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怎樣教孩子

德國人怎樣教孩子

德國人怎樣教孩子


久聞德國教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完美的系統(tǒng),但一直是道聽途說,真正親眼看到和親身體驗到活生生的德國教育是在去年的冬天。受德中友協(xié)的邀請,我們一行15人,成為德國西部的萊茵蘭-法爾茨州接待的首批教育考察團?!?BR>  以下是兩個兒童教育科研工作者眼中的德國教育片斷,這些片斷也許能作為一個參照,幫助我們的父母和老師了解一種優(yōu)秀的文化背景和傳統(tǒng)是如何深入地滲入到教育各個環(huán)節(jié)的。 
 
  貌似隨意的分組教學 
 
  我們看到的13所學校不是依著鄉(xiāng)間的樹林,就是傍著低矮的山丘,貼近自然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即使是在下課的10分鐘里,孩子們都可以打開后門,沖上山坡或樹林,縱情奔跑一番。 
  著名的波蘭登小學就坐落在山邊。走進教室,你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桌子放得非常隨意,都是傾斜的,平行的四組呈麥穗狀,黑板旁邊靠近窗子的地方,還斜斜地擺放著教師的辦公桌。教室的墻邊是高低不一的架子和柜子,但很和諧,很有家庭氛圍,很溫馨。 
  教室并不安靜,不時會有低語和談論聲,但不吵鬧,因為說話的聲音顯然是有意識地壓低的。教師經(jīng)常被靠近辦公桌的那組孩子召喚,走動的有時是老師,有時是孩子,一望便知是問問題,但大家都是笑瞇瞇,輕聲細語之后各歸其位。后來有機會與老師攀談,才知道課桌并不是隨意擺放的,其中自有玄機。原來四組傾斜的桌子是分組圍坐的,離辦公桌最近的是低水平組,是需要更多關心和輔導的,依次是中水平組,高水平組,而這種分組圍坐的課桌擺放方式,是德國小學的常規(guī),其中滲透的是教育者設計的機智?!?BR> 
  五顏六色的板書 
 
  波蘭登小學的黑板是多層的,像一個有幾重門的柜子,打開一個雙頁門,后邊還有一個雙頁門,再后邊才是個整塊的黑板,因此教師一周的作業(yè)和板書都可以留在黑板上,不同的科目只需打開不同的門就行了?! ?BR>  黑板很有趣,黑板上的字也非常有趣,因為上面的字是五顏六色的,不是黑白鮮明的,有點像我們的黑板報,花里胡哨的。但仔細看來,板書花哨得來還是有規(guī)律的。同行的幾個老師都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唧唧喳喳地悄聲討論起來,校長過來解釋了一番。  
  原來這也是德國很普遍的教學常規(guī),配合個別化的教學目標。三種顏色代表三種不同水平,比如,紅色代表所有學生都要完成的題目,黃色是中高水平必須完成的,綠色是高水平學生必須完成的。每個題目后邊還有個括號,括號里邊的不同顏色又分別代表獨立完成,討論完成等,根據(jù)這樣的約定,不用解釋孩子們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了。正是因為有類似這樣的教學設計,德國的小學教室貌似無序,但卻有很多內(nèi)在的規(guī)則支持著有序的運作?! ?BR> 
  彈性的作業(yè)制度  
 
  當我們了解了波蘭登小學的彈性作業(yè)制度的時候,我才更深的了解到教學管理如何為理念服務?! ?BR>  德國教室的多層黑板和板書的五顏六色都服務于他們的彈性作業(yè)制度。這間學校的孩子不是每天都交作業(yè)的,而是以周為單位向老師交作業(yè)。按他們的常規(guī),每周的星期一要領取一周的作業(yè),而在一周中學生可以自行安排自己做作業(yè)和請求老師輔導的時間,教師只在學生主動要求下提供個別輔導,而實施終點管理,周六收作業(yè)并做出反饋,及時強化和矯正?! ?BR>  這樣的制度為孩子提供了自我管理的機會,在不斷的循環(huán)和調整中,孩子們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而最重要的一點是學習真正變成了孩子自己的事情,中國父母非常苦惱的“皇帝不急太監(jiān)急”的局面迎刃而解?!?BR>  彈性作業(yè)制從機制上完成了從“要我學”向“我要學”的轉變,解決了學習動力問題。而且孩子在親身的自我管理實踐中學會了自制,也積累了智慧。這種制度很值得我們的小學借鑒?!?BR> 
  游戲化的教學規(guī)則 
 
