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18課小猴子下山說課稿

一年級語文下冊18課小猴子下山說課稿

一年級語文下冊18課小猴子下山說課稿

1、一年級語文下冊18課小猴子下山說課稿

《小猴子下山》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我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的分析:《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傳統(tǒng)課文。新大綱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圍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本冊是低段的第二期,閱讀訓練的重點只是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誘發(fā)學生的興趣,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同時也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參與、點撥思維、激發(fā)參與、圖文結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二、學生情況分析

從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體系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低段一學期的學習及本期前兩個單元的活動,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習了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初步學習了結合詞句的理解來理解課文內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維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來分析,此時的學生大多六、七歲,還處于一個好動的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維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師生間民主、協(xié)作、自主、活動的實踐激起學生的興趣,發(fā)揮其主動性,學習效率才高。

三、教學目標設定

根據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以及語文教學跟其他學科的共同目的(也就是教學要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生、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這一目的)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德育目標,就是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我們從小做事應該一心一意和不要亂摘別人的東西等道理。第二是智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根據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和自己分析、推斷、想象、表演的能力。第三是知識目標,就是能理解重點詞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可愛、掰、找、扔、摘、捧、扔、抱、追以及相關的句子。第四是美育目標,通過理解重點詞語,體會到小猴的可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形式和想象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我根據教材所處的位置、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確定,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會重點詞句。教學難點: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成績口頭表達能力。理解課文重點詞句。

五、教學思路設定

根據主導與主體這間的服務關系及學生的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思路設定為以下四個活動,老師只起導的作用,以啟發(fā)學生討論交流,發(fā)獨立見解,培養(yǎng)學生從小在閱讀實踐中適時進行讀的能力,說的能力,聽的能力的訓練。

六、教學準備

1.小黑板一塊。小猴子頭飾、玉米、桃子、西瓜的教具。

2.朗讀磁帶、幻燈片、音樂帶。

七、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活動是激發(fā)情趣,導入課文。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具體活動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借助幻燈片,出現一個可愛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同學們,然后問:這是誰?你們喜歡嗎?誰來描述一下?最后教師?。耗銈冇^察得很仔細,描述得好,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只小猴今天已經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不久的一次下山時,發(fā)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第二個活動是:師生協(xié)作,自主學習。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運用學生已學的方法,根據學習課文的體會,開展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見解和發(fā)表能力。具體活動過程中:

首先齊讀課文題目,教師范讀,學生找出有幾個段,并找出與之相關的圖畫。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出示小黑板)①小猴子下山干什么?②它下山到過哪些地方?看到什么?是怎么做的?然后師生交流,學生分小組討論第②個問題。然后再展示幻燈片,請各組代表一邊看幻燈片,一邊回答第②個問題。最后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發(fā)言。啟迪思考:課文二、三、四段與第一段的寫法是一樣的嗎?(學生認真自由讀)由學生歸納出課文二、三、四段在寫法以上與第一段一樣。

這時再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四段,最后教師小組課文內容。這篇課文寫小猴子小山,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了去摘桃子,看見西瓜又扔掉桃子,看見小兔又扔掉西瓜,就這樣,最后一無所獲。課文的前四段寫法一樣,所以我們學起來比較輕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問:這只小猴子下山后,又回去了嗎?結果怎樣?引入學習最后一段,讓生找出說明小猴子此時心情難受,沒辦法的一個詞?(只好)學生找對了,再啟迪思考:小猴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出自己獨立的見解,最后再由老師點評、鼓勵。)

第三個活動是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課文,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首先師發(fā)言:剛才我們較好地學習了課文,你們愿意扮演這只小猴子下山的過程嗎?

(由二人次扮演小猴子下山,同時放課文朗讀錄音及活潑、歡快的音樂配音帶,提示學生要注意掰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這些詞的動作及表情)學生表演完畢,教師及時總結學生表演情況。

第四個活動是展開聯想,延伸課文,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表述見解的能力。具體活動過程是:老師問:小猴子空著手回家,在路上它會想些什么?

學生在發(fā)言中說出給小猴子下山時想辦法,說明做事要專心專意,不要再犯第一次下山的錯誤。教師肯定指出:學生的發(fā)言說明大家很聰明,會思考、有現代意識。讓生再想想:這次小猴子下山,它將到一些什么地方,看見些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布置思考以上問題,下節(jié)課再共同解決。

本課時的板書,完成后是這樣的形式(展示出來)從板書中,同學們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無所獲的全過程。幾個動作詞語,較好地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2、一年級語文下冊小猴子下山課后題答案

二、會寫字及組詞

塊(石塊)(土塊)(塊頭)(方塊)

非(非分)(非常)(無非)(是非)

常(平常)(常年)(平常)(日常)

往(往日)(往常)(過往)(交往)

瓜(西瓜)(地瓜)(瓜子)(南瓜)

進(進出)(進化)(進口)(進入)(長進)(上進)

空(天空)(空中)(空氣)(時空)(空白)(空地)(有空)

三、會認字及組詞

猴hu(猴子)(猴王)(金絲猴)

結jiē(結果)(結實)

掰bāi(掰開)(掰下)(瞎掰)

扛kng(扛起)(扛搶)(扛活)

滿mǎn(滿意)(滿足)(滿分)

扔rēng(扔掉)(扔下)(扔球)

摘zhāi(摘下)(采摘)(文摘)

捧pěng(捧起)(手捧)(吹捧)

瓜gu?。ㄎ鞴希?(瓜果)(香瓜)

抱bo(擁抱)(懷抱)(環(huán)抱)

蹦bng(蹦跳)(蹦床)(蹦極)

追zhuī(追趕)(追問) (追求)

四、多音字

空kōng(天空) kng(空白)

結ji(團結) jiē(結實)

五、易寫錯的字

猴:反犬旁,很多表示動物的字都是反犬旁,最后一筆是捺;

子:三筆寫成;

山:先中間后兩邊的筆順規(guī)則。

六、近義詞

非常十分?特別格外

看到見到

七、反義詞

空滿?是非??

進退??非常平常

八、課后習題

結合插圖,說說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小猴子下山以后經過了玉米地、桃樹林、西瓜地,還看見了小兔子。他看見玉米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玉米接著往前走,等他看到了桃子就扔了玉米又摘桃子,看見了西瓜又扔了桃子去摘西瓜,等他看見了小兔子,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結果兔子跑進樹林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九、教材分析

《小猴下山》是部編版一年級小學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是一篇童話故事,主要講了一只猴子下山,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掉玉米,看見西瓜就扔掉桃子,看見兔子就扔掉西瓜,最后一無所獲。本文圖文并茂,語句生動,文質優(yōu)美。按故事發(fā)展順序編繪了五幅圖,分別與課文的五段內容相應,使小猴的動作、形象直觀化。

3、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姓氏歌說課稿

《姓氏歌》說課稿

一直以來,在識字教學中,低年級的識字與寫字是重中之重,多識字是為了便于我們在生活中運用,便于我們讀更多的書,學更多的知識。因此,面對一年級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暫,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如何將枯燥的識字學習變得饒有趣味,讓學生感興趣?我不斷思考,并在《姓氏歌》一課中嘗試著在豐富多元的學習活動中引領學生認識漢字,規(guī)范書寫。

下面,我將結合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從教學背景、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學習效果評價和設計特色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教學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姓氏歌》是根據《百家姓》編寫的韻文,一問一答,音韻和諧,朗朗上口。課文通過熟字加一加的方式,認識中國的姓氏,滲透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學生在識字的同時,認識更多的姓氏,提升識字的樂趣和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能夠學以致用,學會用結構的方法、組詞的方法、說筆畫的方法等不同的方式介紹自己的姓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是12個,要求會寫的字是7個。同時,認識三個偏旁。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相處一學期,有些同學對于班里其他同學的姓名已經能認識,所以在學《姓氏歌》時,認識同學的姓,介紹自己的姓,這樣的內容他們很感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引導學生改變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讓學生體驗學習的快樂,將習得的方法用于互動交流,不斷激發(fā)學習動力,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但由于學生是有差異的,有的學生不認識同學的名字,不認識這些姓,也有極少數學生不明確自己的姓和名,不明白姓氏的意思。基于這樣的學情,既要保護能力強的學生的成就感,也要照顧能力弱的學生的學習,保證他們都學會,同時引導學生掌握識字方法,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設置:

基于以上的思考與分析,我針對第一課時設定了以下4個教學目標:

1.通過聽讀、問答的形式,認識姓、氏等12個生字。

2.會寫什、么等7個生字,認識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3個偏旁。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鞏固識字。正確朗讀課文。

4.模仿課文一問一答的形式做問答游戲,積累語言表達。

本課時重難點:

1.多種方法識字。

2.正確朗讀課文,學會寫什、么。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識字、寫字提出這樣的目標要求: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能按筆順規(guī)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

識字教學要引導學生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教學效率。

本節(jié)課的設計貼近學生的實際,關注兒童心理特點,力求調動學生的興趣,以學生讀為主,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師生、生生互動活動,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感受識字的樂趣,在習得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溝通與協(xié)作的交際能力,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方法和思維能力,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進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整體發(fā)展。從而在小學低年級的教學中,有意識地為培養(yǎng)適應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核心素養(yǎng)而奠定基礎。

教學過程闡述:

接下來,我將結合教學過程具體闡述一下我對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的落實。

在教學中,我將嘗試從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引領學生走進《姓氏歌》,正確朗讀,認識更多的姓氏。

1.激趣導入,揭題識字。

2.初讀兒歌,隨文識字。

3.回讀兒歌,指導寫字。

4.交流評價,總結拓展。

(一)激趣導入,揭題識字。

由認讀同學姓名導入學習,說說自己姓什么,揭示課題后相機認識姓氏。

(二)初讀兒歌,隨文識字。

1.讀兒歌第一節(jié),隨文識字。

2.指讀兒歌,再互相聽讀、指正。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在初讀兒歌時,邊用手指邊讀是最有效率的認讀方式。發(fā)揮小伙伴的合作學習作用,互相聽讀,檢查初讀情況,進行交流,指正或點贊。這樣又促使他們讀兒歌,熟悉兒歌內容。

3.交流姓氏,認讀生字,朗讀兒歌。

通過認讀不同的姓氏,加強對學生識字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記字。通過同伴問答朗讀練習、師生合作朗讀、生生互動朗讀、創(chuàng)編兒歌這些形式,提高識字的趣味性,體現實用性。

4.多種方法識字,多樣形式朗讀。

通過自讀、指名讀、師生問答讀、生生問答讀、齊讀、配樂拍手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兒歌,通過加一加、組詞、說筆畫等多種方法識記漢字,了解不同的姓氏,引出《百家姓》,滲透引導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激發(fā)學生課后主動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探究學習的意識。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是課標所倡導的。通過這樣多種形式的識字,激發(fā)了學生的識字興趣,也實現了識字的目的,體現出交際運用的價值。并且多種形式朗讀,讓每個孩子都參與教學活動,關注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又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認真傾聽的好習慣。

(三)回讀兒歌,指導寫字。

本節(jié)課,在學生完成了兒歌整體朗讀后,我引導他們整體了解本課書的生字表,并聚焦本節(jié)課要學寫的什么這個詞。引導觀察漢字的寬窄、高低、長短,關注關鍵筆畫的占格位置和書寫,培養(yǎng)學生讀帖的能力,持續(xù)關注寫字姿勢,重視對書寫的評價,指導生生互評。寫字環(huán)節(jié)我是按以下5個步驟進行:

1.觀察詞語什么。

2.交流,師示范書寫。

3.生描紅,臨寫。

4.交流評價再臨寫。

5.同桌互評。

課上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帖、寫字,在學生用心描紅、臨寫之后,進行展示交流,引導學生評價,進一步明確字的間架結構,關鍵筆畫的占格位置,再次臨寫,之后再次同桌互評,真正落實書寫練習,提高效率。教師在學生獨立寫字時進行巡視,隨時給予糾正和評價,再通過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書寫,讓學生互相評一評小伙伴的字。這樣通過師生、生生間的多向互動,在探究和發(fā)現中體驗到寫字的樂趣。學生邊念口訣頭正、肩平、足安、心靜,一拳、一尺、一寸、按本,邊檢查自己的寫字姿勢。在整個的寫字過程中關注學生的寫字習慣,如:坐姿、執(zhí)筆姿勢和筆順等,時時注意好習慣的養(yǎng)成。

(四)交流評價,總結拓展。

指導學生自我感受漢字的書寫,對于寫得不好的筆畫,再次書寫時能夠有所改進,引導學生生生互評,互相欣賞,共同提高漢字的書寫能力。提示下節(jié)課學習內容。

學習效果評價方式:

1.課堂表現觀察:

(1)學生聽講、朗讀情況。

(2)反饋、書寫情況。

(3)同伴互讀、互查學習情況。

2.激勵性語言評價

教學設計特色:

本節(jié)課立足于激發(fā)學生興趣,結合班級學生的姓名開展識字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以讀為本,根據學情和身心特點,在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中開展識字教學,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上有以下特點:

一、立足學情,促進自主學習

在指導學生認讀姓氏時,根據本班學生的學情,我既鼓勵孩子勇于展示,給他們表現的機會,又通過多種形式朗讀,了解識字方法,從而正確認讀。

在指導書寫漢字的環(huán)節(jié)設計中,我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給學生觀察的時間、表達的機會,指名當小老師指導大家書寫,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展示交流的機會,在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的過程中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不斷激發(fā)學習動力。

二、引導發(fā)現,設計多元活動。

通過指名讀、分組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地朗讀《姓氏歌》,通過結合姓氏自編兒歌,通過配樂有節(jié)奏地朗讀,避免單調枯燥的學習,提高學習的趣味性,感受識字的重要性,感受介紹姓氏的實用性,促進學生傾聽和朗讀的能力,不斷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體現語文學習的綜合性和實踐性。

三、重視基礎,培養(yǎng)良好習慣。

提筆即是練字時。雖然學生已經學習了一個學期,但他們的握筆姿勢、寫字姿勢仍然需要特別提醒,時時提醒。在兩次書寫中,都始終關注正確的寫字姿勢。在朗讀、交流中,鼓勵學生敢于表達和展示,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聲音洪亮,姿態(tài)大方。

四、關注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和引導。

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需要學生傳承,學生只有先對傳統(tǒng)文化感興趣,才能愿意去學習,去探究,通過共同學習、互相交流,增強學生對姓氏文化的認知了解,感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為進一步學習做好鋪墊。

4、一年級語文下冊識字:春夏秋冬說課稿

《春夏秋冬》說課稿

一、教學背景分析

1. 教學內容分析:

《春夏秋冬》一課是部編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節(jié)識字課。本冊教材包括兩個識字單元和六個閱讀單元,識字部分安排在教材的第一和第五單元,穿插在閱讀單元之間?!洞合那锒纷鳛槿珒越滩牡牡谝徽n,在整冊教材中起著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

(1)識字、賞詞的學習是基礎,識字的意義在于學以致用,是在為后面的學習做準備。

(2)本課的內容韻律和諧,易于朗讀,且蘊含著濃郁的文化韻味,使學生在誦讀中受到情感熏陶,對后面的學習起著一定的導向作用。

(3)執(zhí)教此內容時正逢冬去春來,是一年的開春之際,從教材結構編排和時間安排上來說順應了時節(jié)特點。

(4)《春夏秋冬》這一課是一年級下冊的開篇又是識字課,剛開學,學生的學習從識字開始,這樣的編排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

這一單元,從學生熟知的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入手,到學生喜聞樂見的猜字謎,都是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及插圖、字謎、形聲字規(guī)律等識字,圖文結合,讓學生了解傳統(tǒng)文化,在欣賞和想象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發(fā)對自然的熱愛之情。這一課的學習內容旨在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形式進行識字,通過欣賞,圖文結合、聯系生活實際和想象等方式在朗朗上口的誦讀中感受四季之美,激發(fā)對大自然喜歡的情感。而這一切都是為了達成實現新《語文課程標準》中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的要求。

2.學情分析:

作為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掌握了一定的識字方法,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由于學生的起點水平不同,識字量和識字方法的掌握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在了解了這些的基礎上我對本班又做了進一步的小調查。

課前小調查:

(1)你是否上過學前班?

(2)看書時你會因為不認識字而苦惱嗎?

(3)你知道哪些和四季有關的內容?

本班有26名學生,情況如下:在課前調查中,你是否上過學前班?56%的孩子選擇的是,這說明有一半的孩子有一定的知識儲備和識字基礎??磿鴷r你會因為不認識字而苦惱嗎?全班有22人表示為此感到很苦惱,占全班的84.6%。你知道哪些和四季有關的內容?100%的學生都能說出一年級上冊《四季》這篇課文。可見,春夏秋冬四季的特點在學生頭腦中是有印象的,同時也反映出學生愿意認識更多的字。那如何運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識字,在欣賞中陶冶情操,感受詞語學習的魅力成為了我本課思考的重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情況分析,本課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感受春、夏、秋、冬的美麗,培養(yǎng)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這也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

能力與方法:

通過聯想、圖文結合、多種形式讀記等方法,引導學生識字賞詞,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知識目標:

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認識雨字頭和雙耳旁2個偏旁;讀好詞語和短語。會寫春、冬等7個生字。

三、教學過程

為達成教學目標,本課主要采用互動式與體驗式結合的教學方式。本節(jié)課上,根據學生識字較少,缺乏詞語欣賞的情況,引入了大量美景圖,并設計了畫圖識字,韻律讀詞的活動,從而為學生創(chuàng)設體驗的機會,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興趣,達成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考慮,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包括四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通過聯系舊知,遷移導入新課。

環(huán)節(jié)二:通過圖文結合,認讀生字詞語。

環(huán)節(jié)三:通過畫圖識字,韻律讀詞。

環(huán)節(jié)四:通過指導寫字,培養(yǎng)書寫習慣。

下面逐環(huán)節(jié)進行介紹:

環(huán)節(jié)一:通過聯系舊知,遷移導入新課。

一上課,先請學生回憶背誦一上課文《四季》,順勢提出問題

四季包括哪四季呢?引出課題《春夏秋冬》。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考慮到學生的學情,他們對于春夏秋冬有一定的認知,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背誦熟知的課文,喚醒學生對春夏秋冬的美好回憶。

環(huán)節(jié)二:通過圖文結合,認讀生字詞語。

所以接下以春夏秋冬都有哪些漂亮的景色?這一問題切入到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為了讓學生讀好、讀準春風、夏雨、秋霜、冬雪這四個詞語,我采用了借助拼音初讀、同桌檢查讀,小組開火車帶讀、去拼音詞卡讀、看圖配詞讀、圖文搭配連線讀以及最后的配上音樂有節(jié)奏的韻律讀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不斷地認讀過程中識記、感受學習內容。

接下來,通過出示生動形象的圖片、利用多種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識字讀詞。例如在認識吹時,老師引導:春風一吹,大地一片生機,你會吹什么?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吹字?學生通過做動作、聯想、加一加、組詞、形聲字等多種記字方法識字。在認識霜時通過圖片的引入,強化學生對霜字的記憶。

環(huán)節(jié)意圖: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教學資源,多種形式的認讀,在不斷地復現中識記生字詞,每一次的認讀對于學生來說都是新一層次的提高。通過出示生動形象的圖片,圖文結合,加深學生感官眼看的體驗,強化他們的感受和認知,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本課的教學難度,突出了教學重點。

環(huán)節(jié)三:通過畫圖識字,韻律讀詞。

識記了生字、認讀了詞語也想象了畫面,接下來是不是放手給學生更多的自主空間呢?這時我又想到了《語文課程標準》里的話,它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的心理特點,將學生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他們利用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力求實用結合。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基于這一思考,我們進入到了第三個環(huán)節(jié),畫圖識字,韻律讀詞。有了前面的引導、鋪墊,學生基本掌握了圖文之間的聯系,所以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我將自主權充分地交還給學生,請他們一起來畫畫,通過展開想象在黑板上描繪出一幅美景圖。在學生描繪時,我及時抓住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相關信息,相機引導學習池草青、山花紅、魚出水、鳥入林等短語中的生字詞。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以畫畫為學習資源,通過聯想和想象,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說詞語、貼圖、識字,在情境中學習,玩中學,學中悟。

最后針對這些詞語、短語朗朗上口的語言特點,我將學習內容編成輕松有趣的小兒歌,輔以美景和音樂,學生在欣賞、感受中理解,在節(jié)奏韻律中學習,學習形式更為活潑,學習內容更利于學生記憶。環(huán)節(jié)四:通過指導寫字,培養(yǎng)書寫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一生受益的法寶。在指導書寫這一環(huán)節(jié),我不僅注重學生的書寫質量,更關注對他們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的引導和培養(yǎng)。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首先通過觀察、交流感受漢字的整體結構和關鍵筆畫,然后在教師范寫與書空的過程中感受每一筆的寫法,最后落實在書面上,親自體驗,描一個,寫一個。書寫后的反思和修改必不可少,通過互相評價,讓學生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在修改中進步,在鼓勵中成長。

四、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評價方式:

1.以觀察課堂生成的方式將評價貫穿整節(jié)課。

2.課堂結束后,觀察學生書寫的字跡是否工整,寫字姿勢是否正確,是否能從實際行動中真正去熱愛大自然做出進一步的評價。

3.激勵性語言評價。

五、教學特色

與以往教學相比,本設計的特色之處在于: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選擇教學內容,結合課內外,采用多種形式識字、讀詞,創(chuàng)造性地選擇以畫畫識字、學詞和韻律賞詞、讀詞為教學資源。

(一)根據學生情況安排教學

根據課前調查,44%的孩子沒有上過學前班,識字存在一定困難。全班84.6%的同學會因識字少影響自己的閱讀。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之間的落差較大,因此,在課堂中,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認讀和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在這樣的教學內容中,學生學習是主動的,情感是真切的,真正貫徹了語文學習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陶冶學生情操,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宗旨。

(二)形成互動和體驗相結合的教學方式。

在整堂課中,既有師生、生生、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互動又有情景體驗。多種形式的讀,欣賞和想象,讓學生們敢說,愛說,這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了憑據,讓學生有了學習的腳手架;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繪畫當中,展開想象,學詞貼圖,跟著音樂,有節(jié)奏的拍手說兒歌,在音樂和美景中,強化了學習的效果,從而激發(fā)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5、一年級下冊16課一分鐘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分鐘》是一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第2篇課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注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而這篇課文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本文又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內容較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為早上多睡了一分鐘,帶來的是20分鐘的遲到,是一路焦急地等待和不停地嘆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臉紅的尷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寶貴的教訓。故事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十分緊密,教學中很容易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二、說學情

由于一年級的學生還比較小,時間觀念不強,對于如何珍惜時間缺乏感性認識。本文是一篇十分優(yōu)秀的文章,教學時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創(chuàng)設情境,在讀中感悟,從中體會元元的焦急與尷尬,也使這件事成為寶貴的教訓,促使每個學生都能對自己嚴格要求,珍惜時間、科學利用時間。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的分析,結合低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用自主識字,隨文識字等方法,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抓住關鍵詞語體會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其中,我認為知道元元為什么遲到,了解上學過程中發(fā)生什么事,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體會時間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每一分鐘是本課的難點。

三、說教法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依據課標理念、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水平,本課主要采取設置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認識和體驗,產生踐行的愿望。培養(yǎng)學生將課堂教學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引導學生主動去發(fā)現周邊的客觀事物,發(fā)展思辯能力?;诒菊n題的特點,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學法為主、直觀演示法、讀悟結合法、多媒體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力爭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評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五、說教學流程

現在,我將重點說一說教學過程,為了讓一分鐘這個課題深入人心,在課堂開始采用現場感知法,正式上課前,全體同學立正站好,兩臂平舉,一動不動地站立,看誰能堅持一分鐘,最后讓同學談感受。

目的是讓學生感知一分鐘是多長,同時引入本課課題。

第一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

2、出示生字,學生自主識字。向大家介紹好的識字方法,共同討論。

3、認讀生字:同桌互讀,開火車讀。

4、教師指導寫字。觀察字形,師范寫,學生書空,描紅,臨寫。

多個游戲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并鞏固本課生字。

1、一分鐘組詞。讓學生聽從教師指令,從我會認和我會寫的生字中選擇幾個,進行組詞比賽,看誰組的詞多。

2、一分鐘找朋友。讓學生聽從教師的指令,用偏旁和字組成新字,看誰組得多。

3、一分鐘猜謎。教師把生字編成謎語。如:門里有市場(鬧),每人都用心(悔),過去一寸來一尺(遲),人戴鴨舌帽(欠)以組為單位讓學生猜謎,看哪組猜得多。

設計意圖:通過這些有趣的游戲活動,既鞏固生字識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一分鐘的時間意義。

第二環(huán)節(jié):讀悟課文,動畫復述,把握大意。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學段目標而言,他們可以自己閱讀一些簡單的課文了。所以,循序漸進的初讀,不僅層層遞進,也有利于讓學生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所以在課文的第二環(huán)節(jié),采用多種悟讀方式。

1、范讀課文。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 指名朗讀,指導讀好有關句子。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及語音、語調。同時,教師引導復述課文。動畫復述按順序出示課文的幾個鏡頭:睡覺、過馬路、等公交車、走路、遲到進課堂、后悔,請同學們邊看邊讀有關的課文段落,然后進行復述。

設計意圖:故事復述的引導,一是可以內化課文的語言與情感,二是對學生進行口頭表達訓練,三是復習課文主要內容,為重點問題精讀感悟做好準備。

第三環(huán)節(jié):通讀全文,感知質疑。

我會請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小組內讀課文,討論解決下面問題:

1、從課文的結尾我們讀到元元非常后悔,元元后悔什么?

2、元元遲到20分鐘,是因為元元貪睡20分鐘嗎?

3、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鐘,為什么會遲到20分鐘呢?

通過分組學習,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每一分鐘時間的珍貴。

第四環(huán)節(jié):精讀品味,升華情感。

(1)品讀第1自然段

丁零零,鬧鐘響了。啊,元元該起床了,還得上學去呢??墒钦n文里的元元

事故怎么做的呢?指生讀第一段。鬧鐘響時,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2)品讀第2--4自然段

引導抓住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來體會元元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的嘆息和心情。并指導朗讀,讀出嘆息、自責的語氣。

再抓住好一會兒、才、跑、眼看、車子開了來體會元元又一次的嘆息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并指導朗讀,讀出更多的嘆息、焦急、后悔、自責的語氣。

抓住等呀等、一直來體會元元的焦急心情。

(3)品讀第5、6自然段

引導抓住紅著臉、低著頭非常后悔這些詞。引導學生想象,元元此刻會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元元,你會對自己說句什么話?

