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會《大茶壺、小茶杯》教案反思

小班社會《大茶壺、小茶杯》教案反思

小班社會《大茶壺、小茶杯》教案反思

1、小班社會《大茶壺、小茶杯》教案反思

  活動名稱:《大茶壺、小茶杯》

  年齡段和領域:小班社會

  活動目標:

  1.了解泡茶的過程,知道茶壺與茶杯的大小關系。

  2.能創(chuàng)造性的根據兒歌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3.在游戲中感受禮貌接待客人的樂趣。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茶具的功用和簡單的泡茶過程。

  難點: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活動準備:

  1.音樂《大茶壺》。

  2.PPT課件《大茶壺、小茶杯》。

  3.茶池、茶壺、茶杯、水壺等泡茶用具。

  活動過程:

  一、一一出示泡茶用具,了解茶具的功用,對比茶壺和茶杯的大小,引起幼兒興趣。

  1.他們是什么?你知道他們是用來做什么的嗎?

  2.茶壺和茶杯哪個大?

  小結:茶壺、茶杯、茶池這些工具都是用來泡茶的!

  二、教師演示泡茶,幼兒簡單了解泡茶的過程。

  1.教師演示泡茶過程:先把茶葉放入茶壺中,然后倒入水,搖一搖,洗一洗,把水倒掉,這叫洗茶;再倒入一次水,泡一泡才能喝,這叫泡茶。

  2.游戲“小熊來了”,引導幼兒學說禮貌用語。

  三、結合自身經驗,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的大茶壺,鼓勵幼兒模仿大茶壺和小茶杯的樣子,

  1.鼓勵幼兒模仿大茶壺倒水

  提問:(1)在生活中你見過茶壺嗎?你見過的茶壺長什么樣子?

  (2)可以把你自己變成一只大茶壺嗎?哪里是大茶壺的身體、蓋子、把手、壺嘴?大茶壺怎樣倒水?

  2.鼓勵幼兒模仿小茶杯的樣子。

  提問:(1)小茶杯長的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你能學一學小茶杯的樣子嗎?

  四、分組游戲“請客人喝茶”,會用簡單的禮貌用語接待客人,在游戲中感受接待客人的樂趣。

  師:略咚咚,長預鹿一家來我們班做客啦,我們也來請他們喝茶吧。

  1.幼兒兩兩結合,分別扮演大茶壺和小茶杯,進行游戲“請客人喝茶”。

  2.男生女生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品嘗茶水,讓我們跟著老師一起去喝一杯茶休息一下吧。

  課后反思:

  活動開始時通過讓幼兒認識茶具、觀察老師泡茶引起興趣,幼兒初步了解一些茶具的功用,了解泡茶的基本過程。幼兒大膽想象,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并通過游戲“請客人喝茶”知道了我們要使用禮貌用語接待客人,感受禮貌接待客人的樂趣。

  在創(chuàng)造性表現大茶壺的樣子時,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的經驗和自己的喜好,大膽做出身體動作來表現,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本次活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泡茶過程,還通過大膽用身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增強了其自信心。而且,在游戲中知道了我們在接待客人的時候要使用禮貌用語。

2、小班教案《大的和小的》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物體的大小,知道大與小的區(qū)別。

  2.能用語言清楚地表達“大的給大熊,小的給小熊”。

  3.能愉快主動地參與活動,感受活動帶來的樂趣。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活動準備:

  大熊和小熊圖片各一張,草地兩塊。

  圖片:帽子、衣服、包包、皮球、蘋果等大小各一張

  幼兒操作卡片人手兩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今天我們小(2)班來了兩位好朋友(出示大熊和小熊)

  師:你們猜猜誰是大熊誰是小熊?你怎么知道的呢?(大熊大,小熊小)

  二.分辨圖片中的大和小。

  師:今天大熊和小熊還帶來了許多好東西,我們來看看吧。(教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

  師:可是大熊和小熊把這些東西都放在一起了,不知道哪些是大熊的,哪些是小熊的,你們來幫它們找找好嗎?找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大熊用的是大東西,小熊用的是小東西,要不然它們會不高興的。

  教師讓幼兒一一認識圖片中的大和小并示范將圖片分類

  教師示范將大東西放到大熊那里,小東西放到小熊那里。請個別幼兒上來進行操作。要求:送的時候要說,如:大帽子個大熊小帽子給小熊。

  教師小結:我們小(2)班的小朋友真聰明,把東西都送對了,你們看大熊和小熊都笑了,來我們表揚一下自己。

  三.游戲:找朋友

  1.找找比比

  師:今天大熊和小熊收到了這么多的禮物,非常高興,想到草地上去玩,他們還邀請一些小動物和他們一起玩,(提示幼兒拿出椅子底下的圖片)請每個小朋友說說你拿到的是什么?有幾個?有什么不一樣?

  2.送小動物

  大的動物和大熊玩,小的動物和小熊玩。

  (教師引導幼兒分組送玩具)

  3.評價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寶寶們送的對不對?集體檢查

  四.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找找還有沒有大熊和小熊的玩具(帶幼兒出場)

活動反思:

  通過上課、反思,我意識到本次活動有不足之處。在整個活動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向下一個環(huán)節(jié)過渡時,都是由老師提出問題,不應過多的去牽著幼兒走,讓他們獨立完成,這樣才能看出幼兒對本次活動的掌握差異,以對個別沒掌握的幼兒進行鞏固輔導。此外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整個活動的時間有所延長,這是我準備工作不夠充分的原因。在本次活動中,我的語言組織還不夠生動有趣,導致一小部分幼兒注意力分散,與此同時 要對幼兒的常規(guī)教育做進一步的強化,這些都是以后教學中不能忽略地方。

3、小班社會活動教案《糖果小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 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2. 嘗試用糖紙裝扮糖果小屋。

  3. 體驗分享糖果的快樂。

  4. 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 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 每名幼兒帶2--3種不同的糖果來園

  2. 1座用各種糖果裝飾的“糖果小屋”,4張不同顏色的未裝飾的“糖果小屋”的輪廓圖(4開大小)

活動過程:

  1. 出示用各種糖果裝飾的“糖果小屋”,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2. 引導幼兒觀察各種糖果,鼓勵幼兒大膽的和同伴交流。

  (1)說說認識的糖果

  “糖果小屋”的糖果可真多啊!你都認識哪些、知道它們的名字嗎?

  引導幼兒說出:棒棒糖、棉花糖、QQ糖、巧克力糖、水果糖、奶糖等。

  (2)觸摸糖果

  為每組幼兒提供一盤糖果,請幼兒摸一摸,捏一捏。老師提示、豐富幼兒的詞匯:軟軟的、硬硬的。

  3. 鼓勵幼兒打開包裝,品嘗糖果。

  (1)嘗試剝糖紙

  鼓勵幼兒自己打開糖果包裝,老師根據幼兒的操作情況適時給予支持和幫助。老師提示、豐富幼兒的動詞詞匯:撕、擰。

  (2)吃糖果

  孩子們吃到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糖果吃到嘴巴里有什么變化?(變小了)

  4. 請幼兒用糖紙裝扮“糖果小屋”。

  (1)貼糖紙

  引導幼兒將吃完的糖紙貼在“糖果小屋”輪廓圖上,體驗共同布置糖果小屋的樂趣。

  5.組織幼兒喝水、漱口,培養(yǎng)幼兒池塘后要漱口的習慣,樹立講衛(wèi)生的意識。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了一盤糖果,孩子一下子吸引了。團團地圍坐著,一起說說各種糖果的名稱,糖果必竟對幼兒來說是相當熟悉的,一下子孩子們說出了好多棉花糖、棒棒糖、牛奶糖等,為了讓幼兒有更深地了解,我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糖果的形狀,糖果的軟、硬等特征。有的幼兒說 “ 是棉花糖,軟軟的,有的說“ 是棒棒糖,硬硬的 ” 。接著,我讓每位幼兒去品嘗桌挑選自己喜歡的糖果品嘗,通過品嘗,孩子們聰明地發(fā)現糖果含在嘴里會變小,味道 是甜甜的這些感知體驗。 今天又正好是我園園長來我班下班聽課,她聽后也給我提出了意見,我也感覺到了在品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教學上有點倉促,疏忽了,我應該讓幼兒們從我的盤里挑一顆,把糖果拿在手里跟小伙伴們說一說,選的是什么糖什么形狀的糖味道是怎樣這樣活動的效果可能會更好。結果我是讓他們過去品嘗,回來時他們都快吃好了,我這時才問,因此孩子答不上來,吃到嘴里早忘了糖的特征了,的確這對小班孩子來說,有點困難,以后我會注意的。 最后,我分組讓幼兒們把糖果(糖紙)送回糖果小屋,這環(huán)節(jié),孩子們 的表現非常棒。 糖果對小班幼兒的吸引力、誘 動2 / 2 中,幼兒在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品嘗糖果,制作糖果的過程中,好奇心、動手能力、語言表達力、想象能力得到了發(fā)展,也讓孩子們進行了大膽地探索、感知、想象。

4、小班教案《大鞋和小鞋》含反思

【活動目的】

  1.感知腳的大小與鞋子大小的對應關系,學習為鞋子進行配對。

  2.學會正確擺放鞋子。

  3.引導幼兒穿適合自己腳的鞋子。

  4.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6.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活動準備】

  1.已洗凈的爸爸或媽媽的鞋子人手一雙,打亂擺放在活動室里;幼兒自己的鞋子人手一雙;教師穿的大鞋子一雙。

  2.音樂磁帶《大鞋和小鞋》、《郊游》。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入,引出穿爸爸媽媽的鞋子的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坐在椅子上,引導幼兒發(fā)現打亂、擺放在活動室里的爸爸媽媽的鞋子。

  師:哇,爸爸媽媽的鞋子怎么跑到這來了,你喜歡穿爸爸媽媽的鞋子嗎?

  幼:喜歡。

  師:那我們先把自己的鞋子放在椅子底下并擺好。

  (教師邊說邊示范)

  師:擺好了嗎?走??,去穿爸爸媽媽的鞋子嘍。

  2.找一找爸爸或者媽媽的鞋子,學習配對。

  幼兒自由為爸爸媽媽的鞋子配對。

  (教師邊觀察邊表揚或鼓勵幼兒的行為)

  師:爸爸的兩只鞋子都找到了,你真棒!媽媽的鞋子還有一只在哪里呢?再找一找吧。

  3.穿一穿爸爸媽媽的鞋子,體驗樂趣。

  教師播放音樂《大鞋和小鞋》,帶領幼兒跟隨音樂體驗穿大鞋的感受,并以滑稽、有趣的動作感染幼兒,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體驗活動的趣味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一說穿大鞋的感受。

  幼1:鞋子太大了。

  幼2:很難受,不能走路。

  ……

  5.擺一擺爸爸媽媽的鞋子。

  師:小朋友累了吧,鞋子也要休息了,我們幫它們擺好吧(擺在椅子前面)。

  (檢查幼兒鞋子是否擺放正確,教師拿起鞋子示范講解。)

  師:爸爸媽媽的鞋子真像一對好朋友,你看他們頭都靠在一起??纯茨銈兊陌职謰寢尩男邮遣皇呛门笥?

  6.比一比爸爸媽媽的鞋子與自己的鞋子的大小不同。

  師:噓,你們椅子下的鞋子在說什么呢?哦,原來他們想出來和爸爸媽媽的鞋子比一比:誰的大,誰的小。你們幫他們比一比吧。

  (教師鼓勵幼兒發(fā)現多種比較方法。)

  師:為什么爸爸媽媽的鞋子大,你們的小呢?

  幼:因為爸爸媽媽的腳大,我們的腳小,大腳要穿大鞋子,小腳要穿小鞋子。

  7.體驗穿合適的鞋子的樂趣。

  師:現在我們讓爸爸媽媽的鞋子到椅子底下休息,穿一穿自己的鞋子吧。

  (教師讓幼兒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

  師:感覺怎么樣?

  幼1:大小剛好。

  幼2:很舒服。

  8.幼兒歌表演《郊游》,自然結束活動。

  師:現在我們穿上自己的鞋子一起去玩一玩吧。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動作,活動自然結束。

教學反思:

  《大鞋和小鞋》是一首經典的老歌,大鞋和小鞋是幼兒在生活中常常穿著玩的,歌曲中的兩段的節(jié)奏富有對比性,大鞋和小鞋不僅外形具有對比性,而且所發(fā)出的聲音也富有對比性。在幼兒演唱歌曲的過程中,采用了多種形式的演唱方式,激發(fā)了幼兒演唱歌曲的興趣,也鞏固了學習的效果,體驗了合作的快樂。 在這次活動在中,主要學法就是讓孩子在活動中玩得盡興,從而引導幼兒多角度、多方向的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了他們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感受的能力,也發(fā)展了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5、小班社會教案《我的小臉》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得嘗試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量,了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這些器官。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男孩頭像一幅、一面鏡子、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保護五官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fā)給幼兒每人一面小鏡子,讓幼兒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人手一面鏡子自己觀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里看看你的臉。

  教師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并重點了解鼻子的用途。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并引導幼兒回憶:小朋友想一想,你爸爸的鼻子平時是用來干什么的?/媽媽平時用鼻子做些什么的?還有爺爺、奶奶的......

