出示“!”時,一起叫:“好!”(短而快)

  (2)、師生接唱。(老師唱前半句,幼兒唱后半句,最后一起叫“好”!)

  (3)、幼兒完整演唱京劇《戲說臉譜》(老師叫好)

  (4)、探索用合適的力度演唱每個樂句。(“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最輕,“紅臉的關公戰(zhàn)長殺”稍用力,“花臉的孫猴”神氣,“白臉的曹操”奸詐,“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最響亮)教師貼上提示卡,集體演唱。

  (5)、配音演唱《戲說臉譜》(小朋友欣賞京劇視頻,為視頻配唱)

  《戲說臉譜》活動反思:

  在我們大班這一次的主題活動《中國娃》中,有好幾個內(nèi)容是讓小朋友了解中國的國粹——京劇。讓小朋友通過說說京劇、畫畫臉譜、唱唱京劇等形式,從多方面了解我們中國的這一民族瑰寶?!稇蛘f臉譜》我覺得這一內(nèi)容很有代表性,既讓小朋友了解了各種臉譜的知識,也能讓小朋友學唱京歌。于是,我就去大量的尋找和了解有關于京劇的知識,知道了: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年歷史,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唱念做打是京劇表演的四種藝術手段,也是京劇表演的四項基本功……在了解了一些關于京劇的知識后,才敢于下筆來設計這一次的京歌《戲說臉譜》。說實話,在下筆來設計這一次的京歌《戲說臉譜》。說實話,在下筆前,我很忐忑,也很慚愧:作為中國人,對中國的這一國粹的知識知之甚少,只是浮于表面,單純的欣賞而已,如果說錯了,教錯了,那不是比不教還不好嗎?于是,這幾天,我一直流連于關于京劇的網(wǎng)站,多了解一些關于京劇的知識,做到有備而來:萬一孩子有什么突發(fā)事件,提出一些有難度的問題,我就不會為答不出來而尷尬了(也有損于教師的形象嘛,呵呵!)

  通過今天的活動,我發(fā)現(xiàn)還是有很多問題的存在,其中最大的缺點就是伴奏旋律不夠清晰,在前奏和演唱部分太模糊了。其實對于這一點,我也猶豫了好久:在自己經(jīng)過N次嘗試后,覺得在開始唱的部分真的很難分辨出來,但如果用有演唱部分的帶子又怕孩子會過于依賴,原聲的演唱會蓋過孩子的演唱。我還想到用鋼琴伴奏,這樣節(jié)奏可以放慢,學起來會容易些,但馬上就又被自己否定了:沒有鑼鼓的伴奏,缺少了京劇該有的氣勢,于是最后還是堅持了自己開始時的想法,但上了以后感覺效果真的不行!唉!真是郁悶啊!我想這也是我馬虎的結果(或許再找找,會找到好的版本的),以后做事也好、上課也罷,真的不能存在僥幸心理,真的要三思而行、精益求精才行啊!

31、幼兒園綜合活動教案《下雪了》教學設計與反思

  設計意圖:

  冬天到了,滑滑梯上結冰了,下雪了,小雪花白白的,飄飄灑灑飄下來就不見了。有的孩子說像棉花,今年下了一點小雪,孩子們都議論紛紛,充滿了興趣。為了滿足幼兒的興趣和需要,讓幼兒在雪的世界中,認識雪、說一說自己眼中的雪并體驗玩雪的樂趣。于是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在看看、說說、玩玩、做做中了解雪的基本特征,體驗玩雪的樂趣。

  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活動準備:

  1、雪景錄像、故事《雪花》

  2、教師場景布置、剪刀若干、白色紙條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事圖片,情境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么?

  (下雪了)

  師:冬天到了,許多許多雪花都從天空飄落下來。

  師:你看到了什么樣的雪花?

  顏色、大小、形狀(幼兒討論說一說)

  師小結:雪花白白的,一朵一朵、一片一片,真漂亮。

  師:小動物們在玩什么?我們還能和雪玩什么游戲?