(4)梳理全文

元元是不是遲到了以后走進教室才后悔的?自由讀課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具體寫了元元非常后悔。出示課文中描寫元元非常后悔的句子 。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做說話練習。

設計目的:精讀品味,抓住關鍵詞使學生更深刻感受元元的心情。

第五環(huán)節(jié):聯系實際,升華主題。

聯系實際,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文意,為此做一下引導:20分鐘等于半節(jié)課,在半節(jié)課中,同學們可以學到多少知識呢?讓學生自由回答自己在半節(jié)課中學到的知識。

遲到20分鐘就等于錯過對這些知識的學習,而耽擱的20分鐘是由一分鐘引起的,可見一分鐘重不重要呀?通過這一反問,讓學生在此感悟一分鐘的重要性,懂得每一分鐘都有很大的用處,進一步讓學生懂得時間的寶貴,我們應該加強時間觀念。

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有沒有跟元元類似的經歷。以我一分鐘能做什么為

主題,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體會時間的寶貴。課件出示有關時間的名人名言,希望大家珍惜每一分鐘,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布置作業(yè)續(xù)編故事《元元的明天》。

小結:

本次說課,在內容上以第二課時為重點,在學法上要求自讀自悟,自主探究,在教法上只做引導,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6、一年級語文下冊13課荷葉圓圓說課稿

《荷葉圓圓》說課稿

一、說教材

《荷葉圓圓》是部編版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材小學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課文。這篇課文是一篇輕快活潑的散文詩。它用比擬的手法形象地寫出了荷葉是小水珠的搖籃,是小蜻蜓的停機坪,是小青蛙的歌臺,是小魚兒的涼傘。課文語言生動活潑,充滿童心童趣,利于啟迪學生智慧,豐富情感體驗,激發(fā)想像力。

這篇課文在本冊教材中是:通過多種方法朗讀,落實《新課程標準》提出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引導學生讀出畫面,讀出個性,讀出疑問,讀出思考,讀出情感。以幫助學生學習語言,感悟語言,提高學生語文素質。根據新課標提出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結合課文的特點和內容,我設置了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抓住中心句荷葉是我的**,聯系學生生活經驗,深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樹立保護大自然的意識。

本課的重難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新熏陶和情感的升華。

二、說教法

本課的教學以突出一個特色,遵循三個原則為指導思想設計

教法、學法及教學流程。一個特色是:培養(yǎng)學生自讀、會讀。三個原則是:1、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2、是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情景。3、是內外聯系原則,讓學生把課堂知識向課外觀察研究,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又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起來。

在這一指導思想下,本課的教法主要采用情境法,朗讀式教學。學法是自讀、自悟,交流討論。

三、說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字詞卡片、4種小動物頭飾。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教學時安排為二課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生字教學下面主要說說第二課時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復習檢查

通過檢查生字詞的掌握以及課文個別朗讀的情況,從達到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是: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課文

通過圖畫、音樂和文字語言描述,就會給學生以真實感、輕快地把學生帶入智力最近發(fā)展區(qū),情境法適合低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能喚起他們的形象思維,提高想象能力。

為達到預期目標,安排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圖畫展示,創(chuàng)設情景

同學們,咱們上堂課認識了四位新朋友,他們都在哪兒?

看圖細讀課文指導學生用誰在哪兒句型進行說話訓練,由淺入深的提問,讓學生理解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葉上,小魚兒在荷葉下。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穿插朗讀指導,老師適時糾正讀音。

第二步,把文中帶有是的中心句找出來,小組交流討論,以點帶面,引導學生理解這4句中我指誰?并采用個別讀、分角色讀、比賽讀、以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滿足求勝欲望。

第三步;在熟讀的基礎上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即興表演。表演讀是一種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讀方法,可以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在這復雜的過程中,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課文的思想感情,引起情感共鳴。這樣學生就不只囿于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困境,而且出達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諧發(fā)展的要求。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拓展延伸

荷葉是小青蛙的歌臺,小水珠的搖籃,小蜻蜒的停機坪,小魚兒的涼傘,那在你眼里荷時是誰的什么呢?在一分鐘內哪個小組說得最多,哪一組就獲勝,并適時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滲透環(huán)保意識。

7、一年級語文下冊9夜色教學設計說課稿

設計說明

  誦讀兒童詩歌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由此,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誦讀詩歌感受小朋友從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增強識字興趣。

  課前準備1.多媒體課件。(教師)2.復習生字。(學生)3.幾張小貼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課題1.多媒體課件播放歌曲《小星星》,師生共唱,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麗。

(1)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問:說一說你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夜晚。

(3)教師追問:在這樣漆黑的夜晚,你們害怕嗎?

   預設①:我特別害怕夜晚,因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體,只能看到一團黑影。

   預設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歡夜晚美麗的景色。

 ?。?)繼續(xù)播放關于《夜色》的幻燈片,感受不同環(huán)境下夜晚的美好,讓害怕夜晚的孩子試著愛上美麗的夜晚。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過渡: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夜色》,看一看課文里的這個小男孩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導入,引導學生走進夜晚,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好,說出自己對夜晚的感受,將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課文內容自然地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神秘與興趣學習。

  二、初讀詩歌,復習生詞1.朗讀詩歌。

   朗讀要求: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懶〉耐瑢W讀第一節(jié)輕一點,膽大的孩子把課文第二小節(jié)讀響亮些)

2.學生復習生字。

(1)播放幻燈片,借助拼音,反復拼讀會認會寫的生字,并組詞。

   認識新偏旁夕和半包圍結構看的部首。

(2)幻燈片出示會認的字,開火車給字組詞,比一比哪組識字強,給與表揚。(手背貼花)

(3)進入摘蘋果環(huán)節(jié),看誰摘得多,摘的對,用大蘋果的小貼畫適時表揚。

(4)全班同學自己摘草莓,看誰摘得又多又好,摘對回家讓媽媽買草莓鼓勵。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識字情況。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

   膽子、不敢、勇敢、故事、窗外、原來、從此、睡覺、散步、拉著、講話、外面、再見。

(2)開火車認讀生詞,教師適時糾正字音。

  設計意圖:拼讀生字等多種方法識字,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漢字的積極性。

  三、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情感變化

1.逐段朗讀,感受我的心情變化。

(1)在第一小節(jié)中,找出描寫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讀一讀。

   讀一讀第一小節(jié),畫出我從前膽子很小很小,為什么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的語句?

   (用概括的方法說出小男孩膽子小,怕黑的原因)

(2)指導朗讀第一小節(jié):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讀這兩句時,音調放低些,讀出害怕的語氣。

(3)全班齊讀,讀出小朋友對夜晚害怕的心情。

(4)媽媽是怎樣教育我不要害怕的?(講故事)講了又講的含義是什么?起到大的效果了嗎?(沒有)勇敢的故事有哪些呢?

(5)讀一讀第二小節(jié)。

   預設: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思考:爸爸拉我去做什么?我發(fā)現了什么?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jié):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這一句話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讀出無可奈何又撒嬌的語氣,偏要一詞要讀得重一些。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當我出去時,我發(fā)現原來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沒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這句話讀出既驚訝又欣賞的語氣。

   從偏要一詞,你體會到爸爸讓我克服(  )的決心和我的(  ?。?。

(7)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

   花草會微笑嗎?這里為什么說花草微笑?

   采用擬人手法,微笑一詞把花草人格化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明夜晚的美十分可親,一點兒也不可怕。

(8)繼續(xù)看圖片,再次體驗夜晚的美好。

  ?。ㄒ股碌幕?,燈光璀璨的夜晚,小樹林的夜晚)

(9)我真的看見了小鳥睡覺嗎?

   天黑了,是不容易看見小鳥睡覺的。這是我在想象,表達了我對夜景的喜愛。

(10)我還怕黑嗎?我喜歡夜景,不再怕黑。

   學習了這首兒歌,我要做一個(    ?。┑暮⒆?。

  (四)播放《勇敢的小刺猬》

   看完后想一想誰是勇敢的?真心夸夸它吧?

  設計意圖:鼓勵孩子們像小刺猬一樣,做一個勇敢的孩子。

  板書設計

   夜色 

  膽小勇敢

8、部編版一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第8課靜夜思說課稿

一、說教材

《靜夜思》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靜夜思鄉(xiāng)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著作者的心弦;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xiāng)無盡的思念。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

1.學習目標

a.認識9個生字,會寫7個字。

b.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并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之情。

c.把自己看到的夜空說個同學們聽,培養(yǎng)觀察與說話的能力。

d.朗讀、背誦這首古詩。

2.教學重難點

識字、朗讀、背誦古詩和寫字

3.教具準備

4.課時劃分:一課時

二、說教法學法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但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思維活躍,基于這一點,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方法:

1.正確引導,激發(fā)學生良好的興趣

有人說:興趣是一種魔力,它可以創(chuàng)造出人間奇跡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而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初是對學習過程和外部活動感興趣,對學習內容卻興趣不濃,因此,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激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感興趣。然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非是生來就有的。在小學語文課文中,有些課文在時間上跨度大,而一年級學生的生活閱歷淺,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即使在教師繪聲繪色地講述后,感情仍很淡漠,運用了多媒體資源教學能夠使聲畫并存,生動直觀地將教學信息再現于學生的感官。通過聽覺、視覺的協(xié)作作用,打開學生的思路,由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利用多媒體資源為載體,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語文實踐活動,如互動探索和課外拓展都是一種很好的教育資源。對于小學語文來說,僅靠一本教課書是不可能讓學生學好語文的,只有利用現代媒體做幫手,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發(fā)揮他們的潛能。

三、教學過程

為了使學生能在視、聽、說、思等幾個環(huán)節(jié)中經歷學習的過程,體驗學習語文的樂趣,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設計的教學過程如下:

1.觀察交流、激發(fā)興趣、情景導入

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體會靜夜,我設計了這一環(huán)節(jié)。在上新課前一晚,布置學生去觀察夜晚的天空,然后上課時把自己觀察到夜空的內容和感受,說給同學聽,大家互相交流下。交流后引入新課:靜夜思。

課題引入后,給學生解釋下課題,讓學生思考一下,詩人是在什么時候思念,又思念些什么?

2.初讀古詩,整體感知,認讀生字

我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想讓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課文,去發(fā)現這課的生字,并在這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利用拼音幫助自己讀準每個字,尤其是一些后鼻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欣賞完課文后,把整首古詩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自由讀古詩,要求把字的音讀準,并在讀的過程中,把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指名朗讀,評議,注意讀準后鼻音,如:靜,床,光,望,鄉(xiāng),明,霜,上等。

老師出示生字卡片,帶領學生認讀生字的字音。請音讀的準的學生當小老師,帶讀生字。讀后,給學生一、兩分鐘的時間讀記生字。然后再小組合作學習,交流記字的方法,如:夜亠,認識亠。故古攵,認識攵。

床廣木,認識廣等等。

交流后,為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把遠程教育資源切換到識字的畫面,把生字逐個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復習生字。先讓學生自己讀和組詞,讀后讓其他學生來評價,看他念的對不對,再在生字前顯示出正確的拼讀音節(jié),全班一起念一遍,讀的不準的地方一定要及時發(fā)現,及時個別學生的讀音。如:先在屏幕上出現靜字,先讓學生拼讀,再顯示靜的讀音jng和詞組寂靜,夜y和夜晚,黑夜等,以供學生學習。

3.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感情

為了讓學生能跨越這道悠遠的時間長河,去體會這首古詩,所以我設計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在生字復習后,讓學生自讀古詩,互相交流,都讀懂了哪些詞句?讓學生說說自己在什么時候見過霜,引導學生用動作表示舉頭、低頭的意思等。學生表演后,在自由練習朗誦,練習背誦。在背誦是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進行,如:學生個別背,全班背和分組背等。在背誦時,如有不記得的地方,可以引背前兩個字,再讓學生接的背,完成整首古詩的背誦。還是不會背的同學,要求他們回家后要多朗誦,記住課文。

4.趣味練習,書寫生字

設計這一環(huán)節(jié)是為了學生能掌握并正確書寫本課所要求會寫的7個簡單的漢字的筆畫順序。把這課的遠程教育資源切到寫字畫面,先讓學生仔細的觀察田字格中的字,認清漢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書寫要注意漢字的高度,不要超出田字格。先讓學生看一邊生字的書寫筆畫順序,再把自己的右手舉高,跟著遠程教育資源在空中書寫,練個一、兩邊后,讓學生拿出本子書寫生字。學生在書寫是要隨時提醒他們要注意坐姿與執(zhí)筆的姿勢要正確。

9、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第二課:我多想去看看說課稿

《我多想去看看》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是魯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首詩歌。詩歌用第一人稱的手法,以一個山村小孩子的口吻,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看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

語言樸實,感情真摯,抒發(fā)了少年兒童向往北京的強烈思想感情。通過本課的教學激發(fā)學生對首都北京和祖國的熱愛之情。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教學中要緊緊圍繞低年級閱讀教學任務:識字、學詞、讀通、讀順、讀好課文開展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聯系實際,讀中感悟。

二、學習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及本課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以下三點: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六、升、告、走、足、北6個字。認識偏旁心。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學習重點:

識字、寫字和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讀好詩中的長句子。

三、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對首都北京有一種天然的向往之情,教學中要點燃這種激情,巧妙利用這種激情,引導學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誦中感受北京。

由淺入深,不斷提高。鑒于孩子們沒有親自去過北京,充分借助多媒體讓學生直觀感受北京的風光,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為情感的激發(fā)創(chuàng)造條件。

四、設計思路

本課是一首詩歌,教學前,借助多媒體課件,把學生帶入到課文描述的情境中;教學中,抓住詩歌利于朗讀的優(yōu)勢,在讀中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小學生對天安門廣場的升旗儀式會有些了解。結合這一特點,教學時準備升旗儀式課件,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升旗儀式的壯觀,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做好鋪墊。

五、學習理念

1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從直觀入手,以活動教學為主,培養(yǎng)合作意識,注重調動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和學習語文的興趣。

2、從封閉走向開放。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3、從多講走向多讀。根據一年級的學習目標、學生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從中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

4、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

六、教法、學法

識字方面:主要采取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去識字,然后通過搶讀競賽摘蘋果的游戲,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逐步培養(yǎng)想去識字、主動識字的意識。

課文理解方面:采用各種形式的朗讀和活動體驗法達到對課文的理解。首先通過學生喜歡的萬里長城和天安門入手,引起他們的興趣,當他們知道了北京還有很多美麗的風景和建筑,就產生了很想去看看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對課文中我的心情的理解。

然后通過范讀、自讀、分角色讀、表演讀、配樂讀、展示讀等達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通過聽國歌、看升旗儀式、讀句子、等活動,逐層加深熱愛祖國的思想情感和體驗。

七、學習流程:

我從四個板塊來說1導入2識字3朗讀4寫字

1.導入部分。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重視情感的正確指向,讓學生感悟自己強烈而樸實的心愿和所有孩子對祖國純真的愛。

在導入中,為了激發(fā)孩子們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我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知道北京嗎?

然后出示北京的圖片,配以優(yōu)美的語調講解北京的各景點,并配以悠揚的樂曲,之后我又請孩子們靜靜地聆聽《我多想去看看》這首詩歌,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引發(fā)出學生的情感。

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

我通過音樂、圖畫、語言描繪等手段,強化了學生的感受,從而激起了他們熱烈的情緒。在熱烈情緒的帶動下,學生便被帶入到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中,從而獲得與作者相似的情感體驗。

2.識字部分。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同時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培養(yǎng)讀寫能力,識字是前提。

可見字詞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項內容。漢字本身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識字教學要對其充分利用。

教學中,要充分抓住漢字音、形、義的聯系,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及規(guī)律,使學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識字的能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

課堂是學生認字識字的主渠道。教材編排的科學性就體現在識字教學中,通過課堂識字教學真正讓學生掌握認字識字的方法。

如加一加、減一減、猜一猜、編故事等方面來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我在課堂上從以下幾方面抓好識字的教學:

(1)為了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針對教材對識字教學的要求,教學中,我是這樣讓孩子識字的,在文中讀字音,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和難記的字,啟發(fā)學生自己想辦法記字形,檢測時先讀帶生字的詞語,再讀后鼻韻母的生字,接著又讀平舌音的生字及詞語,學生在反復朗讀中自然而然地認字,同時也記住了讀音。

學寫生字的方法也特別巧妙,出示漢字的演變過程,再拿形象的字廣和床升和開、走和足做比較,讓學生在記住這四個字的同時也理解了字義,并學會了寫法,可謂一舉多得。

這樣讓學生學得有樂趣。善于尋找規(guī)律,就可以使學生愛學、樂學。

(2)指導學生認字做到給學生以強刺激,使學生對字的第一印象強烈、深刻。

如利用聲音、圖像、動作、情境等加強認字與事物的聯系,以加深對所認生字的第一印象。

如本課北京升旗這些字就是采用聲音、圖像情境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的。這樣把干巴巴的抽象符號變得直觀生動鮮活起來。

(3)當堂采取多種方法復現,及時鞏固要求認識的字。鞏固認字最好的辦法是復現,最有效的辦法是在語言環(huán)境中多次見面。要重視在合作中,游戲中、活動中鞏固認字。

比如同桌或小組中比賽誰認得快、記得牢,發(fā)揮同學間互相激勵、互相幫助的作用。比如,用摘蘋果、找朋友、巧配對等游戲的方式在興趣盎然中加深印象。

教師自編句子、兒歌、謎語,鼓動學生從身邊、從書報上找到剛認識的字,在語言環(huán)境中及時鞏固認字??傊?,力求做到當堂認識,當堂鞏固。

如本課認識告訴的告這個字用猜謎語的方式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么字呢?學生馬上就猜出來了。認識走這個字是用肢體形象記憶的。

3.朗讀。根據一年級學生學習的目標、年齡和思維特點,教學中要以讀為主。課文三句話。前兩句話是媽媽對孩子說的話,后一句是孩子對媽媽說的話。我讓男女生合讀。

女生讀前兩句媽媽說的話,男生讀后兩句孩子說的話。從媽媽說的話里你知道了什么,你能讀給同學們聽一聽嗎?老師問,你們用書中的語言回答。媽媽告訴我什么?天安門在哪兒?升旗儀式怎么樣?

沿著小路就能走出大山,廣場上有升旗儀式,去掉彎彎的非常壯觀可以嗎?為什么?通過合作讀,一問一答地讀,學生讀的興趣盎然,在讀中理解課文,在讀中體會感情,在讀中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感受能力。

在理解壯觀一詞時,我請學生一起觀看天安門廣場莊嚴的升旗儀式,對于沒有親眼見過升旗場面的孩子們來說,此時,他們和山里孩子的情感是一致的。

他們神情專注,已經把自己融入到課文中??赐赇浵瘢埡⒆觽儼褎偛趴吹降膱雒孀x出來,孩子們在反復誦讀中,情感再一次受到感染,熱愛祖國的情感在無形中得到升華。

我又請學生再次欣賞北京的其他有名的美景,如:萬里長城、北京大學、鳥巢等。讓他們說說自己的心里話:現在,你想對北京說些什么呢?孩子們通過談自己的感受,切身體會到山里的那個孩子和他們的心愿是一樣的,想去北京看看。

孩子們的情感再次與課文中情感產生共鳴。最后,我和大家一起誦讀: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讓我們的男生從心底里大聲地讀――我多想去看看!女生們甜甜地對北京說――我多想去看看!

我們懷著對北京無限的熱愛一起說我多想去看看!此時無聲勝有聲,愛國主義情感已經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fā)芽了。

4.寫字:低段書寫是重點,本課在原有識字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鞏固生字,學生認認真真地在田字格中寫廣、升、足、走四個字。

(1)請同學們看一遍筆順,可以邊看邊說一說。

(2)你認為哪個字難寫呢?

(3)重點指導足或走的寫法。

(4)請同學們描紅,體會筆順和起筆、落筆。你認為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嗎?

10、小壁虎借尾巴一年級語文下冊21課說課稿

說教材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科普童話,課文借助形象化擬人得手法,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將了魚,牛,燕子,壁虎尾巴的特點,揭示了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的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二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想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fā)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和教材中所出的位置,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特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圖文結合,了解小魚,黃牛,燕子,壁虎,尾巴用處及壁虎尾巴再生的特點

  能力目標:發(fā)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

  德育目標:教育學生禮貌待人

  其中,讓學生在學習小壁虎借尾巴的經過中,懂得魚牛燕子壁虎,尾巴得用處,接受禮貌教育,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看圖,讓學生理解小壁虎尾巴得用處和特點是本課的難點。

  說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的課型特點及語言特色,在教學方法的總體構想上,可采用情景教學法,運用版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教師通過語言描繪及提問,啟發(fā),點撥,以讀帶講,以讀帶問。

  本課除繼續(xù)運用已學過的有序看圖,分清主次,拒圖讀文,圖文對照等看圖學習的學習方法,還要教給學生圖文結合,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結合,語言文字的訓練與邏輯思維訓練結合的學習方法。

  說教學程序

  圍繞教學目標,進扣[大綱]和教材,體現三為主教學思想和以讀為本,以講促讀,以看聽說讀寫,促讀的教學思路,我的教學程序是這樣安排的: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趣導入

  這一過程我直接從尾巴入手,利用多媒體課件,將學生帶入大自然中,親自體會各種動物的尾巴的不同用處,然后趁勢提出老師這里有一個特殊的動物,他長著特殊的尾巴,你們想認識他嗎?這樣設計極大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使學生投入自覺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學習,引導學生由特定情感轉移在老師所設置得氛圍中。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這一過程我充分利用現代手段將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真實的展示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深刻的印象,并精心設計三個問題:1整個故事的主人是誰?他在做什么?2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借到了沒有?3為什么不借給它?學生通過回答問題,能初步的感知畫面和課文內容,培養(yǎng)了學生在快速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三、深入課文插入難點

  通過畫面學生真實的看到小壁虎自己長出了一條新尾巴,這是他的特殊功能再生,那么這種功能回給小壁虎帶來什么好處呢?再這個問題上我采用自學的方法小組討論,并再次回放教學課件,使學生得出壁虎尾巴有自我保護作用,從而突破難點。

11、一年級下冊20課咕咚說課稿

《咕咚》說課稿

一、說教材

《咕咚》是人教版語文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二篇課文。寫的是一個木瓜熟了,掉進湖里。兔子聽見咕咚一聲,嚇得邊跑邊叫,許多小動物跟著跑,最后野牛攔住他們,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木瓜掉進湖里發(fā)出的聲音。這是一篇童話,通俗易懂,趣味性強。

二、說學情

學習此課,我們有以下有利因素:經過一年的學習,學生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比較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而且他們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筆畫和常見的偏旁部首,能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再有我班從一年級就開始了課外閱讀,學生的識字量較大,這對他們獨立認字、理解字義都有很大幫助。也有如下不利因素:通過前幾課學習,我發(fā)現由于課文較長,識字量增大,在第一課時進行集中識字,學生對生字掌握的不牢固。脫離了文本這個載體孤立地識字,學習效果不好,于是我決定采用分散識字,提高實效性。

三、說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各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識字教學是低年級的重點,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在課上,我將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在語境中識字,體悟蘊含在漢字中的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接受文化熏陶,對識字感興趣,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基于上述對教材、學生的分析,我把本節(jié)課的目標確定為:

1.認讀12個生字字音,會寫7個生字。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帶有熱鬧逃、跑字詞的重點語句。

3.體驗識字的樂趣,產生喜歡漢字的愿望。

四、說重難點

課標中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因此我把本課重難點確定為:

教學重點:

1.認讀12個生字,會寫7個,運用多種方法識字。

2.有語氣地朗讀重點語句。

教學難點:

在掌握熱、鬧兩字結構、理解字義的基礎上,運用熱鬧說一句話。

五、說教法學法

過去的識字教學方法低效枯燥,只注意了音、形,而忽視義,造成學生錯別字多,口語交流時說錯話表錯意?;谶@種現狀,識字教學必須注意音、形、義的結合,教給多種識字方法,逐步培養(yǎng)其獨立識字能力。所以我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注意了以下兩點:

1.運用字理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利用字理識字,挖掘漢字本身的趣味,會讓學生感覺學起來有趣。教學熱鬧時,我將采用追根溯源法幫學生識字。這樣,會讓學生很快記住,同時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好。

2.在語境中識字,培養(yǎng)識字能力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識中有讀,讀中有悟。識字教學不能孤立進行,必須在語境中識字。教學中,我將有意識地給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識字情境,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在具體語境中識字,并鼓勵學生大膽尋找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

六、說教學程序

我將本課分為四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第一環(huán)節(jié):激趣引入揭示課題;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讀準字音;第三環(huán)節(jié):多種方法識悟結合;第四環(huán)節(jié):通讀全文設置懸念。

第一環(huán)節(jié):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首先給學生放一小段音頻(咕咚咕咚的聲音),讓學生猜是什么聲音,從而引出課題《咕咚》(板書)。然后讓學生質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聽視頻猜聲音,可以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質疑,是為了培養(yǎng)問題意識,我認為問題意識應從低年級培養(yǎng),習慣成自然?!?/p>

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于永正老師說過書不讀熟不開講。這節(jié)課主要是識字教學,但第一課時擔負著讀通課文的任務,讀通是讀懂的基礎,所以朗讀也必須重視。第一步,讓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不丟字,不多字。第二步,認讀本課生字新詞,從看拼音讀到去掉拼音讀。第三步,指名分段再讀課文,如果哪個段落學生讀不好,糾正再讀。

第三環(huán)節(jié):多種方法識悟結合

自學嚇。先讓學生獨立識記這兩個字,學生應該會用換一換加一加等方法。然后讓學生自己觀察書寫,展示評價。

【讓學生自學嚇是因為這個字結構簡單,這樣安排,做到教、扶、放,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提高實效。】

第四環(huán)節(jié):通讀全文設置懸念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先讓學生通讀全文,然后我小結:咕咚一聲,嚇得小動物逃跑,使得森林里非常熱鬧,可是最后大家卻哈哈大笑,這是為什么呢?這個故事又要告訴我們什么呢?咱們下節(jié)課再學習。

【巧妙串連這節(jié)課所學的生字,讓學生帶著問題走出教材,為的是讓學生有學習的延伸,引發(fā)閱讀期待?!恐链私虒W任務完成。

12、一年級語文下冊18課小猴子下山說課稿

《小猴子下山》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我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的分析:《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傳統(tǒng)課文。新大綱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圍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本冊是低段的第二期,閱讀訓練的重點只是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誘發(fā)學生的興趣,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同時也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參與、點撥思維、激發(fā)參與、圖文結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二、學生情況分析

從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體系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低段一學期的學習及本期前兩個單元的活動,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習了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初步學習了結合詞句的理解來理解課文內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維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來分析,此時的學生大多六、七歲,還處于一個好動的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維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師生間民主、協(xié)作、自主、活動的實踐激起學生的興趣,發(fā)揮其主動性,學習效率才高。

三、教學目標設定

根據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以及語文教學跟其他學科的共同目的(也就是教學要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生、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這一目的)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德育目標,就是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我們從小做事應該一心一意和不要亂摘別人的東西等道理。第二是智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根據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和自己分析、推斷、想象、表演的能力。第三是知識目標,就是能理解重點詞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可愛、掰、找、扔、摘、捧、扔、抱、追以及相關的句子。第四是美育目標,通過理解重點詞語,體會到小猴的可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形式和想象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我根據教材所處的位置、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確定,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會重點詞句。教學難點: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成績口頭表達能力。理解課文重點詞句。

五、教學思路設定

根據主導與主體這間的服務關系及學生的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思路設定為以下四個活動,老師只起導的作用,以啟發(fā)學生討論交流,發(fā)獨立見解,培養(yǎng)學生從小在閱讀實踐中適時進行讀的能力,說的能力,聽的能力的訓練。

六、教學準備

1.小黑板一塊。小猴子頭飾、玉米、桃子、西瓜的教具。

2.朗讀磁帶、幻燈片、音樂帶。

七、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活動是激發(fā)情趣,導入課文。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具體活動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借助幻燈片,出現一個可愛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同學們,然后問:這是誰?你們喜歡嗎?誰來描述一下?最后教師?。耗銈冇^察得很仔細,描述得好,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只小猴今天已經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不久的一次下山時,發(fā)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第二個活動是:師生協(xié)作,自主學習。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運用學生已學的方法,根據學習課文的體會,開展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見解和發(fā)表能力。具體活動過程中:

首先齊讀課文題目,教師范讀,學生找出有幾個段,并找出與之相關的圖畫。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出示小黑板)①小猴子下山干什么?②它下山到過哪些地方?看到什么?是怎么做的?然后師生交流,學生分小組討論第②個問題。然后再展示幻燈片,請各組代表一邊看幻燈片,一邊回答第②個問題。最后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發(fā)言。啟迪思考:課文二、三、四段與第一段的寫法是一樣的嗎?(學生認真自由讀)由學生歸納出課文二、三、四段在寫法以上與第一段一樣。

這時再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四段,最后教師小組課文內容。這篇課文寫小猴子小山,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了去摘桃子,看見西瓜又扔掉桃子,看見小兔又扔掉西瓜,就這樣,最后一無所獲。課文的前四段寫法一樣,所以我們學起來比較輕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問:這只小猴子下山后,又回去了嗎?結果怎樣?引入學習最后一段,讓生找出說明小猴子此時心情難受,沒辦法的一個詞?(只好)學生找對了,再啟迪思考:小猴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出自己獨立的見解,最后再由老師點評、鼓勵。)

第三個活動是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課文,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首先師發(fā)言:剛才我們較好地學習了課文,你們愿意扮演這只小猴子下山的過程嗎?