  2、幼兒嘗試告訴別人: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3、看圖片,讓幼兒了解如何保護五官。

  (1)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臟東西。

  (2)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不能用手勾鼻子。

  四、競賽游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五、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新課程的理念是讓每個幼兒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fā)展。活動中,我緊緊把握這個理念,使幼兒在積極愉快的氣氛中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輕松地認識、理解了學習內容。課上的氣氛也是很活躍的,發(fā)言也很積極,較好地達到了預期設計的活動目標。

6、小班社會教案《寶寶和小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學會猜謎語,并能完整的猜給家長和小伙伴們聽。

  2.懂得鞋子的正確穿法。

  3.知道在活動中鞋子掉了、鞋粘扣開了、穿反鞋時,要及時的糾正過來。

  4.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5.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心情,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活動準備:

  1.《可愛頌》《我愛洗澡》歌曲音樂。

  2.一雙幼兒穿的鞋子。

  3.多媒體教學資源:《寶寶和小鞋》的相關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教師說謎語《好朋友》,請幼兒猜謎語

  謎面:兩個好朋友,見面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走。如果穿對了,它們頭靠頭,如果穿錯了,它們把頭扭。

  提問: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個謎語說的哪兩個好朋友?(謎底:鞋子)

  幼兒猜出謎語后,教師出示一雙幼兒穿的鞋子,請幼兒一起學說謎語。

  二、教師和幼兒做游戲,引導幼兒感受鞋子不舒服時會給自己帶來的危險

  1.游戲——請你跟我這樣做。讓幼兒感受掉鞋、穿反鞋、鞋粘扣松開時腳丫走路不舒服的感覺。

  玩法:教師以鞋寶寶的口吻說“請你跟我這樣做”。同時將自己的鞋分別以穿反鞋、鞋粘扣松開、掉鞋等樣子穿鞋、走路,小朋友們接著說“我就跟你這樣做”,模仿老師的樣子去做。站起來走走試試,穿這樣的鞋子走路感覺會怎樣?

  2.組織幼兒說一說:這樣的鞋子穿起來舒服嗎?穿著這樣的鞋子走路有什么感覺?會發(fā)生什么危險?

  3.教師小結。

  當出現掉鞋、鞋粘扣開了和穿反鞋時,腳丫走起路來就會覺得不舒服,還有可能出現絆倒、摔倒等危險。

活動反思:

  生活中可以發(fā)現孩子經常將鞋子左右穿反。鞋子穿反了,從外觀上看,很別扭,不美觀;從身體方面考慮,幼兒會感覺不舒服,影響幼兒走路及正常的活動。要是經常不注意,會影響幼兒小腳的生長,甚至影響健康,因而,對教師來講,及時發(fā)現情況,及時糾正幼兒的錯誤,對幼兒參加正?;顒?,以及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積極意義。

  要讓幼兒分清鞋子的正反,必須先分析導致孩子反穿的原因,據我觀察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小班孩子年齡小,觀察能力弱,觀察不夠細致,把大致相同對稱的鞋子誤認為是一模一樣的,所以穿鞋時不再選擇,隨手拿來,套上就算,容易出錯;二是,幼兒對應匹配能力還不夠,不知道,左腳對應左鞋,右腳對應右鞋。清晰原因后我就設計了三大環(huán)節(jié)來“對癥下藥”“據因糾果”。首先用擬人化的方法幫助幼兒認識鞋的正反,讓幼兒清楚地知道一雙鞋子兩只是不一樣的,然后用謎語來告訴幼兒,穿錯鞋像兩個好朋友在生氣,噘嘴歪頭,穿對鞋像朋友在微笑、點頭拉手。最后,以游戲“找鞋穿鞋”發(fā)展幼兒的細致分辨、對應、匹配的能力。

  以上活動來自幼兒的生活,貼近幼兒,教育回歸了幼兒的生活,使生活和教育相互交織,相互滲透。

7、小班社會優(yōu)秀教案《糖果小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2、感知、了解各種糖果的特征,能大膽表述自己的發(fā)現。

  3、嘗試用糖果裝扮小屋,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增強思維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小糖果若干,糖果PPT、布袋12個,糖果小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提問:小朋友吃過糖嗎?那你吃過什么糖?最想吃什么樣的糖?

  (二)展開部分

  1、出示圖片:糖果小屋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糖果,我們一起看一看,這是什么?

  這個房子和我們平時見到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樣?(有棒棒糖,水果糖.....)

  這個房子有這么多糖果裝飾,所以他有個好聽的名字叫:糖果小屋。這個小屋里住了好多好多的糖果寶寶,糖果寶寶說我要看一看小朋友能不能叫上我的名字,如果你能叫上我的名字我就和你做好朋友,那我們來看看糖果屋里都有哪些糖果呢?

  2、出示糖果PPT,讓幼兒認識各種糖果。

 ?、佟舭籼?你們吃過嗎?有什么味道的?)

 ?、凇⒚藁ㄌ?是什么樣的?吃到嘴里什么感覺?)不光有大大的棉花糖,還有小小的棉花糖...)

  ③、彩虹糖(什么顏色的?)

 ?、堋④浱?、橡皮糖(軟軟的彈彈的)

  ⑤、跳跳糖(吃到嘴里什么感覺?會跳會發(fā)出聲音)

 ?、蕖⑶煽肆μ?/p>

  3、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糖果。糖果寶寶說我想和你們做游戲,你想不想和我玩游戲啊?可是這些糖果寶寶非常淘氣,他們喜歡捉迷藏,藏起來了,躲在哪里呢,躲在了我的小袋子里了。糖果寶寶說,一會小朋友眼睛不能看只能用手摸,摸一摸袋子里的糖果寶寶是什么感覺的?(每人椅子下一袋糖果)

  請幼兒手摸糖果,觸摸糖果特征并說出自己的感受,猜猜是什么糖果。

  糖果寶寶說現在可以看看我長什么樣子啦,請小朋友把袋子里的糖果拿出來,說一說你的袋子里裝的都是什么糖果呢?

  (三)裝飾糖果屋

  出示沒有裝飾的小屋,請幼兒用手中的糖果把小屋進行裝飾

  師:這里有一個孤獨的小房子,他沒有糖果寶寶的裝飾一點都不漂亮,想要小朋友幫幫他,讓我們用手中的糖果來吧小房子打扮的美美的。

  小房子感謝你們幫他裝飾的很漂亮。糖果也感謝你們幫他們找到家,小朋友們真棒。

  (四):結束

  小朋友今天表現的都很棒,老師請你們吃糖,想不想吃?

  每人拿一塊糖果,分享糖果帶來的樂趣。

活動反思:

  活動一開始我就出示了一盤糖果,孩子一下子吸引了。團團地圍坐著,一起說說各種糖果的名稱,糖果必竟對幼兒來說是相當熟悉的,一下子孩子們說出了好多棉花糖、棒棒糖、牛奶糖等,為了讓幼兒有更深地了解,我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感知糖果的形狀,糖果的軟、硬等特征。有的幼兒說 “ 是棉花糖,軟軟的,有的說“ 是棒棒糖,硬硬的 ” 。接著,我讓每位幼兒去品嘗桌挑選自己喜歡的糖果品嘗,通過品嘗,孩子們聰明地發(fā)現糖果含在嘴里會變小,味道 是甜甜的這些感知體驗。 今天又正好是我園園長來我班下班聽課,她聽后也給我提出了意見,我也感覺到了在品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在教學上有點倉促,疏忽了,我應該讓幼兒們從我的盤里挑一顆,把糖果拿在手里跟小伙伴們說一說,選的是什么糖什么形狀的糖味道是怎樣這樣活動的效果可能會更好。結果我是讓他們過去品嘗,回來時他們都快吃好了,我這時才問,因此孩子答不上來,吃到嘴里早忘了糖的特征了,的確這對小班孩子來說,有點困難,以后我會注意的。 最后,我分組讓幼兒們把糖果(糖紙)送回糖果小屋,這環(huán)節(jié),孩子們 的表現非常棒。 糖果對小班幼兒的吸引力、誘 動2 / 2 中,幼兒在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品嘗糖果,制作糖果的過程中,好奇心、動手能力、語言表達力、想象能力得到了發(fā)展,也讓孩子們進行了大膽地探索、感知、想象。

8、小班社會教案《小蝌蚪》含反思

設計背景

  小班幼兒的繪畫,說到底就是添畫和涂色。我班的幼兒在添畫和涂色這兩方面,基本上都能獨立完成。為了讓幼兒在自己原有繪畫的基礎上,能有更好的提高,我在這次繪畫活動:《小蝌蚪》中,嘗試讓幼兒去完成一幅簡單的成品畫,利用已學過的圓形和曲線,畫成一只小蝌蚪,再讓幼兒給小蝌蚪及水草涂顏色。在活動中,我會通過念兒歌,讓幼兒對小蝌蚪有初步的印象,引起幼兒對圖形的刺激。然后通過教師本身的演示,讓幼兒產生學畫的欲望。最后再讓幼兒自由在表現繪畫,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小蝌蚪的熱愛之情。這就是我對這次活動的一些想法。

活動目標

  1.認識曲線和圓形。

  2.能大膽在進行繪畫。

  3.激發(fā)幼兒對小蝌蚪的熱愛之情。

  4.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重點難點

 ?、闭J識曲線和圓形。

 ?、材芾们€和圓形進行繪畫。

活動過程

  一、熱階段

  教師:小朋友,老師請你們來猜一猜:是什么東西頭是圓圓的,黑黑的尾巴彎彎曲曲的,還跟著它們的媽媽,在水里游來游去呢?(小蝌蚪)

  教師:噢,原來是小蝌蚪,我們學有一首兒歌,也叫《小蝌蚪》,還記得嗎?我們一起來念一念好嗎?

  二、圖形刺激

 ?、苯處煶鍪臼痉懂嫞層變河^察小蝌蚪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

 ?、步處熓痉秷A形和曲線的畫法。

  教師:小朋友,我們畫圓形小蝌蚪的頭時,要把它畫得圓圓的,最后兩頭線接在一起的,像個大餅一樣。

  在畫曲線(小蝌蚪的尾巴)時,像畫波浪一樣,彎彎曲曲的。

  三、創(chuàng)造表現

 ?、庇變鹤鳟嫞處煿膭钣變捍竽懤L畫。

 ?、苍诮處煹闹笇?,利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畫成小蝌蚪。

  ⒊在繪畫過程中對于出現的問題即時糾正并對畫得好的幼兒給予表揚肯定。

  四、作品欣賞

 ?、闭故居變鹤髌罚f說自己畫了什么。

 ?、矊⒂變鹤髌凡贾迷诿拦^(qū)域里,供幼兒欣賞。

  活動結束。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繪畫活動《小蝌蚪》,我發(fā)現孩子們的動手能力還是不錯的,他們能通過我的示范講解,認識了曲線和圓形,并學會了用曲線和圓形進行繪畫,從而表現出對小蝌蚪的熱愛。由于我的示范講解到位,孩子們很快就能接受我想要傳授的知識。而在孩子們的創(chuàng)造表現中,孩子們更是大膽地作畫。他們能根據老師的引導,在原有的繪畫基礎上,添加了自己的想法,比如,他們在畫中添加了水草、海水等,實現了大膽進行繪畫的活動目標。在繪畫的過程中,我注意到了孩子們出現的問題,并且能及時地給予糾正??偟膩碚f,整個繪畫活動下來,孩子們的表現還是挺令我滿意的。不過,在活動中,我還存在著一些不到之處,就是在活動中,我給幼兒說的機會有點少,沒能讓孩子們很好地去說,表達自己的一些想法,我覺得這是我比較欠缺的。如果給我從新上過這個活動的話,我會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一個自由表達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讓他們把自己想說的,想象到的都表達出來,我覺得那樣會更好一些。

9、小班社會教案《學做小主人》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jié)。

  2.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

  3.樂于做小主人。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1.排練好情境表演“我做小主人”。

  2.事先與大班老師商量好,到時邀請部分大班幼兒前來做客。

  3.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及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jié)。

  活動難點: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樂于做小主人。

  審美元素:

  現在的幼兒大多都是家中的寵兒,以自我為中心。每當家中來客人時,不會招待客人。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學會正確招待客人,知道有禮貌、熱情接待客人也是一種行為美。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情景表演“我做小主人”。

  師:明明家來了客人,我們看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幼兒觀看情境表演。

  師:小客人到了明明家,明明是怎樣招待客人的?說了哪些話?(快思老師.教案網出處)(引導幼兒說出明明有禮貌的話,并學習禮貌用語。)

  二、引導幼兒討論招待客人的方法。

  師: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做客,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請教師當客人,幼兒當主人,練習用禮貌用語招待客人。)

  引導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自由討論。

  師小結:有客人到你家來時,主人要講禮貌,主動向客人問好,能熱情地請客人吃糖果、喝水、玩玩具等,客人走時主動和客人說再見。

  三、實踐活動“我做小主人”。

  師: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來做客啦!我們應該怎么說呢?