  (幼兒發(fā)言,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小結:冬天到了,天上會下起白白的、涼涼的雪,地上、樹上、屋頂上都變白了,大家可以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還可以滑雪,真快樂。

  二、老師示范、制作雪花

  師:什么飄下來了?

  雪花要和我們做游戲了,看誰能抓到這些小雪花。

  雪停了,你們還想和小雪花做游戲嗎?那怎么辦?

  你知道老師的雪花是怎么做的嗎?

  我們一起來做雪花。這里有一些白色的紙,可以請小手幫忙來撕小雪花。看看誰做的雪花最多、動作最快,桌子上最干凈。

  要求要撕的小。

  (幼兒動手操作)

  三、共同游戲、體驗快樂。

  1、幼兒把撕好的雪花拿出來,我們一起下雪了。

  2、幼兒整理地面紙屑,做雪球。

  3、雪球做好了嗎?我們一起打雪仗。

  活動反思:

  在本節(jié)課活動中,孩子們被雪的世界所吸引,給孩子看雪的圖片和場景,將孩子帶入了一個雪的世界。孩子們通過看一看說一說,了解了冬天會下雪,雪是白白的、涼涼的、掉在手里就沒有了,變成水了等等。孩子活動的興趣點是下雪游戲,孩子們都在認認真真的撕雪,撕好后便下起雪來了,都興奮的跟著雪跑。但也有個別孩子把紙撕的太大了,也因為很多孩子太興奮了,有個別幼兒在下雪的時候,在搶著下雪,也有小朋友在叫,老師他搶我的雪花。我們班的孩子在說一說和做游戲中體驗到了本課的學習樂趣。

32、幼兒園科學活動教案《艾瑪捉迷藏》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艾瑪?shù)捏w色和大森林的關系。

  2、獲得動物體色是保護色的經(jīng)驗。

  3、萌發(fā)對動物的興趣,樂意親近小動物。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課件、每人一張大象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1、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件禮物,是什么禮物呢?

  2、什么是捉迷藏?

  師:今天艾瑪和小動物一起捉迷藏,你們看看艾瑪是什么樣子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怎么玩游戲的。

  二、觀看課件,分段理解故事。

  1、艾瑪可能會躲在什么地方呢?小鳥找到艾瑪了嗎?

  2、小鳥發(fā)現(xiàn)了誰?它為什么一下就發(fā)現(xiàn)了熊貓和七星瓢蟲?

  小結:原來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秘密,這些小動物都找了一個顏色跟自己身體很接近的地方躲起來,這樣就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了。小動物們也就是利用這個本領來保護自己,躲避天敵。

  4、故事中的艾瑪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5、在生活當中,艾瑪還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拓展

  1、觀看圖片中有誰躲起來來了?他們躲的好嗎?

  2、小結:原來解放軍叔叔也是向動物學來的本領,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也是從動物那學到的本領,我們回去再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

  四、幫助艾瑪?shù)呐笥讯闫饋怼?/p>

  1、出示大象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你喜歡哪只大象?為什么喜歡它?它們身上的顏色怎么樣?

  小結:原來這些大象身上的顏色都是相近色。

  2、請你們?nèi)ハ朕k法,讓艾瑪?shù)呐笥讯闫饋怼?/p>

  3、展示幼兒作品。說說哪知大象藏的最好,哪知大象最容易被發(fā)現(xiàn)?為什么?

  《艾瑪捉迷藏》活動反思

  《艾瑪捉迷藏》是一節(jié)很有趣的課,它讓幼兒對動物保護色有了更進一步的探索?;顒舆x材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是幼兒特別感興趣事物和問題,又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jīng)驗和視野。這節(jié)科學活動不僅增加幼兒的科學知識,還讓幼兒的觀察和表達能力得到一定的發(fā)展。

  讀本《艾瑪捉迷藏》主要是通過對圖畫的觀察和學習來理解故事,并發(fā)展幼兒的細節(jié)觀察能力:發(fā)現(xiàn)大象藏在哪里?從哪里看出來?發(fā)展幼兒的換位思考能力等,同時,把從讀本中獲得的經(jīng)驗遷移到生活和游戲中,豐富他們的相關經(jīng)驗,這也是活動的重點。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經(jīng)驗時,對于捉迷藏幼兒是非常喜歡的,但對于怎樣藏才安全?怎樣藏才不容易被找到?幼兒的經(jīng)驗明顯不足。