(由二人次扮演小猴子下山,同時放課文朗讀錄音及活潑、歡快的音樂配音帶,提示學生要注意掰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這些詞的動作及表情)學生表演完畢,教師及時總結學生表演情況。

第四個活動是展開聯想,延伸課文,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表述見解的能力。具體活動過程是:老師問:小猴子空著手回家,在路上它會想些什么?

學生在發(fā)言中說出給小猴子下山時想辦法,說明做事要專心專意,不要再犯第一次下山的錯誤。教師肯定指出:學生的發(fā)言說明大家很聰明,會思考、有現代意識。讓生再想想:這次小猴子下山,它將到一些什么地方,看見些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布置思考以上問題,下節(jié)課再共同解決。

本課時的板書,完成后是這樣的形式(展示出來)從板書中,同學們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無所獲的全過程。幾個動作詞語,較好地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13、一年級語文下冊19課棉花姑娘生字組詞帶拼音

本文采用童話的形式,寓生物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通過棉花姑娘請求燕子、啄木鳥等給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訴我們燕子、啄木鳥、青蛙和七星瓢蟲分別吃不同種類害蟲的科學常識。

bnɡ?。ㄉ。ú∪耍床。ú∏椋?

yī醫(yī)(醫(yī)生)(中醫(yī))(西醫(yī))(校醫(yī))

bi別(別人)(分別)(別說)((送別)

ɡān干(風干)(干果)(干杯)(相干)

ɡn(樹干)(才干)(干活)(公干)

q奇(奇才)(奇人)(出奇)(奇)

qī七(七十)(七個)(七天)(七夕)

xīnɡ星(星星)(星空)(明星)(紅星)

14、一年級語文下冊17課動物王國開大會注音組詞

本文是一篇童話,課文主要講了動物王國要開大會,要狗熊通知大家,狗熊在狐貍,大灰狼,梅花鹿的幫助下,終于成功的通知了大家,教育我們做事情要認真,在通知他人時,要說清楚事情的具體時間和地點。

yo要(主要)(必要)(次要)(要好)

yāo要(要求)

lin連(連日)(連聲)(連長)(連同)

bǎi百(百萬)(百姓)(百花)(一百)

sh舌(舌頭)(舌尖)(口舌)(長舌)

diǎn點(地點)(點頭)(雨點)(點心)

hi還(還有)(還要)(還是)(還好)

hun還(還書)(還給)(還口)(還手)

15、一年級語文下冊11課彩虹課堂筆記

①主要內容:

本文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作者用富有童趣的語言寫了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出現美麗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橋,聯想到自己可以到彩虹上提著爸爸的水壺澆水,拿著媽媽的圓鏡子為媽媽照著月亮梳頭,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蕩來蕩去。本文以對話的語氣,通過留個問句巧妙相連,呈現出一個純真爛漫的想象世界,傳遞了兒童關愛家人的美好情感。

②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4個自然段。

第1自然段:寫雨過天晴,天上出現了彩虹。

第2自然段:寫如果我提著水壺到彩虹上,就能幫助爸爸澆田了。

第3自然段:寫如果我拿著梳頭用的鏡子到彩虹上,就能讓媽媽照著這個月亮似的鏡子梳頭。

第4自然段:寫如果我把秋千掛在彩虹上,坐在上面蕩秋千,我的花裙子就會飄啊飄的像彩云。

16、一年級語文下冊17課動物王國開大會課堂筆記

①主要內容:

本文是一篇童話,課文主要講了動物王國要開大會,要狗熊通知大家,狗熊在狐貍,大灰狼,梅花鹿的幫助下,終于成功的通知了大家,教育我們做事情要認真,在通知他人時,要說清楚事情的具體時間和地點。

②自然段及段落大意:

全文共1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

第1部分(16):寫老虎讓狗熊通知大家動物王國開大會,狐貍告訴狗熊大會開不起來及其原因。

第2部分(712):寫狗熊再次通知大家動物王國開大會,大灰狼告訴狗熊大會開不起來及其原因。

第3部分(1316):寫狗熊第三次通知大家動物王國開大會,梅花鹿告訴狗熊大會開不起來及其原因。

第4部分(17、18):寫狗熊第四次通知大家動物王國開大會,動物們都來參加了大會。

17、一年級語文下冊16課課后習題怎么做

①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

要是早一分鐘,就能趕上綠燈了。

要是能趕上綠燈,就____________。

要是能及時通過路口,就____________。

要是能趕上公共汽車,就不會遲到了。

②一分鐘能做什么?

我一分鐘能走( )步。

我一分鐘能寫( )個字。

答:

要是早一分鐘,就能趕上綠燈了。

要是能趕上綠燈,就能及時通過路口。

要是能及時通過路口,就能趕上公共汽車。

要是能趕上公共汽車,就不會遲到了。

18、一年級語文下冊21課小壁虎借尾巴生字注音專項訓練

一、給下列生字注音

蚊您甩捉草咬

二、數一數下列漢字的筆畫,并寫出漢字的筆順

條: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甩: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撥: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姐: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給下列漢字注音并組詞

斷( )( )( ) 墻( )( )( )

趕( )( )( ) 房( )( )( )

轉( )( )( ) 傻( )( )( )

條( )( )( ) 撥( )( )( )

爬( )( )( ) 姐( )( )( )

壁( )( )( )

四、比一比,再組詞

蚊( )( ) 您( )( )

文( )( ) 你( )( )

甩( )( ) 捉( )( )

用( )( ) 足( )( )

草( )( ) 咬( )( )

早( )( ) 交( )( )

19、一年級語文下冊16課一分鐘生字注音專項練習

一、給下列生字注音

元汽經已鐘坐

二、數一數下列漢字的筆畫,并寫出漢字的筆順

共: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嘆: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決: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定: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共_____畫,筆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給下列漢字注音并組詞

遲( )( )( ) 背( )( )( )

剛( )( )( ) 洗( )( )( )

嘆( )( )( ) 共( )( )( )

決( )( )( ) 定( )( )( )

四、比一比,再組詞

元( )( ) 汽( )( )

無( )( ) 氣( )( )

經( )( ) 已( )( )

紅( )( ) 己( )( )

鐘( )( ) 坐( )( )

中( )( ) 座( )( )

20、二年級語文下冊18課《太空生活趣事多》生字組詞練習

太空生活趣事多用淺顯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在太空中生活的種種趣事,激發(fā)我們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興趣。下面將二年級語文下冊18課《太空生活趣事多》生字組詞練習方面的知識分享給大家。

宇 ( )( )( )( )

宙 ( )( )

杯 ( )( )( )( )

失 ( )( )( )( )

板 ( )( )( )( )

客 ( )( )( )( )

易 ( )( )( )( )

浴 ( )( )( )( )

室 ( )( )( )( )

答案:

宇yǔ (宇宙)(宇航員)(廟宇)(宮宇)

宙zhu (宇宙飛船)(宙斯)

杯bēi (杯子)(水杯)(干杯)(獎杯)

失shī (失去)(丟失)(消失)(失明)

板bǎn (地板)(木板)(黑板)(平板)

客k (客人)(客氣)(客房)(客廳)

易y (容易)(交易)(輕易)(易手)

浴y (浴室)(浴巾)(淋浴)(沐?。?/p>

室sh (教室)(辦公室)(室外)(溫室)

21、二年級語文下冊18課《太空生活趣事多》生字組詞

太空生活趣事多用淺顯的語言向我們介紹了在太空中生活的種種趣事,激發(fā)我們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興趣。下面將二年級語文下冊18課《太空生活趣事多》生字組詞方面的知識分享給大家。

宇(宇宙)(宇航員)(廟宇)(宮宇)

宙(宇宙飛船)(宙斯)

杯(杯子)(水杯)(干杯)(獎杯)

失(失去)(丟失)(消失)(失明)

板(地板)(木板)(黑板)(平板)

客(客人)(客氣)(客房)(客廳)

易(容易)(交易)(輕易)(易手)

浴(浴室)(浴巾)(淋?。ㄣ逶。?/p>

室(教室)(辦公室)(室外)(溫室)

22、二年級下冊語文識字2 傳統(tǒng)節(jié)日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一首介紹祖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童謠,講的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元宵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的習俗,讓學生從中認識、了解祖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并知道每個節(jié)日的具體時間。

2、學情分析

本課的內容貼近生活,淺顯易懂,學生喜聞樂見。教學時,主要讓學生根據圖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是怎樣過這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3.說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課文。

(3)借助圖片、資料了解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風俗習慣,并知道它們的具體時間。

(4)感受中國燦爛的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的民族感。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了解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起源、風俗等,感受我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難點:

對傳統(tǒng)文化產生熱愛和贊美之情。

二、說教法學法:

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確立了以學定教的思想,先借助圖片,同時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風俗,在學生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進行朗讀。

通過觀察、談話平等的與學生交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興趣,同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 說教學過程:

1、 談話導入:通過兒歌導入,營造了節(jié)日氛圍,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自然的過渡到了課題并讓學生對什么是傳統(tǒng)節(jié)日有了一定了解。

2、 課前熱身:

3、 初讀,整體感知,讓學生整體感受了童謠的韻律美。分小組讀課文,標出序號,圈出節(jié)日,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4 、 深入學習,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練習朗讀、說話

(1)學習我國最隆重、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教學時先出示圖片,讓學生觀察:小朋友,圖上畫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再讓學生說一說春節(jié)這一天還有哪些風俗呢?春節(jié)是幾月幾日呢?最后再交流: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體會應該以一種什么語氣讀這一個節(jié)日。

(2)學習元宵節(jié)時和學習春節(jié)的方法相似。

(3)學習完這兩個節(jié)日后我同學生一起歸納了學習這兩個節(jié)日的學習方法:看(想)說讀并讓學生分小組照以上方法小組學習其余五個節(jié)日。

(4)全班交流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七夕節(jié)、中秋節(jié)、重陽節(jié)。

5.拓展延伸:

(1)全班一起拍手讀,童謠感受節(jié)日的美好。

(2)進行記憶挑戰(zhàn)賽,檢測學生對節(jié)日時間的識記情況。

(3)說話練習:再次加深印象,感受節(jié)日的美好。

總之,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好記憶,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精華,積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內涵,傳遞著我們中華民族感恩、愛國、愛老敬老等優(yōu)良傳統(tǒng)。通過本節(jié)課學習,學生了解了每個節(jié)日的內涵,感受節(jié)日的歡慶與幸福,并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本節(jié)課設計我感到較為成功的地方是:

1、教師發(fā)揮主導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地位。讓學生通過圖片和生活實際或情境進行說話訓練和朗讀訓練。

2、注重了學法指導。揭示課題后,讓學生說說,要想深入、全面地了解這些節(jié)日,應從哪些方面入手,教師及時梳理學生所提出來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進入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

3、在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大量的圖片,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看,更加直觀、形象地表現節(jié)日的快樂氣氛,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知識,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不足的是課前沒有讓學生充分的搜集資料,對學生的情況估計不夠。

23、二年級語文下冊識字1:神州謠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下冊識字1:神州謠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神州謠》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識字課。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三字經歌謠,共8句,寫的是祖國的山川河流、臺灣是祖國、祖國各族人民感情深厚,共同為祖國富強而努力奮發(fā)。教學時可在熟讀兒歌的基礎上,聯系祖國版圖和教材中的圖畫,引導學生用多樣和有趣的朗讀讓學生記住字音,運用平時學過的記字方法記住字形。

2、教學目標:

本單元是識字單元,著重培養(yǎng)學生多種識字能力。依據教材側重點和獨特的語言編排形式;根據新課標要求低年級能使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我將三維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會認12個生字,會寫3個生字;能正確、流利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感知三字經的語言形式。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對三字經這種語言形式感興趣。

3、說教學重難點:

識字、能準確讀格書寫三個生字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但能正確讀好課文有一定難度,所以我將能正確、流利讀課文定位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所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教學過程中,我確立了以學定教的思想,采用集中識字的方法,啟發(fā)學生思考。通過觀察、談話,平等地與學生交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這樣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中突出在玩中學樂中學,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同時注重教給孩子識字方法,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

三、說教學過程:

1、課前準備:背誦《三字經》,為學生感受本課語言形式做好鋪墊。

2、激趣導入:

(1)、出示圖片,學生猜字州,初步了解州的演變過程,相機指導書寫。

(2)、(出示中國地圖)瞧,這是什么?它像什么?對,這只昂首挺胸的大公雞就是我們祖國的地圖。通過預習,你知道中國還有其它名字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3、初讀課文:

師范讀,要求眼隨耳動、聽準字音、感受新三字經的節(jié)奏美。

4、集中識字:

學生借用拼音認讀本課詞語,詞中認字。分類識字,利用查字典或工具書來清楚自己不明的部首,既是對學法的引導,又是對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組詞、生自由交流識字方法、猜字游戲、字卡變變變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生字識記方法的多樣和復現,加強記憶。

5、再讀課文:

四個小組比賽讀,生評價。男女對讀課文,師評價。

整個識字部分概括起來,就是在文中初識、整體識記,再在詞中加深記憶,然后單獨強化理解明晰,最后讓字回到文中,突破讀好、讀正確課文這一難點。

6、指導書寫:

注重訓練學生的讀格和觀察能力,寫好撇和捺?!?/p>

7、游戲認字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情緒得以舒緩,學起來更輕松。

8、作業(yè):

在本子上規(guī)范書寫州、齊、奮,朗讀并背誦課文。

四、說板書:

課題中相機指導書寫州,并對學生歸類的生字方法進行板書,繼續(xù)培養(yǎng)他們觀察、歸類、多種識記生字的方法。

24、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古詩二首教學設計說課稿

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課古詩二首教學設計說課稿

1.古詩二首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古詩二首》編排了兩首古詩,它們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描寫了春天。

《村居》描寫了詩人居住在鄉(xiāng)村時見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學后孩子們放風箏的情景;《詠柳》是首詠物詩,描寫了早春二月的楊柳,借柳樹歌詠春天。

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對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較好地與課文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教師可利用這一點,激發(fā)課堂教學的情趣,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古詩教學達到魅力無窮、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課的古詩教學中,要以讀為主,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進入到詩歌所營造的意境中去,在讀中意會,讀中感悟,讀中體驗,在讀中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

教學建議

學習本課,可引導學生先自讀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詩中的畫面,然后再看圖,感悟圖文相通之處。還可先引導學生依據插圖來體悟課文,把課文與圖意融為一體,再啟發(fā)學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對詩句的領會、理解,從而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理解古詩含義,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春天的美景。

【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在語境中整體認讀、自主識字,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識字。

2.借助畫面理解詞語和詩句的意思,小組合作朗讀、想象、體會。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鄉(xiāng)村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點難點 重點】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句,背誦古詩。

難點

1.想象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鄉(xiāng)村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學生課外積累的文字、圖片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積累詞語

在二、三月間,公園里、學校中,到處都是春暖花開的景象。今天,老師還想帶大家到一首古詩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書課文題目:村居)

1.學生朗讀課文題目。

2.課件出示作者簡介。

高鼎,清代后期詩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大約在咸豐年間(1851-1861),《村居》是他寫的一首有名的有關放風箏的詩。著有《拙吾詩稿》。

二、自讀古詩

1.請大家自由讀古詩,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標記應重點注意的地方。(如不認識的字、不懂的詞、難寫的字等)(課件出示易讀錯的字)

提示:鶯的韻母是ing,不要念成in 。趁的韻母是en,不是eng 。鳶不要讀成yān。

2.課件展示節(jié)奏劃分,引導學生掌握古詩的節(jié)奏。

節(jié)奏劃分: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同學們在朗讀的時候語速要稍慢,讀出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要帶著活潑、開心的語氣。

學生反復讀詩。接受快的同學可以試著背詩。

3. 進行自學,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記住字形。

學生匯報交流。

例:詩=讠+寺(寺廟旁有人在說話)

村=木+寸

童=立+里

3.教師針對會寫字進行書寫指導。

詩:按照左窄右寬的結構書寫,寺不要丟掉最后一點。

村:按照左窄右寬的結構書寫,木字旁最后一筆捺變?yōu)辄c。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結構書寫,里橫畫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4.交流快速背詩的方法。

學生甲:用唱詩的方法來背詩。

學生乙: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背詩。理解了每句詩歌的意思,知道連起來講的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背詩。

三、品悟古詩

1.有同學說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背詩,那么這首詩的大意是什么呢?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組長匯報。(教師課件展示)

小草生長,黃鶯飛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

輕拂河堤的楊柳沉醉在春天的煙霧之中。

村子里的小孩子們早早就放學回到了家,

急忙趁著溫暖的東風快活地放起了風箏

2.教師引導學生逐句分析。

(1)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師: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靜的嗎?它有怎樣的美景?

①自由讀讀古詩,你會有很多的發(fā)現。

②學生自由讀詩。

③你看到了什么?生匯報。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帶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嗎?(指名讀文)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長飛拂醉等字眼體會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機。

⑤你覺得詩句中的哪些字詞用得好?說說你的理由。

生:草長鶯飛四個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寫活了,人們仿佛感受到那萬物復蘇、欣欣向榮的氣氛,人們的眼前也好像涌動著春的脈搏。

詩人用了一個醉字,寫活了楊柳的嬌姿、柔態(tài)、神韻。

⑥瞧,草兒吐出嫩綠的新芽,黃鶯也飛來快樂地歌唱,河堤上的楊柳也陶醉在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風的吹拂下輕輕柔柔的。我們的小山村變成了一個充滿生命力的世界。你們想配合這美麗的畫面再來讀讀嗎?

⑦你還有什么發(fā)現,有什么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

這么多美妙的畫面,我想大家一定能讀好這一句的。

(2)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①在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說)

放風箏。(板書: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②你能配合畫面說說這句詩所描繪的情景嗎?

生:第三、四句寫的是人物活動,描述了一群活潑的兒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風箏的生動情景。孩子們放學回來得早,趁著溫暖的東風,放起了風箏。他們的歡聲笑語,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氣。

③讀了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說給大家聽嗎?

重點引導學生通過歸來早忙趁體會孩童歡暢的心情。

學生匯報。

④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將你的想法融入詩里讀出來嗎?你們想不想加入他們放風箏的隊伍?這樣吧,讓我們一起放飛心愛的紙鳶,用詩歌表達自己的心情吧!

四、背誦全詩

1.教師邊展示本課配圖邊引導學生聯想詩句描繪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長鶯飛,楊柳依依。孩子們也將自己心愛的風箏放飛。多美的春景圖呀!它不僅吸引了詩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們一定能背下來這首古詩。

2.生自由背。

3.集體配樂吟誦。

五、作業(yè)布置

1.背誦古詩。

2.搜集詩人的其他古詩名句,進行整理。

第二課時

一、知詩人,解題意

師: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春天的腳步又近了,這輕快飛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楊柳風,羞紅了臉的桃花,柳枝輕搖的柔柳,組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你看,這是什么?(出示楊柳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詠柳》。

1.關于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課件)?

賀知章(659-約744),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漢族,唐代著名詩人、書法家,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人。少時就以詩文知名。屬于盛唐前期詩人,與張若虛、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詠柳》《回鄉(xiāng)偶書》兩首詩膾炙人口,千古傳誦,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錄入《全唐詩》,共19首。

2.題目詠柳是什么意思?

詠:歌唱,贊美。詠柳,就是歌唱、贊美柳樹。

3.作者是怎么歌頌柳樹的呢?請大家輕聲讀一遍古詩。用手中的工具書查一查,理解詩句的意思。(出示課件)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大家在朗讀這首詩的時候,邊讀邊想象柳樹的姿態(tài),仿佛柳樹就在自己的眼前,輕輕的,柔柔的,那么碧綠,那么美麗,要用喜愛、驚嘆的語氣來讀。

二、釋字詞,明詩意

1.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絳。

(1)理解詞語。

妝:(課件演示妝的演變過程)左右結構,注意女的寫法。意思是裝飾,打扮。

一般都是誰愛打扮?那么本詩是說誰打扮?

(通過課件演示妝的演變過程,不僅幫助了學生熟記字形,了解字義,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字更深刻地理解詩句的意思,詩的開始就把楊柳化身成一位美人)

絳:用絲編成的繩帶。

絲絳:形容一條條像絲帶般的柳條。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后,引導學生串連詩意:柳樹像碧玉裝扮成的美女一樣,千萬枝柳條像她那綠色的絲帶。

2.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1)理解詞語。

剪:上下結構。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狀物體分成若干部分。(課件展示剪刀,引導學生理解)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后,引導學生串連詩意:知道這細嫩的柳葉是誰剪裁出的嗎?就是那像剪刀一樣的二月春風啊!

3.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生字,通過理解字義,結合圖片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大概意思。

高高的柳樹像碧玉妝扮成的一樣,千萬輕柔的柳枝都垂下了綠色的絲條。

不知道這細細的柳葉是誰裁剪出的,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恰似剪刀。

三、想意境,悟詩情

1.再來讀前兩句詩,說說你眼前出現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預設:柳樹似一位姿態(tài)婀娜的美人出現在我們面前,那千萬條垂絲,就像她的裙帶)

2.你覺得句中的哪個字用得好?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第一句中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第二句中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搖擺。

教師:誰能通過誦讀把這美妙的畫面讀出來?

(點名讀,其他學生說畫面)

3.那視之無形、不可捉摸的春風,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說說它還能剪出什么。

示例:將小草剪成了一根根;將楓樹的葉子剪得像手掌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我們美的想象。

4.總結: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chuàng)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讓我們借作者的詩文,讀出我們心中對春的贊美。

四、橫縱觀,拓視野

1.課堂小結:春天正向我們走來!讓我們吟著春天的詩,與春天撞個滿懷

2.教師布置作業(yè):

請在下面的三首詩中,選一首喜愛的背誦下來,課下搜集相關資料了解詩意。

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游園不值

葉紹翁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墻來。

五、板書設計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六、備課資料

1.風箏

又名木鳶紙鳶風鳶。中國是風箏的故鄉(xiāng),早在兩千年前中國人就發(fā)明了風箏。史書記載,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的能工巧匠魯國人公輸班,因看到鷂鷹盤旋于藍天而受到啟迪,傳說曾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發(fā)明紙以后,風箏用紙張糊制,稱作紙鳶。到五代(907-960)李鄴加以改進,裝竹笛于紙鳶之頭,臨風嗡嗡作響,有如箏聲,故而得名風箏。

2.柳樹

可種可插,極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從這句俗語中我們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樹姿態(tài)優(yōu)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愛。宋代大文豪蘇軾任杭州知府時在西湖修了一道堤,堤上遍植柳樹,如今已成為西湖十大景點之一。田園詩人陶淵明喜愛柳樹,室旁有柳五棵,所以自名五柳先生。清代蒲松齡也喜歡柳,并自號柳泉居士。清代左宗棠戍守邊疆時,為了保持水土、抵御風沙等,在河西走廊新栽楊柳三千里,后人為紀念他稱這些柳樹為左公柳。在古代文學中,楊柳是一個特殊意象,優(yōu)美動人,情意纏綿,為詩人傳誦吟詠。

25、小毛蟲教案講課稿,二年級語文下冊22課

小毛蟲教案講課稿,二年級語文下冊22課

教學目標:

1.會認16個生字,學寫8個生字。

2.運用讀文章,想畫面的方法,想象課文描繪的畫面。

3. 抓住重點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感情朗讀課文中的關鍵語段。

5. 體會不要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樂觀、充滿信心。唯有努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教學重點:

1. 理解詞語生機勃勃盡心竭力九牛二虎之力色彩斑斕等詞語

2. 通過學習課文,理解重點語句。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想象課文畫面。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揭示課題。

在昆蟲王國里,住著各種美麗的昆蟲。它們飛的飛,唱的唱,跳的跳,到處生機勃勃。只有一只可憐的小毛蟲,既不會跳,也不會飛,被冷落在一旁。這只孤零零的小毛蟲多么羨慕那些能飛能跳的昆蟲啊,它的命運會發(fā)生變化嗎?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小毛蟲》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毛蟲的命運會怎樣呢?請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語句讀通順。

2、檢查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重點指導:

憐、竭是三拼音節(jié);憐的聲母是l不是n;多音字佛、掙,引導學生通過組詞或結合具體語境進行辨析。

(2)檢查朗讀

①指名開火車讀。

②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1、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2.學生質疑,梳理歸納。

(1)小毛蟲在成長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呢?找出相關的句子畫上橫線,讀一讀。

(2)文中有許多吸引人的描寫,找出來,并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3)作者是怎樣描寫小毛蟲的?你有什么收獲?

3.學生匯報交流。

(1)小毛蟲在成長過程中有哪些變化?

(2)把你認為寫得好的句子和大家交流。

四、布置作業(yè),鞏固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家里人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師:寒冷的冬天過去,春天來了,到處生機勃勃。你聽,小昆蟲們正在開音樂會呢,誰能看圖說說當時的情景啊?

2.學生介紹圖上的內容。

師:是啊,這些昆蟲又是唱,又是跳,它們的歌聲輕快,舞姿優(yōu)美,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輕歌曼舞。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出示:一條小毛蟲趴在一片葉子上,用新奇的目光觀察著周圍的一切:)(強調冒號)師讀。這個一切是指

2. 新奇的目光是一種怎樣的目光?你能換一個詞語說說嗎?(近義詞:好奇)

3.請幾位同學來為大家讀讀這句話,要求讀出新奇的感覺。

4.小毛蟲在觀察。它難道不想加入昆蟲們的活動可是(出示:只有它,這個可憐的小毛蟲,既不會唱,也不會跑,更不會飛。)讀了這句話,你覺得小毛蟲怎么樣?