  引導幼兒用禮貌用語向客人問好:大班的哥哥姐姐,你們好!歡迎到我們班來做客!

  引導幼兒給客人搬椅子,請客人坐下,說:哥哥姐姐,請坐!

  引導幼兒與客人交往:哥哥姐姐,請喝水!哥哥姐姐,請玩玩具!

  引導幼兒與客人告別:哥哥姐姐,再見!(如果幼兒在某一環(huán)節(jié)說得不夠好,可以反復練習)

  四、活動總結與評價。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10、小班社會教案《我愛小臉》含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的幼兒有必要讓他們了解五官的用途,啟發(fā)他們如何保護五官;否則幼兒經常用手挖鼻孔, 經常把臟東西放到嘴里或把類似珠子的東西放到嘴里,有灰塵.沙子進入眼用手搓,極不安全、衛(wèi)生。因此,我認為組織該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能提高幼兒保護五官的意識,對幼兒很有教育意義。這次活動就是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需要而設計。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游戲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量,了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這些器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學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五官的名稱·用途

  2·活動難點:能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1·男孩頭像一幅、

  2·鏡子若干、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

  3·一副沒有五官的頭像圖片,耳朵·眼睛·鼻子·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教案出自:快思老師課件網)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fā)給幼兒小鏡子,讓幼兒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拿小鏡子自己觀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里看看你的臉。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2、引導幼兒知道如何保護五官:

  (1) 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臟東西。

  (2) 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摳鼻子。

  四、出示沒有五官的頭像圖片和耳朵·鼻子等圖片,鼓勵個別幼兒上來給頭像貼上五官,再引導全部幼兒鞏固五官的數量。

  五、競賽游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教學反思

  1·幼兒積極參與,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思路明確,師幼互動,能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

  3·活動過程整體效果較好,幼兒積極性高,特別是講到五官有何用途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很感興趣,回答發(fā)言積極。

  4· 在幼兒嘗試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供幼兒嘗試的物品和方式太少,不能使幼兒得到鞏固練習,應在課外開展拓展練習

11、小班社會優(yōu)質課教案《大茶壺、小茶杯》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泡茶過程,學習用禮貌用語接待客人。

  2.樂意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活動準備:

  1.水壺、茶托、茶壺、茶杯、茶葉等泡茶用具。

  2.背景音樂:兒歌《大茶壺》、歌曲《大茶壺》。

  活動過程:

  入場:播放音樂《大茶壺》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動作入場。

  導入語:

  師:歡迎小朋友來到文老師家做客,(鼓掌)小朋友請坐,(謝謝老師)小朋友想喝點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牛奶、果汁、咖啡、、、)對不起!老師沒有準備果汁和牛奶,但是,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非常好喝的水果茶,你們想喝嗎?(想)但是呢?要想喝到美味的茶葉,就需要小朋友用你聰明的小腦袋學習一下我們美味的茶是怎么來的?老師去你家的時候你也給老師泡美味的茶好不好?(好)

  1. 認識泡茶工具:

  師:小眼睛看這里,看看這是什么?(茶壺)

  (1)觀察茶壺、茶杯的外形特征。

  師:(茶壺)分別觀察壺身(鼓鼓的、圓圓的、大大的)、壺蓋(像頂帽子)、壺把(彎彎的,方便人們抓握)、壺嘴(尖尖的、翹翹的)。茶壺是用來做什么的?(泡茶)

  (拿起茶杯)這是什么?(茶杯)它長什么樣子?(圓圓的口、大大的肚子,有的有把,有的沒有把)茶杯是用來做什么的?(喝茶的)

  (2)引導幼兒觀察對比茶壺大、茶杯小。

  通過目測方式,鞏固對大小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拔恼?出自快思老.師教.案網.

  師:茶壺和茶杯放在一起,比一下誰大?(茶壺大、茶杯小)哦!這是大茶壺,這是小茶杯。

  (3)這是茶葉,美味的茶葉,這是開水,咕嚕咕嚕的,很燙,注意安全哦!

  小結:泡茶用具主要有:茶壺、茶杯、茶葉、開水??梢杂貌杈吲莶瑁屓似穱L茶水。

  2.演示泡茶過程。

  師:那誰知道怎樣泡茶?(幼兒分別回答)

  師:請你們看看張老師是怎樣泡茶的?

  教師按照放茶葉——洗茶——泡茶的程序泡茶,邊操作邊講解。

  師:“先把茶葉放入茶壺中,然后倒入水,搖一搖、洗一洗后,把水倒掉,這叫洗茶。再放入第二次水,泡一泡才能喝,這叫泡茶?!?/p>

  泡茶時需用開水,要請大人幫忙,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泡茶需要2—3分鐘,請小朋友耐心等待,老師要考一考小朋友了,

  (1)剛才我們是怎樣泡茶的?

  (先把茶葉放入茶壺中,然后倒入水,搖一搖、洗一洗后,把水倒掉,這叫洗茶。再放入第二次水,泡一泡才能喝,這叫泡茶。)”

  小朋友回答的真不錯,看看我們的茶泡好了嗎?

  師:啊!好香啊!今天,文老師家也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也請客人老師喝茶好不好?(好)

  好!請小朋友們依次來端茶送給客人,別忘了對客人說:“請喝茶”

  請幼兒依次端茶送給客人。進行禮貌教育。

  請小朋友把茶杯放回這里。

  小結:小朋友請坐,剛才你們給客人老師送茶時怎么說的?(請喝茶!)那客人老師是怎么說的?(謝謝!)所以,我們招待客人時要說“請”,別人招待我們時要說“謝謝”,這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3.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茶壺、茶杯。

  老師又泡了一壺茶,小朋友你想不想喝美味的茶。(想)好!那我們進行一個比賽,看看誰表演大茶壺、小茶杯表演的最像、最認真。我們就把茶獎給他喝,好不好?(好)聽我口令,大茶壺、小茶杯、大茶壺、小茶杯。表演的都不錯,我們來跟隨音樂讓大茶壺、小茶杯跳個舞吧

  播放音樂《大茶壺》

  小朋友表演的都很棒,小手變成小鴨子鼓勵一下自己,(哈哈···)老師把茶獎給所有的小朋友,請小朋友一人拿一杯,請喝茶,謝謝老師!

  咦!剛才張老師用千里傳音告訴我,她也想喝美味的茶,我們乘上小火車,到外面去給更多的人倒茶好嗎?

  活動反思:

  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幼兒,作為一個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融入活動中,順應童心、傾聽他們的見解,潛移默化地引領,把從“教師教”為主轉變?yōu)橐浴坝變簩W”為主,讓幼兒與同伴、與老師等之間進行多維互動,給幼兒親身體驗感受的機會,給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的機會,給幼兒自我欣賞的機會,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2、小班社會教案《滅火小幫手》含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滅火的工具。

  2、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幻燈片(汽車輪胎著火的情景、電視機著火的情景、圖書著火的情景)

  (2).卡片(水、沙子、棉被、干粉滅火器、切斷電源,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放映第一幅幻燈片,提問: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討論汽車輪胎著火了我們應該怎么辦?(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網)

  3、請小朋友舉起能個汽車輪胎滅火的工具圖片。

  4、第二個、第三個情景過程一樣?

  5、競賽游戲:老師出示一個情景,看誰又快又準確的舉起相應的滅火工具圖片)6、對獲勝幼兒進行獎勵。

  活動反思:

  幼兒已經掌握了一些滅火的基本常識,本次活動是延續(xù)了上節(jié)活動,讓幼兒更全面的了解滅火工具。=

13、小班社會《大茶壺、小茶杯》教案反思

  活動名稱:《大茶壺、小茶杯》

  年齡段和領域:小班社會

  活動目標:

  1.了解泡茶的過程,知道茶壺與茶杯的大小關系。

  2.能創(chuàng)造性的根據兒歌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3.在游戲中感受禮貌接待客人的樂趣。

  4.樂于探索、交流與分享。

  5.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茶具的功用和簡單的泡茶過程。

  難點: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活動準備:

  1.音樂《大茶壺》。

  2.PPT課件《大茶壺、小茶杯》。

  3.茶池、茶壺、茶杯、水壺等泡茶用具。

  活動過程:

  一、一一出示泡茶用具,了解茶具的功用,對比茶壺和茶杯的大小,引起幼兒興趣。

  1.他們是什么?你知道他們是用來做什么的嗎?

  2.茶壺和茶杯哪個大?

  小結:茶壺、茶杯、茶池這些工具都是用來泡茶的!

  二、教師演示泡茶,幼兒簡單了解泡茶的過程。

  1.教師演示泡茶過程:先把茶葉放入茶壺中,然后倒入水,搖一搖,洗一洗,把水倒掉,這叫洗茶;再倒入一次水,泡一泡才能喝,這叫泡茶。

  2.游戲“小熊來了”,引導幼兒學說禮貌用語。

  三、結合自身經驗,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的大茶壺,鼓勵幼兒模仿大茶壺和小茶杯的樣子,

  1.鼓勵幼兒模仿大茶壺倒水

  提問:(1)在生活中你見過茶壺嗎?你見過的茶壺長什么樣子?

  (2)可以把你自己變成一只大茶壺嗎?哪里是大茶壺的身體、蓋子、把手、壺嘴?大茶壺怎樣倒水?

  2.鼓勵幼兒模仿小茶杯的樣子。

  提問:(1)小茶杯長的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你能學一學小茶杯的樣子嗎?

  四、分組游戲“請客人喝茶”,會用簡單的禮貌用語接待客人,在游戲中感受接待客人的樂趣。

  師:略咚咚,長預鹿一家來我們班做客啦,我們也來請他們喝茶吧。

  1.幼兒兩兩結合,分別扮演大茶壺和小茶杯,進行游戲“請客人喝茶”。

  2.男生女生交換角色繼續(xù)游戲。

  五、活動延伸

  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品嘗茶水,讓我們跟著老師一起去喝一杯茶休息一下吧。

  課后反思:

  活動開始時通過讓幼兒認識茶具、觀察老師泡茶引起興趣,幼兒初步了解一些茶具的功用,了解泡茶的基本過程。幼兒大膽想象,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并通過游戲“請客人喝茶”知道了我們要使用禮貌用語接待客人,感受禮貌接待客人的樂趣。

  在創(chuàng)造性表現大茶壺的樣子時,幼兒結合日常生活的經驗和自己的喜好,大膽做出身體動作來表現,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本次活動,不僅讓幼兒了解了泡茶過程,還通過大膽用身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增強了其自信心。而且,在游戲中知道了我們在接待客人的時候要使用禮貌用語。

14、小班社會《擇菜》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認識芹菜,初步懂得吃綠色蔬菜對身體有好處。

  2.通過嘗試操作活動,學習用正確的方法擇菜葉。

  3.產生愿意為成人勞動的愿望,體驗勞動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7.培養(yǎng)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

  籮筐每桌一個,幼兒每人兩棵芹菜。

  活動過程:

  (一)、認識芹菜

  1.出示芹菜,提問名稱。

  2.芹菜長的怎么樣?它有什么用?

  3.怎樣的芹菜才能吃?

  4.小朋友喜歡吃芹菜嗎?

  (二)、幼兒嘗試擇菜

  教師不提示方法,幼兒自由擇菜

  (三)、學習正確的擇菜方法

  1.請個別幼兒說說剛才是怎樣擇菜的?幼兒并示范。

  2.教師指出幼兒不對的地方,并示范正確的方法。

  (四)、幼兒再次嘗試擇菜

  1.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2.師幼共同整理場地。

  (五)、師幼共同把擇好的菜送到食堂。

  活動延伸:

  幼兒品嘗燒好的芹菜。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對于周圍生活中的事情總想能親身嘗試,而且表現出極大的興趣,而幫媽媽擇菜也是他的一種游戲,更多的是擇菜的過程,因此本次活動選擇的內容比較適合小班下學期的幼兒發(fā)展特點。

  在讓幼兒自由嘗試擇菜時,教師在提供的材料上也有一定的層次性,第一次給幼兒準備的芹菜想對較小,葉子也不是很多,這樣幼兒在沒有掌握正確方法的嘗試過程中就不會出現時間的隱性浪費。第二次的芹菜就比較大,葉也多,這樣更有利與幼兒對正確方法的練習。

  在整個活動中既有個別指導、示范,又有集體操作、講解,動與靜相互結合,整個活動的安排比較科學;在場地的安排上分為前后兩部分,處理的也比較合理。

15、幼兒園教案小班社會《別說我小》反思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

  2、鼓勵幼兒用兒歌表達自己的成長。

  3、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4、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爸爸媽媽、穿衣、洗腳、擦桌、掃地、給花澆水的圖片、

  重點難點:結合圖片說兒歌,感受成長的快樂。

  活動地點:活動室

  活動形式:集體活動

  活動過程:

  1、與幼兒討論,你在家的時候,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會說你小嗎?為什么?他們說你小,你承認嗎?你能夠做什么?