  在第二環(huán)節(jié)閱讀圖書中,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能夠通過畫面信息,很清楚的知道艾瑪躲在什么地方,并說出大象所在的位置,如大象藏在彩色樹的后面等等。圖畫中的地方都是幼兒能直觀感受的,因而幼兒比較容易理解,學習的興趣也比較濃,課堂氣氛較為活躍。故事的結局也頗有幽默感,孩子們對這個結局興趣盎然,津津樂道。過程中我一直都是利用提問的方式讓幼兒能夠更清楚的理解故事,在整節(jié)課中,我留給孩子的空間太少了,一個問題下去,就有點破不急待的尋求答案,或自己講出來。幼兒沒有太多思考的時間。

  第三個環(huán)節(jié)幫助艾瑪?shù)呐笥讯闫饋碇饕羌由钣變簩ǜ褡哟笙笊眢w相近色的認識,并給它找個合適不易發(fā)現(xiàn)的地方躲藏。在操作的過程中,幼兒能將自己的感知與思考緊密的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的活動積極性強,操作環(huán)節(jié)花的時間長了些。

  雖然這節(jié)課得到了老師的一些肯定,但對我來說,要學的還有很多很多,反思的也還有很多很多……。今后,在如何準確引導孩子觀察發(fā)現(xiàn)、如何回應孩子拋過來的問題等方面要不斷實踐、探索、提高,增強自己在教學中的隨機能力。

33、幼兒園教案《機器人》游戲教學設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機器人是由頭、身軀、四肢及天線組成的。

  2、學習機器人的基本建構技能,培養(yǎng)幼兒造型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體驗成功的喜悅。

  4、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準備若干插塑、紙盒、易拉罐、花片、機器人、橡皮泥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機器人玩具,引導幼兒觀察其外形,讓幼兒知道機器人是由頭、身軀、四肢及天線組成的。注意機器人頭、身、四肢的大小比例關系。

  2、教師示范:選用正方形、長方形的紙盒拼出機器人的頭、身軀、腿部,再選四個較小的長方形的紙盒拼機器人的手和腳,連接處用橡皮泥粘合,最后粘上紙棒做機器人的天線??捎孟鹌つ嘧鰴C器人的五官。

  3、幼兒分組拼插機器人,教師重點指導幼兒粘合機器人的四肢和天線,啟發(fā)幼兒自己設計各種造型的機器人。

  4、幼兒再次建構,加強幼兒的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引導幼兒協(xié)商共同完成一個《超級機器人》群組,提高一定的難度。

  5、游戲結束后,布置一個機器人展覽館,評選出設計良好、形象美觀、與眾不同的機器人。對個別機器人進行點評,讓幼兒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給予表揚,特別是個別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表現(xiàn),讓其他幼兒以他為榜樣,同時促進幼兒的團體協(xié)作的精神。

  6、游戲結束前,指導幼兒收拾整理玩具,歸類擺放整齊。

  傳統(tǒng)建構游戲:機器人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幼兒的常規(guī)有所進步。《機器人》這個活動幼兒有很大的興趣,特別是男孩子。因此幼兒能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搭建出自己的喜歡的機器人,幼兒在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其中有幾個小朋友共同搭建出了各種不同造型的機器人,幼兒在每次的活動中積極性都很高。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個別小朋友,如女生的玩機器人的經(jīng)驗較少,所以她們所搭建出來的機器人較單調(diào)。這還有待于在平時的活動中,讓個別能力較強的幼兒來引導她們。

34、幼兒園大班數(shù)學優(yōu)秀教案《5以內(nèi)的組成》教學設計與反思

  教學目標

  1.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2.使幼兒能熟練地說出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zhì),及合作互助、創(chuàng)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yǎng)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19~20頁的內(nèi)容。

  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儀、數(shù)字卡片、5根小棒、5個小方塊。

  2.數(shù)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學設計

  復習舊知

  1.復習數(shù)數(shù)。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數(shù)?誰能數(shù)組大家聽?