(可憐【板書:可憐】)

那它是怎么移動的呢?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小節(jié)。

(二)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

1.(出示:小毛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動了一點點。當它笨拙地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上時,它覺得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小毛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從文中找一個詞回答。(笨拙)【板書:笨拙】

2.學習生詞。(出示:笨拙:行動遲緩,不靈活。笨手笨腳。)

3.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毛蟲的笨拙,用圓圈圈出。(九牛二虎之力、挪動、一點點)

4.先來看看挪動這個詞,學習生字:挪。挪動是什么意思?請挪動一下你們的小屁股。你們挪動起來非常容易,非常開心。 可是,小毛蟲卻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是多大的力氣?(九頭牛和兩只老虎加起來的力氣、拉動九頭牛和兩只老虎的力氣。)(形容花了很大很大的力氣) 花了這么大的力氣,才挪動了(一點點)。(費力地讀,感覺要用全身的力氣)

5. ??!小毛蟲是多么(笨拙)啊!正因為如此,當它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時,感覺(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兩片葉子對我們來說只是這么短的一段距離,為什么小毛蟲卻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

6. 學生嘗試回答,老師幫助小結。

(隨機抽學生回答)兩片葉子對我們來說只是很短的距離,可是對于小毛蟲來說,這個距離怎么樣?。ê荛L)嗯,非常漫長;這個路程怎么樣?。ê苓h)嗯,非常遙遠;花的時間怎么樣?。ê芏啵┼?,太多太多;用的力氣怎么樣?。ê艽螅┼?,非常費勁,它太累了。所以當它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時,感覺(自己就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

7. 把這節(jié)連起來讀一讀。讀出小毛蟲笨拙的感覺。

(三)學習課文第五小節(jié)。

1.小毛蟲真的是非常笨拙,那它永遠就這樣了嗎?自己讀一讀課文,看看小毛蟲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它最后變成了什么?(蝴蝶)

2.從哪里看出來的?課文的第幾小節(jié)?(第五小節(jié))

(出示:時辰到了,它清醒了過來,再也不是以前那條笨手笨腳的小毛蟲。它靈巧地從繭子里掙脫出來,驚奇地發(fā)現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對輕盈的翅膀,上面布滿色彩斑斕的花紋。它愉快地舞動了一下雙翅,如絨毛一般,從葉子上飄然而起。它飛啊飛,漸漸地消失在藍色的霧靄之中。)

第五小節(jié)中并沒有蝴蝶兩個字,從哪些詞句中可以看出?

3.小毛蟲是怎樣從繭中掙脫出來,蛻變成美麗的蝴蝶的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一段,用課文中的句子解說。)

4. 它變成了蝴蝶,現在它又是一只怎樣的蝴蝶呢?來,心里讀一讀最后一節(jié),想一想。交流。

(靈巧文中是說它的動作;輕盈文中是說它的翅膀;色彩斑斕文中說的是它翅膀上的花紋。)【板書:靈巧輕盈】

5.逐句朗讀,把它的靈巧、輕盈用朗讀表現出來。重音輕讀、示范朗讀。吹絨毛感受。

6.小毛蟲有沒有想到自己會有這樣的變化呢?(驚奇、竟)

竟然:出乎意料。

加上驚喜的語氣讀。

7.小小配音員,為視頻配音。(驚喜的表情、語氣)

8.小毛蟲終于變成了美麗的蝴蝶,它高興極了。你們高興嗎?想象一下自己是小蝴蝶,說一說:你為什么高興?(出示句式:因為所以我高興?;蛘呶腋吲d是因為)

9.盡管小毛蟲原先是那樣的笨拙。從小毛蟲到蝴蝶的蛻變是那么的意想不到,那么的神奇。

男生讀小毛蟲的過去(第一、二小節(jié)),女生讀現在(第五小節(jié))。

(四)學習第三、第四節(jié)。感受小毛蟲工作的盡心竭力。

1. (出示:盡管如此,它并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任何人。)

盡管如此,小毛蟲

2. 盡管如此就是盡管這樣。那么這樣指的是怎樣呢?我們要讀懂它,就得再來讀讀前面兩小節(jié)了。自己讀讀,想想,如此指的是 1)自己很笨拙。(出示笨拙) 2)昆蟲們快樂無比。

3.現在你能這樣來說說嗎?想清楚了,悲觀失望是對自己的。羨慕是對別人的。誰來說?

(出示:小毛蟲對不悲觀失望。小毛蟲很樂觀,一點也不悲觀。

小毛蟲不羨慕 。別人快樂的本領,它一點也不想要。)

誰能把兩句話連起來說。(老師加上并不,也不。)

(答案:小毛蟲對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其它昆蟲。∕小毛蟲對自己的笨拙并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其它昆蟲。)(板書:不悲觀、不羨慕)

4. 因為它懂得一個非常簡單又非常重要的道理,那就是讀。(出示:它懂得:每個人都有各自該做的事情。)(板書:該做的事)展開想象,說說大家都有什么各自的工作?

【句式:(誰)該做的事情是(什么)】

5.蜜蜂該做的事情是(采蜜),螞蟻該做的事情是(搬運食物),蜻蜓該做的事情是(捉害蟲)。這些昆蟲,它們都是在做自己該做的事情。而它,這條小小的毛蟲,該做的事情是(出示:它,一條小小的毛蟲,應該學會吐纖細的銀絲,為自己編織一間牢固的繭房。)(讀)。注意這里有個逗號,要停一停,再讀一讀。

6.明白了這一點,小毛蟲(出示: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做著工作。)

1)這里有個詞:盡心竭力。(板書:盡心竭力。)

竭是用盡的意思。

2)現在你能說說盡心竭力的意思了嗎?(費盡了心思,用盡了力氣。)

3)小毛蟲盡心竭力地做著什么工作?

7.概括地說,是什么呀?讓我寫在黑板上,字越少越好。吐纖細的銀絲,就是(板書:吐絲)下面呢?織,織什么?(板書:織繭)讀一讀。吐怎樣的絲?

(出示:圖片 的銀絲 )瞧,多纖細,比頭發(fā)絲還要細,細到幾乎看不見!織怎樣的繭房?

(出示:圖片 的繭房)想想,用這樣纖細的絲,要最終織成這樣的繭房,而且課文中說是把小毛蟲從頭到腳裹起來。多不容易啊。

8.誰再來讀句子?

它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工作著。它費盡了心思,用盡了力氣,吐著纖細的銀絲,編織著牢固的繭房。它(織啊,織啊。)

9.聽老師來讀,你有什么體會嗎?師:織啊,織啊

你聽出了生:讀得很累――評價:是小毛蟲爬得很累!可是還是一刻不停地織啊織啊

你聽出了生:不停地織。評價:這么細的絲,斷了,繼續(xù)織――反反復復地織啊織啊

你聽出了

(盡心竭力、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它一刻也不停歇。)

盡管小毛蟲是那樣的笨拙,但是它知道自己該做的事。像老師一樣來讀讀(織啊織啊。)讀整個小節(jié),感受小毛蟲的盡心竭力。

10.分組朗讀課文

11.總結板書

原本可憐、笨拙的小毛蟲并沒有對自己悲觀失望,也不羨慕別的昆蟲輕歌曼舞的本領,而是盡心竭力地做著它該做的事情吐絲、織繭。經過了堅持不懈的努力,它最終變成了一只靈巧、輕盈的蝴蝶。

三、讀重點句,體會情感。

①小毛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能挪動一點點。當它笨拙地從一片葉子爬到另一片葉子上時,自己覺得,就像是周游了整個世界。(引導學生抓住九牛二虎之力挪動一點點理解小毛蟲的笨拙,體會作者細致的觀察和擬人的寫法)

②盡管如此,它并不悲觀失望,它懂得誰都有各自該做的事情。它,一只小小的毛蟲,應該學會吐纖細的銀絲,為自己編織一間牢固的繭房。

(引導學生體會小毛蟲的積極心態(tài),并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③小毛蟲一刻也沒有遲疑,盡心竭力地工作著,終于把自己從頭到腳裹進了溫暖的繭子里。

(引導學生從一刻盡心竭力終于等詞語中,想象小毛蟲是怎樣盡心竭力地工作的,體會它的勤奮與堅韌。)

④它靈巧地從繭子里掙脫出來,驚奇地發(fā)現自己身上生出一對輕盈的翅膀,上面布滿色彩斑斕的花紋。它愉快地舞動了一下翅膀,如絨毛一般,從葉子上飄然而起。(幻燈演示毛蟲羽化成蝶的過程。)

四、復述課文,課堂小結。

1.根據板書和圖片復述課文主要內容。

2.課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每個人都有一雙隱形的翅膀,面對困難不悲觀、不羨慕,盡心竭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那么一定會有化繭成蝶的一天。

五、拓展延伸,布置作業(yè)。

1、小毛蟲從笨拙到靈巧經歷了一個怎樣的過程呢?它做了哪些努力?你想對它說什么呢?

2.配樂朗讀。你在讀書的過程中,有什么感悟嗎?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6、二年級下冊第8課彩色的夢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屬于造型﹒表現領域,根據本課的學習活動要求:說說自己夢境中美麗而又奇異的景象,用畫筆描繪下來,我將本課預設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欣賞、體驗,運用組拼的方法畫出奇異的夢境,第二課時展示、提高,運用豐富的情感色彩描繪夢境,今天我主要說一說第一課時。

在教材的文字內容中,重點強調了我們在夢境中常常將熟悉的人、事、場景夸張地拼組在一起。教材以幾米的漫畫作為主題圖,將我們帶入一個離奇有趣、色彩夢幻的夢境,以達利的《奇異的夢》,引導學生體驗夢的夸張,選用夏加爾的《我與我的村莊》,引導學生在欣賞與解讀名作中體會與感受夢境的空間重組,選用曹力的《幸福與期待》,引導學生了解夢境中的局部重組。教材中選用的學生作品色彩夢幻,對于引導學生表現夢境的色彩夢幻美有一定示范性。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突破教學重難點,我還會將美術課程校本化實施,在本課中我將為學生創(chuàng)編具有地方特色和與教師本人生活緊密相連的教學掛圖和媒體圖片,抓住本課主題,引導學生進行比較深入的體驗和探究。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一定要符合國家課程標準,而《美術課程標

準》中對三年級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中相關要求是:通過觀察、繪畫、制作等方法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激發(fā)豐富的想象,喚起創(chuàng)造的欲望。根據國家課程標準,結合教材內容,結合我們的學生特點,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能感受美好夢境,體驗夢境繪畫作品中的奇幻之美。

2.知識與技能:能運用拼組與夸張的表現手法,描繪夢境。 3.過程與方法:能參與互動,大膽創(chuàng)新和想象。 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是:

重點:了解拼組與夸張的表現手法。 難點:大膽運用拼組與夸張手法進行創(chuàng)作二、學情分析

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生進入到小學美術學習的中級階段,他們已經具備了較初步的造型表現能力,并且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好奇心強,不受時空約束的夢境,在他們心中像歡快的小溪不停地流淌。但教學中可能會遇到有的學生對噩夢產生興趣的情形,教師應巧妙引導,讓孩子們回憶起最夢幻、美麗的夢境。三年級的學生還可能對畫面重組這個抽象的美術概念難以領悟,教師可通過語言、畫面、或實物進行示范引導,加深學生的體驗和對本課重難點的理解。學生繪畫創(chuàng)作時可能會出現有的孩子將夢境描繪地零散、瑣碎,教師可強調只需抓住夢境中的某一個最精彩最

離奇的片斷描繪下來,并適當強調畫面的構圖問題。

三、說教法學法

教有法而無定法,貴在得法,良好的教學方法,可以發(fā)揮教學智慧,國家課程綱要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精神,國家新課程標準中也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所以本節(jié)課我以探究式學習方式為主的教學方式,為了突破本課的重難點,我還將選擇以及結合體驗式教學法、比較法、歸納總結法等教法,以及感知體驗法、合作探究法、互動演示法、比較分析法等學法,進行綜合運用,從而達成教學目標并突破本課的重難點。因為只有多樣才能做到有效。四、說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本課的教學流程一共分為六大步驟:

情景體驗 ,展示夢境交流探究,突出重點作品欣賞,學以致用創(chuàng)作表現,自由發(fā)揮評價展示,取長補短小結拓展,提出希望

在這六大步驟中,第1個步驟是導入,第6個步驟小結,中間的各環(huán)節(jié)即探究與表現和交流評價。

(一)情景體驗 ,展示夢境

好的導入是一節(jié)高效課堂的開場白,我將從教師本人原生態(tài)生活出發(fā),以我的現實生活情景到夢境的轉換過程為演示,直觀地向學生展示夢的形成過程和表現方法。并當場演示畫我的夢境,

這樣使美術教學更貼近生活實際,并吸引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夢有了初步體驗,為突破教學重難點和消除學生在之后創(chuàng)作中的畏難情緒做鋪墊。

(二)交流探究,突出重點

只有對夢的形象理解了之后才能更好地去表現。因此,分析與體驗夢境的奇異組合是解決本課的重點。本環(huán)節(jié)將以教師的夢為范例,讓學生上臺與老師互動探究并演示,運用將現實生活情境中局部選取對象再組拼而形成夢的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夢的奇異組合方法,發(fā)現夢的特點。這種直觀演示與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將較為抽象概念化的學習重點變得形象直觀而呈現于學生面前,學生容易理解并興趣濃厚。再以小組交流和師生對話的方式讓學生暢談自己的美夢,讓學生的夢在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互動中得以完整表述而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然后以小練習嘗試的方式讓學生先將夢中的主要內容勾畫出來,引導學生把握創(chuàng)作構圖的方法步驟,分清主次。再以讓一名學生上臺嘗試示范涂色的方式,和師生互動交流的方式啟發(fā)學生去體驗、去思考,根據自己對色彩的感覺和喜好來給畫面涂色。以期達成教學目標1和3,突破教學重難點。

(三)作品欣賞,學以致用

教材所呈示的每一幅作品都對學生有其典型的啟發(fā)意義,但學生不可能對每一幅都去面面俱到地欣賞,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將在把握教學重難點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以尊重學生個人意

愿和喜好的方式先引導學生自由地欣賞教材中的作品,啟發(fā)學生感受美好夢境,體驗夢境繪畫作品中的奇幻之美,再教師引導欣賞典型作品,與學生互動交流,分析、理解、闡述畫家作品中的空間重新組合、局部重新組合、夸張等表現方式,希望孩子們在自己創(chuàng)作時能夠學以致用。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并完成教學目標1。

(四)創(chuàng)作表現,自由發(fā)揮

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將讓學生在前面的欣賞體驗基礎上自己歸納夢的表現方法。并在課中的閉上雙眼聽音樂環(huán)節(jié)中豐富學生的回憶和聯想,有助于幫助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再出示作業(yè)要求,學生作業(yè)過程中教師巡回個別輔導,有利于解決學生作業(yè)中存在的個性和共性問題。以期全面完成本課教學目標和突破重難點。

(五)評價展示,取長補短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會采用多種評價方式組織全體學生參與作業(yè)評價中。首先出示評價方法,然后以小組互評的方式使每個學生參與到作業(yè)評價中,相互取長補短,并分享學習的快樂。再小組推優(yōu)展評作業(yè),讓較優(yōu)秀的作業(yè)起到示范和激勵作用。教師適時從學生作業(yè)的造型、涂色、組合與夸張等方面進行總結性點評。最后個人自評的方式讓學生公正地評價自己的作業(yè),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表達自己的學習想法。再次達成教學目標(2)和目標3,突破教學難點。

27、三年級語文下冊6課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說課稿

三年級語文下冊6課陶罐和鐵罐教學設計說課稿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說出陶罐和鐵罐之間發(fā)生的故事,懂得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學習正確看待人和事物。

2.結合課文相關詞句,了解陶罐和鐵罐不同的性格特點。分角色朗讀課文。

3.能說出閱讀鏈接中的北風和課文中的鐵罐的相似之處。。

4.明白課文與閱讀鏈接中告訴的道理,能與自己的實際結合,學會正確看待事物,要全面的看待事物,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事物,對人要有禮貌。

5.激發(fā)學生閱讀寓言的興趣,能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來繼續(xù)學習第6課《陶罐和鐵罐》,復習生字詞。請大家回想一下,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學生自由發(fā)言。

二、聚焦對話,凸顯形象

(一) 鐵罐為什么奚落陶罐?

1.文中第一段回答。

2.奚落是什么意思?

預設:說不好聽,讓別人難堪的話。

預設:嘲笑別人。

(二)品讀課文第2~9自然段。

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陶罐又是怎么回應的?快速瀏覽第2-9自然段,圈畫出描寫鐵罐和陶罐神態(tài)、動作的詞語,感悟鐵罐和陶罐的特點。

1.圈畫出描寫鐵罐和陶罐神態(tài)、動作的詞語,感悟鐵罐和陶罐的特點。

鐵罐:傲慢 輕蔑 惱怒 陶罐:謙虛 爭辯 不再理會

鐵罐:傲慢無禮 陶罐:謙虛友善

2. 教師過渡:鐵罐是怎樣奚落陶罐的呢?陶罐又是怎么回應的?分角色朗讀。

3. 匯報朗讀,教師指導。

注意:讀的時候要讀出鐵罐的傲慢、狂妄,讀出陶罐的謙虛。

4.指導稱呼和標點。

三、知曉結局,領會寓意

教師過渡:鐵罐自以為堅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發(fā)生了爭吵,最后以不歡而散,隨著時間的推移,故事又有什么變化,請大家快速的默讀10~17自然段,并思考:

1.許多年過去了,陶罐是什么樣子的?鐵罐呢?

預設:(內容見課件)。

2.為什么人們翻來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連鐵罐的影子也沒有見到?

教師補充鐵在土中被氧化的知識,幫助學生理解。

3.故事中的陶罐是不是完美無缺,而鐵罐則是一無是處呢?他們各有什么長處和短處?

4.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陶罐和鐵罐一樣,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預設:用鉛筆寫字,有錯誤時能夠用橡皮擦去,但是用鉛筆寫的筆記不能長時間地保存,鋼筆字雖然不能擦去,但是筆記經過很長的時間仍然能看清楚。

預設:吳若曦的書寫的很美觀,并且作業(yè)認真細心,我應該向她學習。

5.通過讀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學生討論,自由發(fā)言。

預設: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短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

預設:我們與人友好相處,不要蠻不講理。

四、總結寫法

這則寓言采用了擬人的手法將陶罐和鐵罐人格化,通過人格化的描寫,告訴人們看問題要全面,不能用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比,更不能因此而驕傲。

描寫人物的特點,通過寫他與其他人互動、對話過程中的態(tài)度變化中展現人物性格。就本課而言,就是寫他變化著的神態(tài)、語氣和話語內容。

五、運用方法,閱讀鏈接

1.學生朗讀讀《北風和太陽》,思考:

(1)北風和太陽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學生討論發(fā)言。

(2)他們各用了什么方法?結果如何?

(3)比較北風和鐵罐有什么相似之處?

教師提示:指導學生從性格和結局兩個角度進行對比。

2.讀書推薦

寓言是現實生活的投影,聯系生活中的人和事,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理解故事中的道理?!短展藓丸F罐》以及《太陽和北風》兩篇寓言故事都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多發(fā)現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這兩篇寓言故事都出自于《伊索寓言》,下課我們多讀一讀,相信你們收獲更多。

六、課后作業(yè)

1.把《陶罐和鐵罐》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并且說一說從中學到的道理。

2.閱讀書籍《伊索寓言》。

七、板書設計

6 陶罐和鐵罐

鐵罐:傲慢無禮

奚落 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正視自己的短處。

要正確地看待人和事物。

陶罐:謙虛友善

28、三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守株待兔教學說課稿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5課守株待兔教學說課稿

一、說教材

《守株待兔》是部編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五課的一篇寓言。《守株待兔》這一則寓言故事主要講述的一個種田的人在一次偶然得到了一支撞死在樹樁上的野兔,從此,他就自認為不用耕作,守在樹樁胖等著兔子的到來,最后結果是毫無收獲,還被人恥笑。這篇寓言蘊含著哲理:要想有所收獲,必須要付出,不能心存僥幸,因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懂得寓言所蘊含的道理,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

二、說學情

分析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我所面對的學生是三年級的學生,這一階段的學生形象思維在不斷發(fā)展,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討論中理解文本。因此,在教學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結合文本,創(chuàng)設情境,比如,在講解文本時,可以播放相應的圖畫,這種直觀的形象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勸一勸這位農夫,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例外,這是一篇文言文,幫助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積累文言詞匯也是一教學重點。

三、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谛抡n標理念,我確定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梳理文章大意。

2.通過朗讀,理解文章主要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3.懂得不勞動就不會有收獲這一道理。

四、說教學重難點

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重點字詞。

難點:理解文章主要內容,懂得其中蘊含的道理。

五、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教學中的指導思想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基于學情以及教學目標的確立,在教學中我將引導學生采用以下的教學法:朗讀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創(chuàng)設法。

下面我將介紹我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環(huán)節(jié)。

六、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曾經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因此,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吸引學生的主要力,我采用的是談話導入法,并設計了這樣的導入語,同學們,我們都愛聽故事,那誰能給大家分享一下你們喜歡的故事呢?(《逃家小兔》《鄭人買履》《狐貍與烏鴉》),感謝同學們的分享,大家都聽得很入迷呢,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課文就是一篇寓言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寓言故事講了什么內容吧。(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整體感知是賞析文章的前提,通過初讀,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將要學到的基本內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圖,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個整體上的把握。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解題,齊讀課題,想一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你們有什么疑問呢?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守株待兔是守在樹旁,等待兔子的到來。預設學生也會提出疑問:為什么要等兔子到來呢?兔子真的會來嗎?

接著,就是初讀文本,我會播放名家范讀,引導學生圈畫難認或難理解的生字詞。為了解決生字詞,我會通過多媒體出示生字詞,指名讀,并對重點生字詞和文言詞匯進行強調,引導學生積累。

然后,我會指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因為這是一篇文言文,所以對于斷句我會進行指導。

最后就是疏通文意,讓自讀課文,同桌交流,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一系列問題的解決能夠為深入研讀環(huán)節(jié)做好鋪墊。

(三)深入研讀

深入研讀,意在通過文中的表達方式理解整篇文章,并且能夠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內容。為了讓學生能夠懂得寓言中的道理,并能夠自主地分析,我會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基于此,我設置了層層深入的問題:

1.想一想,這個種田人守在樹樁旁,在想什么呢?學生自由地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同桌交流,分享感受。學生可能會答出:

①農夫很懶惰,想不勞而獲。

②農夫是等不到兔子的,會被餓死的。

③上次的兔子撞到了樹樁上,只是一個意外。

3.你們都是從哪里知道的,農夫不會等到兔子的呢?要求學生用原文中的話回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

4.讀完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根據學生的回答,我會進行總結,要想有所收獲就不能懶惰,要有所付出。

5.這樣簡短的文章卻給我們講了這樣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這種文體的故事跟我們平時所聽到的有什么不同呢?得出文言文語言簡潔,內涵豐富。

這幾個問題的設置是基于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文本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更符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

(四)延伸作業(yè)

語文教學沒有明確的終結點,而是引導學生從這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促使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構建起大語文學習觀。所以我的拓展延伸為:結合課文和生活實際,你能勸一勸農夫嗎?

(五)小結作業(yè)

最后,我會讓學生談收獲,我進行總結,結束本課。作業(yè)是課堂的眼神,為了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我布置了這樣的作業(yè):將這個故事寫成現代文,下節(jié)課分享。

七、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學內容的濃縮。通過板書,學生能直觀抓住要點摒棄繁瑣,我的板書就力求體現這一點:

守株

耕人{ } 一無所獲

待兔

29、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燕子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經久不衰的優(yōu)美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二、學情分析

只有了解讀者的閱讀現狀,才能充分發(fā)揮文本的魅力。經過了兩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識字的經驗,學習重點逐漸向閱讀過渡,也掌握了一些閱讀方法,如:朗讀、默讀;借助圖畫、生活實際,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等。但是孩子們對于事物的觀察還遠遠不夠,對于燕子這種候鳥的了解只能說是少之又少,體會燕子的外形特點和活潑可愛,是一個難題。

三、說教學目標

基于對學情的分析,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發(fā)展需要,結合課文內容,我預設了以下教學目標:

1.熟知字詞句,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優(yōu)美語句。(知識目標)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觀察描寫事物的能力。(能力目標)

3.感受燕子的活潑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情感目標)

教學重點:

1.體會燕子的可愛和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描寫生動的方法。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

2.體會作者在觀察的基礎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

四、說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體驗,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2.賞讀教學法:運用自主感知朗讀法、抓關鍵詞品讀法、對比品評法、設置情境悟讀法等進行不同層次、不同方式的朗讀訓練,讓學生充分地自己讀,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讀中積累語言,學習表情達意的技巧。

3.圖文結合法: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圖資源,以直觀的方式,引導感知燕子的外形美,感悟春天的生機勃勃,欣賞燕子飛行、停歇時的優(yōu)雅姿態(tài)。

4.小組合作學習法: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每個小組根據學習卡的要求研讀文章段落,在小組合作中體會文章情感,在合作中發(fā)現文章的寫作特點。通過分析討論主動地獲取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學習探究問題的方法。

五、說教學手段

我準備用多媒體、板書、動畫、簡筆畫等手段輔助教學,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開放而富有活力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擁有充分的交流時間,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六、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展示,精彩炫我

學生利用多媒體展示課前預習中在網上搜集的有關于燕子的圖片,并簡單概括一下你展示的這張圖片中的燕子的形態(tài)和特點。這一環(huán)節(jié)可以刺激孩子對網上搜集資料增添興趣,并使學生得到充分的展示。

(二)情境導入,感受春景美

多媒體播放小燕子歌曲的視頻觸動孩子對童年生活的回憶,增強趣味性,也從另一個角度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于直觀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三)細讀品味,質疑探究

1.提出問題,尋覓春景美。

我提問: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初讀了《燕子》這篇文章,你們喜歡燕子嗎?我們現在這個季節(jié)有燕子嗎?燕子在什么季節(jié)才會來呢?接著導入對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會來到我們的身邊,請同學們翻開課本,默讀文章第二小節(jié),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們各有什么特點?請你在文章中標注出來。在學生回答過程中我進行提煉板書(板書:風、雨、柔柳、花、草、葉)。

【設計理念: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要求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的第二學段初步學會默讀,通過我的問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默讀,訓練閱讀能力?!?/p>

這么美的花,這么美的樹,這么美的柳絲,它們是怎么來到春天的呢?結合課文語境以及板書,學生理解趕集、聚攏這兩個詞語,體會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描寫的爛漫無比的春天。

在同學們沉浸在美麗的春景中時,我詢問學生:你們喜歡春天嗎?是啊,我們班的同學都被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齊讀:那么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飛來,加入了這個光彩奪目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生趣。

【設計意圖:我通過直觀的動畫、有針對性的問答、入情入境的范讀使學生體會燕子對于春天的作用。學生沉浸在我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自然學的輕松?!?/p>

2.賞讀感悟,發(fā)現燕子美。

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下面問題:文中哪個自然段寫了從南方趕來的小燕子?寫了燕子的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點?這樣一只小燕子給你一種什么樣的感覺?引導學生細讀描寫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讀中品,在品中讀。在品中培養(yǎng)孩子的語感,熏陶孩子的情感,歸納出燕子活潑可愛的特點。教師跟進板書。

我問學生:有誰可以把燕子這種活潑可愛的感覺讀出來?誰愿意來試一試?并且提示:其他同學認真聽,你認為哪個地方可以讀得更可愛?學生讀得不到位的地方,我來范讀。請學生朗讀的同時,根據學生朗讀內容在黑板上畫出燕子的簡筆畫。通過簡筆畫的形式,學生較為直觀地明白從整體到部分的寫作順序。

(四)自主探究飛行美、停歇美

1.學習第34小節(jié)的要求是:

①燕子飛行時美在哪兒?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

②你們認為這一節(jié)是按照什么順序寫景的?