  2、逐一出示圖片,讓幼兒說說圖片上是什么?你能夠做到嗎?讓幼兒發(fā)現自己已經長大了,不小了。

  3、老師將圖片和兒歌結合在一起,把兒歌有感情的朗讀一遍。

  4、幼兒和老師一起說兒歌,體驗成長的快樂。

  5、幼兒集體、分組個別相結合說兒歌。

  6、鼓勵幼兒回家將兒歌說給家人聽,激發(fā)幼兒還要學習更多的本領,做更多的事情。

  課后反思

  在《我長大了》這一主題開展中,我們將《別說我小》作為了第一課。這首兒歌通俗易懂,瑯瑯上口,非常適合剛升入中班幼兒,因為他們知道自己長大了,有很多的本領,愿意大膽地表達出來,也因此萌發(fā)了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有著以下幾點感悟:

  一、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的話題,易于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中班開學已有一段時間,孩子們經過一年的小班生活后,有了一定的幼兒園生活經驗,所以對于新環(huán)境他們能夠很快適應。我們也驚喜地發(fā)現,很多孩子的自我服務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活動中,我首先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用了提問的方式導入,“暑假里我們休息了兩個月,你們在家肯定幫爸爸媽媽做了很多的事情,誰愿意來跟我們大家說說你會做哪些事?”這種貼近幼兒生活的話題一下子激發(fā)了大家的熱情,“我會幫媽媽拿碗”、“我會幫爸爸擦桌子”……由此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輕松的氛圍,讓幼兒自由說說,滿足了孩子們我要說,我想說的欲望,為兒歌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讓幼兒切實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二、多形式的組織策略能讓幼兒更加投入課堂。活動中,我借助生動的相關圖片幫助幼兒理解掌握兒歌的內容,同時,我也通過不同的組織形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如:“他說得和兒歌里一模一樣,你們能說得像他一樣好聽嗎?”、“大家都很認真,到底男小朋友和女小朋友誰學得更快呢?我們來比賽吧!”“你能不能加上動作來表演表演呢?”……簡單的句式、短短的兒歌,其實不難掌握,可是有的孩子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單一的集體朗誦也很容易讓幼兒乏味。這時,采取不同的策略,可以讓每個孩子都能參與到學習中,利用不同的互動形式提高了幼兒的朗誦興趣,讓更多的孩子投入到了兒歌的學習中。

  三、幼兒的長期發(fā)展需要情感的提升。在仿編環(huán)節(jié)中,很多孩子都說到了“我會掃地、拖地、洗碗……”雖然,這些都可以編在兒歌里,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并沒有錯??墒?,這些都是孩子們真正做到了嗎?他們的能力能夠達到嗎?因此,在仿編的同時,我更加關注了對孩子的情感提升:“其實,我們小朋友們都很能干,老師希望你們在家能夠真正去幫助爸爸媽媽做一些你們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拿碗筷,擦桌子,甚至是爸爸回家后幫他拿拖鞋,媽媽干完活后幫她捶捶背……更加要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你才是真的長大了?!彪m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我相信多少會在孩子的心田里留下一些印象。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家園共同關注,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來激發(fā)幼兒在家和幼兒園里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并主動幫助別人的欲望。

  四、幼兒的學習習慣需要引起重視。面對這樣一批剛剛從小班升上來的孩子,上課時,我常常會有些難以適應。有些孩子總是游離在課堂之外,有些孩子根本坐不住幾分鐘,有些孩子不喜歡舉手而是在下面插嘴,更多的孩子回答問題只是簡單的幾個字……而這一切,都時刻讓我感受到幼兒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要性。讓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學會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并不是一兩天的事情,更多的是需要每一節(jié)課中老師有意識地引導,這也需要我在以后的課堂中逐步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用更合適的方法逐步去改善這一現象。

  當然,本次活動中我也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如:對幼兒的年齡特點把握不夠,對幼兒回答的預設太高,回應不夠靈活;在仿編時定位過于狹窄,其實,只要是孩子自己能夠做的事情都可以編進兒歌,而并不僅僅局限于能夠幫助爸爸媽媽做的事情,由此限制了孩子的思維,造成了仿編時的亮點不突出。

16、小班社會《可愛的小腳丫》上學期教案反思

  關于腳丫的小班教案之前小編整理過有,具體請參考美術教案《小腳丫踩沙灘》,以下這節(jié)活動讓幼兒席地而坐、赤腳、觀察幼兒自己的小腳,初步認識腳的作用,懂得應該保護腳。更多小班社會教案請關注,讓我們和幼兒教育共同成長!

活動目標:

  1.了解腳的外形特征。

  2.初步認識腳的作用,懂得應該保護腳。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大小腳印圖,律動音樂

活動過程:

  一、看圖猜想。

  1.出示兩幅腳印圖,勤給幼兒猜猜:這是誰的腳印?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2.小結:這是小朋友小時候的腳印和現在的腳印,小時候的腳丫小,現在小朋友長大了,腳丫也變大了。

  二、認識小腳丫。

  1.引導幼兒脫掉襪子和鞋子,利用自己的小腳丫,認識腳的幾個部位:腳趾、腳面、腳心、腳跟。

  2.組織幼兒玩“我說你指”的游戲,教師說出小腳部位的名稱,幼兒指出相應部位,看誰指得又快又對。

  3.引導幼兒數以數自己有幾只小腳,每只腳的腳趾頭有幾個,啟發(fā)幼兒按順序進行5以內數的點數。

  4.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只腳,每只腳有5根腳趾頭。

  三、腳丫幼兒。

  1.撓一撓小腳:幼兒與同伴相互撓撓腳心和腳背,并說說被撓的感受。

  2.聞一聞小腳:請幼兒聞聞自己的小腳,并思考:為什么有的小朋友的腳丫會有不好聞的氣味?有什么辦法能讓小腳丫變干凈?

  3.動一動小腳:播放律動音樂,鼓勵幼兒跟隨音樂的節(jié)奏動動小腳腕、腳后跟和腳趾頭。

  四、腳丫本領大。

  1.交流與討論:腳丫有哪些本領?

  2.鼓勵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對腳丫的發(fā)現。

  3.啟發(fā)幼兒思考:如果沒有腳會怎么樣?

  4.小結:腳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我們可以走、可以跑、可以跳,沒有了腳我們寸步難行,所以我們要保護好自己的腳。

教學反思:

  1、這節(jié)活動準備的內容較為豐富,而且在活動中讓幼兒席地而坐、赤腳、觀察幼兒自己的小腳,整個活動較為有趣,所以幼兒在活動中的投入程度較為理想。但是由于這個活動適合分組教學,所以全班幼兒一起上,會有點散亂,在常規(guī)上不盡人意。2、在一系列有趣的活動中,幼兒對自己的小腳有了一定的認識,知道了腳的功能、腳的形狀和一系列保護腳的方法等。

17、幼兒園小班社會《今天我是小主人》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愿意到別人家做客,不哭鬧、不亂翻別人的東西。

  2、會禮貌熱情地接待客人,會說禮貌用語。

  3、激發(fā)幼兒樂于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提高他們的健康意識。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6、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7、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桌椅、玩具、水杯、水果

  2、幼兒用書12-13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讓愛住我家》進入場地。

  2、模擬電話,引起幼兒興趣?!榫皩耄ぐl(fā)興趣

  “叮鈴鈴——”“喂,您好!這里是小一班!”……“哦!知道了!”

  師:小朋友們,電話里說,知道我們小一班的小朋友都是最有禮貌的小朋友。待會兒這位神秘的小客人要來我們班做客哦!小朋友們歡迎嗎?

  二、基本部分:

  (一)、客人來我家——引導幼兒懂得基本的禮儀。

  1、教師提問:你家里來客人你該怎樣做?

  引導幼兒說出——掃地、拖地、準備茶水、水果、糖果、圖書、玩具等。

  (二)、教師邀請寶寶來做客小朋友。

  (1)——學習如何招待客人

  “現在我邀請兩個小朋友來我家做客哦!”

  (老師扮演小主人、幼兒扮演客人)

  情景表演(1):主人邊整理客廳邊說:客人要來了,我把客廳整理干凈??腿饲瞄T主人請客人進來時,客人向主人問好。主人請客人坐下,請喝水,客人說謝謝!

  教師小結:主人對客人說“歡迎到我家做客”。

  逐步深入——我這里有玩具,請你們一起來玩吧!(兩位小客人自由發(fā)揮)

  師幼一起點評:

  你認為主人做得怎么樣?小客人哪里做得好?能不能爭搶玩具?能不能動主人家的東西?

  師小結:小朋友們非常棒!

  (2)——學習做禮貌客人。

  情景表演(2):主人請客人玩玩具,客人有禮貌地說謝謝,并能一起友好地玩,客人不隨便動主人家里的東西。

  教師:主人請客人玩玩具,客人說了什么?他們倆是怎樣玩的?主人家里還有許多玩具,客人動了沒有?

  教師小結:怎樣做有禮貌的小客人,不爭搶玩具,不動主人家的東西,做文明小客人。

  (3)——學習如何告別。

  情景表演(3):玩了一會兒后,客人要走了,有禮貌地謝謝主人的招待,和主人道別,并邀請主人下次到自己家做客。

  教師提問:客人要走了,對主人說什么。

  幼兒小結:說再見和邀請下次再到我家做客。

  (三)、神秘客人模擬表演:歡迎來做客——鞏固幼兒禮儀。

  請一名配班老師扮演熊媽媽,幼兒招待小客人。

  “咚咚咚!”——配班老師扮演的熊媽媽敲門。

  “小朋友們猜一猜是誰呢?”老師激起幼兒興趣。

  教師在一旁提醒幼兒注意:客人對主人說些什么?主人對客人說些什么?應該怎樣招待客人?客人要走了,主人對客人說些什么?

  4、分組進行表演,教師隨機指導。

  幼兒創(chuàng)編各種角色進行表演,如:小熊、小青蛙、小鳥等等。

  5、請幼兒觀看幼兒用書12-13頁進一步體會如何當小主人,鞏固理解做客和待客禮儀。

  三、結束部分:

  教師鼓勵小朋友的表演很棒,對幼兒在家里來的客人提出禮儀希望。

  四、活動延伸

  請家長將孩子在家的表現記錄下來,或是照片,或是錄像,和小朋友們互相學習。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18、教案小班社會《文明小乘客》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乘車的方法和簡單的安全知識。

  2、能判斷文明乘車的行為。

  3、體驗乘車游戲的樂趣。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7、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公共汽車”的活動場景;

  2、背景音樂(車的鳴笛,剎車等音效);PPT課件;

  3、哭哭臉和笑笑臉卡片若干。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乘車時的文明行為和簡單的安全知識。

  活動難點:做到文明乘車。

  活動過程

  一、無聲動畫,引出重點。

  師:老師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有一群小動物要和我們一起去郊游,你們高興嗎?(幼:高興)

  師:你們看,他們來了!

  PPT播放無聲動畫

  師:我們一起看一看,他們在干什么?

  一定要仔細看呦!

  提醒幼兒認真觀看,動腦猜想,大膽說說。

  師:下面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PPT展示圖片,師提問,鼓勵幼兒說出答案:

  上車前,小動物們是怎樣做的?PPT同時播放上車前小動物排隊的圖片(準備排隊上車)

  小動物們排隊的時候,小兔和羚羊老師在說什么?說完之后小兔是怎樣做的?這樣做對嗎?(它想不排隊,第一個上車;這樣做不對)

  汽車開動后,小熊做什么了?羚羊老師對它說了什么?之后小熊是怎樣做的?它應該怎樣做?

  (汽車開動后,小熊開始吃零食,并且把零食袋子扔得滿地都是;羚羊老師批評他這樣做是不對的;小熊把垃圾都打掃干凈了;在車上不應該亂扔垃圾)

  小鹿和小熊在干什么?羚羊老師又說了些什么?(它們在大聲唱歌;羚羊老師說在車上大吵大鬧,會影響其他人,不應該大聲喧嘩)

  二、有聲動畫,鞏固加深。

  師:我們現在來聽一聽小動物們到底在說些什么。

  播放有聲動畫,加深影響,鞏固重點。

  師:啊!剛才你們說的太棒了,給自己鼓鼓掌!