  2.復習比較大小出示數(shù)字卡片1-5,誰能給大家提問題?

  進行新課

  1.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小組學習5的組成。

  a.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小棒的游戲,想不想做?準備5根小棒,看誰動作又輕又快。把5根小棒分成兩份,看誰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能較好地把握知識起點,采用開放教學方式,先讓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兒到前面來展示。

 ?、賱偛糯蠹蚁肓四敲炊噢k法,可是看起來又有點亂,請大家開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個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按順序分的)老師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下面請他來教教大家。

  [在發(fā)散的基礎上組織幼兒交流,引導發(fā)現(xiàn)。給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比較扎實。]

  c.全班幼兒再自己邊說邊按順序分一分(板書分合式)。

  d.小結。

  通過分小棒我們得到了5的組成。

  e.引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那么我們看到5能想到什么呢?(推小棒)

  2.做一做

  a.老師還準備了5個小方塊,想請大家一個猜一猜的游戲,OK?

  ①(右手拿3個小方塊藏在背后,左手出示2個)右手有幾個?

  ②右手藏1個

 ?、塾沂植?個

  剛才大家猜的都很準。那老師要問一問你們:為什么猜得這樣準?有什么辦法?

  b.搶答。

  下面我們來比賽,看誰反應快!對口令。

  3.小組自學4、3、和2的組成

  a.剛才我們通過分小棒編出了5的組成。下面請你在小組中試著編出4、3和2的組成。

  b.填方框

  [把練習設計成猜一猜的游戲,符合幼兒的特點,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了5的組成,突破了難點。4、3、和2的組成就可以完全放給幼兒,采取小組使用的方式學習,既培養(yǎng)了幼兒知識遷移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教學層次清晰。]

  4.指導看書。

  邊說邊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動手操作。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5,幼兒擺學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礎上用5的組成連線。

  b.對口令。

  本節(jié)課教師能根據(jù)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及培養(yǎng)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知識發(fā)生、發(fā)展的全過程,通過擺一擺、說一說、找規(guī)律、做游戲,使幼兒積極參與了富有趣味的學習過程。教師教法靈活,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激活了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主動參與學習。注意指導小組學習,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動手能力。在游戲中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發(fā)揮幼兒想象力,培養(yǎng)幼兒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意識。教師注重讓幼兒進行自評、互評等評價方法的使用,培養(yǎng)幼兒的評價意識和評價能力??傮w來看,既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又注重了幼兒動手、動口、動腦,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體出了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反思: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虼私處熓紫纫獮橛變籂I造出輕松、娛悅的學習情境。根據(jù)幼兒年齡特征,為了激發(fā)幼兒學習知識的欲望,努力體現(xiàn)教學的開放性,這節(jié)課教師就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分小棒”的游戲,讓幼兒在不斷的動手操作與合作討論中自己掌握知識,并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學能力。在這種氛圍下,幼兒的思維積極、主動,對學習內(nèi)容感興趣,學習積極性高,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2.分層練習,逐步提高要求。

  在練習的設計上,教師也努力體現(xiàn)層次性。先讓幼兒看實物猜組成,再讓幼兒看圖填組成,還要求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擺組成,最后才要求幼兒根據(jù)組成將數(shù)字卡片連起來。通過這一系列層次分明的練習讓幼兒進一步掌握5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是一次由操作實物過渡到抽象出數(shù)的過程。幼兒在這一過程中,動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同時發(fā)展了抽象思維能力。

35、幼兒園小班數(shù)學教學設計:種花反思

  一、活動目標:

  1、能按顏色標記幫花朵分類。

  2、學習根據(jù)點數(shù)和花朵匹配。

  3、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能夠完整的表述一句話。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體會數(shù)學的生活化,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花園場景,并貼上顏色標記以及畫上各種形狀并在形狀中間畫上點數(shù)。

  2、幼兒已認識各種顏色的花以及各種標記。

  3、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花若干,裝花的禮盒人手一個。

  三、活動過程:

  一、 討論活動

  1、導入

  今天吳老師給我們每人準備了一份神秘的禮物,我們?nèi)握乙粡埿∫巫?,把禮盒打開來看一看?