③從燕子的叫聲中你想象一下它們可能在說什么?

在學生交流完展示問題答案的同時,教師跟進板書(飛行美:快 )。

2.學習第5小節(jié)的要求是:

你們覺得這一節(jié)哪些詞句寫得特別美,為什么?

在交流過程中,我利用學生的探究發(fā)現緊扣文本主題,從文本出發(fā),從文字入手,用換詞法、情景設置法、圖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詞語,適時引導學生在語境中學詞,交流討論,感受詞語意蘊,不斷深化對文本主題的認識。

例如:對比品評:斜字把燕子飛行的特點寫出來了,給人又快又輕的感覺。杜甫曾經寫過這樣的詩句: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斜字不但寫出燕子飛行輕快,而且寫出燕子飛行的優(yōu)美姿態(tài)。掠表現了燕子飛行速度十分快,飛行技術高超,突出燕子為春天增添的情趣。

3.再讀第35小節(jié),在語境中感受燕子的動態(tài)美和靜態(tài)美。教師跟進板書(動靜結合)。

(五)總結歸納,升華情感

我讓學生聯系生活經驗,說一說春天吸引你的地方。從課內到課外,從閱讀到表達,讓學生更深切地體會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護環(huán)境珍愛大自然的意識,進行情感教育。

(六)擴展延伸,自由創(chuàng)作

《語文新課程標準》重視拓展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針對本課的內容我設計了以下課后作業(yè),體現學生的自主選擇性:

仿寫:你最喜歡什么動物。它長什么樣子,請你模仿舉一反三寫燕子的寫法,抓住小動物的特點,寫一段話。(運用第一段寫作方法,學以致用)

積累:在文中找出你喜歡的優(yōu)美詞句,工整的整理到你的摘抄本上。(注重積累)

繪畫:想象心目中的燕子,畫一幅《春燕圖》,在下節(jié)課的學習中展示。(文章與感悟相結合,文即是畫,畫也成文)

七、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是整篇文章的袖珍版,是直觀教學的體現。在這堂課中,我設計了詞語式的板書形式,力求突出重點,做到簡明概括。

30、我變成了一棵樹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7課教案設計說課稿

我變成了一棵樹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7課教案設計說課稿

教學目標:

1. 會認本課 7 個生字,會寫 13 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 了解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的奇妙經歷,感受其中神奇有趣的想象。

3. 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知道該如何去寫想象故事。

4.了解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的經歷,并感受其中神奇有趣的想象。

熟悉掌握生字、詞語;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知道該如何去寫想象故事。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課前導入

教師口述:同學們,你可有過奇思妙想,希望自己變成別的什么?文中的小朋友,希望自己變 成一棵樹,這樣,玩的時候就沒人打擾了。在這個小朋友真的變成樹后,發(fā)生了許多奇妙的事情,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板書 我變成了一棵樹)

介紹作者

顧鷹,兒童文學作家,幼兒園教師。在《兒童文學》上發(fā)表過《閣樓上的熊皮外套》《粉紅色的漂流瓶》;在《兒童文學下》上發(fā)表過《請進山貓的雛菊花鋪》。已出版多部長篇童話、中短篇童話集、繪本等。曾獲 2008 年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

初讀課文

1. 聽范讀。邊聽邊畫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2. 學生初讀。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3. 檢查初讀情況

(1)會讀生字。

希(xī)癢(yǎng)鱷()?。╠īng)零(lng)腸(chng)醋(c)

(2)會寫生字,并組詞。

(3)積累詞語。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整體把握

思考:閱讀課文,說說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預設:這篇課文通過敘述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的奇妙經歷,告訴人們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到底還是媽媽。

2. 小組交流以下問題:

(1)我為什么想變成一棵樹?

預設:我因為想好好玩,不想回家吃飯而希望自己變成一棵樹。

(2)我變成一棵樹后發(fā)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預設:變成樹后,我身上長滿了各種形狀的鳥窩;小動物們搬進了鳥窩;媽媽坐在鳥窩里給小動物們分食物;我饞得直流口水。

(3)你覺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預設:那些有趣的、新奇的、不可思議的想象就很有意思。鳥窩居然有各種形狀,媽媽竟然和小動物們一起吃東西,小動物們不知道水珠是我的口水等,這些都很有意思。

3. 課文可以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預設:第一部分(第 1 到 4 自然段):寫我變成了一棵樹。

第二部分(第 5 到 20 自然段):寫我變成樹后發(fā)生的趣事。

第三部分(第 21 到 23 自然段):寫媽媽最了解我。

課后作業(yè)

1. 學習并積累《課后積累單》的內容。

2. 摘抄課文中你最感興趣的語句,并和同學們交流。

第 二 課 時

課前導入

教師口述: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初步掌握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了文章的脈絡。這節(jié)課, 我們來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品讀釋疑

1. 說說哪些句子表明我想變成一棵樹,我變成一棵樹后的心情怎么樣。

預設:英英,吃飯了!我在樹下玩得好好的,一點兒都不想吃飯。作者運用了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寫法。媽媽叫我吃飯,我只想好好玩兒,為下文我想變成樹做鋪墊。

一點兒都不強調了我只想玩兒,不想吃飯。我真希望變成一棵樹,這樣就沒人在你 玩的時候叫你吃飯了。我想變成一棵樹,完全是因為自己在玩的時候不想有人叫自己吃飯。

( 板書 想變成樹)呀,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我想變成樹的愿望竟然實現了,多么神奇, 多么令人不可思議呀!朗讀時要讀出我內心的驚訝、興奮。( 板書 真的變成樹)

2. 說說課文是怎樣將我變成一棵樹之后的趣事寫清楚的,我的心理又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預設:你猜,我變的樹上會長什么?當然不是蘋果啦,梨也不對對了,鳥窩!用自問自答的形式說明樹上長的是鳥窩。你猜寫出了我天真、可愛、調皮的性格特點。我

變的樹上長滿了了各種形狀的鳥窩。各種形狀說明樹上的鳥窩是各種各樣的,多有趣??!

( 板書 樹上長滿鳥窩)風一吹,它們就在枝頭跳起了舞。它們指的是各種形狀的鳥窩。鳥窩在枝頭跳起了舞,這里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反映了我豐富的想象力和快樂的心情。

第 7 自然段中的如果你喜歡也可以住進來說明了英英熱情大方,而第 8 自然段中的你只需輕輕一跳或者輕輕一爬,就像平時上你的小床那么容易。這為后面小動物們和媽媽的到來做 了鋪墊。( 板書 小動物們入?。?/p>

媽媽到來后,我的心嗵嗵地跳著,震得鳥窩都發(fā)出丁零丁零的聲音,我有點兒高興, 又有些失望。高興失望表現了我此時此刻的矛盾心理。我高興的是媽媽不知道我變成了樹,我就不會在玩的時候被媽媽叫回去吃飯了;我失望的是媽媽竟然認不出我。

( 板書 媽媽住進鳥窩)小動物們津津有味地吃著媽媽帶來的巧克力、香腸、面包、花生、牛奶

等食物,而 我 的肚子早已經餓得咕嚕嚕叫了,所以開始想念家里香噴噴的飯菜, 尤其是我最愛吃的糖醋排骨。想象中還出現了爸爸大口大口地啃糖醋排骨的情景。

小狐貍發(fā)現了樹上滴下來的水珠,小動物們猜測不斷往下滴的水珠是雨、牛奶、蟲子撒的尿、

大樹的眼淚,可就是猜不到這是我看到食物后流出的口水,( 板書 我饞得流口水)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我變成了樹真麻煩的這一想法。由渴望變成樹到覺得麻煩,我的

心理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3. 你是怎樣理解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還是媽媽。這句話的?

預設:從小饞貓,肚子餓了,對吧?還對我眨了一下眼睛可以看出媽媽早已經知道這棵樹是我變的,聯系課文開頭可知,媽媽是猜到我不喜歡在玩兒的時候被叫回去吃飯

才變成了樹,于是帶了很多食物住進鳥窩里,又故意分給小動物們,和它們一起津津有味地吃,

目的就是勾起我的食欲。我終于明白了最了解我的人到底還是媽媽。( 板書 媽媽最了解我)

語言賞析

默讀課文,說說你覺得哪些想象有意思。用橫線在文中畫出來,再和大家交流。

出示示例:

我心里想著,就覺得身上癢癢的,低頭一看,發(fā)現許多小樹枝正從我身上冒出來。呀,我真的變成了一棵樹!

(1) 小組交流:這是介紹我變成樹的過程,你認為哪些詞語用得好?

預設:我認為癢癢的一詞太有想象力了,一個人變成樹的過程竟然是從身上冒出樹枝,還癢癢的,十分有趣且神奇。

冒出來一詞也非常好玩,從人的身上冒出樹枝,該是多么神奇的事情??!

(2) 朗讀體會:學生讀,老師讀,指名讀,齊讀,從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想象的魅力。

出示示例:

我變的樹上長滿了各種形狀鳥窩:三角形的、正方形的,還有長方形的、圓形的、橢圓形的、的風一吹,它們就在枝頭跳起了舞。

思考:省略號省略了哪些形狀的鳥窩?

預設:梯形的、心形的、五角星形的等。出示示例:

我會請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鴨子、小鱷魚、小狐貍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歡也可以住進來。

思考:你認為這句話想象奇特在哪兒?

預設:這些在陸地上或水里生活的動物居然要要到樹上去居住,這讓人覺得十分奇特。出示示例:

咕嚕嚕我的肚子里發(fā)出一種怪怪的聲音。咕嚕嚕我肚子里的聲音越來越響了。

思考:為什么我的肚子會發(fā)出聲音,并且越來越響了?

預設:因為正是該吃飯的時候,我餓了,但是沒有東西吃,所以我的肚子不停地發(fā)出聲音,而且還越來越響。

課文主旨

這篇課文通過敘述我變成一棵樹后經歷的有趣的事情,告訴人們世界上最了解自己的人到底還是媽媽。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通過分析課文內容,學習了作者的寫作方法,使學生知道該如何去寫想象故事。并且通過對句段的賞析,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

課后作業(yè)

如果你也會變,你想變成什么?變了以后會發(fā)生什么奇妙的事?和同學交流。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充分閱讀,談讀課文的感受,充分喚醒學生的想象潛力, 以激發(fā)其興趣,從而達到保持學生注意力,理解文章的目的。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中,教師抓住關

鍵語句,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理解人物心理,體會人物心理的變化。同時還引導學生分析作者表 情達意的方法,這對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都十分有益。

不足之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己感受人物心理的變化。

31、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花鐘教案說課稿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13課花鐘教案說課稿

《花鐘》教案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艷麗、蘇醒、濕度、密切、關系、嬌嫩、適宜、適應、昆蟲、傳播、植物學家、修建、陸續(xù)、大致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4.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和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教學準備:

1.搜集有關各種花開放的資料、課文提到的花的照片,及花鐘鐘面演示圖。

2.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怒、暮、燥、雅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結合語境理解詞語,并用欣賞的心情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課文用不同的說法表現鮮花開放的特點。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質疑,激趣導入

板書鐘,說說鐘是干什么用的呢?(有什么辦法記住這個字嗎?)再板書花。你喜歡用什么樣的心情讀一讀花鐘呢?(自由讀一讀)讀到花鐘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問的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速讀課文,從課文找一句話說說什么叫花鐘。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這太不可思議了。你們瞧?。ǔ鍪救諆韧叽蠡ㄧ姡┻@就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最著名的日內瓦大花鐘,它座落于瑞士這個花園之國。瑞士又稱鐘表之鄉(xiāng),瑞士的能工巧匠別出心裁地創(chuàng)造出了花鐘。

2.欣賞各種各樣的花,伴著音樂解說:那花鐘里都種了哪些花呢,接下來老師想帶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領略一下花的美麗與神奇!

3.說說感受:欣賞完這些花,你們有什么感受想說說嗎?老師也想用一句話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課件出示)

4.指導朗讀:愿意讀讀這句話嗎?(用欣賞的語氣讀)

5.自由讀課文,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搖頭晃腦地讀,也可以小組、同桌一起讀,同學互讀,愛怎么讀就怎么讀。帶上老師的要求:(課件出示)

(1)讀通課文,課文中難讀的、你認為精彩的地方多讀幾遍;

(2)邊讀邊用△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把它們讀準確;

(3)你認為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多讀幾遍,想一想該怎么讀才好?

三、生字過關,感悟文意

1.這些生字寶寶你認識嗎?(說說哪個生字識記起來有困難,大家討論討論)指名讀。n m zo yǎ kūn bō wěn zh 怒 暮 燥 雅 昆 播 吻 致

2.這些生字寶寶脫了帽子你認識嗎?(去掉拼音)小組開火車讀。

3.這些生字寶寶回家了,你還能認出它嗎?分組開火車讀。(課件演示,結合課文組詞) 凌晨 薔薇 綻開 欣然怒放 暮色 曇花 干燥 灼傷 淡雅 花蕾 昆蟲 傳播吻合 花圃 大致

4.小組互動,我說你找,小組中一個同學說出課文中含生字的詞語,其他成員迅速在文中找出來。

5.當當小老師:你發(fā)現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最容易出錯,請你做回小老師提醒提醒大家。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同桌合作,你讀我找:美麗的花鐘上到底有哪些花呢,課文是怎么介紹的呢?

2.出示并欣賞照片,說出花的名字。

3.同桌二人合作:這么多花是什么時候開放的呢?請找出相關的句子來說一說。

4.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

(1) 讀讀描寫花開放的句子。(第1自然段)

(2)課件出示下列句子,與教材第1自然段相應的句子進比較:凌晨四點,牽?;ㄩ_了;五點左右,薔薇開了;七點,睡蓮開了;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了;下午三點,萬壽菊開了;傍晚六點,煙草花開了;月光花在七點左右開花;夜來香在晚上八點左右開花;曇花卻在九點左右開放 讀、討論后指名談自己對這兩組句子的感受。引導學生感受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相同的內容的好處。

(3)帶著獨特的體驗有個性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4)仿寫創(chuàng)作:你們還能用與課文不同的方式描寫這些花的開放嗎?學生動筆創(chuàng)作。【課文只是一個例子,讓學生進行仿寫創(chuàng)作,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另一方面可以依托文本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思維中充分地融進自己的感性積累、獨特感受?!?/p>

(5)小結:它們各有各的長相,各有各的姿態(tài),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們一樣可愛,看來花的開放不止一種說法。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一個意思,這篇課文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例子

5.省略號告訴我們什么?你們還搜集了哪些花開放的時間?(黎明3:00左右蛇床花開放;上午6:00左右斑貓兒菊開放;上午8:00 左右山柳菊開放;上午9:00 左右卷耳苦苣菜閉合;上午10:00 左右歐洲稻槎菜閉合;上午11:00左右鳥乳花開放;下午1:00 左右石竹閉合;下午2:00 左右深紅海綠閉合;下午4:00 左右小旋花閉合;下午5:00 左右白睡蓮閉合。)

五、總結延伸

六、拓展作業(yè)

留心觀察學校里的花、家里的花,看看有什么新的發(fā)現,把它寫下來。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

2.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和背誦自己喜歡的課文?! ?/p>

3.激發(fā)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yǎng)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學寫生字

1.出示生字:艷、內、夢、醒、蘇。

2.學生留心觀察并書寫。

3.師范寫醒字。

4.學生練寫醒。

二、回憶引導生疑

1.復習第1自然段,引導生疑:

出示各種花開放的時間,引導學生回憶背誦課文第1自然段。學習了這段課文,同學們又會自然地生發(fā)出哪些問題呢?(提煉主要問題: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會不同?)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然后指導閱讀。這樣,學生有被尊重的感覺,學習的主動性自然被調動起來了?!?/p>

2.順勢深入,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2)交流并朗讀植物開花的時間,與有著密切的關系和還有的花,需要昆蟲傳播花粉,等句子。(3)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和牽?;ǖ拈_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等有什么關系。

3.據理推測,合理想象

(1)四人小組內交流。除課文提到的花以外,自己熟悉的花什么時候開放,推測一下是什么原因。(2)全班交流。除了書上提到的原因,你還知道其他原因嗎?

三、引導分析文章,動手做花鐘

1.學習第3自然段: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這些花不僅開花的樣子不同,而且時間也不同,也知道了他們不同時間開放的原因。植物學家據此制作了一個大花鐘。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2.現在,同學們就帶著他的創(chuàng)意,兩個人合作,共同修建一座花鐘吧。請兩名同學來黑板前修建一座花鐘。

3.小結:鐘里同學們種的這些花,一天之內就要陸續(xù)地開放,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用花的開放,就可以表示時間,這才是真正的──(指課題)

四、課后探究,布置拓展作業(yè)

1.引導學生繼續(xù)搜集有關資料:只可惜,這花鐘上還有幾個時刻,沒有花來表示,(在空白處貼上問號)這就需要你們到書中、到大自然中去尋找了!

2.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還有什么問題嗎?有什么奇思妙想嗎?請你把它記錄下來,和同學交流交流。

32、三年級語文下11課趙州橋教案說課稿大綱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3.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4.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p>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生字的記憶和理解,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課題

1.你們看見過哪些橋?

2.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座一千三百年前的橋。教師板書:趙州橋

3.師: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樣子、地方、什么時間、設計者、材料)

二、自讀課文

1.帶著問題讀課文。

(1)讀準字音、句子。

 (2)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教師巡堂

3.檢查自學情況

?。?)開火車讀生字。

?。?)指名讀新詞。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分段讀課文,指名評價。

2.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介紹了什么?每個自然段各講了什么內容?可以怎樣分段?

3.學生可同桌交流。

4.課文中有哪些詞語不理解?同桌交流,指名匯報。

四、指名讀第一段,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

五、指導書寫

1.觀察,說說要注意什么?

2.師范寫,生練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喜歡的部分。

2.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3.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學習怎樣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你知道哪些詞語的意思?

2.課文講了什么?分哪幾個方面講?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二段:

(1)趙州橋為什么世界聞名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段。一邊看課文,一邊看書上的插圖,弄清趙州橋在設計上有哪些特點。

(學生默讀、勾畫。)

(2)出示趙州橋圖,特別的地方是什么呢?

A、這座橋沒有橋墩,只有拱形的大橋洞。指名讀。

B、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指名讀。

C、師:為什么說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chuàng)舉?

 (以前的橋從來都沒有設計過橋身上加小橋洞,趙州橋卻有了,并能減輕沖擊力,節(jié)省石料。)

結合練習:用既又造句

教師見機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

(3)趙州橋還有什么特點?指名讀第3段。

A、第一句話好在哪里?

既總結了前一個自然段的內容是寫趙州橋的堅固,又提示大家這個自然段要講的是趙州橋的美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這是一個過渡句。

B、趙州橋的美觀體現在哪些地方?找出寫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讀讀。仿照課文寫句子。

借助圖片,讓學生較形象的了解趙州橋欄板上的美麗圖案。

C、師:這段話中有兩個分號,表示連接的三個句子間的并列關系,并列地寫出了三種龍的樣子。最后一句是前幾句的總的說明,這種寫作手法是先分后總。如果把最后一句調到前面去,請同學讀一讀是否可以?這里的寫作手法是先總后分。

三、結尾升華

1.師: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課文是怎樣夸它的?指名讀。

你們想夸一夸他們嗎?(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贊揚了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

2.帶著這種感受自由再讀課文。

四、指導背誦

你喜歡那一段?能試著背一背嗎?

五、課后拓展

除了趙州橋外,你們還知道我國有哪些聞名世界的建筑?我們的家鄉(xiāng)有哪些古建筑?

六、板書設計:

11、趙州橋

世界聞名

雄偉、堅固、美觀

智慧 才干 歷史遺產

33、三年級語文下冊學習園地二教案設計說課稿

三年級語文下冊學習園地二教案設計說課稿

語文園地

【教學目標】

1.交流平臺,了解寓言這種文體及其作用。

2.詞句段運用,認識兩種格式的詞語,練習描寫人物神態(tài)、動作的句子,學會寫通知。

3.書寫提示,學會使用鋼筆寫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練習寫好橫畫和豎畫,注意橫畫、豎畫多的字的寫法,把字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4.借助拼音誦讀,體會關于寓言故事的成語,幫助小學生積累詞語。

【教學重點】

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積累了解寓言故事的成語。

2.學會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

【教學難點】

1.寫話筆畫多的漢字。

2.學寫通知。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

二、交流平臺

板塊一:交流平臺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很多寓言故事。這些寓言故事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板書:了解寓言故事)

1.(課件出示)

許多寓言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稙貘f喝水》《狐假虎威》《揠苗助長》這些故事我讀完之后就不會忘。

(1)小組學生圍繞上面一句話進行交流,探究自己對這些故事中哪些人物形象印象最深?(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

預設:《烏鴉喝水》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烏鴉,因為烏鴉很聰明,遇到困難會想辦法解決。

預設:《狐假虎威》中,我最討厭的是狐貍,因為它太狡猾了,竟然連老虎都要騙。

預設:《揠苗助長》中,我印象最深的是種田人,因為他太愚蠢了,竟然做違背禾苗成長規(guī)律的事。

2.(課件出示)

寓言故事里蘊含著道理。讀了《守株待兔》,我明白了,做事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要有僥幸心理。

本單元還有很多寓言故事,分別蘊含著怎樣的道理?

(1)《陶罐和鐵罐》告訴我們: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

(2)《美麗的鹿角》告訴我們:并不是美麗的東西就一定是有用的東西,難看的東西有時比美麗的東西更有用。

(3)讀了《池子與河流》一文,我明白了做人要做勤勞的人,奮斗不息,才華才可以更好的顯現,懶惰只會把才華磨平。

3.(課件出示)

讀了寓言故事,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許多人和事。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讀了寓言,讓你想到了哪些人和事?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fā)言。

(1)比如,讀了《守株待兔》,我想到了許多身體健康的人不勞而獲,每日蓬頭垢面,沿街乞討。

(2)讀了《池子與河流》,我想到生活中有很多成功人士,像河流一樣,創(chuàng)造了人生的一個又一個的輝煌。

4.教師小結:學習寓言,可以使我們明白道理,弄清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還教育我們長大后,成為什么樣的人。

三、詞句段運用

板塊二:詞句段運用

(一)詞語運用

(課件出示)

1.根據拼音,讀一讀這兩組詞語。

2.說一說,這兩組詞語分別是什么結構?

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第一組詞語是的前面兩個字是一樣的,第三個字是不,第二組詞語是無無式的。

3.仿照例詞寫詞語。

像第一組這樣的詞語還有:

洋洋不睬 滔滔不絕 孜孜不倦

像第二組這樣無無式詞語有:

無牽無掛 無聲無息 無時無刻 無形無色

(二)句子積累。

(課件出示)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2.說一說這些句子,都抓住了人物的什么寫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板書:抓住人物動作、神態(tài)描寫)

小組交流,代表展示,師生評議。

第一句,加點的詞語是噘起嘴、皺起眉頭是分別寫了小鹿的的動作和神態(tài)。

第二句加點的詞語高興地叫起來也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態(tài)和動作寫的。

3.照樣子,把給要求補充的句子加上表示神態(tài)、動作的詞語。

他攥起拳頭,大聲吼道:你真是急死我了!

這次我終于可以好好地玩兒了!姐姐手舞足蹈,興奮地說。

(三)段落運用

(課件出示)

1.讀一讀這個通知。

2.看一看,通知的格式是怎樣的?

小組討論,交流如下:

(1)通知是題目,居中寫。右下角注明下通知單位和下通知的日期。

(2)正文空兩格,寫清楚活動具體時間,參加人,地點,事件等。

3.選擇其中一個內容,按照通知的格式寫一個通知。

四、書寫提示

板塊三:書寫提示

(課件出示)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筆畫筆順。

2.教師巡視,強調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個別指導。注意這些字筆畫較多,有的橫畫多,有的豎畫多,要注意每個字的橫畫和豎畫的長短不同,寫好間距。(板書:注意書寫好橫畫、豎畫多的字)

比如艷三個橫不一樣長,中間的最短,最后一筆最長。

集下面的木的橫、豎最長,上面的隹,右邊的四橫等距,長短不同,中間的兩橫稍短。

3.優(yōu)秀作業(yè),投影展示,師生評議:在書寫中特別需要注意的兩點。

(1)一是筆畫要寫規(guī)范、正確、整潔。

(2)二是字的大小要適中。

(3)注意橫畫、豎畫的間距、比例、長短不一樣,不要寫得太擁擠。

五、日積月累

板塊三:日積月累

1.出示寓言成語。

(課件出示)

2.師范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讀。

3.以上詞語都是有關什么的成語?(都是寓言故事成語)(板書:寓言故事成語)

4.它們的內容大體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

邯鄲學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濫竽充數:不會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隊伍里充數。比喻無本領的冒充有本領,次貨冒充好貨。

掩耳盜鈴:偷鐘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比喻自己欺騙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自相矛盾: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

刻舟求劍:比喻不懂事物已發(fā)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

畫蛇添足:原意為畫蛇時給蛇添上腳。后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無益,反而不合適。

杞人憂天:意思是不要去憂慮那些不切實際的事物。

井底之蛙:意為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借以比喻見識短淺、思路狹窄的人。

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5.自由朗讀,積累背誦。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交流關于寓言的知識,學習了特殊結構的詞語,復習運用了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描寫;學習了通知的格式,練習寫通知;練習了書寫橫畫和豎畫都很多的字的寫法,積累了很多寓言成語。

34、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說課稿

教學目標

1. 掌握復述故事的方法,學會復述故事。

2. 學會按部首歸類識字。

3. 體會擬聲詞的妙用,體會其表現的情景。

4. 感受對比手法在擬題方面的妙用。

5. 學會用自己的話轉述別人說的話。

6. 積累古詩《大林寺桃花》。 復述故事,歸類識字,仿寫句子,學會轉述,積累古詩。感受對比手法在擬題方面的作用。

第 一 課 時

1. 學習借助表格、示意圖等復述故事。(重點)

2. 學會按部首歸類識字。(重點)

3. 體會擬聲詞的表達效果,學習運用擬聲詞寫句子。( 重點)

導入新課

教師口述: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

學用結合

交流平臺

出示課件:

學生 1:通過這個單元的學習,我知道了復述故事不是背誦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話把故事內容講出來。

學生 2:我會借助表格、示意圖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這樣就能按順序復述,重要情節(jié)也不會遺漏。

學生 3:以后,我也要用這些方法復述故事。

1. 讀一讀,找規(guī)律。

(1) 自由朗讀:學生自由閱讀課件上的內容。

(2) 討論交流:通過這三句話,概括出復述故事的方法。

預設:復述故事就是把故事內容用自己的話講出來。

預設:借助表格、示意圖等梳理故事的主要內容,按順序復述。

(3) 教師小結:我發(fā)現他們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交流了復述故事的知識。第一個同學概括了復述故事的概念。第二個同學總結了復述故事的幾種常用方法:①借助表格復述;②借助示意圖復述。

2. 我積累,我拓展。

相互交流,你認為還有哪些復述故事的方法?