  三、判斷正誤,表揚好習慣。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些人乘車的照片,請小朋友們來判斷一下這些人的做法是否正確。如果你認為正確,你就舉起笑笑臉;如果你認為錯誤,就舉起哭哭臉。

  PPT播放幻燈圖片:

  圖片一:乘車時,將頭或手伸出窗外。

  圖片二:從后門上車(師補充:如果車有兩個門,應該是前門上車,后門下車;如果車只有一個門,應該是先上后下,以免擁擠)。

  圖片三:上車后自覺投幣。

  圖片四:給老奶奶讓座(師補充:除了老人以外,我們還應該給孕婦,抱小孩的人,殘疾人讓座)

  四、情景游戲,乘車實踐。

  師:現在我們了解了很多乘車時的安全知識,我們看看誰能成為文明小乘客!好了,我們出發(fā)吧!

  1、請一位小朋友扮演汽車司機,配位老師負責播放背景音樂和扮演老人半路上車,主班老師根據小朋友的表現做旁白解說,適時給予表揚、強調。

  2、請小朋友自己選擇分配角色,師給予適時的建議和指導,游戲繼續(xù)進行,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在圖書角提供各種交通工具的圖書若干,組織幼兒閱讀圖書,并討論乘坐摩托車、自行車、小轎車的注意事項(如坐摩托車要扶好大人,坐自行車要注意把腳放好,坐小轎車要注意系好安全帶等)豐富幼兒安全知識。

  活動反思

  公交車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通工具,為了讓幼兒更好地了解乘車禮儀,增強文明乘車意識,我設計了這次活動。讓孩子們通過看,聽,說,玩,了解乘車的基本禮儀,體驗乘車的樂趣,從而激發(fā)幼兒爭做文明小乘客的意識和行為。

19、教案幼兒園小班社會《學做小主人》反思

  活動目標:

  1.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jié)。

  2.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

  3.樂于做小主人。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7.培養(yǎng)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1.排練好情境表演“我做小主人”。

  2.事先與大班老師商量好,到時邀請部分大班幼兒前來做客。

  3.幼兒操作材料。

  活動重點及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招待客人的一些簡單禮節(jié)。

  活動難點:能運用禮貌語言進行交往,樂于做小主人。

  審美元素:

  現在的幼兒大多都是家中的寵兒,以自我為中心。每當家中來客人時,不會招待客人。本次活動,通過讓幼兒學會正確招待客人,知道有禮貌、熱情接待客人也是一種行為美。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看情景表演“我做小主人”。

  師:明明家來了客人,我們看看他是怎樣招待客人的。

  幼兒觀看情境表演。

  師:小客人到了明明家,明明是怎樣招待客人的?說了哪些話?(引導幼兒說出明明有禮貌的話,并學習禮貌用語。)

  二、引導幼兒討論招待客人的方法。

  師:如果有客人到你家做客,你會怎么說、怎么做呢?(請教師當客人,幼兒當主人,練習用禮貌用語招待客人。)

  引導幼兒看幼兒操作材料,自由討論。

  師小結:有客人到你家來時,主人要講禮貌,主動向客人問好,能熱情地請客人吃糖果、喝水、玩玩具等,客人走時主動和客人說再見。

  三、實踐活動“我做小主人”。

  師:今天,大班的哥哥姐姐來做客啦!我們應該怎么說呢?

  引導幼兒用禮貌用語向客人問好:大班的哥哥姐姐,你們好!歡迎到我們班來做客!

  引導幼兒給客人搬椅子,請客人坐下,說:哥哥姐姐,請坐!

  引導幼兒與客人交往:哥哥姐姐,請喝水!哥哥姐姐,請玩玩具!

  引導幼兒與客人告別:哥哥姐姐,再見!(如果幼兒在某一環(huán)節(jié)說得不夠好,可以反復練習)

  四、活動總結與評價。

  教學反思: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20、幼兒園小班社會領域《合作力量大》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故事,知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2、在游戲活動中體驗合作能夠省時省力。

  3、樂意在日?;顒又信c同伴合作,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5、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6、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7、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錄音故事《拔蘿卜》

  活動過程:

  1、傾聽故事,了解什么是合作。

  教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拔蘿卜》,請你們聽一聽,誰在拔蘿卜?他們是怎樣拔蘿卜的?答案就在故事里,請小朋友們仔細聽。

  幼兒傾聽故事后,提問:

  誰要拔蘿卜?他拔出來了嗎?后來他想了什么好辦法?

  教師小結:蘿卜太大了,老爺爺一個人拔不出來,老奶奶、小姑娘、小花狗、小貓咪、小老鼠一起拔就拔出來了,這是為什么呢?

  (幫助幼兒理解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2、創(chuàng)設情境,幼兒嘗試合作搬運蘿卜,體驗合作的好處。

  先請一個幼兒去搬所有的蘿卜,當幼兒一次搬不了時,再請四名幼兒一起去搬運,讓大家比較一個人搬與五個人一起搬哪個更好,從而深入理解合作搬省時省力。

  3、遷移經驗,進一步加強合作意識。

  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回答問題,冰冰要將桌子搬到窗戶下,他一個人搬不動,怎么辦?小玲不小心將圖書架碰倒,圖書撒了一地,怎么辦?

  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用合作的方法幫書中的小朋友解決了問題,希望你們自己遇到問題時,也請別人幫忙或主動幫助別人,記住合作力量大。

  活動反思

  《合作力量大》是南師大版的小班社會領域內容,小班幼兒經過一學期的集體生活,已有分享意識?!毒V要》中指出:“兒童的自主活動不是單獨的個體活動,而是以同伴、教師及其他人共同生活為背景的”而合作又上幼兒來發(fā)展適應社會的不可缺的重要素質,所以這一活動重點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合作意識,并通過自身的游戲體驗來感知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在環(huán)節(jié)設置上,遵循小班幼兒的心理特點,運用故事導入——理解合作——游戲體驗——經驗提升的漸入來培養(yǎng)和激發(fā)幼兒對合作的理解。以故事導入,幼兒在有趣易懂的故事中,感知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形象的角色,重復和語言對白,適宜小班幼兒的直觀感知的特點。運用游戲“搬蘿卜”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感知合作的意義。

  正如華盛頓少兒博物館上的一句名言:“告訴我的,我會忘記,做給我看的,我會記住,讓我參與的,我會理解”。幼兒經驗的獲得要將之運用?!毒V要》中也指出,注重幼兒在生活中的學習,老師運用多種情境的呈現,讓幼兒去判斷和探索在實際生活中出現類似的情景,該如何做出相應的反應,從而發(fā)展幼兒在生活中運用合作能力,理解幫助別人或別人幫助自己都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融入他人,融入社會。

21、幼兒園教案小班社會《愛惜保護小手》反思

  活動目標:

  1、明白愛惜、保護小手,不玩尖利的物品。

  2、明白手劃傷后簡易的處理與保衛(wèi)方式。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6、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7、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手受了傷害的小狗熊玩具

  活動重難點:

  明白哪一些物品尖利不可以玩

  活動過程:

  1、展示小狗熊玩具,通過小故事導入:“今日小狗熊在玩時可一不留神啦,弄傷了自個兒的手,它自個兒非常疼,都快哭鼻子啦!”

  探討:

  (1)這一個小狗熊的手怎樣了?(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會出血哩?(被物品劃傷了)

  (3)啥物品會把手劃傷?為何?(玻璃片、針、鐵釘、鐵絲、剪刀等。由于這一些物品非常尖,非常銳利。)

  (4)引導孩子記憶:自個兒的手有沒被劃傷過,手劃傷了有哪一些不便。

  2、探討怎么樣方可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平日里不玩剪刀、小刀、針、玻璃片、鐵片等尖利的物品。)

  總結:我們四周有許多物品,有些是非常尖的,有些是非常銳利的,例如果我們去玩這一些物品,便會把手劃傷,給自個兒帶來危險與很多不便。因此孩子們別去玩這一些物品,避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教學與日常生活。

  3、探討怎么樣保衛(wèi)、處理小狗熊(或者自個兒)受了傷的手。

  (1)例如果手一不留神被劃傷啦,可不可以用沒洗過的手去捂?zhèn)?為何?(不可以,由于沒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如何是好?(倘若擦傷了皮,要先清理洗滌傷口,接著涂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大夫處理。)

  (3)手包扎后還需留意哪一些事宜?(不可以把傷手浸在水中,不可以任意揭掉包布,要按照約定時間找教師、大夫換藥等。)

  總結:例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然受了傷,就更加要好好保衛(wèi),這樣方可使它快快復原健康,為我們服務。

  活動反思:

  小班幼兒自我認知,自我意識已經初步形成,他們對自己的身體和身邊的事物特別關注。小手是幼兒最常用、最熟悉的一部分,他們每天用小手做許多事情。但是小班幼兒生活經驗少,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知道怎樣保護小手,所以我將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有機的整合和改動,使幼兒通過活動來認識小手,喜歡小手,知道需保護小手,并掌握一些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識。

22、小班綜合活動公開課《大茶壺,小茶杯》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活動領域 綜合活動

  設計思路

  用肢體表現事物,對小班來說,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因此邊做邊說才會記憶更深刻!因此我把本活動設計為一節(jié)綜合課,既有實驗,供幼兒觀察,又有動作表現,使幼兒邊做動作邊學習,了解泡茶的過程,學說禮貌用語接待客人,樂意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這樣孩子們的參與積極性會很高。

  活動目標

  1.享受體驗活動帶來的快樂情緒。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表現力。

  3.初步了解泡茶過程,學習用禮貌用語接待客人。樂意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4.嘗試用較完整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意愿,并樂意大膽地進行交流。

  5.體會集體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壺、茶托、茶壺、茶杯、茶葉等泡茶用具;背景音樂《開火車》、《古箏曲》、兒歌《大茶壺》、歌曲《大茶壺》。

  重點:認識茶具。

  難點:用肢體動作表現物體特征。

  活動過程

  1.談話方式引出泡茶工具。

  師:小朋友怎樣招待客人?(請喝白開水、各種飲料、水果、倒茶。。。。。。)老師是怎樣招待客人的?引出泡茶工具,了解茶具的功用。

  師:這是什么?有什么用處?

  (1)觀察茶壺、茶杯的外形特征。

  師:(茶壺)分別觀察壺身(鼓鼓的、圓圓的、大大的)、壺蓋(像頂帽子)、壺把(彎彎的,方便人們抓握)、壺嘴(尖尖的、翹翹的)。

  (拿起茶杯)這是什么?(茶杯)它長什么樣子?(圓圓的口、大大的肚子,有的有把,有的沒有把)

  (2)引導幼兒觀察對比茶壺大、茶杯小。

  通過目測方式,鞏固對大小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3)小結:泡茶用具主要有:茶托、茶壺、茶杯、茶葉、開水。可以用茶具泡茶,讓人品嘗茶水。

  2.演示泡茶過程。

  師:那誰知道怎樣泡茶?(幼兒分別回答)

  師:請你們看看張老師是怎樣泡茶的?

  教師按照放茶葉——洗茶——泡茶的程序泡茶,邊操作邊講解。

  師:“先把茶葉放入茶壺中,然后倒入水,搖一搖、洗一洗后,把水倒掉,這叫洗茶。再放入第二次水,泡一泡才能喝,這叫泡茶?!?/p>

  泡茶時需用開水,要請大人幫忙,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3.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茶壺、茶杯。

  (1)模仿大茶壺、小茶杯。

  師:“怎樣把自己變成一只大茶壺?”教師逐步引導,分別用身體的哪部分模仿壺身、壺蓋、壺把、壺嘴,一起模仿茶壺。

  “怎樣表現茶杯呢?”師生一起模仿小茶杯。

  (2)教師倒茶,引導幼兒觀察并模仿倒水動作。

  師:現在來看看我們的茶泡好了嗎?

  (端起茶壺、打開壺蓋,靠近鼻子聞一聞)嗯!好香啊!現在我們可以倒茶招待客人了。(放兒歌《大茶壺》音樂)

  教師邊倒茶邊提醒幼兒,倒茶時要把壺嘴靠近茶杯后再倒茶。

  鼓勵幼兒用肢體表現茶壺倒水動作。(彎彎腰表示倒水)

  (3)請客人喝茶。

  師:啊!好香啊!那想一想,我們一會給客人送茶時應該對客人說什么?好!請小朋友們依次來端茶送給客人,別忘了對客人說“請喝茶”。

  請幼兒依次端茶送給客人。進行禮貌教育。

  小結:小朋友請坐,剛才你們給客人送茶時怎么說的?(請喝茶!)那客人老師是怎么說的?(謝謝!)所以,我們招待客人時要說“請”,別人招待我們時要說“謝謝”,這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4.游戲:請喝茶。

  師:那我們玩?zhèn)€請喝茶的游戲吧。

  老師分別請一名幼兒扮演茶壺、茶杯表演;再請幼兒兩兩結合,分別扮演茶壺、茶杯,邊說兒歌邊表演喝茶的經過,使用禮貌用語:“請”、“謝謝”。交換角色反復玩游戲。

  集體在音樂《大茶壺》的伴奏下表現,扮演大茶壺去給客人倒茶。

  在音樂《開火車》的伴奏下活動結束。

  師:我們乘上小火車,到外面去給更多的人倒茶好嗎?