  中國的一位老教育家曾經(jīng)很詼諧地諷刺過中國的制度和行為倒掛的局面,他說“寫在墻上的,是大家都不準備遵守的?!薄?BR>  在德國的很多小學教室的墻上,我們也看到許多以圖象表示的行為規(guī)范,和我們不同的是,這些行為規(guī)范都是孩子們自己提出,討論決定后畫出來的?!?BR>  由于圖畫炮制者不同,墻面上的畫也是五花八門,形態(tài)不一,但共同特點是稚氣,拙樸。而一個大家看不到的特點,那就是這些規(guī)則都來自孩子們的內(nèi)心,是他們自己的約定?! ?BR>  在當?shù)刂闹Z斯塔東方小學,我們曾經(jīng)就圖畫的意思問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告訴我那是不要打架的意思。就這個話題,我們詢問了東方小學的校長,他是一個崇尚傳統(tǒng)的老先生,也是一個慈父般的校長,他說各個班級的制度是由孩子討論而定的,比如在學校不打架,不大聲喧嘩,同學要互相關心等等,規(guī)則定下來就請孩子們一起畫出來,然后尋找出最好的掛在墻上,大家認同的下邊有個“勾”,大家都不認同的圖畫上會有個大大的紅紅的“叉”。以此為據(jù),孩子們要控制自己的行為?!?BR>  在幾年的學校生涯中,孩子們還要不斷增減和調整班級的制度。這種設計不僅符合孩子道德行為形成的規(guī)律,也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了民主、自制和重承諾的種子,為他們未來適應社會作了很好的準備?!?BR> 
  隨意進出的安靜角 
 
  在德國的幼兒園、小學和中學教室里,都有一個獨立的區(qū)域稱為安靜角?!?BR>  幼兒園的安靜角是半開放的,安全的,里面有柔軟的墊子和抱枕,還有洋娃娃和公仔,3-6歲的孩子可以在里面翻跟頭,也可以在里面與洋娃娃相擁,滿足自己肌膚貼近的要求。 
  小學的安靜角傾向于封閉,一般三面是柜子一面是布簾,里面有沙發(fā),桌子和書籍。在上課期間,如果哪個孩子想獨處,可以自行進入這個區(qū)域,老師不會干涉他,但老師會格外關注這個學生,因為他的行為暴露了他心理上的需求?!?BR>  高年級的安靜角往往是一張單獨擺放的桌子,有時候桌子放在教室里,有時候則放在走廊里,想獨處的學生可以離開座位坐到那個座位上?! ?BR>  我們曾經(jīng)與在安靜角獨處的學生聊天,他們的回答是―――“只是不想坐在教室里,想一個人呆一會兒?!逼渌麑W生也是一副見怪不怪的表情。  
  這種制度讓我們感到非常新鮮。這種設計至少起到幫助孩子們積極面對自己的情緒和情感的作用,同時也給老師提供了可觀察的外部行為,為進一步的支持性幫助提供了可能。記得在一本關于德國大學精神的書中,提到了寂寞,作者認為德國大學的杰出成就與耐得寂寞有關系,而基礎教育安靜角的設計其實已經(jīng)把對獨處的需求合理化了。獨處是精神的放飛,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BR> 
  “他說他不冷”  
 
  促成我們德國之行有很多穿針引線的人,他們當中有德國人、華裔德籍人,還有嫁給中國人的德國人。后面說的這個人就是“劉太”,她曾經(jīng)留學湖南大學,獲得中國語言碩士學位,應該算個中國通了。在我們參觀的過程中,劉太一直作為我們一行的德語翻譯陪伴著我們,同時陪伴我們的還有她的兒子劉昌明,一個10歲的小男孩。  
  劉太非常重視對昌明的中文教育,所以當聽說我們這個中國團到來時,就建議昌明提早做完周作業(yè)參與我們的活動。我們是在去年11月下旬到達德國,正值德國的冬天,我們都穿著厚厚的羽絨服,寒風拂面會感覺到些微的刺骨。第一次見到昌明的時候他穿著一件夾外罩,臉紅撲撲的,不時會縮縮脖子抵御寒冷。出于職業(yè)本能,我們非常關心地問他是不是很冷,他聽懂了,然后搖頭。第二天開始下雨了,濕冷濕冷的,我們都跺著腳小跑,希望感覺可以好一點,溫暖一點,而昌明依然是空空的一件夾衣??此s緊的上身,我過去摸了一下他的手,冰冷的。恰好劉太走過,我叫住她,問她為什么不給昌明加衣服,穿這么少會凍壞的呀。劉太的回答讓我們吃驚:“他說他不冷!”表情非常平和,沒有絲毫的內(nèi)疚。后來在卡特小學我也見到類似的情景,孩子們只穿一件薄薄的衣服在室外奔跑,興趣盎然。我突然覺得冷的不是他們,而是我,也許我們太習慣于用自己的體驗代替他人了?! ?BR> 
  圣誕節(jié)的小馬  
 
