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有了孩子,沒了自己”

請勿“有了孩子,沒了自己”

請勿“有了孩子,沒了自己”


  勤勞善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而奉獻犧牲是中國父母最典型的特征。有的時候,父母常常會感嘆:為了孩子,我們奉獻了一切,甚至沒有了自我。

  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有了孩子,沒了自己”是不是一種普遍的現象?這樣做的利弊又會怎樣?這也是父母意識中很值得反思的一大問題。在本次父母意識調查中,共有14項問題涉及這一領域。讓我們分別來作些分析。

  有71%的父親與89%的母親認為,“有了孩子后,我更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比較而言,母親比父親更顯著地注意這一點。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為了孩子。的確,在很多時候,父母自已怎么做,要比告誡孩子該如何做更有影響力。心理學家班杜拉的一項實驗就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班杜拉比較了口頭勸說和榜樣行為對兒童利他行為的影響。所謂利他行為,就是指個體的行為是有益于他人的。

  實驗是這樣進行的:先讓小學兒童做一種游戲,通過游戲,他們得到了一些現金兌換券。然后把兒童分為四組。

  第一組,兒童和一個自私自利的榜樣(這些榜樣是實驗者精心設定的)一起玩。榜樣向兒童宣傳要把好東西留給自己,不必去救濟他人,并且?guī)ь^不捐獻現金兌換券。
  第二組,兒童和一個好心腸的榜樣一起玩。榜樣向兒童宣傳自己得了好東西還要想到別人,并且?guī)ь^把得到的現金競換券放入捐獻箱。
  第三組,兒童和一個言行不一的榜樣一起玩,這個榜樣口口聲聲說人人都應該為自己考慮,事實上卻把競換券放入了捐獻箱。
  第四組,兒童的榜樣與第三組正好相反,口里說要把得到的兌換券捐獻出來,實際上卻只說不動。

  班杜拉發(fā)現,勸說只能影響兒童的口頭行為,而對他的外部行為則毫無影響。如果面前有個慷慨的榜樣,兒童們的捐獻行為就會大大增強。顯然,在決定外部行為方面,實際行動比說教更有力量。

  然而,現實中的情況往是,父母對孩子的說教與要求是一回事,自己的所作所為則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說,父母若希望孩子品行端焉,自己得道德做出表率。例如,要讓孩子不撒謊,自己切切不可用諾言來哄騙孩子。

  父母辛勤工作是為了什么?在65%的父親和57%的母親眼里,“我努力工作是為了給孩子創(chuàng)造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不要簡單地以為,半數以上的父母將自己的工作與孩子密切聯系在一起,而是從中折射出廣大父母的一種真實心態(tài):無論我做什么,無論我多賣力,出發(fā)點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孩子。“我起早摸黑地干,還不是為了孩子”,“我們家的前途全指望孩子了”,是不少父母的口頭禪。這難道不是“有了孩子,沒了自己”的真實體現?

  我們從調查中發(fā)現,年輕父母對培養(yǎng)孩子都充滿了信心。只有20%的父親和11%的母親覺得“我對培養(yǎng)子女沒有太大的信心”,父親的比例要顯著高些。筆者在前幾篇分析文章中已經指出,不少父母在養(yǎng)育子女的過程中或多或少表現出一些撫養(yǎng)困難及育兒焦慮,而現有的數據又表明,年輕父母整體的育兒自信水平比較高。我們認為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方面,一些父母盡管遇到了一定的撫養(yǎng)困難或育兒焦慮,但自覺能隨著養(yǎng)育經驗的不斷豐富而慢慢加以解決,所以育兒的信心并未削減;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或許有些父母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撫養(yǎng)困難、育兒焦慮及育兒自信之間的內在聯系,他們通常會以一種不切實際的自信來替代養(yǎng)兒育兒中遇到的種種實際問題,其結果是,瞎撞了一氣還自以為是。

  家庭中,父母的職責中否應有所分工?29.7%的父親認為,“照料孩子主要是妻子的責任,教育孩子主要是我的責任”,而僅有7.7%的母親有這樣的認識。二者的觀念判別是巨大的。相對而言,母親較傾向于將養(yǎng)、育二者一體化,由父母共同參與;約三分之一的父親則傾向于養(yǎng)、育分開,父母親各有側重,“分權而治”。

  其實,養(yǎng)、育子女實無定規(guī),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特定情況。而父母雙方共同參與,至少在親子互動的質量及孩子的性別角色發(fā)展上是比較有利的。

  有35.3的父親和44%的母親認為“我常常因為孩子而出現焦慮與煩惱”,母親的比例要顯著高些。這樣的焦慮與煩惱有的源自于孩子發(fā)展中的種種問題,或許在此基礎上父母會出現撫養(yǎng)困難感;有的則是父母育兒焦慮的具體體現。這不僅大大影響了父母的日常心境與工作,對親子交往也是不良影響多。持這種心境的父母,通常過分在意與關注孩子發(fā)展中的消極方面,而缺乏對孩子發(fā)展中的積極方面進行適度的鼓勵與強化,有時甚至視而不見。在這樣的情況下,家庭的氛圍往往是比較消沉的。

  現實生活中還有個別極端的例子?!度嗣袢請蟆啡A東版曾報道過一例“溫柔的禁錮”——在山東濟南,有位小學一年級的女生不慎迷路了。從此以后,顧慮重重的母親就辭職在家專門“照看”起女兒來:女兒不再外出,不再與他人交往,如此整整21年。結果呢,替孩子遮擋了所有的風雨,反而使她的身心都產生了廢用性萎縮——女兒的智力從此再也沒有發(fā)展過。盡管這樣極端的事例并不多,但伴隨著父母自身的焦慮與煩惱而出現的一系列行為,會對孩子形成怎樣的影響,卻是值得父母多加思考的。

  采編自《父母必讀》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