  活動延伸

  請幼兒品茶。了解茶壺的種類。粘貼茶壺。折紙茶杯。等等。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運用“表演”的形式作為整個活動的教學手段。在角色的“表演”下,每個幼兒無論能力高低都可以參與其中,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認識大茶壺和小茶杯的外形特征。幼兒學習兒歌的興趣和主動性都很高,教師教得也特別輕松。所以說,知識經驗的傳授及教師的講解不是硬灌輸給幼兒的,而是通過愉快的表演加深幼兒對知識內容的理解,使幼兒欣然接受新知識,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和表現力。 黃瑾老師點評:

  眾所周知,藝術的表現與表達源于生活,對于小年齡兒童來說更是如此。茶壺雖然是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但對于小班孩子來說有些陌生,以此為素材激發(fā)孩子的肢體表現不太適合,若選用離小班孩子生活更近的對象為素材則更有助于激發(fā)孩子的藝術表現。

23、小班社會《家附近的商店》教案反思

  活動設計

  現在人們對居住的環(huán)境越來越講究,社區(qū)相應的生活配套設施也越來越完善,品種繁多的商店走進了大街小巷、走進了孩子們的生活。為幫助孩子進一步熟悉家附近的環(huán)境,了解商店給人們帶來的方便,我設計了這次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中認識各種商店并知道遵守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

  活動目標

  1、能夠介紹家附近的商店,知道商店名稱及所賣物品。

  2、知道在商店里要遵守各項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

  3、愿意和同伴游戲,并體驗合作的快樂。

  4、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6、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7、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1、視頻:老師在面包店工作的短片。

  2、幼兒調查表

  我居住小區(qū)

  家附近商店

  商店里的物品

  家長填寫

  商店照片

  幼兒與家長畫圖呈現

  3、各種商店所賣物品圖片若干(如:各種水果、蔬菜、衣服等),箱子一只。

  4、戶外活動場地布置:噴繪各種商店,散開放置。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孩子興趣,引起幼兒對生活經驗聯想。

  (教師身著面包店工作人員服飾)

  1、孩子們,看看老師今天是做什么工作的了?(幼兒回答)

  2、很棒,今天我是在面包店工作的阿姨,下面我請你們參觀一下我工作的商店——面包房(播放短片)。

  二、幼兒介紹自己家附近的商店,知道在商店要遵守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

  1、師:你們都參觀了我工作的蛋糕房,老師知道你們家的附近也有很多的商店,現在我想請小朋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你家附近的商店,這些商店的名字?這些商店都有什么賣?

  2、請幼兒分享家附近的商店。

  總結:(匯總出調查表)你們家附近的商店品種太多了,有賣水果的水果店,有賣生活所需物品的雜貨店,有賣漂亮衣服的服裝店……這么多的商店,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3、這些商店都是公共場所是大家的,我們在逛這些商店時要注意什么呢?不能干什么?(逛商店時注意保持安靜,不能夠大聲喧嘩,注意公共衛(wèi)生,挑選物品要輕拿輕放……)

  三、通過游戲,讓孩子進一步認識各種商店。

  (帶孩子到戶外活動場所)

  1、師:今天我們教室附近多了許多的商店,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2、游戲《小小理貨員》規(guī)則:這些商店的貨架上都是是空的,貨品都在那個大箱子里,我請你們來做理貨員,將貨品擺放到貨架上。你們可以到任何一個商店去工作,但是每個商店只能有五名理貨員。選好商品,穿好工作服,首先將貨物理好的那隊為贏。

  3、幼兒游戲。

  活動反思

  小班的孩子們生活經驗還不是足夠的豐富。因此,在活動前我準備了調查表,有目的地讓孩子在父母陪同下去觀察了解家附近的商店,這樣給孩子足夠生活經驗,有利于活動、游戲的開展。

  “能遵守公共場所的規(guī)則”是小班幼兒在社會適應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因此我特地設計了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知道在商店是要遵守公共場所規(guī)則的。

  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我提供給孩子們自由交往的機會,并能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商店,但在活動中可能會出現一個商店超過5名售貨員,這時教師要善于觀察,關注幼兒的感覺從而進行調整。

24、小班社會《看誰認得快》教案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的毛巾、杯架和晨檢牌上的貼紙標記,并能迅速認出自己的標記。

  2、懂得要愛清潔、講衛(wèi)生,會用自己專用的茶杯和毛巾。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活動準備:

  每人四張個人的大頭貼照片(貼于毛巾架、杯架、櫥柜和晨檢牌上)

  活動過程:

  一、了解標記的作用

  向幼兒介紹一日的生活內容。重點告訴幼兒每天要吃點心、吃飯、喝水。在吃東西前要洗洗手,洗了手要用自己的毛巾擦干。一樣的毛巾怎么能看出哪條是我的呢?引出標記。

  二、選標記,初步認識所選標記。在相應的位置粘貼標記。

  1、介紹各種標記圖,并讓幼兒選擇出自己喜歡的一種標記,教師幫助貼在毛巾架上。(在圖上注明幼兒的姓名,避免搞錯)

  幼兒拿出自己的大頭貼照片,剝下粘紙,最后粘貼在老師指定的位置上。

  提示:有序地排隊;不亂扔紙屑。

  2、幼兒掛一條毛巾在自己的標記圖下。

  3、出現第二套標記圖,讓幼兒找出自己選的標記(要與上一個相同),教師幫助貼在茶杯架上。

  三、游戲:看誰認得快

  1、找物

  如老師可以說:“我們要玩游戲《找毛巾》,小朋友跟老師一起念兒歌:毛巾毛巾在哪里,請你快快找出來,123……當說完123,請到的一組小朋友要去找毛巾,找到以后,點點毛巾,并告訴老師,我的毛巾找到了?!?/p>

  游戲的形式:從個別—小組(4-5人為宜,兩位老師分組進行找標記游戲,減少幼兒等待時間)

  2、找領居

  如老師可說:“看看,你的毛巾旁邊是誰的毛巾,請把小朋友的名字告訴老師或是小朋友?!?/p>

  活動小貼示:

  1、在家訪時便可發(fā)放貼紙,這樣幼兒們便能很快地熟悉掌握。此外,貼幼兒的大頭貼也不妨是個好辦法。

  2、幼兒粘貼時會忽視圖片的擺放位置,如整齊、對應相應的物品,教師可以做適當地提醒或者是示范。

  教學反思:

  總觀這堂課,我個人覺得我抓住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對教材內容也做了正確處理,教學設計板塊清晰,發(fā)揮了小組合作的有效性,但還存在很多細節(jié)問題。

25、幼兒園小班社會《漂亮的糖果》教案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糖果是小班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最感興趣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食物之一。糖果有許多造型和包裝,色彩豐富,味道不同,質地也有所不同,這也是為什么小小的糖果能夠如此吸引孩子們目光的原因之一。每當聊起糖果,孩子們總是滔滔不絕、意猶未盡。根據這點,我設計了這次科學活動《漂亮的糖果》,目的是:在班里搞一次糖果大聚會,讓孩子們進行一次經驗的交流和分享。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2、能夠大膽地表述自己的發(fā)現,并樂于和同伴、教師進行交流。

  3、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促進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fā)展。

  7、激發(fā)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讓幼兒感知糖果的特征;難點是用生動的語言描述糖果的特征。

  活動準備

  1、幼兒洗凈小手;

  2、各式糖果放于一個果盤內,若干個一次性紙盤和小筐子(放置若干塊濕手帕);

  3、布置糖果超市(準備“糖果超市”字樣和幾盤特殊的糖果)。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方式導入課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些漂亮的糖果,它們要和小朋友們一起做游戲,你們高興不高興呀?

  幼:高興!

  師:每塊糖果身上都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塊自己喜歡的糖果,仔細看一看,它穿了一件什么顏色的衣服,上面都有什么圖案。(分發(fā)糖果,幼兒自由選擇糖果)

  二、探索糖的特征

  1、看包裝

  師:你的糖果穿了一件什么顏色的衣服,上面有什么圖案?

  幼:我的糖果穿了一件紅色的衣服,上面有幾只可愛的小兔子。

  幼:我的糖果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上面有幾只可愛的小猴子。

  ……

  2、摸質地

  師:請你輕輕地摸一下你的糖果,告訴我,你摸上去有什么感覺?

  幼:我的糖果是軟軟的,像棉花一樣!

  幼:我的糖果是硬硬的,像石頭一樣!

  3、剝糖果

  師:教室里真悶熱,我們一起幫糖果把衣服脫下來,好不好?

  4、看形狀、顏色

  師:你的糖果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幼:我的糖果是圓形的。

  幼:我的糖果是紅紅的、方方的。

  ……

  5、聞氣味

  師:每個糖果身上都有不同的氣味,小朋友們仔細聞一聞,你的糖果身上有什么氣味呢?

  幼:我的糖果是桃子味的。

  幼:我的糖果是蘋果味的。

  ……

  6、嘗味道

  師:請小朋友們用舌頭嘗一嘗你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幼:我的糖果是涼涼的,像薄荷的味道。

  幼:我的糖果是甜甜的。

  ……

  7、師小結:今天,老師和小朋友們一起認識了漂亮的糖果,我們都知道了糖果的衣服是五顏六色的,糖果有圓圓的、方方的、長長的、扁扁的,摸上去有的硬、有的軟,它們身上都有不同的氣味,嘗起來有的甜,有的酸。

  8、創(chuàng)編兒歌

  (1)老師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糖果糖果真漂亮,有的圓,有的方,有的彎彎像小船;

  糖果糖果真漂亮,有的甜,有的酸,小朋友們都喜歡。

  (2)師生復述兒歌內容。

  三、逛糖果超市,品嘗幾種特殊的糖果。

  1、在我們的糖果超市里,有幾種很特別的糖果,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呀?(想)

  2、逛“糖果超市”,品嘗特殊的糖果,互相交流吃糖果后的感受。

  四、結束

  師:小朋友們這么喜歡這些糖果,糖果吃多了好不好,為什么?

  幼:糖吃多了牙齒會蛀掉的,還疼呢。

  師:對,我們要從小保護牙齒,可不能多吃糖。尤其注意在睡覺之前,更不能多吃糖,平時吃過糖后要及時漱口?,F在我們一起去漱口吧!

  教學反思

  喜歡糖果是每個幼兒的共性,而這一活動,正是在幼兒最感興趣的基礎上開展的。原本在設計這一活動時,主要目的是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能夠樂于和同伴、教師進行交流。但在實際活動中,發(fā)現幼兒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遠遠超出了我的設想。孩子們能用豐富的語言來表達對糖果的各種認知。

  在教學中,孩子們能夠積極參與,大膽表達。大多數幼兒達到了學習目標,但也有個別幼兒不樂意、不主動回答問題,不能夠與同伴、教師進行交流。我在活動中仔細觀察了每一位孩子的表現,發(fā)現問題后,及時給予鼓勵和個別指導。整個活動因為是根據幼兒的興趣,從生活中選擇了幼兒熟悉的內容,所以孩子們興趣較濃,在活動中也顯得比較主動、積極。在品嘗糖果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如何讓幼兒品嘗是爭論的焦點:一是用舌尖品嘗一下,不影響下一個創(chuàng)編兒歌的教學;二是把糖果放入嘴里,等待孩子把糖全部吃完,這需要很長時間。反復思考后,我采用了第一種方案,達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活動中,老師和幼兒的關系是平等的,整個活動氛圍是輕松的、快樂的。

26、幼兒園小班社會《敲門》教案反思

  設計思路

  幼兒在愉快的游戲過程中大膽地說,有目的地說,這既是小班階段目標中所要求的,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整個活動還有隱性的目標,即讓幼兒“學做有禮貌的人”“做文明的上海小公民”。

  活動目標

  1、能愉快地參加“敲門”游戲。

  2、能在游戲的情境中大膽和大聲地學說“咚咚咚××請開門”。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初步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7、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兔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新鄰居

  (一)播放多媒體課件:三座房子。(小兔家門上貼著頭像,小狗家門口有肉骨頭,小猴家露出一條長尾巴。)

  (二)關鍵提問:

  1、小兔家搬來了新鄰居,猜猜是誰呀?

  2、提示:誰長著長長的尾巴?愛吃肉骨頭的是誰?

  3、小結:原來,小兔的新鄰居是小猴和小狗。

  二、敲門游戲

  (一)小猴去做客

  1、播放多媒體課件:小猴去小兔家做客,小猴不禮貌地敲門。

  2、關鍵提問:這是什么聲音?小兔開門了嗎?怎樣才能讓敲門的聲音變得好聽?你來試著敲一敲。

  3、集體嘗試敲門:把椅背當做門,試著敲一敲門。邊敲門邊說:“咚咚咚,咚咚咚,小兔小兔請開門?!?/p>

  4、幼兒一起來教多媒體課件中的小猴敲門。

  5、播放多媒體課件:演示小動物敲門。

  6、小結:去別人家做客要有禮貌,要輕輕地、有禮貌地敲門,主人就會為你開門。

  (二)小狗去做客

  1、小狗也要去小兔家做客,可它不會敲門,怎么辦?