預設:復述故事時,可以先概括每段的段意,再根據每段的段意來復述。

預設:學習課文時,我會先給課文繪制簡筆畫,然后給每幅畫都配上文字,之后只要看著簡筆畫和簡短的文字就能把故事復述出來了。

預設:我在復述《漏》一文時,借助示意圖和文字提示梳理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再復述這個故事。

識字加油站

出示課件:

讀一讀,說說你發(fā)現了什么。

咳(k) 嗽(su)嘔(ǒu)吐(t)嘮(lo)叨(dāo)嘀(d)咕

諺(yn) 語謠(yo) 言告誡(ji)辯(bin) 論

1. 讀一讀,找規(guī)律。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讀一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小組同學互相交流,看看能發(fā)現什么。

預設:讀了這些生字,我發(fā)現第一行帶口的生字表示的動作都是用嘴巴做出來的;第二行帶讠的生字都與說話有關。

2. 練一練,學運用。

用下列生字組詞寫話。

咳嘮嘀諺誡

預設:咳(咳嗽)弟弟感冒了,咳嗽了整整一夜。

嘮(嘮叨) 他不停地嘮叨,我快煩死了。

嘀( 嘀咕) 我心里一直在嘀咕這件事。

諺( 諺語 ) 諺語是千百年來人們智慧的結晶。

誡(告誡 ) 奶奶告誡爸爸吸煙有害健康。

3. 我積累,我拓展。

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偏旁的字與什么有關?

預設:帶亻的字大多與人有關。例如:你、他、們、仁、仇、仨、倆、儀、偉、仔、伏、優(yōu)、伐、任、傷、仰、仿、伙、體、佐等。

預設:帶有刂的字, 大多與鋒利、尖銳的器具及使用這些器具的動作有關。例如:割、刻、利、刺、刷、劃、刮、削、刨、剃、劍、剖、剝等。

預設:帶艸的字大多與植物有關。例如:芒、芍、芋、葦、芳、芬、花、蘆、芹、芽、苞、茅、莖、蘋、苔、苗、茄、莓、蓮、藥、草、茬、茶、莢、莉等。

詞句段運用(一)

用擬聲詞寫句子

出示課件:

讀一讀,體會兩個句子中加點部分表現的情景,再試著寫一寫這樣的句子。

①顧客噌的一下子跳起來:這么慢??!

②椰子撲通一聲掉進水里。

1. 讀一讀,找規(guī)律。

思考:學生自主朗讀句子,說說這些擬聲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預設:噌的一下子寫出了急性子顧客聽到慢性子裁縫的話的迅速反應,表現了急性子顧客性格急躁的特點。撲通一聲形象地模擬了椰子落水的聲音,使人如聞其聲。

2. 練一練,學運用。

請在句子橫線上填上合適的擬聲詞,使句子更形象。

①布谷鳥地叫著,好像在說:春天來了,春天來了。

②小狗地叫了幾聲,似乎有人來了。

③小老鼠叫,上燈臺偷油吃。

④一群蜜蜂地唱著歌來到花園里。

(1)寫一寫:根據語境選擇與動物的叫聲相對應的擬聲詞。

(2) 評一評:將自己所選的擬聲詞與同學分享,根據同學和教師的反饋修改自己的句子,搜集寫得好的句子在班內傳閱。

(3)教師給出示例,引導學生品評交流。

出示示例:①咕咕 ②汪汪 ③吱吱 ④嗡嗡

3. 我拓展,我積累。

同學們,你們還知道哪些擬聲詞?嘗試用這些詞語寫句子。

預設:那輛汽車嗖的一聲開過去了。

預設:日本軍官嗷嗷直叫,婦女懷里的孩子嚇得哇的一聲哭了。預設:鐵門嘩的一聲拉上了。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回顧了已經學過的課文,梳理和總結了復述故事的方法,如借助表格、示意圖和文字提示等。識字加油站中我們學習了兩組生字,分別是口字旁的字和言字旁的字,帶口 的字大多與嘴巴的動作有關,帶讠的字大多與說話有關。詞句段運用中我們學習了怎 樣用擬聲詞寫句子,擬聲詞的運用可以生動形象地表現事物的特點,增強表達的趣味性。

第 二 課 時

1. 學會轉述別人說的話,體會轉述與直述的不同。(重點)

2. 體會對比的作用,學會在擬題中運用對比的手法。(難點)

3. 學習古詩《大林寺桃花》,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體會詩人的情感。(難點)

課前導入

教師口述: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復述故事的方法,運用擬聲詞寫句子。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本 單元語文園地的內容。這節(jié)課我們來看看對比手法在擬題方面的妙用,學習轉述別人說的 話以及古詩《大林寺桃花》。

學用結合

詞句段運用(二)

在題目中運用對比的手法

出示課件:

你覺得下面的故事題目有趣嗎?說幾個這樣的題目,和同學交流。

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胖驢和瘦馬

大個子兔子和小個子狼

大方的魔法師和小氣的巫婆

1. 讀一讀,找規(guī)律。

(1)自由朗讀:學生朗讀課件上的四個題目,分析題目的特點。

(2)討論交流,小組代表發(fā)言,說說這樣擬題有什么作用。

(3) 教師點撥:用表示限制性的詞語,如慢性子急性子胖瘦大方小氣 等,準確地表現了故事中主人公的特點;在同一個題目中用意思相反的詞語,如慢性子 和急性子,大方和小氣等,表現了故事中描寫對象截然相反的特點。這些題目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這樣擬題可以凸顯主題,使題目生動鮮明,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2. 練一練,學運用。

你在課外閱讀中讀到過這樣的題目嗎?請說一說。

出示示例:

《小人物的大故事》《紅與黑》《城里人與鄉(xiāng)下人》《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

直述句改為轉述句

出示課件:

照樣子,用自己的話轉述別人說的話。

裁縫說:我和別的裁縫不一樣,我是個性子最慢的裁縫啊。 裁縫說,他和別的裁縫不一樣,他是個性子最慢的裁縫。

1. 讀一讀,找規(guī)律。

(1)自由讀句子,說說怎樣把直述句改為轉述句。

(2)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

預設:直述句改為轉述句,冒號要改為逗號,雙引號去掉;說話人即第一人稱我要改為第三人稱他或她。

教師小結:①改什么改人稱和標點; ②怎么改標點符號的改動:把:改成, 把雙引號去掉 ; 改人稱:把我改成他或她,其他的照抄。

2. 練一練,學運用。

練 把下面兩個句子改為轉述句。

(1)裁縫又補充一句:不過,我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說: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出示答案:

(1)裁縫又補充一句,不過,他指的是明年冬天。

(2)老婆婆說,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她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3. 我拓展,我積累。

(1)爸爸對我說:我買了禮物給你。

爸爸對我說,他買了禮物給我。

(2)爸爸對孩子們說:我買了禮物給你們。 爸爸對孩子們說,他買了禮物給孩子們

(3)孫臏對田忌說:我不是挖苦你。 孫臏對田忌說,他不是挖苦田忌。

日積月累

1. 出示古詩,學習生字。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2)相互交流,識記生字。

(3)自由朗讀。

2. 作者簡介

大林寺桃花

[ 唐 ]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 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之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3. 理解重點字詞。

(1)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中國佛教圣地之一。

(2)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

(3)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代指花草艷盛的陽春景色。

(4)盡:指花凋謝了。

(5)山寺:指大林寺。

(6)始:才;剛剛。

(7)長恨:常常惋惜。

(8)覓:尋找。

4. 理解詩意。

(1)小組合作,借助教材上的插圖交流體會詩句的意思。

(2)小組派代表參與全班交流。

(3)教師小結:廬山腳下在四月里百花已經凋零,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開。我常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惋惜,卻不知它已經轉到這里來了。

5. 古詩賞析。

該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對高山上的景物氣候與山下的不同做了一番記述和描寫。細讀就會發(fā)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寫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有惜春的惆悵,有偶然發(fā)現的欣喜。這首詩前兩句講詩人四月里在山寺見到桃花的景象,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驚異與喜悅之情。透露了詩人對寧靜、和諧、清新的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6. 學生練習朗讀古詩,背誦積累古詩。

7. 延伸閱讀。

春 日

[宋]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通過詞句段運用的學習,我們領悟了運用對比手法擬題的作用,掌握了把直述句改為轉述句的技巧。這些語言訓練不僅可以增強我們的語言運用能力,還能提升我們的表達能力。日積月累中我們學習了《大林寺桃花》這首古詩,通過欣賞插圖和多種形式的朗讀、背誦, 我們可以想象出這首詩展現的優(yōu)美畫面。

35、我不能失信三年級語文下冊21課說課稿

一、說教材

《我不能失信》是新課標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組最后一篇課文,本組的主題是名人故事。本組共有四篇課文,都是通過具體事例展示名人在平凡的小故事中不平凡的一面,贊頌了他們崇高的、美好的品質。《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的是一個星期天,宋慶齡全家準備到父親的一個朋友家去,可是宋慶齡想起要在當天教朋友小珍疊花籃,雖然父親和母親都勸她改天再教,可是宋慶齡還是留下來,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贊美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二、說教法、學法

因為《我不能失信》是本組最后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自主學習,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中感悟的教學方法,引領學生遷移運用前三節(jié)課的學習方法,放手讓學生抓住描寫宋慶齡的重點句子,聯系上下文,聯系學生實際自主閱讀、自主品味、自主感悟宋慶齡的可貴品質,然后引導學生就自己的閱讀感受與同學進行交流,與人分享閱讀的樂趣、提高閱讀的能力,從而達到自主讀書、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的目的。

三、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人物對話。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感受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是自己在做人做事獲得啟示。

3、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

四、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宋慶齡拒絕父母的建議,堅持留在家里的原因。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透過人物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五、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簡介宋慶齡生平

(1)你們認識、了解宋慶齡奶奶嗎?誰來說一說?

(2)教師簡介宋慶齡生平。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宋慶齡奶奶小時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書),學生讀課題。

(設計意圖: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所以我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宋慶齡的生平,然后揭示課題。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又可以為下面的學習做鋪設。)

(二)初讀感知

1、你們知道這篇是什么課文嗎?(略讀課文)

2、學生自瀆閱讀提示,找出閱讀提示里所提的問題。

3、要求學生結合閱讀提示自由朗讀課文,并把不懂的字、詞、句畫出來,并想一想:自己還有什么問題不懂想問大家或有那些問題想考考大家。

4、學生自由交流讀后感。

5、朗讀課文(齊讀、小組分自然段讀)。

6、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讓學生結合閱讀提示自由去閱讀課文,發(fā)現問題,質疑問題,交流解決問題。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獨立的學習能力。)

(三)感悟課文內容

1、精讀品位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你認為能說明宋慶齡守信的語句找出來,并談談你的理解。

(2)交流描寫宋慶齡誠實守信的語句。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反復讀一讀,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小組交流

交流要求:

(1)先朗讀自己畫的詞、句,再說說自己的體會和感受。

(2)討論怎樣才能讀出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品格。

3、全班交流

(1)小組指名匯報: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能體現出宋慶齡誠實守信?

(2)全班交流。

4、分角色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意在體現新課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一理念,真正地把學習自主權交給學生。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自讀自悟,展示交流感受、分角色感情朗讀,輕松地感悟到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突破了教學難點。)

(四)擴展延伸

1、讀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宋慶齡做得對不對?讀了本文有什么感想?

2、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你是怎么處理的?

3、小結:俗話說一諾千金,誠實守信是我們做人處事的基本準則,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像宋慶齡一樣重諾言,守信用。

(設計意圖:此環(huán)節(jié),意在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對宋慶齡崇敬,滲透語文的人文性,升華學生的閱讀體驗和感悟,是學生在自主實踐中受到啟發(fā),明白做人要誠實守信的道理,從而轉化內在的行動。

36、三年級語文下冊15課小蝦課文重難點分析筆記

1.課文中把蝦分為哪幾類?

作者根據不同的沿著把蝦分為兩類:有的通體透明,像玻璃似的,這是才長大的;有的稍帶灰黑色,甚至背上、尾巴上還積著泥,長著青苔,這是老的,大家叫它千年蝦。

2.作者是怎樣寫受到驚擾后的小蝦的?

作者先用擬人的手法,寫了小蝦受到驚擾后的樣子;接著通過動作描寫,詳細地寫出了小蝦受到驚擾后腿、鉗子、胡須、眼珠子的形態(tài),從整體到細節(jié),將收到驚擾后的小蝦描寫得十分形象。

37、三年級語文上冊24課司馬光說課稿

三年級語文上冊24課司馬光說課稿

開場白: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面試小學語文的6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司馬光》,下面開始我的說課

一、縱橫聯系說教材

《司馬光》是部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章,本文是小學階段的第一篇文言文,講述了司馬光在小時候,面對一個小孩爬甕,失足落入水中,在危難之際,他用石頭砸甕救出了小孩的故事。表現了司馬光的聰明機智與沉著冷靜。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美好品質,本文在本單元中起到了引領主題、深化情感的作用。

二、聯系實際說學情

三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本文是他們初次接觸文言文,面對小古文言簡意賅等特性會有所不適。但本文很多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文基本一致,再加上故事本身流傳甚廣,學生學習起來并不會感到困難,并且在體會文言文言簡義豐的文體特點同時,激起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三、有機整合說目標

基于以上教材學情分析,我將本節(jié)課的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感受文言文的文體特征,有感情的朗讀本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借助注釋和插圖了解文言文大意,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同時,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感受文中人物的形象,體會司馬光的沉著冷靜,機智勇敢。(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相長說方法

新課標建議閱讀淺易文言文,重點考察學生的記誦積累,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诖耍?/p>

教法上:以讀為主,讀好停頓,讀好理解,讀中識人。在讀的過程中,滲透組詞理解文言文的方法和文言語言的訓練。

學法上:看圖法,朗讀法和表演法,讓學生親身參與,感悟人物真品行。

五、情感交流說過程

紙上得來終覺淺,下面我將具體說說教學流程。

環(huán)節(jié)一:動畫激趣,姓氏導入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上課伊始,我會播放司馬光有關的動畫片,請學生交流感受,并抓住主人翁提問學生:動畫片中的主人翁司馬光,根據一年級學過的《姓氏歌》,我們可以明白這里的司馬是復姓,他姓司馬名光。相信不少同學都聽過司馬光的故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正與他有關。順勢引入課題《司馬光》。

有趣的動畫激起學生興趣的同時,抓住契機加強學生對文本的探究欲。

環(huán)節(jié)二:多重朗讀,感知文韻

首先,請學生對比本文與以往的課文有何不同。交流中明確本篇為文言文的體裁特性,相機結合古人讀書的方法,提示學生學習古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讀。

接著,讀準字音。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對照注音,讀通讀順。讀畢,以擊鼓傳花游戲,檢查學生讀書情況,相機提醒多音字沒的讀音。

隨后,讀出節(jié)奏。教師示范讀,要求學生跟讀。并指名讀,糾正誤區(qū),讀出節(jié)奏。

最后,全班讀,與同桌讀等多種方式讀出韻味。

環(huán)節(jié)三:圖畫釋意,感悟品質

讀通讀順之后,引導學生結合學古詩的方法:借助插圖和注釋讀懂課文。并出示五幅順序被打亂的場景插圖,請學生對照古文的內容,理清順序的同時感知文意和人物品質。預設與學生交流如下:

場景變化:嬉鬧至淹沒

這主要體現在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這句。對于此,

首先,在朗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群兒戲于庭中抓住群這個字通過組詞法體會群兒也即很多孩子的意思;并提示對照注釋等,明確戲于這一文言句式的用法,進而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此句大意。

其次,在學生感受孩子們玩耍的喜悅之時,緊緊把握足跌沒水中這處語句。相機提示學生總結學文言的方法:注釋、插圖等。鼓勵她們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一緊急場面,營造緊張氛圍。

再次,指導朗讀,讀出戲于庭時的喜悅以及跌沒水中的急促。

面對這突發(fā)的緊急狀況之時,其他孩子有何表現呢?順勢切換至

場景對比:棄去與持石

此處集中聚焦為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基于此,

一方面,緊扣棄這個關鍵字。在學生明確其為放棄、丟棄之意的基礎上,啟發(fā)思考他們是否真的丟棄甕中的孩子。相機提示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結合甕的圖片、感知人物實際心理等,交流中體會出這些孩子并非無情,而是一時間恐慌不適的手足無措。順勢請學生想象其他孩子棄去后的舉措,拓展思維。進而在朗讀中領悟眾兒雖棄亦有情的人物形象。

另一方面,聚焦司馬光持石和擊甕這些動作。在入情入境的朗讀中,領悟司馬光在緊急狀況中辦法的巧妙;并鼓勵學生親身參與,以上臺表演的形式參與互動,感悟人物真品行。這樣在讀演中,在設身處地體會人物心理中,進而明確其有情有義,一持一擊無不充滿著超越常規(guī)的智慧!最后,全班朗讀,感知司馬光的冷靜和機智。

這樣融觀察、想像、朗讀、表達于一體,以讀促思,以讀悟情,體會司馬光的沉著、機智。有力地完成了教學目標。

環(huán)節(jié)四:交流拓展,學習品質

學生互相交流從司馬光身上學到的經驗,并談談生活中類似的機智情況。順勢教育學生學習他遇事冷靜思考,急中生智的智慧!

環(huán)節(jié)五:回顧小結,匯報收獲

課的尾聲,學生匯報收獲,我予以補充。并請學生課下用自己的話,將這個故事以及從中得到的啟發(fā)講給父母聽。

六、畫龍點睛說板書

好的板書是一堂課的袖珍版,我的板書圖文結合,力圖帶給學生清晰直觀的感受。

結束語: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內容,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聆聽,下面我可以擦掉我的板書了嗎?

38、四年級語文下冊18課《小英雄雨來》多音字

四年級語文下冊18課《小英雄雨來》多音字

囊:nāng (鼓鼓囊囊)nng(囊括)

哇:w?。ㄟ砹ㄍ劾玻﹚ɑ(好哇)

吧:b?。ň瓢桑゜a(走吧)

塞:sāi(堵塞)s(閉塞)si(邊塞)

39、四年級語文下冊第2課鄉(xiāng)下人家說課稿

一、縱橫聯系,說教材

【教材分析】《鄉(xiāng)下人家》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篇課文語言質樸,意境優(yōu)美,字里行間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展現了鄉(xiāng)下人家自然和諧、充滿詩意的鄉(xiāng)村生活,也贊揚了鄉(xiāng)下人家熱愛生活、善于用勤勞的雙手裝點自己的家園、裝點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質。

教學目標: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教材特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及課標精神,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2、過程與方法:采用自讀時想象畫面,自悟時體會情味,交流時暢所欲言的方式展開學習。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朗讀課文感受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美景,體驗洋溢著泥土氣息、自然質樸的鄉(xiāng)村生活,并由此產生熱愛與向往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能隨文章的敘述在頭腦中浮現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教學難點是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xiāng)村生活的美。

二、突顯主體,說學情

學情分析: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與過程,但此年齡階段孩子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身邊的景物不太關注。課文中的平凡景物、普通場面,他們司空見慣,覺得平凡無奇,不能深入體味文中的意境。

三、促進發(fā)展,說學法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科學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能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教與學達到和諧、完美的統(tǒng)一。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學法、目標導學法、以讀代講法;學法為自讀感悟法、合作探究法、讀寫結合法。

四、發(fā)散思維,說過程

(一)誦讀經典,導入課文(5分鐘)

學生背誦描寫田園風光的古詩詞,導入課文,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畫面(10分鐘)

新課標提出學生在閱讀時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出示了以下學習提示: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想一想,鄉(xiāng)下人家?guī)Ыo你怎樣的感受?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并寫出你的感受。你從文字中發(fā)現了幾幅畫面?用筆在書中作批注。

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匯報交流

1、中心句、感受(鄉(xiāng)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jié),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2、交流從文中看到的畫面(瓜藤攀檐圖、鮮花輪綻圖、雨后春筍圖、雞鴨覓食圖、院落晚餐圖、月夜睡夢圖)

(三)品讀課文,感悟美景(17分鐘)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又出示了如下學習提示:

學習提示: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找出自己認為描寫得最美的一處風景美美地讀一讀,并說說你們喜歡的理由。

學生合作交流,品讀感悟,教師隨機點撥或評價。

(四)聯系實際,拓展畫面(8分鐘)

欣賞鄉(xiāng)村風光圖片,讓學生在誦寫畫唱等形式中選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展示我們的鄉(xiāng)村生活。

五、突出重點,說板書

瓜藤攀檐圖

鮮花輪綻圖

鄉(xiāng)下人家 雨后春筍圖

(獨特 迷人) 雞鴨覓食圖

院落晚餐圖

月夜睡夢圖

整個板書簡潔明了,讓學生一目了然地感受到課文的主旨,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六、回顧課堂,說反思

1、以讀為本,在讀中感知、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地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因此我在本課的教學時重點引導他們以讀為本,在讀中思、讀中品,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2、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環(huán)境

在這節(jié)課上,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孩子們,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段落學習;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展現鄉(xiāng)村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huán)境。

3、沒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

于永正老師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在這節(jié)課中,我注重了教師的評價,忽視了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之間的評價,沒能很好的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我想如果能將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及學生之間的評價相結合,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

40、下冊四年級語文書第一課四時田園雜興說課稿

一、說教材

《四時田園雜興》是一首田園詩,作者是宋代詩人范成大。詩人描繪了鄉(xiāng)村農人耕織以及兒童學著大人的樣子耕種田地的情景,展現了農家夏忙時的熱鬧的勞動場面,塑造了農村兒童天真、勤勞、可愛的形象。

二、說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學會晝耘績這3個生字,正確讀寫晝夜耘田績麻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3.體會詩詞的內容,體會詩人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領會詩歌的意境。

4.體會詩人采用不同的寫法再現鄉(xiāng)村夏季忙碌、和諧的意境,激發(fā)學生積累更多田園詩的興趣。

重點、難點:體會詩意,進行想象、補充,構成美好的畫面,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繪,使文章更加生動、具體。

三、說教學過程

1.激趣導入新課

欣賞鄉(xiāng)村的風景圖片,聆聽歌曲,導入《四時田園雜興》。

讀詩題,解題意。

2.讀一讀

要讀好一首詩并不容易,因為讀詩與讀文有一定的區(qū)別,古詩不但要讀的正確,還要讀出節(jié)奏、感情,讀出詩的韻味來。初讀時要示范,讓學生聽聽詩是怎么讀的,有沒有讀錯字,節(jié)奏應該怎樣處理。中間更應該聲情并茂的范讀,讀出農人的勤勞,本事;讀出作者對農人的贊美;讀出兒童的天真可愛。通過自由讀--小組讀--個人展示讀--齊讀等形式,學生充分的感受到古文的節(jié)奏、韻律美。

3.細細品讀,體味詩情。

課前布置了導學任務,課上小組合作交流,組長分工安排任務,隨后匯報學習情況。通過品,品出詩的意韻來。我讓學生細細的品,有感情地反復誦讀,不但讓學生領悟它的表層意思,還要領悟它的深層意思,體會語言的感情色彩,體會豐富的思想和情感內涵。

4.讀中想象,體會詩的意境。

沒有想像,就沒有詩的意境。如何想像?第一、二句圍繞耘田績麻啟發(fā)想象農民們除了耘田績麻在夏忙中還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想象范成大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說些什么?(辛苦、勤勞、各有各的本事)讓學生在想象中體會農民的艱辛。而第三、四句抓住兒童神態(tài)、動作、想象其語言,體會兒童的天真。通過想象詩的意蘊豐富起來。

5.讀中拓展,提高學生的對古詩詞文的修養(yǎng)。

學習詩詞不能只僅僅局限于課文,要一篇帶多篇。由一篇田園詩帶出多篇的田園詩來,由一位田園詩人帶出多個田園詩人來。在學習完《四時田園雜興》之后,先由學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其他田園詩,然后補充另一首田園詩《夏時田園雜興》。在自學的基礎上大概說說詩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誦,鼓勵學生多收集田園詩來誦讀。

四、說反思

《四時田園雜興》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詩人范成大。教學時,我引導學生按照以下程序進行學習:讀一讀,讀出詩的節(jié)奏、韻律美;說一說,小組合作說說詩的意思;想一想,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在學生理解詩所表達的內容后,鼓勵學生充分展開想象,想象當時人物的神態(tài)、表情、動作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最后讓學生試著默寫古詩。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雖然掌握了合作的形式,但是還存在聲音偏小的問題,另外學生們的評價很少,這些都是我在以后教學中努力的方向。

41、四年級語文上冊16課海上日出說課稿

一、說教材

《海上日出》是我國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優(yōu)秀的散文。這篇課文通過描寫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奇?zhèn)延^的大自然景觀的熱愛和贊美,體現了對光明的追求和向往。課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觀察順序來記敘的。課文描繪了晴朗天氣時日出和有云時日出兩種景象,而有云時又分云薄和云厚兩種現象進行描寫。

二、說教學目標

第二課時的任務是理解文中重點語句的含義,掌握按照事物的發(fā)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同時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默讀課文。因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立如下:

1.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品讀課文,在腦海里構建海上日出美景。

2.讀句子,抓住詞語,通過圖文結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3.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的方法,訓練學生憑借語言文字展開想象的能力。

三、說教法

針對學習目標,結合學生實際,我采用情景激情想象敘述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教學。文中的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蓯邸_@些語句是從動態(tài)描寫說出了日出的緩慢。單憑教師的講解,很難讓身處內陸很少見到海的學生們理解這是怎樣的一幅畫面,更體會不到作者要抒發(fā)的情感。所以,我采用了海上日出的一段視頻,這種直觀的電教手段,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幫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加深對美的熏陶,較容易突破教學難點。

本冊教材說明中指出:特別要重視朗讀的指導,教學時應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默讀,并在默讀的過程中加以理解。我對2至5自然段中的重點句子按以上的要求讓學生在理解中朗讀,在朗讀中加深理解。

以上幾種方式交替使用,不斷刺激學生大腦的興奮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始終保持旺盛的精神狀態(tài)、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說學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方法,學生可采用看、說、讀、想的方法完成本節(jié)課的任務??词切蕾p日出美景,說是說出自己理解的內容,讀是讀文中的重點語句,想是想自己對內容的感受。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動腦、動手、動口,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知識,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整體感知課文

1.同學們見過日出的情景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道去觀看太陽升起的樣子。(播放圖片。板書課題:海上日出,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借助畫面,引入課題,引領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的學習中,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激起學生想要看到海上日出的欲望。)

2.檢查學生上節(jié)課生詞學習情況,讓二位學生上黑板聽寫課后生詞,其余學生在下面聽寫。

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學生書寫情況,相機評價。學生齊讀生詞。

3.播放課文朗讀,生想:課文講了什么內容?(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二)隨文入境,品詞析句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學生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課件出示句子:為了看日出,我早早起來,那時天還沒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指名學生回答問題。)教師相機出示寫作背景。

2.指導朗讀。

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幾張圖片,思考:天空的顏色有什么變化?用劃出顏色變化的詞。

過渡:我這時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2.引導理解:指導學生用書中句子回答問題,我知道太陽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不轉眼地望著那里。。師:不轉眼是什么意思?引導采用查字典或聯系生活實際說一句話的方法理解詞語。

從不轉眼這個成語里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心情?誰能讀一讀這個句子,試著把這種感悟讀出來(指名讀、評讀、齊讀)

(設計意圖:把指導朗讀與激發(fā)想象結合在一起,這種由藍變紅,逐步擴大亮點范圍的描寫,給學生一種日將出海,身置其地,靜觀其景的感覺,激起學生讀下文的欲望,這正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小組合作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日出時海面又是怎樣的景象呢?下面學習第三自然段。

1.讀第三自然段,出示思考題:果然一詞說明了什么?接下來看見什么?我當時是怎么想的?后來的變化又怎么樣?

