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并非培養(yǎng)孩子的冷酷

挫折教育并非培養(yǎng)孩子的冷酷

挫折教育并非培養(yǎng)孩子的冷酷


  不久前,一位哈佛大學研究兒童教育的女博士到北京師范大學來訪問,由于我經(jīng)??吹絿鴥?nèi)有文章說美國的父母在孩子摔倒時是不去扶的,不管孩子摔成什么樣子。這究竟是不是真的?于是我就問這位博士,美國的實際情況怎樣?

  博士聽了我的話后哈哈大笑,她說:“哪有的事啊,我們美國人是重視培養(yǎng)孩子受挫的能力,但也不是要把孩子培養(yǎng)成冷酷無情的‘冷血動物’。孩子跌倒了該扶則扶,該讓他自己爬起來就鼓勵他爬起來,要區(qū)別對待。”

  原來我們很多人都誤會美國父母了。應當承認,重視培養(yǎng)孩子經(jīng)受挫折的能力是對的,從小讓孩子經(jīng)受一些摔打,是有遠見的,應該肯定。但是不對具體事情具體分析,不管摔傷與否而“絕對”不能去扶,恐怕真是有點絕對化,也過于武斷了。還有需要我們重視的是,孩子在遇到苦難挫折需要幫助時,如果沒人去伸手幫助,他會感到人與人之間的冷漠,不僅會在心靈上造成傷害,而且孩子長大后看到比他弱小的孩子或者老弱病殘遇到苦難時,也很可能會漠然處之、袖手旁觀。

  小時候獲得的教育和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往往終生不能抹去。如果小時候獲得的影響是片面的,長大后的思想和行為可能會出現(xiàn)偏差,教育者必須注意到這樣一種情況:一種傾向往往會掩蓋另一種傾向。提出一個教育主張應當慎之又慎,要堅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在教育孩子時,要講究辯證法,不能走極端,不能絕對化。


  采編自東方網(wǎng)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