  2、幼兒交流自己的辦法。(這里教師要特別關注幼兒對敲門方法的理解和表達。)

  3、播放多媒體課件:演示小動物敲門。

  4、小結:小猴和小狗都會敲門啦!它們都知道去做客時要輕輕地敲門,敲門時還要向主人說一句有禮貌的話,請主人開門。

  (三)大家來敲門

  1、交代敲門游戲玩法:

  (1)兩人結伴進行游戲,分別扮演小兔和客人,客人將“小兔”的后背當做門,玩敲門游戲。

  (2)游戲可交換角色多次進行。(這里教師要特別關注幼兒玩游戲時的情緒,以及幼兒在敲門時能否說一句禮貌的話,表示請主人開門。)

  2、小結:你們真有禮貌,輕輕地敲門,有禮貌地說話,我們的朋友就開門了。

  (四)一起去做客

  1、動物朋友們請我們去做客,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去動物朋友家做客敲門時,要能根據不同的角色準確地稱呼主人,并說一句禮貌的話,請主人開門。)

  2、播放多媒體課件進行互動。

  3、和朋友們一起唱唱跳跳(播放歌曲“找朋友”)。

  4、自然結束。

  活動延伸

  和幼兒一起去隔壁班做客,讓幼兒想一想,一邊敲門一邊可以怎么說呢

  教學反思:

  對幼兒的禮儀教育是長期的培養(yǎng)過程,教師的說教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將禮儀教育滲透到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并隨時關注幼兒,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機,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這樣才能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我會和家長共同攜手、共同努力讓孩子們從小受到良好的禮儀教育。

27、幼兒園社會領域教案小班社會《我愛小臉》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小班的幼兒有必要讓他們了解五官的用途,啟發(fā)他們如何保護五官;否則幼兒經常用手挖鼻孔, 經常把臟東西放到嘴里或把類似珠子的東西放到嘴里,有灰塵.沙子進入眼用手搓,極不安全、衛(wèi)生。因此,我認為組織該活動是很有必要的,能提高幼兒保護五官的意識,對幼兒很有教育意義。這次活動就是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需要而設計。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游戲活動,正確說出嘴巴、眼睛、耳朵、鼻子的名稱和數量,了解它門在頭上的位置。

  2、知道眼、耳、嘴、鼻的用途。

  3、教育幼兒要保護好眼、耳、鼻、嘴這些器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知道五官的名稱·用途

  2·活動難點:能在日常生活中保護自己的五官

  活動準備

  1·男孩頭像一幅、

  2·鏡子若干、一瓶香水(供幼兒聞氣味)

  3·一副沒有五官的頭像圖片,耳朵·眼睛·鼻子·嘴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利用男孩頭像向幼兒介紹嘴巴、眼睛、鼻子、耳朵的名稱.數量及位置。

  教師:昨天,有位大哥哥到照相館照了一張相,他想叫我們班的小朋友看一看,(出示頭像)瞧,大哥哥的樣子多神氣呀,他好像在跟我門說話哩:小弟弟,小妹妹,我想出道題考考你們,你們誰知道我這圓圓的臉上都長了些什么?

  1、幼兒看頭像正確說出眼、耳、鼻、嘴的名稱及數量。

  2、告訴幼兒眼、耳、鼻、嘴在頭上的位置。

  二、發(fā)給幼兒小鏡子,讓幼兒從鏡子里看清自己臉上的器官。

  1、幼兒拿小鏡子自己觀察。

  2、教師提出:從鏡子里看看你的臉。 教師引導幼兒小結::我們每個人都有兩個眼睛,兩只耳朵,一個嘴巴,一個鼻子;眼睛里有眼珠子,嘴巴里有牙齒和舌頭。

  三、讓幼兒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的作用,

  1、通過嘗試,讓幼兒聞香水,知道鼻子可以聞氣味的。我們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是人體上最重要的器官,缺少了哪一樣都是不行的。如果沒有了眼睛我們就什么也看不見;如果沒有嘴巴就不能吃東西,不能說話;沒有鼻子我們就什么氣味也聞不到;沒有耳朵我們就什么聲音也聽不到。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引導幼兒知道如何保護五官: (1) 吃完東西要漱口,不亂吃臟東西。 (2) 看電視不能靠得太近,有灰塵或沙子進入眼睛不能用手搓。 (3) 不能用手摳鼻子。

  四、出示沒有五官的頭像圖片和耳朵·鼻子等圖片,鼓勵個別幼兒上來給頭像貼上五官,再引導全部幼兒鞏固五官的數量。

  五、競賽游戲:找眼睛、耳朵、鼻子、嘴巴。 教師依次說眼睛、耳朵、鼻子、嘴巴,幼兒馬上用手依次知道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看誰反應得又快又準。

  教學反思

  1·幼兒積極參與,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2·思路明確,師幼互動,能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

  3·活動過程整體效果較好,幼兒積極性高,特別是講到五官有何用途的環(huán)節(jié),幼兒很感興趣,回答發(fā)言積極。

  4· 在幼兒嘗試活動的環(huán)節(jié)中,供幼兒嘗試的物品和方式太少,不能使幼兒得到鞏固練習,應在課外開展拓展練習

28、小班社會教案反思《小水滴不哭了》教案

  設計背景

  水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人的生活和水密不可分,因此我選擇了幼兒每天都看到并用到的水作為主題,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喜歡水,對水產生好奇,所以他們常不自覺地玩水,浪費水,設計本次活動旨在教育幼兒懂得一些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根據小班幼兒情感易受感染的特點,從情感教育入手,在活動中安排了場景,采用了擬人化手段來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引起幼兒內心的共鳴,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想法,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獲得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

  活動目標

  1.體會水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懂得節(jié)約用水。

  2.學會講述水的用途。

  3.了解水的二次利用。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6.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能力。

  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水的用處很大,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

  難點:懂得水可以二次利用。

  活動準備

  花草頭飾若干,錄音帶、錄音機。請大班幼兒扮演“小水滴”。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游戲:關緊水龍頭。

 ?、僖话胗變喊缪荨盎ú荨?,一半幼兒跟隨老師給“花草”澆水, “花草”和澆水的幼兒快樂地跳起舞。

 ?、谕蝗唬牭揭魂嚳蘼?,小朋友都停了下來,老師循聲找到了正在傷心哭泣的“小水滴”。

  師:小水滴,你為什么哭呀?

  小水滴:滴滴答、滴滴答,有個小朋友洗完手沒有關緊水龍頭,把我給白白浪費了。

  師:小水滴,你別哭,讓我們小朋友來幫助你。

  師:誰來幫助小水滴,讓小水滴高興起來?

  幼兒討論并回答。

  二、談話:水的用處大

  1.水有什么用?

  2.除了我們人需要水,還有誰也需要水?

  3.如果沒有了水會怎么樣?

  4.我們要怎樣節(jié)約用水?

  小水滴: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水的用處真大,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

  三、談話:水的二次利用

  1.大班的姐姐提一桶水進來,說: “小水滴,我能把洗過手帕的水倒掉嗎?”

  2.小水滴: “不能倒,不能倒,我還有別的用處呢?!?/p>

  3.師: “小朋友,洗過手帕的水還能干什么用呢?”

  幼兒討論并回答。

  小水滴:小朋友真能干,知道了用過的水還有其他的用處,懂得了一種節(jié)約用水的方法,謝謝你們

  教學反思

  因為選材與幼兒較貼近,幼兒有較多的生活經驗,故孩子們思維很活躍,都能積極地用較連貫語言表述自己的觀點和經驗。從幼兒的反應情況看,他們能體會“小水滴”的心里感受,情緒被“小水滴”所感染,積極尋求幫助小水滴的方法,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知道了水的用處,懂得了人、動物、植物都離不開水;萌發(fā)了在日常生活中節(jié)約用水的意識。

29、小班社會領域教案《小毛巾》教案與反思

  活動設計背景

  小毛巾是小班幼兒入園后每天都必用的生活用品,比較熟悉。但在日?;顒又羞€有有很多孩子不會正確使用小毛巾,通過這節(jié)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毛巾的用處,在游戲中學習正確使用小毛巾,愛護小毛巾。在科學方面,運用游戲形式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更深切地對一些圖形的認知和常見顏色的分辨。也是小班幼兒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并在游戲中讓幼兒體驗探索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通過各感官的接觸感知物體的基本形狀和顏色。

  2.了解毛巾的用處,學會正確使用小毛巾。

  3.愿意愉快的參與活動,體驗探索的樂趣。

  4.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6.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7.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毛巾的用處,學會正確使用小毛巾。

  活動準備

  彩色正方形小毛巾, 小盆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音樂律動( 洗手帕)

  活動過程:

  一、導入 :

  1、毛巾律動進活動室 。

  二、初步感知毛巾的顏色形狀

  1.師:我們剛才拿什么跳舞的啊?

  老師介紹自己的毛巾, 我的小毛巾漂亮嗎?它是什么顏色,什么形狀?

  2.師:請你們拿起自己的小毛巾,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悄悄話,告訴他你的小毛巾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

  3.師:請你讓你的小毛巾在自己的小腿上休息休息,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他的小毛巾呢?

  4.師總結:小朋友的小毛巾也是正方形的,有紅色,黃色,綠色,藍色,真漂亮

  5.顏色對對碰小游戲

  三、教師引導幼兒“變魔術”,探索方法,鞏固基本形狀。

  1.師:小毛巾還想請小朋友來變魔術呢,想不想變?看!小毛巾什么形狀的呀?能不能變出長方形呢?變變變,變成長方形??炜扉_動小腦筋,想想怎樣把正方形的小毛巾變成長方形?

  2.師: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把正方形變出長方形的?(教師用語言小結:用這2邊的角對折過去,讓2個小角做了好朋友,長方形就變出來了。)

  3.師:小朋友真了不起呀,能變出三角形嗎?變變變,變成三角形。

  4.請一個幼兒演示變三角形。教師講解:拎住一個小角去找對面的那個小角做好朋友了,瞧,一個三角形變出來了,你是這樣變的嗎?

  四、了解毛巾用處,學會正確使用小毛巾

  1.師:我們能用小毛巾來干什么呢?

  2.師:對呀,可以用小毛巾來擦汗,擦鼻涕,擦嘴巴,擦手。

  3.來,讓我們一起拿起小毛巾,試一試:小小毛巾,四方方,軟軟身體,本領大,擦擦頭發(fā),擦擦汗,擦擦嘴巴,擦擦手,感冒時候用處大,阿嚏,阿嚏,擦鼻涕。

  五:變臉小游戲

  師:小毛巾本領真大啊,小毛巾想和大家玩變臉的游戲!準備好了嗎?(用小毛巾把臉遮起來)變變變,變笑臉,變變變,變哭臉,變變變,變生氣。

  六、延伸活動

  師:小毛巾又有用又好玩,是我們的好朋友,用的時候要輕拿輕放,一起愛護它,這樣小毛巾就愿意和你做好朋友啦!我們剛才用小毛巾來擦手擦嘴巴,還用小毛巾來變魔術、做游戲,小毛巾都有些臟了,那我們一起來洗洗小毛巾。跟著音樂律動《洗手帕》:(模仿動作)挽起袖子,拿小盆,準備開始洗,最后晾毛巾結束。

  教學反思

  用毛巾律動開始,讓孩子們充滿了好奇心,在教育活動中都表現的十分積極,活躍,并且在活動中學會了怎樣使用毛巾,怎樣愛護毛巾。

30、幼兒園教案小班社會《大拇哥》反思

  教學目標:

  1、學習兒歌,有表情地會朗誦兒歌。

  2、通過觀察圖片、手指等游戲了解兒歌。

  3、感受同伴之間的游戲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6、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7、教幼兒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

  活動準備:

  1、手指畫一張。

  2、幼兒用書一套。

  3、磁帶。

  活動過程:

  通過講述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幼兒的趣味性,然后提問幼兒故事中所包含的幾個問題。

  如:故事中講述的手指媽媽有幾個寶寶,寶寶的名字叫什么。

  展示幼兒圖書,手指畫面提問有關手指的問題。

  如:第一幅小孩指的哪個手指,手指叫什么名字。

  通過簡筆畫,加深幼兒對手指的認識。

  如:畫個手指畫,提問幼兒手指的名字。

  通過場景、變換等魔術等形式來引導幼兒玩游戲、念兒歌,反復練習。

  放磁帶讓幼兒伴讀,之后一邊伴讀一邊作動作。

  幼兒與幼兒之間分角色表演,為鞏固幼兒對手指的認識,以至于達到會說會唱兒歌的最終目的。

  仿編兒歌。

  如:小手指一起伸,看看手上幾個寶。

  1、2、3、4、5。

  寶寶寶寶真可愛,媽媽緊緊把手摟。

  大拇哥最懂事,二拇弟、四小弟都聽話。

  小妞妞最淘氣,認為自己是老小。

  總是欺負大拇哥、二拇弟、四小弟。

  媽媽就是中三娘,每天摟著寶寶唱兒歌去看戲。

  手心手背心肝寶貝。

  活動反思:

  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來看戲,手心手背,心肝寶貝,這是我給小朋友上的一節(jié)語言活動《大拇哥》。這首兒歌短小精悍,內容也較容易,主要介紹五個手指的名稱,同時還能活動幼兒的手指,鍛煉手部肌肉,促進幼兒小肌肉的發(fā)展。更重要的是增加幼兒生活情趣,五個手指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他們團結友愛,從而潛移默化的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

  剛開始我玩了一個 “大拇哥睡覺、大拇哥起床”的游戲,由于小朋友基本上都認識大拇哥,所以在說大拇哥的時候進行得比較順利,小朋友也玩得挺開心的,接下來我介紹的是二拇弟,我是大拇哥,我長得矮矮的、胖胖的,我在家里是大哥哥,我還有四個弟弟妹妹,你們想認識嗎?我旁邊的是我二弟叫二拇弟,教師引導幼兒向二拇弟問好,一方面是加強幼兒的禮貌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幼兒認識二拇弟的過程。然后繼續(xù)玩二拇弟睡覺、二拇弟起床的游戲。接著我以同樣的方法認識其他三個手指的名字及主要特點。三姐姐:站在中間,個子最高;四小弟:站在三姐姐和小妞妞之間,不高也不矮;小妞妞:個子最小,又矮又瘦,站在最后面。這一環(huán)節(jié)下來幼兒對三個手指認識得比較好了,有了這個環(huán)節(jié)鋪墊,以便更好地進入到下一個環(huán)節(jié)來學習兒歌。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們利用手指偶的形式,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孩子學得很投入。

  一節(jié)課上下來孩子們基本已掌握了兒歌的內容,并能邊念兒歌邊用動作表示。從這一活動中我覺得,對于小班的孩子,可在教育中使用一些擬人的手法,多利用一些教具,多采用一些游戲的形式。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符合小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及方式,讓孩子們喜歡、接受,學起來也更加的輕松。體現一個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樂趣。

31、小班社會教案《大茶壺小茶杯》反思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泡茶過程,學習用禮貌用語接待客人。

  2.樂意用肢體動作表現大茶壺,小茶杯的樣子。

  3.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水壺、茶托、茶壺、茶杯、茶葉等泡茶用具。

  2.背景音樂:兒歌《大茶壺》、歌曲《大茶壺》。

  活動過程:

  入場:播放音樂《大茶壺》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動作入場。

  導入語:

  師:歡迎小朋友來到文老師家做客,(鼓掌)小朋友請坐,(謝謝老師)小朋友想喝點什么呢?(幼兒自由回答,牛奶、果汁、咖啡、、、)對不起!老師沒有準備果汁和牛奶,但是,老師給小朋友們準備了非常好喝的水果茶,你們想喝嗎?(想)但是呢?要想喝到美味的茶葉,就需要小朋友用你聰明的小腦袋學習一下我們美味的茶是怎么來的?老師去你家的時候你也給老師泡美味的茶好不好?(好)

  1. 認識泡茶工具:

  師:小眼睛看這里,看看這是什么?(茶壺)

  (1)觀察茶壺、茶杯的外形特征。

  師:(茶壺)分別觀察壺身(鼓鼓的、圓圓的、大大的)、壺蓋(像頂帽子)、壺把(彎彎的,方便人們抓握)、壺嘴(尖尖的、翹翹的)。茶壺是用來做什么的?(泡茶)

  (拿起茶杯)這是什么?(茶杯)它長什么樣子?(圓圓的口、大大的肚子,有的有把,有的沒有把)茶杯是用來做什么的?(喝茶的)

  (2)引導幼兒觀察對比茶壺大、茶杯小。

  通過目測方式,鞏固對大小概念的理解,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

  師:茶壺和茶杯放在一起,比一下誰大?(茶壺大、茶杯小)哦!這是大茶壺,這是小茶杯。

  (3)這是茶葉,美味的茶葉,這是開水,咕嚕咕嚕的,很燙,注意安全哦!

  小結:泡茶用具主要有:茶壺、茶杯、茶葉、開水。可以用茶具泡茶,讓人品嘗茶水。

  2.演示泡茶過程。

  師:那誰知道怎樣泡茶?(幼兒分別回答)

  師:請你們看看張老師是怎樣泡茶的?

  教師按照放茶葉——洗茶——泡茶的程序泡茶,邊操作邊講解。

  師:“先把茶葉放入茶壺中,然后倒入水,搖一搖、洗一洗后,把水倒掉,這叫洗茶。再放入第二次水,泡一泡才能喝,這叫泡茶?!?/p>

  泡茶時需用開水,要請大人幫忙,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泡茶需要2—3分鐘,請小朋友耐心等待,老師要考一考小朋友了,

  (1)剛才我們是怎樣泡茶的?

  (先把茶葉放入茶壺中,然后倒入水,搖一搖、洗一洗后,把水倒掉,這叫洗茶。再放入第二次水,泡一泡才能喝,這叫泡茶。)”

  小朋友回答的真不錯,看看我們的茶泡好了嗎?

  師:啊!好香啊!今天,文老師家也來了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也請客人老師喝茶好不好?(好)

  好!請小朋友們依次來端茶送給客人,別忘了對客人說:“請喝茶”

  請幼兒依次端茶送給客人。進行禮貌教育。

  請小朋友把茶杯放回這里。

  小結:小朋友請坐,剛才你們給客人老師送茶時怎么說的?(請喝茶!)那客人老師是怎么說的?(謝謝!)所以,我們招待客人時要說“請”,別人招待我們時要說“謝謝”,這才是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3.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茶壺、茶杯。

  老師又泡了一壺茶,小朋友你想不想喝美味的茶。(想)好!那我們進行一個比賽,看看誰表演大茶壺、小茶杯表演的最像、最認真。我們就把茶獎給他喝,好不好?(好)聽我口令,大茶壺、小茶杯、大茶壺、小茶杯。表演的都不錯,我們來跟隨音樂讓大茶壺、小茶杯跳個舞吧

  播放音樂《大茶壺》

  小朋友表演的都很棒,小手變成小鴨子鼓勵一下自己,(哈哈···)老師把茶獎給所有的小朋友,請小朋友一人拿一杯,請喝茶,謝謝老師!

  咦!剛才張老師用千里傳音告訴我,她也想喝美味的茶,我們乘上小火車,到外面去給更多的人倒茶好嗎?

  活動反思:

  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幼兒,作為一個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角色融入活動中,順應童心、傾聽他們的見解,潛移默化地引領,把從“教師教”為主轉變?yōu)橐浴坝變簩W”為主,讓幼兒與同伴、與老師等之間進行多維互動,給幼兒親身體驗感受的機會,給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的機會,給幼兒自我欣賞的機會,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2、教案小班社會《聰明的小白兔》反思

  設計思路

  小班幼兒年齡小,自我防范意識差,在和成人外出時容易被周圍事物吸引而離開成人。在與家長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多數家長已經注意到了孩子的安全問題,在外出時對孩子進行了教育:外出時,不要離開媽媽,媽媽去哪兒,你就去哪兒,要不然就會被壞人抱走,找不到媽媽了。家長們的教育也僅限于此,而對于有些不懷好意的人會怎樣引誘孩子,如果你遇到這些事情應該怎么辦?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卻沒有提及。這篇教材用孩子喜歡的故事這一文學形式,講述了兔子小白遇到危險時的做法,易于幼兒理解。

  活動目標

  1.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2.積極參與活動,愿意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地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6.能學會用輪流的方式談話,體會與同伴交流、討論的樂趣。

  7.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活動重難點

  重點:知道外出時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難點:遇到危險時不慌亂,尋求幫助。

  重點解決:通過故事和圖示的方法,讓孩子們更加直觀的了解到,遇到危險不要哭要尋求幫助

  難點突破:教師有意識的提供由易到難的操作,以及鼓勵的語言,激發(fā)孩子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讓幼兒通過自身不斷地嘗試,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手偶:小白兔、

  2.課件

  活動過程

  1、手偶導入,創(chuàng)設問題——2、討論分析,解決問題——3、討論照片,初步體驗——4、游戲活動體驗升華

  一、出示小白兔手偶,調動幼兒興趣。

  介紹這只兔子叫小白,它給大家?guī)砹艘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播放課件分段講述故事。討論分析,解決問題

  通過提問、交流、圖示等方式,讓幼兒初步了解到,遇到困難不能哭,要學著自己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并讓幼兒嘗試著去幫助小兔,在解決問題中,不

  僅使小兔認識到而且使孩子們也認識到,遇到困難要學著自己動腦筋想辦法。

  1.出示圖片一、教師講述第一段:

 ?、盘釂枺盒“缀蛬寢尦鋈ゲ赡⒐降臅r候看見了什么?它想什么了?它是怎樣做的?

 ?、朴懻摚喝绻闶切“祝匆娦∶鄯淠銜趺醋?為什么?

  2.出示圖片二,教師講述第二段和第三段:

 ?、盘釂枺盒“子龅搅苏l?狐貍是怎樣說的?小白是怎樣做的?為什么?狐貍見到小白不理它又怎樣做了?它對小白說了什么?小白是怎樣說的?

 ?、普f一說: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嗎?誰還想說?(學說:我不認識你,不吃你的東西。)

 ?、怯懻摚喝绻闶切“祝瑒e人給你東西吃,你會怎么辦?

  3.出示圖片三,教師講述第四段和第五段:

 ?、盘釂枺盒“子钟鲆娏苏l?狼說了什么?小白是怎樣做的?為什么?狼見小白不理它說了什么?小白是怎么回答的?

 ?、普f一說:你能說一說這句話嗎?誰還想說?(學說:我不認識你,不跟你走。)

 ?、翘釂枺捍蠡依且娦“撞桓呤窃趺醋龅?小白怎么做了?它喊什么了?

  ⑷討論:小白為什么要大聲喊“救命啊!救命啊!”如果你是小白,你會怎么辦?你覺得哪種辦法更好?

  4.出示圖片四,教師講述第六段:

  提問:聽見小白的叫喊,誰來了?大灰狼怎樣了?

  5、交流:⑴兔子小白為什么會遇到危險?它以后會怎么做?

 ?、乒闶峭脣寢專吹叫“子龅搅宋kU心里會怎么想?你會對小白說什么?(不離開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危險時尋求幫助)。

  三、通過照片觀察分析:進一步理解遇到危險可以呼喊成人尋求幫助 綱要中指出要為每個幼兒提供自己長處和獲得成功的機會,曾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所以我提供幼兒生活中的照片作為操作對象,通過幼兒幫助照片中的小朋友,讓幼兒體驗自己很棒。 兔子小白真聰明,哎,小朋友也遇到了危險,我們一起來幫他們想想辦法吧。

  1. 出示照片(一):

  陌生人想把小弟弟帶走,小弟弟該怎么辦呢? (喊救命呀?快來人呀?媽媽快來呀......)

  小結:對了,遇到了危險除了喊媽媽,還可以喊其他人來幫助。

  2. 出示照片(二):

  師:這是在什么地方?小朋友滑滑梯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事?腳被卡住了,他該怎么辦?(快來人呀!老師快來呀!)

  3. 出示圖(三):

  幾個小朋友一起在河邊玩,冬冬掉到了河里,真危險,該怎么辦呢?(掉在水里是非常危險的,應該趕快想辦法)

  4. 小結:我的兔寶寶真會想辦法,遇到了危險應該大聲喊叫,可以喊:“媽媽快來呀!老師快來呀!救命啊,快來人啊!

  四、在游戲中遷移經驗:遇到危險大聲呼喊求救 玩陌生人的游戲,師借故離開,請一陌生人進來強行帶幼兒走,幼兒大聲呼救。

  活動反思

  活動中我利用生動的動畫故事向孩子拋出了一個個問題:小白能跟這個人走嗎?如果你遇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找誰幫忙?……….孩子們漸漸有了警惕意識,也激發(fā)了幼兒討論的興趣。什么是陌生人,為什么不能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能不能接受陌生人的禮物?跟陌生人走的后果怎樣?大家的積極性都很高,爭著發(fā)言,同時想出各種各樣解決的辦法。 整個活動幼兒的情緒很高,我認為這和活動的內容有很大的關系,故事中的這幾種情況隨時可能發(fā)生在我們身邊,幼兒也經常從大人的嘴里聽到或從電視上看到這種現象,因此,他們對熟悉的情況產生共鳴,就會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同時,我還認為,當孩子想說、急于說的時候,教師應給與幼兒充分的時間、自由,讓他們和同伴交流。教師的任務只是幫孩子提煉一個正確的結論,這樣,幼兒反而更專心、更集中在活動的內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