2.分組討論:指明學生回答問題:

預設:小組一:果然一詞說明了太陽要從天邊升起的想法是正確的,我終于看見海上日出的真實情景了;

小組二:接下來海邊露出了紅而無光的小半邊臉兒;

小組三:在太陽升起的過程中,太陽就像向背著很沉重的東西似的慢慢地努力上升;

師小結:大家能根據課文內容把太陽向上升的過程具體表達出來,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這樣描述:(課件出示)

太陽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使勁向上升。

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比較著讀一讀,你認為哪一句寫得更好?為什么?

小結:作者采用擬人的寫法,表現出日出時的動態(tài)美。

3.課件出示日出動態(tài)變化的情景。

4.想像著太陽升起來時吃力的樣子,你就一定能讀好,試一試!

5.小結寫法填空,整體導讀。

這段話按()順序一步一步地寫出了日出時景象的變化,作者不僅抓住日出時太陽的()變化,還抓住太陽()和()的變化來寫。

6.學生用彩色筆在畫紙上畫下想象到的畫面,并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圖畫的意思。

學生互相評畫,修改,推出代表作貼到黑板上。

7.引導學生看圖口述日出時的情景,再次感受日出時顏色美,光線多變化快的壯觀。

8.想像說說當時作者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心情怎樣?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讀讀、看看、想想、說說、畫畫、填填,意在引導學生用心去看,指導學生邊讀、邊想、邊看,口誦心惟,形成與文本的對話,學生有獨立思考的空間,有共同討論的機會,這樣培養(yǎng)了學生在閱讀中學會獨立思考,自我檢查、合作探究的能力,這不僅有利于學生讀懂課文,更有益于自主能力的提高)

自學第四、五自然段

1.師過渡:剛才我們學習了天晴時海上日出的景色。采用了在文中找重點詞句體會的方式學習了課文。當太陽走進云堆里時又是什么情景呢?繼續(xù)往下看。請大家采用上面的學習方法自己默讀第4、5自然段,先用概括的詞把這兩段話的內容說出來。

2.交流學習內容:

(1)課件出示句子: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追問: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相機出示圖片,指導朗讀。

(2)出示幻燈片上的句組讓學生品讀,與課文比較說說哪一段話的描寫更好。

太陽在黑云里發(fā)出的光亮,穿過黑云的重圍,替黑云畫了一道發(fā)光的金邊。后來太陽才慢慢走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涂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

(2)學生討論說說:當作者看到太陽被黑云擋住時,心情會怎樣?太陽沖出重圍時云和周圍的景物有什么變化?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師相機介紹作者當時的社會背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感情。

相機出示圖片,指導朗讀。

3.師:看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作者有何感受呢?全班齊讀第6自然段。

(1)提問:這是什么句型?句子中的這指的是什么?

(2)師出示句子,生選擇表達這句話正確意思的句子,在括號里打。

①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

②這就是很偉大的奇觀。()

(3)學生說說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師指導學生讀好反問句。

4.師生一起看圖口述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情景,加深對海上日出的印象。

(設計意圖:讓學生回歸全文,既為學生完整地欣賞文中意境創(chuàng)造條件,又大大刺激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欲望;既能讓學生全面地理解課文內容,又進一步內化學生知識,使老師、學生和文本之間進行了全面的對話和溝通)

談話總結,學習寫法。

1.師:今天我們通過品讀課文,想象作畫,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壯觀美景。雖然我們還沒看過真正的海上日出,但讀了巴金爺爺的這篇文章,就如同親眼看見了大自然的這一偉大奇觀。作者為什么能把日出的景象描繪得如此逼真形象呢?

2.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細心觀察,用心感受,用詞準確,抓住特點,發(fā)揮想像)

作業(yè)(選擇其中一道題完成作業(yè)。)

(1)你注意到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過程了嗎?可以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描述一種變化中的自然現象。

(2)課外搜集相關描寫日出景色的古詩或短文讀一讀,并比較與本文寫法的不同之處。

六、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對于提綱了解課文內容,對于把握住課文的關鍵問題,起著很大的作用。因此,我設計如下板書:

板書設計:

海上日出

日出前  淺藍紅色  越來越亮

日出時  上升  沖破  跳出

日出后  薄云:直射水面

厚云:鑲上金邊

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

42、四年級語文下冊第14課母雞說課稿

一、說教材

《母雞》這篇課文是部編版四年級下冊的課文,本文記述了一只母雞關心愛護它的小雞的事例,抒發(fā)了對純潔無私的母愛的贊美之情 根據新課程標準和本文的具體教學內容,結合四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討 厭等15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母雞的特點,體會作者用詞的嚴謹和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4.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情感目標:感受偉大的母愛。

教學重點:了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教學難點: 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為了達到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取的教學方法如下: 1.情景設置法2.提問法3.點撥法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用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力求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性,學法具體如下: 1.圈點標注法2.討論法。3.自主探究法4.朗讀法,5質疑法

三、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fā),按照四年級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基于這點,開課之初,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出示母雞在悠閑的啼叫,啄食的圖片這樣做的目的,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情境,接著提問學生喜歡它,還是討厭它,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

板書:母雞。要求學生齊讀課題簡要闡述課文的主要內容,順勢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

第二環(huán)節(jié):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在導入新課后我先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疏通字詞,聯系課文,理解詞義。同時可提出問題:作者開始討厭母雞,后來為什么又不討厭母雞了。

哪些自然段寫作者討厭母雞,哪些自然段寫作者為什么 不討厭母雞了?

學生讀后匯報,師 板書 一向討厭 不敢再討厭

這樣做,目的是讓學生在初讀課文時對于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理清課文寫作思路,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鋪墊。第三環(huán)節(jié):研讀賞析,體驗情感。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鑒于此,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的開頭和結尾部分,了解作者對母雞的情感態(tài)度安排學生根據老舍先生對母雞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快速地把課文分為兩大部分。

第三環(huán)節(jié):精讀課文

接下來學習第一部分

1.先要求大家默讀1-2自然段,想:老舍先生為什么討厭母雞?帶著問題學習課文。

2.母雞的叫聲有什么特點? 讓學生找出 板書 如怨如訴等詞 發(fā)了狂

3.老舍先生觀察母雞十分細致,寫了三種不同情況下的母雞的叫聲,都是為了說明什么?(我一向討厭母雞),作者聽到母雞沒結沒完的叫聲討厭母雞;聽到母雞如怨如訴的叫聲十分討厭母雞;聽到母雞發(fā)了狂的叫聲再也受不了啦。要求學生讀出作者厭煩的情緒。分三種叫聲層層遞進指導朗讀(厭煩、再厭煩點、十分厭煩)。作者對母雞的討厭是一次次加深,讓學生明確我一向討厭母雞。

學習第二部分

1.安排學生齊讀,思考為什么后來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呢? 課文有一個自然段明確地告訴了我們原因,要求學生找到課文的第八自然段,要求學生談談為什么說母親是偉大的,作者為什么稱母雞為母親呢?為什么說母親就是英雄?

2.讓學生帶著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前面4-7自然段中的一些感人的具體事例。

(1)我們先學第四自然段,同學們自由讀第四自然段,劃出最讓學生感動的句子或關鍵詞。思考劃的詞或句表現了母雞什么樣的品質,同桌互相說一說。(板書:負責、勇敢)

課件出示句子一只鳥兒飛過,或是什么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 立刻警戒用擬人的手法把母雞的負責寫得活靈活現。它是怎么警戒起來的?要求學生讀一讀描寫母雞警戒的句子,課件出示,歪著頭兒聽,挺著身兒預備作戰(zhàn),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歪,挺???,警告,等動詞寫出了母雞的負責。教師適時指導朗讀(要求學生試著通過母雞警戒的動作讀出它的認真負責來)。讓學生回憶一下,剛才怎么學習第四自然段?首先,老師請大家(讀),在讀的同時,老師還要求大家(劃),接著(思考)自己劃出的句子表現了母雞什么樣的品質,再跟同桌(說),最后再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2)請同學們就按照這種學習方法 ,從5、6、7自然段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段開始自學。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①品讀句子:結果,每一只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

朗讀提示:吃了食的小雞雛身體有什么變化?小雞有了圓圓的肚子,可是它自己的身體卻怎么樣了?(引導學生找到消廋這個詞)它為什么會消廋許多呢?這體現了母雞什么樣的品質?(讓學生明確母雞是慈愛的)

是呀,母雞的心里只裝著小雞雛們,為了小雞雛的健康成長,它自己卻消廋了許多。這一句話運用了對比的寫法,指導學生讀時要注意情感的變化:讀小雞雛的變化,心情(高興),讀母雞的變化,要帶著心疼和敬佩的語氣去讀。指名讀,齊讀。

②讀一讀,比一比

它若伏在地上,有的雞雛便爬到它的背上,啄它的頭或別的地方,它一聲也不哼。

在夜間若是有了什么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凄慘。自由讀讀這兩句話,說說母雞有什么不同的表現?它什么情況下一聲不哼,什么情況下放聲啼叫?小雞啄,母雞會疼嗎?母雞為什么會一聲也不哼?這體現了母雞什么樣的品質?(慈愛)夜間有了一點動靜,他為什么放聲啼叫,而且那么尖銳,那么凄慘?這體現了母雞什么樣的品質?(負責、勇敢、辛苦) 作者用對比的寫法寫了母雞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十分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了它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男女生比賽讀。

3.學完了母雞帶養(yǎng)小雞雛的一些感人事例,引導學生了解母雞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引導學生說說母親為什么是英雄。

讓學生明確 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它是一位偉大的母親,是一位英雄。讓學生帶著對這只母雞的無比尊重與贊美再讀這幾句話。(齊讀)

(板書:母親)難怪作者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這個時候,(作者喜歡上了母雞,而且無比地尊重這只有了一群小雞雛的母親),讓學生帶著無比尊重的敬意齊讀課文第二大段。

4.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貓》和《母雞》在表達上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處?

預設:相同之處是:敘述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雞時,先寫我一向很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預設:不同之處是:《母雞》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方法,而《貓》從頭到尾都運用了揚的表達方法

總之,這一系列的讀、悟、議、賞、再讀,最終達到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的目的。

第三環(huán)節(jié):總結評價,拓展延伸。

新課標指出:學生帶著疑問走出課堂是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必需。

因此在對課文做出總結和評價后,我通過布置作業(yè) 引導學生知識延伸,讓學生說話媽媽關心自己的一件事,把最想對媽媽說的話用一兩句話寫在書中的空白處,回家說給媽媽聽。

這個作業(yè),能又一次激發(fā)學生對媽媽的感激之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這是我教學過程的安排,下面說說本節(jié)課的板書設計。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不僅是一份微型教案,而且要具有美感。根據本課的具體內

容和特點,我是這樣設計了板書的:

14母雞

一向討厭 不敢再討厭 沒結沒完 如怨如訴 發(fā)了狂

負責 母親 慈愛 (偉大) 勇敢 辛苦

該板書力圖全面而簡明的將授課內容傳遞給學生,清晰直觀,便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同時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記憶。

總之,本節(jié)課我試圖通過朗讀、討論、交流合作等方式,以實現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使絕大部分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獲,力求通過語文課堂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43、五年級語文下冊18課《威尼斯小艇》近義反義詞

五年級語文下冊18課《威尼斯小艇》近義反義詞

近義詞:

聞名著名 交叉交錯

靈活靈巧 聳立矗立

情趣趣味 莊嚴莊重

沉寂寂靜 搖晃搖擺

反義詞:

輕快沉重 靈活呆板

簇擁分散 彎曲筆直

沉寂喧鬧 搖晃靜止

手忙腳亂有條不紊

44、7猴王出世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說課稿

一、緊扣文本析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猴王出世》是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走近中國古典名著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節(jié)選自我國古典神話小說《西游記》第一回,主要寫了花果山上的一塊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敢于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是建立在學生通過前面兩篇課文的學習,對于古典名著有一定了解,對章回體小說已經有了初步認識,對學習古典名著積累了一些方法的基礎上展開的。這為過渡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起到鋪墊的作用,學完這節(jié)課,對學生今后進一步閱讀古典名著,感受古典名著魅力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學生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幾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閱讀古典名著的方法。五年級的學生,絕大多數對孫悟空形象并不陌生,考慮到本文作為一篇古代白話文,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會有所困難,因此我把學習的重難點放在對文本的理解上,通過復述石猴出世成為猴王的過程,體會課文中的石猴(猴王)形象,品味語言,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結合單元學習要求及學生實際,特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閱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為猴王的。

2.初步感知文中猴王的鮮明個性,品味語言,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為猴王的。

教學難點:

初步感知文中猴王的鮮明個性,品味語言,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

重難點分析:《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敘事性作品,要了解事件梗概,所以我將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為猴王的作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基于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為讓學生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我將初步感知文中猴王的鮮明個性,品味語言,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依據課標用教學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方法的選擇上,應該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與有意義的接受性學習相輔相成。所以,我采用討論法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運用講授法、讀中感悟法,引導學生理清情節(jié)線索,品味文章語言,感知猴王形象。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激發(fā)閱讀興趣,我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因為教為學服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本文又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在自主閱讀的基礎上,運用合作交流法、遷移學習法,讓他們在自主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有所感悟和生成,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三、環(huán)環(huán)相扣道流程

通過對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的把握,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整個教學過程共分為四個探究步驟:

(一)談話導入,字詞過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獲取知識、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巨大推動力。通過課前交流,讓學生自由發(fā)表見解,了解學生對《西游記》的認知程度和學習起點,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好奇心,奠定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接著板書課題,進入預習反饋環(huán)節(jié)。用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讓學生通過開火車的方式認讀詞語,重點關注難理解的詞語,如拖男挈女、瞑目蹲身等,啟發(fā)學生運用前面精讀課文學到的聯系上下文猜讀的方法來理解詞語。把方法的運用融合在理解當中。

(二)初讀課文,理清線索

課堂伊始,我讓學生默讀課文,找出石猴出世和成為猴王這兩個過程的相關語句,同時用自己的話復述整個過程。因為課文為古代白話文,學生理解起來可能有些難度,所以在預習反饋時已經解決了部分難理解的詞語。在復述過程中,我提醒學生注意把事情復述完整,如在成為猴王的過程中,眾猴的約定這個前提不可漏掉。學生理清線索后明確,石猴出世的過程為:仙石---仙胞---石卵石猴。成為猴王的過程為:眾猴約定--發(fā)現水簾洞告訴水簾洞---入住水簾洞 ---拜為美猴王。然后教師用小標題的形式總結并板書:出世仙石迸裂,成王跳水尋源。最后再次小結石猴出世成為猴王的過程,幫助學生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的了解。通過播放石猴出世的影視片段,讓學生初步感知石猴出身神奇。

設計意圖:小學語文統(tǒng)編版教材提倡有目的的閱讀,所以我設計全課由課前導讀中的兩個問題切入,即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重視了課前導讀作為課文的一部分,與插圖、注釋、課后思考題一樣,對于整節(jié)課的學習有著重要作用。俗話說不動筆墨不讀書,學生在默讀時畫出相關語句,篩選提取相關信息,理清思路。在學生復述的過程中,經過教師的點撥提示,課文的情節(jié)線索已然清晰。到這里,整個教學流程完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為猴王的。通過播放石猴出世的影視片段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初步感知石猴出身神奇,為后文的教學埋下伏筆。

(三)聚焦文本,感受形象,品味語言

在學生理清課文的情節(jié)線索后,我讓學生說一說腦海中猴王的形象,順勢引導學生研讀文本。

1.再讀石猴出世,感受石猴神性,品味語言詩性

學生通過自讀石猴出世的相關文段,找出能感受石猴神奇之處,接著通過指名讀、帶著感受讀的讀書方式,品味經典語言。同時,我啟發(fā)學生關注語言文字形式、內容、節(jié)奏上的規(guī)律,通過反復品讀詞句,學生自然走進文本,感受到石猴活潑可愛的個性、出身神奇的神性體現。

2.研讀成為猴王,感受猴王人性

課文中成為猴王的部分,是猴王敢作敢為、有領導力的個性集中體現。所以在這里,我拋出問題石猴為什么被大家稱為美猴王,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讓學生快速瀏覽相關語段,并在課文旁做批注。通過組織學生交流,讓學生配上動作表演朗讀,在解決問題的同時,猴王的勇敢機智、敢作敢為的形象深入人心。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在講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這個基本理念時提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語文實踐包括聽、說、讀、寫的實踐,在閱讀教學中,主要是讀的實踐。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自讀、對經典語句的品讀、帶著感受再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學生與文本間的交流更加密切。閱讀小說的方法有兩個:理清情節(jié)線索與分析人物形象。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抓重點句子,如:感悟花果山的天造地設、感悟石猴出世的非比尋常等,運用朗讀、感受、批注、交流的學習方法了解石猴(猴王)的鮮明個性,感受他集神性與人性于一身的奇妙之處,同時滲透課文中有特點的語言規(guī)律,在精讀品味中引導學生感悟名著語言之精妙。這樣既突破了教學難點,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fā)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使語文味更加濃厚。

(四)拓展延伸,交流奇趣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過課件出示原著書本的圖片,教師介紹《西游記》小說內容及章回體小說的特點,學生交流《西游記》中的奇人奇事,在總結時再次回顧了學習古典名著的方法:理清線索、分析人物,碰到難理解的詞句可以結合上下文猜讀、跳讀。最后,為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原著中去尋找能表現石猴(猴王)神通廣大、活潑可愛、勇敢機智等鮮明個性的故事,把學生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布置課后作業(yè)為選擇《西游記》你最喜歡的一個故事嘗試寫讀后感,與本單元習作相銜接,體現了統(tǒng)編教材的三位一體閱讀體制,即教讀自讀課外閱讀,讓學生從閱讀文本走向體會文本。

四、畫龍點睛說板書

這是我的板書設計,緊扣目標,突出重點,讓學生一目了然,對所學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

設計意圖:猴王活潑可愛是猴性的表現,勇敢機智又呈現出人性的一面,仙石迸裂而出又是他出身神奇之處。神性、猴性、人性集于一身,猴王形象,自然神采飛揚,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回歸本位談反思

本節(jié)課后,我有以下思考:

1.避免拔高,以能讀為主。在推進學生名著閱讀方面,溫儒敏教授曾提出了三點建議:完整閱讀、自由閱讀、自主閱讀。首先,完整閱讀要引導學生從單篇閱讀到靜下心來完整地讀幾本書。其次,要尊重學生的自由閱讀。名著導讀的功夫在課外,課內只是激發(fā)興趣,提供建議方法,或者排除一些難點。沒有自由閱讀就沒有閱讀興趣,也談不上閱讀習慣,更談不上閱讀的生活方式。第三是自主閱讀,讓學生自由。讀寫結合是好的,但是處處都指向寫作的閱讀,也會讓學生失去閱讀的耐性。所以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只在最后留下一個嘗試寫讀后感的作業(yè),與本單元的習作銜接起來,不在課堂上對學生做讀寫結合的訓練,避免拔高,讓學生失去興趣。

2.形式多樣,以興趣為核心。如何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閱讀古典名著,這不是通過一節(jié)課就能輕易達到的。教師在進行這一單元教學之初就可以有意識的通過各種活動來滲透古典名著的魅力所在,依托教材中的快樂讀書吧、口語交際和語文園地版塊,通過講故事、演課本劇、開讀書會等讀書交流活動,激發(fā)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力求讓學生達到課內習得方法,課外遷移運用。課堂小天地,閱讀大課程。我們以《西游記》這樣的經典名著為例,以篇帶本,持續(xù)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幫助學生收獲閱讀的幸福與快樂。

45、第2課祖父的園子說課稿,五年級語文下冊

一、 說教材

《祖父的園子》選自蕭紅的《呼蘭河傳》。主要寫了祖父園子中各種美好的景物,以及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言語新鮮自然、率真稚拙,充滿自由想象的表達方式,排比、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猶如一幅清新和諧、富有童話色彩的畫。是一篇非常適合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朗讀訓練、言語訓練的范本。

二、 說學情

五年級的孩子已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對文本有獨特的閱讀體驗。對于作者來說,祖父的園子是她童年時候的樂園,對于每一個孩子來說,他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著或向往著這樣的一方天地。祖父園子里面的各種趣事,很多都是學生們親身經歷過的,符合學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進而在文章中獲得感知,加以模仿,發(fā)展想象力,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 說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我在園中的趣事及描寫園中景物自由與快樂的語段;

2.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蕭紅語言新鮮自然、率真稚拙之美。借助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補白、仿寫精彩語句;

3、體會祖父對我的呵護和關愛。能夠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生平,進而初步感悟園子對于作者的精神意義。

四、 說教學重、難點

重點:借助電教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在讀中感受我在園子里充滿樂趣、自由自在的生活,感受祖父的慈愛和對我的關懷。

難點:能夠借助信息技術手段,查閱資料,了解作者生平,進而初步感悟園子對于作者的精神意義。

五、說教法學法

1.結合這篇文章的語言特點和情感表達方法,分析本班學生的學情,我主要采用以趣激情,以讀悟情,引導學生入情入境的讀文、賞文,在讀中理解、感悟、想象,在補白、仿寫中提高學生對言語形式的遷移、運用能力。

這節(jié)課重點、難點的突破上,我充分使用電教手段輔助教學。1、根據文本需要,加入昆蟲的圖片,聲音,變抽象為具體,變單一為豐富,聽、看、說相結合,激發(fā)學生想象;

2.在充分調動學生想象力的基礎上,嘗試補白、仿寫,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使用多媒體資源創(chuàng)設情景,烘托氣氛,調動學生情緒,深化感受,體會園子的精神意義,有效地解決突破教學難點。

六、說教學程序

我的教學分為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 走近園子世界--了解文章大意

(二) 走進園子世界--體會景物自由、人的自由

(三) 懷念園子世界--感受祖孫深情

(四) 銘記園子世界--升華感情

(一)走近園子世界

1.了解出處,導入新課

利用課件,鋪展畫卷,走近園子

師:看老師在黑板上寫一個人的名字。(板書:蕭紅)這個人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這篇課文有什么關系?(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作者)

師:蕭紅一生走遍大江南北,但她的心始終停留在一個地方,那就是她故鄉(xiāng)--呼蘭河。

呼蘭河,很好聽的一個名字,那是東北的一個小縣城,那是蕭紅長大的地方。蕭紅在《呼蘭河傳》里,把她童年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用文字記錄下來。尤其重點描寫了她家里的園子,她稱之為祖父的園子。

為什么她對園子如此的念念不忘呢?這個園子給童年的蕭紅留下了什么呢?讓我們隨著作者美好的回憶,走近她魂牽夢繞的祖父的園子。

(板書:祖父的園子)

2.檢查預習,復述大意

接下來,請同學根據預習復述課文大意。

在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提出整體交付問題:園子中的哪些景物或事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畫下來,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然后組內交流。

(二)走進園子世界

再現園子,以讀生情,補白仿寫

在學生自讀,組內討論后,讓我們一起走進園子,師生共議。

在這個重點教學環(huán)節(jié),我借助多媒體課件完成:再現園子,以讀生情,補白仿寫。以完成教學重點。

再現園子:

1.表演讀文:

祖父的園子樣樣都有,都有什么?

種類樣樣都有--(出示課件,有蜜蜂、蝴蝶、蜻蜓、螞蚱)

2.既然是樣樣都有,就不僅僅是這幾種,還有什么?(生自由回答)

3.顏色樣樣都有

師:除了種類樣樣都有,你還發(fā)現了什么樣樣都有?(課件中將表示顏色的詞語變色,提示顏色樣樣都有)

4.聲音樣樣都有

師過渡:除了各種昆蟲,各種顏色,我們眼前還出現了一個吸引人眼球的小東西-蜜蜂(播放蜜蜂的叫聲)。

說一說它怎么吸引人眼球?指導讀,讀出蜜蜂的可愛。

園子里只有蜜蜂的聲音嗎?你聽聽到這聲音,你眼前出現了一只怎樣的小動物?(播放各種昆蟲鳴叫聲,生自由說)

5.園子里的昆蟲種類、顏色、聲音樣樣都有!

(播放音樂:大自然的聲音,配樂朗讀)

七、說學法: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性學習。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和語文學習得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發(fā)揮激發(fā)學生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八、說板書

快樂

祖父的園子

眷戀懷念

自由

板書設計含概了本文的兩個要點:

1.園子帶給我的是快樂和自由

2.透過文章想要告訴我們的是對童年生活的眷戀和對祖父的懷念。板書簡潔,精練,讓人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

46、跳水教材設計說課稿,五年級語文下冊17課

一:說教材

《跳水》是冀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這一單元的文化主題是:感受生活,領悟生活的智慧靈光。訓練主題是:① 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句,體會其表達效果。② 揣摩文章表達的順序,學習基本的表達方法。本單元訓練主題與各單元文化主題的融合:抓關鍵詞句,品讀文字中的生活,感受生活中智慧的靈光。

《跳水》一課講述了發(fā)生在一艘外國帆船上發(fā)生的事。一只猴子把船長兒子戴的帽子掛到了桅桿頂端最高的橫木一頭,孩子為了追回帽子,走上橫木,在萬分危急的時刻,船長急中生智,命令兒子跳水,使孩子轉危為安。

教材的編排意圖是: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學習船長在危急中,冷靜,機智和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和了解作者記敘一件事情經過的方法。

本篇課文情節(jié)驚險,扣人心弦,易于激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形象逼真的教材插圖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

二、說學情

孩子們在暑假讀過《女水手日記》對文中所描述的內容,應該不是很陌生,對于作者列夫托爾斯泰也有一定了解,這篇課文不是很長,學生讀起來比較好理解。

三、說教學目標

通過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依據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實際,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正確認讀本課唬、咧2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肆、唬、咧、瞄4個生字。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關頭果斷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明白遇事應該想想后果,不要一時沖動。

3、情感目標:體會人物的心情,感受故事的驚險,并從中受到啟示。

四、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義務教育課程大綱要求和本課特點,以及六年級學生的情況,確定了本課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事情的發(fā)展,是由于帆船中人和猴子的聯系而產生、發(fā)展、變化的。

教學難點:體會船長遇事冷靜、機智、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

五、說教法

依據課標要求和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依據學生認知能力和已有知識經驗,本課教學充分體現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情感為主線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閱讀過程采用了以下教學方法:

1.創(chuàng)設情境

2.語言點撥

3.抓重點詞句

4,朗讀感悟等等。

六、說學法

1.抓重點詞句,理解感悟:比如哭笑不得,氣極了,驚呆了,40分鐘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結合語言環(huán)境,對這些詞句的未盡之意進行表象理解,體會孩子,水手們的心情。這是在鞏固和運用以前的讀書方法。

2.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本課教學中采用了指名讀,自由讀,默讀,齊讀等形式,引導學生讀書感悟,說出自己的見解。比如:故事中你獲得了哪些有益的啟示 引導學生從幾個不同的角色身上去體會。

3.自覺運用和積累詞語:比如第一自然段,寫了哪兩個角色之類間發(fā)生的事發(fā)生了什么事 強調用詞來概括其主要內容和感受.在學習孩子處境危險時,用提示句當時的情形真是呀!引導學生用上千鈞一發(fā),萬分危急,迫在眉睫等詞語。

4.小組合作與交流。

七、說教學程序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教學過程大致分為如下步驟:

環(huán)節(jié)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指名讀全文。

2.說說讀懂了什么?