  2、幼兒討論

  哇!我有了好多漂亮的花!有紅的、黃的。

  你們也可以和好朋友說一說:“你有什么顏色的花?有幾朵?”

  4、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幼兒A:我有紅顏色的花,有三朵!還有綠顏色的花,有兩朵!

  幼兒B:我有一朵黃顏色的花,還有三朵藍顏色的花

  二、認識花園

  我們收到了這么多漂亮的鮮花,可真開心!

  如果這樣放著它們就會枯萎的,那就太可惜了,這里有個大花園,我們把鮮花種到花園里去好不好?

  三、種花

  1、認識標記

  我們來看一看這個花園是什么樣子的?這里有些什么?

  我們要怎么種花才最好呢?

  幼兒:這里有個紅顏色標記、綠顏色標記、黃顏色標記、還有藍顏色標記。

  師:這些標記有什么用呢?告訴我們什么呢?

  幼兒:我們可以把紅顏色的花種到紅顏色標記的地方。

  師:那綠顏色的花,我們要種在那里呢?

  幼兒:綠顏色的花種到綠顏色標記的地方。

  小結:對了,我們要看一下花是什么顏色的,然后把花種到和它一樣顏色標記的地方。

  <>>

  師:在花園里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兒:我發(fā)現(xiàn)有方形、圓形、三角形。

  幼兒:方形里面有三個圓點點,還有三角形里也有圓點點。

  師:對了,這些圖形里面都有圓點點,這些圓點點是用來種花的標記,那你們猜,這花怎么種?

  幼兒:一個圓點點種一朵花,兩個圓點點種兩朵花。

  請幼兒示范,把老師的花種到花園里去。

  小結:我們種花的時候要找一找你的花是什么顏色,然后到這個顏色標記的地方,再數(shù)數(shù)這個顏色的花有幾朵,和哪個圖形里的圓點點一樣多,最后把花種上去就可以了。

  2、幼兒操作

  四、賞花

  和小朋友一起檢查鮮花有沒有種對。

  五、結束活動

  我們小朋友種的花可真漂亮,有紅的、綠的、黃的、蘭的,我們請其他小朋友也一起來看一看吧!

  評價:

  在活動一開始我就以“一份神秘的禮物”來緊緊的吸引了幼兒的注意,當他們打開禮盒,看到了這么多漂亮的花都興奮不已,我就設計了讓幼兒盡情討論的環(huán)節(jié)。不僅讓幼兒與伙伴之間有了交往,還發(fā)展了他們的語言能力。

  “大家都收到了這么多花,該怎么辦呢?”為了讓幼兒有愛護花草樹木的意識,我就設計了種花的這種形式。

  整個活動環(huán)節(jié)都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聯(lián)系性,幼兒之間有了比較好的交流,師幼能夠互動,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積極主動性以及觀察能力。在活動中幼兒體驗了種花的樂趣,大部分幼兒能根據(jù)顏色、點數(shù)對應種花,有少數(shù)幼兒由于事先沒有觀察花的數(shù)量就直接種花而出現(xiàn)了不能和點數(shù)對應的現(xiàn)象以及顏色弄錯的現(xiàn)象,在小朋友賞花時發(fā)現(xiàn)了,幫助他們改正了過來。

  教學反思:

  本次《種花》活動,目的是讓幼兒找出規(guī)律并按簡單的規(guī)律進行排序。整個活動以“花園的花”貫穿主線。分兩大環(huán)節(jié)完成,層次清晰,第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觀察去發(fā)現(xiàn)花的排隊是有規(guī)律的,通過花的對比引導幼兒感知花兒排隊的基本特征。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根據(jù)已種的花的排列規(guī)律接著種花,讓幼兒感受了按花的大小、顏色規(guī)律進行排序的樂趣,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思維的敏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