  在一個特殊的小班里,10個可愛的孩子圍著一位老師上泥塑課。因為圣誕節(jié)馬上要來到了,老師正神采飛揚地給孩子講耶穌在馬槽里誕生的故事。桌面上擺滿了各種不同造型的小馬玩具,這堂課的主題就是用泥巴做一只小馬。一個可愛的金發(fā)小男孩吸引了我們,他專注地擺弄著泥巴,其他孩子的嬉戲一點也干擾不了他,完全沉醉于自我世界之中。我坐在他旁邊,靜靜地觀察他的制作過程:揉、搓、拍、捏……手法熟練且很有激情。這過程顯然使這個男孩快樂。半個小時過去了,小馬終于做好了,小男孩笑了,得意地舉起它,讓我給他的小馬拍照?!斑€有。”小男孩自言自語,又迅速地捏了一只像直升飛機般的翅膀安在小馬身上。“小馬又會飛了!”我不由伸出大拇指,給小男孩一個無言的贊美。 
  課后,這個班級的老師告訴我,這些孩子都是不同類型的學習障礙兒童,經(jīng)過心理醫(yī)生的測試作出判斷后而組成這樣一個需要特殊輔導的班。這些孩子并無智力問題,他們甚至是智力超常的兒童,他們專注某樣他們感興趣的東西,并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興趣與天分,但面對不感興趣的事物,大腦便會出現(xiàn)一片空白,無法正常聽老師講課,德國教師稱這種現(xiàn)象為“黑箱現(xiàn)象”?!?BR>  這種教學班除了有正常教學的老師以外,還配有專門的心理輔導老師。這些孩子經(jīng)過一到兩個學期有效的訓練后,百分之百都可以進入正常班級學習,而做圣誕小馬的那個金發(fā)小男孩便是一個很有繪畫天分的孩子。積極鼓勵孩子天分的張揚,而又采取措施極早糾正我們稱之為“偏科”的學習行為,我認為這是德國教育中人性化感人的一面?! ?BR> 
  培養(yǎng)精英學生的教室  
 
  我們參觀的學校中維雅霍夫是唯一的一間文理中學,這是個有170年傳統(tǒng)的私立學校,培養(yǎng)出很多優(yōu)秀學生。維雅霍夫中學坐落在多納斯貝格山下,校舍是典型的巴洛克風格,古典華美?!?BR>  當我們到達高中部的時候非常吃驚,因為我們沒有見到秩序井然的課堂,到處可見的是在走廊中穿行的人群,男女學生都高大成熟,兩相比較,我們反倒更像是中學生。 
  參觀的教室中,最讓我們感興趣的是科學實驗室。教室不大,大約50平方米左右,依然是樸實得像家庭一樣,溫暖方便,桌面擺著很多儀器,很精致的。最吸引我的是一個關于地殼變化的模型,是用玻璃缸和砂土做出來的,可以將地殼演化的過程呈現(xiàn)出來,模型很精美;還有摩擦起電,凸透鏡原理等,一切都很普通,像我們的學校中的物理實驗室一樣,買來儀器展示出來而已――如果細看教室還沒有我們的教室規(guī)范呢!因為我覺得這里更像是科學家的個人實驗室,實用但凌亂?!?BR>  然而,由我的一個問題所引發(fā)的談話讓我完全改變了看法,并因自己的自大而慚愧。我的問題是―――“一個這么小的教室如何能夠容納一個班的學生上課?”回答是―――“從來沒有那么多學生同時來這里上課,這個教室是為真正熱愛科學并打算做真正科學研究的同學準備的,本校有很多畢業(yè)生從來都沒有來過這個實驗室?!薄?BR>  回答我的是科學室的輔導老師,一位科學博士。她繼續(xù)介紹說,教室中的所有科學儀器都是由學生親手制作的,學校為他們提供一切必須的材料。而在這個學校中有十幾個這樣的教室,其主旨是為精英學生發(fā)展個人特長和興趣提供輔導,這樣的教室包括物理、生化、數(shù)學、音樂、美術、語言和體育等多個學科,孩子的所有興趣和特長都是被鼓勵的。每周的課程中都有3個小時的自選學習時間,他們可以用這段時間培養(yǎng)和發(fā)展他們的特長??吹竭@里,我們也就很容易理解嚴謹?shù)男iL為什么鋼琴彈得那么好,而音樂老師何以精通十幾種樂器了,特長教育與常規(guī)教育原來是那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BR>  短短的十幾天時間,我們不敢說了解了德國的教育,也不敢對德國的教育做什么判斷,但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我們處處看到德國教育對人的關注,也看到德國人在教育設計上的智慧。而這些――是好的教育都應該有吧? 
 
 
作者劉培英:廣州市現(xiàn)代教育科學研究中心史方方廣東美術館培訓中心教育總監(jiān) 
采遍自大華網(wǎng)

(責任編輯:暖暖的陽光)