3.明確本節(jié)課的探究目標。(由學生質疑時的疑點整理出來。)

預設:(1)這個孩子是怎樣走上最高的橫木的?從哪兒可以看出他的處境危險?

(2)船長為什么要用槍逼著孩子跳水?

(3)有沒有其他方法救孩子?

【設計意圖:回憶課文內容,了解船長要用槍逼著孩子跳水的原因,從而培養(yǎng)孩子的表達能力,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歸納的空間?!?/p>

二、探究課文,師生交流。

1.自讀課文,圍繞目標進行感悟、探究。

2.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個人收獲,探討疑點,教師巡視指導。

3.班上匯報與交流。

(1)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最高的橫木的,以及孩子處境怎樣?

A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戴在自己頭上,爬上了桅桿,孩子哭笑不得,眼巴巴地望著猴子坐在桅桿的第一根橫木上,摘下帽子來用牙齒咬,用爪子撕。

(猴子戲弄孩子,水手們又在一旁大笑,孩子很尷尬。)

B猴子不怕孩子的嚇唬和喊叫,撕得更兇了。水手們不但不制止,反而笑得更歡了。孩子氣得臉都紅了。他脫下上衣,爬上桅桿去追猴子。

(這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很生氣,于是爬上桅桿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

生:我一定要追上猴子,奪回帽子,再狠狠地教訓猴子一頓。

生:我一定要挽回面子,不能便宜了這只可惡的猴子。

C猴子一邊不斷向上爬,一邊回頭逗孩子。爬到了桅桿的頂端把帽子掛在最高的橫木的一頭,然后扭著身子,齜牙咧嘴做著怪樣。孩子氣極了走上橫木去取帽子。

(猴子越來越放肆,竟然將孩子的帽子掛在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忍無可忍,氣憤到了極點,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橫木去取帽子。)

孩子此刻處境如何?從哪兒看出來的?

生: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①從水手們的表情可看出全都嚇呆了有個人嚇得大叫了一聲。②從橫木的一頭離桅桿一米多搖搖晃晃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命了難以回轉身來發(fā)起抖來等詞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

幫助:展示課件,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桅桿的高(與甲板之間的距離大),橫木的窄,突現處境的危險。

形容處境危險,可以用什么詞來概括?

生:千鈞一發(fā),危在旦夕,萬分危急

指導朗讀,讀出孩子的氣憤及他處境的危險。

(2)船長為什么要用槍逼迫孩子跳水?

A船長手里正拿著槍。

B船長肯定很著急,他可能想:必須馬上讓孩子離開危險境地,怎樣才能使孩子聽從命令呢?槍是最有威力的,借助槍的威脅可督使孩子服從命令,盡快跳水。

聯系上下文想一想跳水是不是最好的辦法?還可以用什么辦法救孩子?

跳水至少有如下優(yōu)勢:

①船長的兒子肯定水性好,淹不死。

②往水里跳因為水的浮力而不會摔傷。

③船上有水手可以救助。

④這樣做比較節(jié)省時間。

【設計意圖: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自讀自學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yōu)勢,實現多種評價形式相結合?!?/p>

三、指導朗讀精彩句段。

1、這個故事給你什么感覺?

生:趣、險、智

2、具體表現在文中哪些地方?找出有關句段讀一讀。

(1)趣 猴子、孩子的淘氣、頑皮

(2)險 孩子爬上最高的橫木頂端的危險處境

(3)智 船長的急中生智、化險為夷

提示學生:朗讀時要聯系生活實際,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況,體會當時人們的心情。

【設計意圖:啟發(fā)學生一邊談感受一邊帶著感情讀課文,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將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充分朗讀,讀中理解;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達成閱讀的基本目的。】

五、想象表演。

1、孩子被救上甲板后,船上的人會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小組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

2、然后以《孩子被救上甲板之后》為題,寫一段話。

【設計意圖:通過演一演這種學生喜歡的方法鍛煉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和復述能力;在理解文章的基礎上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p>

八、說板書設計:

17 跳水

板書是借助視覺作用于學生大腦的重要教學手段,力求內容簡單化、明確化,通過板書使學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本課的主要內容,更好地掌握本節(jié)課的重點。

九、說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設計以詞語和課文理解為主,由易入難,層層遞進,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以及詞語在課文中的運用。

47、五年級語文下冊16課田忌賽馬說課稿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田忌賽馬》是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大將田忌齊威王賽馬,在孫臏幫助下,轉敗為勝的故事。田忌與齊威王的第一次比賽,由于齊威王的每一個級別的馬都比田忌的強。所以三場比賽下來,田忌都輸了。第二次比賽,孫臏為田忌出主意。鼓勵田忌同齊威王再次賽馬,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就轉敗為勝。全文分四部分。12自然段講田忌和齊威王第一次賽馬,田忌失敗了,312自然段講孫臏讓田忌要求齊威王再賽一次,齊威王同意了。1317自然段講田忌和齊威王第二次賽馬,田忌贏了,第18自然段講田忌取勝的原因。從教材本身看,本課有三個特點:一是課題概括了主要事情;二是全文描寫生動,敘述清楚,比賽層次分明,人物形象鮮明豐滿;特點之三結尾言簡意賅,耐人尋味。因此,本文是訓練學生看課題推想課文內容,用自然段歸并法分段,分角色有感情朗讀的好教材,在本單元乃至本冊中地位都很重要。本課我準備分二教時教學,第一課時學習一二三段,弄清賽局,了解轉敗為勝的原因;第二課時仿照第二段進行人物對話的片段練習并復述故事。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小學三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自主識寫本課生字,理解掃興挖苦夸耀譏諷輕蔑垂頭喪氣胸有成竹目瞪口呆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

(三)過程與方法:

1.默讀課文,按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第一次賽馬孫臏勸說第二次賽馬)為線索,了解段和段之間的承接關系,并給課文分段。

2.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說出各段的意思。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課文。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學習他認真分析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想方法。

2.從田忌兩次賽馬一輸一贏的事情中,懂得要分清主客觀情況后再行事,這佯才能揚長避短,變劣勢為優(yōu)勢。

3.從田忌兩次賽馬轉敗為勝的事情中,使學生懂得遇事要細致觀察,認真思考,采用恰當的方法才能取勝,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了解兩次賽馬時雙方三匹馬的出場順序的不同,體會孫臏的足智多謀。理解為什么還是原來的馬,只調換了一下出場順序,卻能轉敗為勝。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jié)內容設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和學法上談談:

四、說教法

《田忌賽馬》是一篇傳統(tǒng)好教材,課文主要講了2500多年前戰(zhàn)國初期齊國大將由忌和齊威王賽馬轉敗為勝的故事。全文分初賽失敗、孫臏獻策,再賽獲勝三部分。這個故事啟發(fā)我們做事要多動腦筋,廣開思路,分析主客觀情況,合理使用力量。本單元訓練重點是根據課題推想課文主要內容。從編排的意圖看,作為首篇課文,起著舉一反三的示范作用。

基于課文內容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為了達成上述的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課文的特點,遵循閱讀規(guī)律和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本課選擇的基本教法是以讀代講、以練代講、合作探究的導學式教學法,其教學程序分如下六個環(huán)節(jié):揭示課題,推想內容;自學課文,初步感知;再讀課文,理清脈絡;細讀課文,弄清賽局;深讀課文,探究原因;延伸課外,培養(yǎng)能力。

在操作過程中采用讀、練、思、演、品等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課時主要教給學生看課題推想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和思維的逆向推理方法,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思維、邏輯推理及朗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本課時的教法設計和學法選擇是遵循語思統(tǒng)一原則,以讀為本原則。

五、說學法

結合教法,我準備運用以下四種學法:自學討論法、質疑提問法、朗讀理解法和動手操作法。

最后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六、說教學過程:

在《田忌賽馬》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突破難點。各項教學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探究,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35分鐘)

談話了解故事背景:戰(zhàn)國時期,齊國的貴族喜歡賽馬。賽馬前,每個人根據自己的馬奔跑的速度,把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時,這三種馬各賽一場,誰的馬贏的次數多,誰就獲勝。

介紹主要人物,問題導入學習:《田忌賽馬》一課講的就是是戰(zhàn)國時期田忌參加賽馬的事,故事離現在已經有兩千多年了,孫臏是當時齊國的軍事家。課文中講了幾次賽馬,每次的情況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呢?請同學們借助字典朗讀課文,并畫出不理解的字詞和句子,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講授新課:(約30分鐘)

(1)誦讀課文,初步探究。

①多媒體出示學習要求: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生寧新詞,用序號標出小節(jié),看看能讀懂什么。教師巡視,發(fā)現問題及時指導。

②交流預習,學習字詞。

③指名分節(jié)讀文,問題導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④理清順序,劃分段落。

(2)品讀欣賞,質疑再探。

①多媒體出示問題引導交流,學習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

②自由交流交流學習第四部分(第十八自然段)。

③抓住人物語言、動作、神態(tài),體會每個人物的內心活動,交流學習第二部分(第三到十二自然段)。

④自由朗讀學習第三部分(第十三到十七自然段)。

3.課堂小結, 拓展延伸,強化認識,積累實踐。(35分鐘)

(1)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給課文加上什么題目?(斗智)

(2)小組交流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從孫臏身上學到了些什么呢?

(3)教師小結,學生朗讀全文。

(4)課外閱讀,積累資料。

4.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比較簡單直觀,目的是引領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5.布置作業(yè):

通過字詞練習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識字、寫字的能力;通過詞句練習,鞏固生字,理解新的詞語;通過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寫作和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

【我為什么要這樣上課】

一、對教材內容的處理

為了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探究的積極性,課堂上我對教材順序做了適當調整,在引導學生閱讀了田忌第一次賽馬失敗的內容后,我直接引導學生閱讀描寫第二次賽馬的結果的課文內容,使學生長生懸念:同樣的馬匹參加比賽,怎么會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呢?這樣激起了學生了解和探究第二次比賽過程的欲望和興趣。

二、教學策略的選用

(一)以讀為本,讀中生情。

葉圣陶說過:閱讀教學中, 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咀嚼課文中的語言,讓他們自己動腦筋,經常比較、揣摩,養(yǎng)成習慣。課文內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學生在讀中悟出來的。悟的過程就是通過閱讀和思考去揣摩語言文字的滋味,去體驗語言文字的感情。學生的悟,在于教師巧妙、適時地指引。教師應該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有重點,有目的地給予點撥、引導。引導他們細細品味好詞佳句的精妙之處,深入探究領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本課的第二段主要通過人物的對話刻畫人物,雖然文字淺顯,但細細品味,回味無窮,在這一段教學時,我設計了指名讀、對讀、范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以讀顯形,突出感染性;以讀動情注重熏陶性;以讀育人,堅持滲透性:以讀啟智,堅持啟發(fā)性。讓學生在瑯瑯的書聲中益智、怡情,發(fā)展語言和能力。

(二)懸問質疑,引導探究。

新課程提倡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個性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意識為基點,對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挖掘教學過程中的各種有機因素,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教師巧妙地設置懸問,引導學生敢于質疑,在課堂上能夠不斷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質疑探究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求精神。例如教學第二次賽馬時,引導學生交流探究:比賽時馬的出場順序與以前相比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齊威王的神態(tài)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比賽結果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結合比賽過程可以看出孫臏是個什么樣的人?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給課文加上什么題目?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你從孫臏身上學到了些什么呢?問題成螺旋式逐步上升,教學重點和難點逐步突破。

48、五年級下冊語文15課自相矛盾說課稿

一、自報家門說教材

《自相矛盾》是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文言文。本文主要講述了一個賣矛和盾的人同時夸耀自己的矛和盾,互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本篇課文是一個哲理深刻的寓言故事,學習這類課文,意在給學生以情感上的熏陶和思維上的鍛煉。

二、融會貫通說學情

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雖然抽象思維有了很大的發(fā)展,但由于小學階段所接觸的文言文不多,在經驗方面有所欠缺,再加之文言文本身又具有高度概括的特點,這些都決定了教師需要通過架橋鋪路等推動學生最佳發(fā)展區(qū)的進步。

三、以學定教說目標

知識與能力:正確讀寫、理解弗等生字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言文。

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與體會,理解課文內容,提高閱讀能力。(這同時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寓言蘊含的道理,并受到啟發(fā)。(這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相長說方法

為了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在讀中學,真正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在本次的教學,我主要采用朗讀法,講授法,多媒體教學法。

在學法上,以學生的讀、思、議、想為主,真正的使學生學有所獲。

五、情感交流說過程

接下來,我將從五個環(huán)節(jié)具體展示我的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興趣激發(fā),智慧之萌芽

興趣是推動學生求知的強大內驅力。上課伊始我會對學生說:同學們,今天天氣真好呀,是個布滿陰云的晴天。哦,有同學指出老師的話前后矛盾,其實生活中自相矛盾的事還有很多,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它的始祖《自相矛盾》。

這樣學生可以產生強烈的閱讀渴望,使學生走進文本有效閱讀。這便是巧引導。

環(huán)節(jié)二:自讀自悟,智慧之根本

首先,檢查預習。從課題入手,了解矛在古代用于進攻,盾則用于防守。繼而,明確本文是以文言為載體的寓言。學生交流資料了解韓非子等相關知識。培養(yǎng)學生預習和查找資料的好習慣。

接著,我為學生范讀。要求學生邊聽邊標記重點字詞,注意朗讀節(jié)奏,同時思考朗讀要點。示范完畢,師生歸納讀文言的要領:速度慢,停頓得當,讀出不同句式的語氣。

隨后,請學生自由地朗讀,先做到讀準、讀到位,并逐漸讀出停頓和節(jié)奏。

讀畢,同桌互相檢查自學情況,在學生嘗試挑戰(zhàn)初讀文言文時,我會適時對學生易讀錯的字詞進行強調。如弗的讀音等。

緊接著通過指名讀,男女合作,小組賽讀等多種方式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初步體會文意。

這樣讓學生監(jiān)督、幫助學生,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

環(huán)節(jié)三:情感交流,智慧之碰撞

此環(huán)節(jié)體現慧學理念,在教學中我會讓出課堂,讓學生站在閱讀中央走進文本。我會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小組合作交流討論:楚國人是怎么夸自己的盾和矛的?

一方面,請學生找出夸盾的語句: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

首先,引導學生結合注釋、查閱工具、聯系文段猜詞等疏通譽,堅,莫等。

接著,緊扣句中虛詞之,引導學生找出文段中其他含有之的語句,如: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將這兩句放在一起,引導學生結合語境對比朗讀,我會適時提示學生聯系父愛之舟等課題,來幫助學生體會異同,進而明確第一個之為代詞,后兩個則為助詞。掃清閱讀障礙。

隨后,讓學生談談對盾的初步印象,并鼓勵學生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幫楚人吆喝,促進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抓住夸贊矛的語句: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首先,提示學生結合翻譯的方法,在前面分析盾的基礎上,相信學生不難說出我的矛鋒利極了,任何堅固的東西都能穿透這一大意。

其次,由于學生感受生澀的文言以及情節(jié)的波瀾有所生硬。我將會鼓勵學生四人一組,將楚人吆喝、群眾圍觀的場面表演出來,適時地指導配以相應的動作。從而體會楚人言語矛盾給情節(jié)發(fā)展以意料之外的效果。

同時我會在楚人夸贊的基礎上,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學生思考:如果自己在現場,會怎么做?接著,在情境交流中,引導學生抓住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這句,緊扣介詞以,啟發(fā)學生聯系已學的文言文《囊螢夜讀》中以螢火照書的用法明確含義。針對何如這個詞,我會隨文結合實例給學生普及文言倒裝的相關知識,了解文言這一現象即可。進而幫助學生將此句連貫地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

隨后,請學生發(fā)揮想象:其他人聽到質疑之后,可能會說些什么?并鼓勵學生站在不同身份、角度去敘述,鍛煉表達能力。最后,分小組讀,在讀中進一步品味楚人言語的矛盾,感受大話到質疑這一嚴密的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精妙。順勢拋出問題:如果以子之矛,陷子之盾,會有什么結果?

這一問題較簡單,我會鼓勵平時發(fā)言少的同學回答,并及時予以反饋,以提高積極性。進而學生便深知由于楚人夸大事實,才陷入自相矛盾尷尬的境地。因而入此局面也在情理之中。

環(huán)節(jié)四:拓展延伸,智慧之升華

在這里,我會請學生談談自己受到的啟發(fā)。順勢教育學生三思而后行,言行一致。

此刻當學生走出文本開始新的學習,教師就像一位智者把閱讀引向更加廣闊的天地。

環(huán)節(jié)五:總結回顧,智慧之蔓延

課的尾聲,學生匯報收獲,我予以補充。并請學生完成作業(yè):發(fā)揮想象,將本文改編成現代故事。

六、畫龍點睛說板書

好的板書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我的板書圖文結合,一目了然。

結束語:以上是我說課的全部,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耐心傾聽,現在,我可以擦掉我的板書了嗎?

49、五年級語文下冊23課童年的發(fā)現說課稿

《童年的發(fā)現》說課稿(一)

一、 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童年的發(fā)現》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fā)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fā)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fā)現的經過,最后寫這個發(fā)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

根據文章的特點,我選用了語文主題叢書《金色童年》中的《少年愛迪生》作為拓展。兩篇文章主題相似,愛迪生小時候也遭受了和文中費奧多羅夫相似的遭遇: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

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習生字,能正確讀寫胚胎、禍患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自讀-再讀-精讀的過程讀課文,完成教學目標。

(2)充分利用課內外資源和小組合作優(yōu)勢以及教師的引導點撥,完成教學任務。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教學重難點:

本著新課程標準,在理解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是: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領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二、說學生情況:

學生已初步形成了比較穩(wěn)定的學習習慣,具備了朗讀默讀的能力。隨著年段的升高,一本薄薄的教科書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他們具有了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量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鉆研文本,與文本展開深層次的對話,還要為學生提供了大量閱讀材料,語文主題叢書填補了閱讀的空白,為學生打開了一扇閱讀的窗戶,使他們享受閱讀的愉悅。

三、說教法、學法:

依據教學目標和學情分析,本課的教學確定的教法是:主要通過導學法開展教學,精讀引領,以一帶多,拓展提高。

學法是:質疑探究法、體驗法,讀寫議結合。

四、說教學過程: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是以六個模塊的形式呈現的:

(一)走進背景林

課前了解作者的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學習使學生深入文本,還原一個立體的人物形象。讓學生在分析別人的時候審視自己,形成自己的情感體驗和個性價值觀念。

(二)一起學字詞

小組學習完成字詞檢測,全班指導書寫胚臂,總結書寫規(guī)律 。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自主學習、課上合作學習掌握字詞。通過指導書寫部首同為月字但所處位置不同寫法不同,來聯系已有知識,掌握書寫規(guī)律。

(三)初讀知內容

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發(fā)現了什么是怎樣發(fā)現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設計意圖]學生自主讀書,初步了解課文,了解作者是怎樣發(fā)現的。讓學生在設置疑問過程中明確學習任務。

(四)品讀解句子

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多讀幾遍試著理解。解決不了的問題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這是我預設的難點句子,作為突破難點進行句子交流。

①我在九歲的時候就發(fā)現了有關胚胎發(fā)育的規(guī)律,這完全是我獨立思考的結果。

②聽完這句話,你大概忍不住會哈哈大笑,愿意笑你就笑吧,反正笑聲不會給你招來禍患。我跟你可不同,事情過去了三年,有一次我想起了自己的發(fā)現,情不自禁笑出了聲音,竟使我當眾受到了懲罰。

③老師誤解了我的笑聲,以為我的笑不懷好意。

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fā)明與發(fā)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設計意圖]品讀課文,理解重點詞句,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領略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通過問題探討,讓學生體現解決問題過程中的成就感。

(五)再讀談體會

從課文中,看出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你是從哪兒體會到的?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聯系生活,總結交流,根據作者發(fā)現的過程你有什么啟發(fā)或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讀悟結合,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自豪和憤懣交織的情感。引導學生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受到了怎樣的啟發(fā)。在生活中要養(yǎng)成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只有聯系生活實際,知識的獲得才像種子一樣有生命力。,學生的體驗才真實。

總結:

這節(jié)課的教學我主要采用提出閱讀要求,指導讀書方法。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通過以讀為主的聽說讀寫綜合訓練,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方法,提高學生感悟、理解、積累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自讀相關文章打下基礎。

(六)拓展長見識。

結合《童年的發(fā)現》的主題,拓展學習主題叢書《金色童年》中《少年愛迪生》一文。

根據課程目標、教學重難點及本單元的單元主題,我設計了自學提綱:

方法提示

學習內容

一瀏覽,概括事

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兩句話概括。(時間、主要人物、主要事件、結果)

二朗讀,掃障礙

把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想辦法認識、理解,掃清閱讀障礙。

三品讀:談感受

愛迪生的成功與他的童年有什么關系?用 在文中劃出來。

四默讀,學寫法

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詞句表達的感情,學習真實的表達感受的方法。

[設計意圖] 通過精讀引領,教給學生方法,設計自主學習表格培養(yǎng)學生能力,使學生掌握自學方法,提高基本素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以上是本人針對《童年的發(fā)現》一課的教學設計,肯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敬請各位批評指正,謝謝。

50、一年級下小猴子下山教學說課稿課案

一年級下小猴子下山教學說課稿課案

一、教材分析:

我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作了以下的分析:《小猴子下山》是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一篇傳統(tǒng)課文。新大綱指出:提倡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點,圍繞圍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fā)表獨立見解。本冊是低段的第二期,閱讀訓練的重點只是在教學活動中,注意誘發(fā)學生的興趣,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fā)揮,同時也創(chuàng)設情境,引發(fā)參與、點撥思維、激發(fā)參與、圖文結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二、學生情況分析

從學生的知識掌握和能力體系來看,這些學生經過低段一學期的學習及本期前兩個單元的活動,有了一定的語言積累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習了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的方法,初步學習了結合詞句的理解來理解課文內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維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從年齡結構和心理特點來分析,此時的學生大多六、七歲,還處于一個好動的階段,他們的有意注意維持不了多久,只有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師生間民主、協(xié)作、自主、活動的實踐激起學生的興趣,發(fā)揮其主動性,學習效率才高。

三、教學目標設定

根據教材分析,學情分析,以及語文教學跟其他學科的共同目的(也就是教學要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生、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這一目的)我將本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德育目標,就是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懂得我們從小做事應該一心一意和不要亂摘別人的東西等道理。第二是智能目標:培養(yǎng)學生根據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和自己分析、推斷、想象、表演的能力。第三是知識目標,就是能理解重點詞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可愛、掰、找、扔、摘、捧、扔、抱、追以及相關的句子。第四是美育目標,通過理解重點詞語,體會到小猴的可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形式和想象能力。

四、教學重難點

我根據教材所處的位置、內容及教學目標的確定,將本課時的教學重點確定為: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體會重點詞句。教學難點: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成績口頭表達能力。理解課文重點詞句。

五、教學思路設定

根據主導與主體這間的服務關系及學生的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思路設定為以下四個活動,老師只起導的作用,以啟發(fā)學生討論交流,發(fā)獨立見解,培養(yǎng)學生從小在閱讀實踐中適時進行讀的能力,說的能力,聽的能力的訓練。

六、教學準備

1.小黑板一塊。小猴子頭飾、玉米、桃子、西瓜的教具。

2.朗讀磁帶、幻燈片、音樂帶。

七、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活動是激發(fā)情趣,導入課文。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以引入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具體活動過程是這樣的。首先借助幻燈片,出現一個可愛的小猴子下山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同學們,然后問:這是誰?你們喜歡嗎?誰來描述一下?最后教師?。耗銈冇^察得很仔細,描述得好,可是你們知道嗎?這只小猴今天已經是第二次下山了,它在前不久的一次下山時,發(fā)生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呢!你們想知道嗎?

第二個活動是:師生協(xié)作,自主學習。這個活動的目的是運用學生已學的方法,根據學習課文的體會,開展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見解和發(fā)表能力。具體活動過程中:

首先齊讀課文題目,教師范讀,學生找出有幾個段,并找出與之相關的圖畫。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出示小黑板)①小猴子下山干什么?②它下山到過哪些地方?看到什么?是怎么做的?然后師生交流,學生分小組討論第②個問題。然后再展示幻燈片,請各組代表一邊看幻燈片,一邊回答第②個問題。最后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發(fā)言。啟迪思考:課文二、三、四段與第一段的寫法是一樣的嗎?(學生認真自由讀)由學生歸納出課文二、三、四段在寫法以上與第一段一樣。

這時再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三、四段,最后教師小組課文內容。這篇課文寫小猴子小山,先掰了一個玉米,看見桃子就扔了去摘桃子,看見西瓜又扔掉桃子,看見小兔又扔掉西瓜,就這樣,最后一無所獲。課文的前四段寫法一樣,所以我們學起來比較輕松,一下子就理解了。又提問:這只小猴子下山后,又回去了嗎?結果怎樣?引入學習最后一段,讓生找出說明小猴子此時心情難受,沒辦法的一個詞?(只好)學生找對了,再啟迪思考:小猴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結果?(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出自己獨立的見解,最后再由老師點評、鼓勵。)

第三個活動是創(chuàng)設情境,表演課文,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首先師發(fā)言:剛才我們較好地學習了課文,你們愿意扮演這只小猴子下山的過程嗎?

(由二人次扮演小猴子下山,同時放課文朗讀錄音及活潑、歡快的音樂配音帶,提示學生要注意掰扛扔抱追蹦蹦跳跳只好這些詞的動作及表情)學生表演完畢,教師及時總結學生表演情況。

第四個活動是展開聯想,延伸課文,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啟迪學生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表述見解的能力。具體活動過程是:老師問:小猴子空著手回家,在路上它會想些什么?

學生在發(fā)言中說出給小猴子下山時想辦法,說明做事要專心專意,不要再犯第一次下山的錯誤。教師肯定指出:學生的發(fā)言說明大家很聰明,會思考、有現代意識。讓生再想想:這次小猴子下山,它將到一些什么地方,看見些什么,它又是怎么做的?布置思考以上問題,下節(jié)課再共同解決。

本課時的板書,完成后是這樣的形式(展示出來)從板書中,同學們可以了解到小猴子下山到回家一無所獲的全過程。幾個動作詞語,較好地體現了課文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